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39篇)

时间:2025-01-02 08:30:54 作者:admin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写作 建构主义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写作教学理论

(二)学生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CSILE是指有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的学习环境(Computer-Supported In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1]。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把信息输入到公用数据库,供他人浏览、查询、链接和评论。CSILE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学习者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处理,通过与同伴和老师的网络化合作,学习者提供(也得到)与处理有关的反馈信息,随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或重构。CSILE的心理学基础是强调积极学习、自我调节、元认知和搭建“脚手架”。“脚手架”是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形式,通过这种支撑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发挥创造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作为体现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强调“情境”、“协作”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等等。

在我们的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中,对上述理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贯彻,已初步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写作平台,为学生建立电子写作学档,通过电子邮件对其写作过程进行动态地指引、监督、激励和促进。建构计算机网络写作教学模式,是要实现一个“双向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其不同于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两大方面。

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写作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认知过程。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寻找表达思想的最佳方法的连续体,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根据学生个人内化的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有限的情况,通过网络组织讨论活动,从而使写作活动是动脑和动手结合的社会化、认知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一些优秀的应用文范文,供学生练习模仿写作。还可提供政府机关的最新电子公文(公开的)以及围绕公文产生的一些相关文件资料,让学生加深对公文格式的感性认识,并体会公文形成过程中的特点以及文件资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启发学生注意写作过程的政策性、复杂性和有机联系性。

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写作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学生会有更多交流、合作以及获取信息的机会,能够进行自然的笔头交流,往往能更加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由此增强其自信心,间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写作,引导、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消化吸收,并逐步提高综合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电子邮件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然后对症下药。例如,对那些不爱动笔、写得很痛苦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善于发现他们写作中的亮点,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对那些喜欢文学写作的学生,应提醒他们注意文学语言与应用文语言的不同,引导其在修辞、语句、词汇及语气方面从文学性向实用性转变;而对那些写作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性差的学生,应着重训练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对事物事理进行推理、判断、归纳、综合,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目的不同的课外训练项目,定期督促检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篇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这学期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结束,回顾这两个多月来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这两个多月的学习总结如下:

赵老师的课不同于别的老师,他授课灵活,不拘泥于形式,给同学们足够的空间,边学边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能坚持全勤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短暂的两个多月中,我们学习了最常用的几种应用文,从通知到通报,到简报,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再到合同,财务分析报告,计划,总结,实践性很强,由于课时有限,赵老师还特别制定了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意愿,确定了这些学习重点,在短的时间让大家掌握了更多的文种,而我也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中不断的改进自己,提升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因为这预示着我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通过赵老师的'讲授与练习,改变了以往我对应用文写作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应用文写作是“死板”而不乏“灵活”的写作。它虽然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不比得文学创作,个人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我们学应用文也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像做填空题那样写出来的应用文,毫无感情可言。应用文不需要辞藻华丽、韵味隽永,它讲究一个“实”字,是“看似无情却有情”。这也是我逐渐喜欢上应用文的原因之一。

这学期上了应用文写作课之后,我收获了很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老师的这种“动练”结合法,使应用文写作和我的工作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将“应用”的实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维不断领悟了各种各样的道理,我的思维得到升华,我的人生也在跟着改变。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篇

要明确应用文的主要类型。常见的应用文类型包括简历、求职信、邀请函、感谢信、投诉信等。每种类型的应用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目的和结构。因此,在写作前,我们要先了解每种类型的应用文的写作原则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满足写作的需要。

要注意应用文写作的语言风格。应用文通常都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精炼,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和修饰语,而是尽可能地使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情况。

第三,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和排版。不同的应用文类型有不同的格式和排版要求。例如,求职信需要包括自我介绍、求职经历和能力介绍等内容;邀请函需要注明时间、地点、嘉宾名单等信息。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按照要求格式化和排版,以达到清晰易读的效果。

最后,要注意应用文的情感渲染。应用文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表达出一定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体现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情绪,使读者感受到文中的情感渲染,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意图。

应用文写作需要我们对应用文类型有一定的了解,注重语言风格、格式和排版,同时注意情感渲染,以便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写作技巧,写出一份完美的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4篇

转眼间,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就结束了。纵观这半年来的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各种应用文的写法,更让我们对应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层的了解,可谓受益匪浅。

应用文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人民群众处理个人事务使用的,具有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书,是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文,比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申请书、总结,都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在这个学期学习了应用文之后,有了许多收获,我们学习了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比如报告、请示、批复、函、计划、总结、通知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而通过《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后,对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这个学期的应用文学习过程中,我慢慢了解了应用文这门学科,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

1. 要研读教材中的内容,关注教材中的细节。通过研读应用文教材,熟悉应用文的大体内容,对书本章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 查漏补缺,纠偏固体。熟悉以往使用过的`文种,对于忽略或根本没想到的问题要全面掌握,也要争对平时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弄清它的正确做法,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3. 注重积累,注重实践。《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在学习时加强写作实践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多读范文,勤练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这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将会在今后,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它。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5篇

为期九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结束了,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应用文几大主要文种的写法和写作要求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虽然短短的九周不足以把所有的文种都讲解得全面透彻,但某教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给这门本来沉闷乏味的课程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同学们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写作的技巧,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不论是作为必要的交流工具还是作为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应用文写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对我们的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很庆幸能在毕业前夕系统地学习这样一门实用型课程,它将使我受用终身。现就我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对应用文写作的理解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就其性质而言,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有着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所以它不一样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具有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等诸多一般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特征。正如某教师所说,应用文有它自身的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

材料是用以支撑主题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决定着文章思想的深度,那么材料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是文章的血肉和基石。材料的搜集也是有学问的,必须力求全面,既要掌握直接材料,又要掌握间接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既要掌握点上材料,又要掌握面上材料;既要重视正面材料,又要重视反面材料。取舍有度才能到达恰当表现主题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6篇

应用文写作

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进行某项活动而提出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文体,有的也叫意见书。写建议书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精练。

1.在第一行正中写“建议书”三个字。

2.写接受建议对方的名称。

3.正文:

(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对方考虑。

(2)建议的具体事项。

4.表达建议者的愿望。

5.结尾写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语。

6.写上建议者的名称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十、通知

通知是上级要求下级或个人参加某一会议或者做某件事情时使用的一种文体。通知的内容要写得明白、具体。

1.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二字,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知”等。

2.写被通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3.写通知内容。如内容较多,可分条开列。

4.结尾可写“特此通知”等字样。

5.最后写上发通知者的名称和发通知的日期。用公文形式发出的通知要加盖公章。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7篇

《应用写作》课程是我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课程依据装潢包装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设置。

《应用写作》课程依据装潢艺术设计岗位(群)的四大专业核心能力、任职要求和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设置。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动力,实现应用写作的工具性、文化性、应用性相结合。

《应用写作》开设在《大学语文》之后,大学语文注重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追求,侧重于审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应用写作》立足职场、项目驱动、能力训练,侧重于应用。同时大一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PS软件、书籍编排,这为应用写作的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二、内容定位

(一)简介教材。

本课选自湖南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应用写作》项目三“求职”,教材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服务专业教学,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分为十一个项目。此课是本项目的必修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写出规范、新颖的求职信。

3.素质目标。增强求职意识,养成务实严谨的职业态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求职信的结构和内容。

2.教学难点。写出规范、新颖、有说服力的求职信。

(四)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装潢专业核心能力之文案策划与处理能力,选择适应装潢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将应用写作主要分为十个项目。求职处于项目三,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和可持续发展。

(突破策略:通过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多角度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和教师讲评法、实训法,让学生能将来写作理论转化成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

大一学生。

(二)已学知识。

能掌握办公室自动化,具有一定的文书处理能力、语言与逻辑能力,学习了相关的专业设计软件。

(三)已具备能力。

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求真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

表现欲和自主探究的欲望强烈,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优化。写作知识较为贫乏,写作习惯欠佳,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基础薄弱,但还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四、教学组织安排

(一)课程设计。

应用写作以培养学生文案策划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选择适应的岗位群(平面设计员、包装装潢设计员等),分别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来确定课程的培养能力目标,以此确立岗位能力模块,主要侧重于学生文章写作能力、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方面,进而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应用写作主要侧重于文书写作、文书处理流程等。

(二)组织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按照情景模拟―布置任务―案例分析―资讯―写作―检查与评估步骤进行。课前预习,发放病文,掌握求职信的文体格式,进而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并且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尝试新颖求职信的写作。

(三)教学模式。

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及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采用情景设置、任务驱动、实训平台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形成理论+实训模式。

五、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一)教法依据。

1.学生动机。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培养写作思维。

2.学习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中介者。

3.办学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学情特点、课程特点。

(二)预期目标。

1.创设模拟情境。营造良好写作心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搭建互动平台。开展案例教学,多角度开发写作思维。

3.强化实训演练。结合专业课程,实现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教法。

本课将安排两课时,采用PPT多媒体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理论精讲、讨论引发、实训演练、拓展延伸等方法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训性,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法。

通过观摩、感受、案例的分析探究、实习实训、拓展延伸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乐写、善写、写快、写新,进而锻炼写作思维、掌握应用写作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五)教法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黑板、a4例文。

六、教学过程

总体过程:教学过程按新课导入―初创情境―案例分析― 文体知识―再创情境―写作实训―完成任务―课外拓展训练 八个阶段进行组织。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途径也越来越现代,一份规范、恰到好处的求职信无疑将成为赢取面试的“敲门砖”,那么如何来写作一份规范、得体的求职信呢?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应用写作的热情。(新课教学显示课题:求职信)

(二)初创情境,病文会诊。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8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职 应用文写作 实践 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然而它在课堂上的真正运用,却始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兰德尔教授,最初运用在法学院和医学院,在当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1]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多个学科,其内容与方法日渐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各地的课堂教学中受到热捧。其实,我国的案例教学法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具雏形,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复也。”就是案例教学的模式,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土案例教学在我国并没受到重视与研究。只是到了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访问美国后才介绍到国内的,我国教育界从1990年开始探索运用案例教学。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一些学科的尝试,但由于起步晚,仅仅在一些学科和领域开展,“未被看做一种普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就如工厂生产批量的产品一般。学校似工厂,课堂似车间,学生似成批的产品,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耳、眼、手等器官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大脑思维活动变得越来越缺氧了。学生机械地从教师和教材中识记知识,却不会思考和加工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更无法根据现实职场的需要去写作合适的应用文。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因其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情绪。教师的满堂灌更使学生只会听,不会想。过分依赖教师,把学生训练为纸上谈兵的听话者,却训练不出思考者,训练最多的是书本知识,很少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很大,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增加知识的宽泛性与深刻性,把应用文写作当成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应用文写作鲜明的实用性,内容的丰富性,思维的逻辑性,结构的严谨性,强烈的时效性。应用文的语言是平实简约的,但是有些文种语言也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例如演讲稿、竞选词这类文体的写作,需要从教学中寻找生动的案例来诠释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修辞方法来创设氛围;需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魅力,这样才能表达深邃的思想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是以有效的行动为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其突出的表现。如专业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日用文书写作,特别是和学生上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以及求职应聘期间的应用文,如:求职简历、求职自荐书、劳动合同等,这些文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求职面试、职场工作休戚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就成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成为未来职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体现在公务员考试中。应用文写作技能已经成为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作、生活手段。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课堂中的案例是具体的实例,具有典型性,与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案例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模仿实践的过程,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课堂案例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案例情境,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与生活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短期内接触具体问题,对现实问题和未来将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案例浓缩了现实问题,通过虚拟情境的实践,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答案应是开放的和多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获得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指向性的答案。开放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权威性,教师无需按照设定的内容讲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总结,用恰当、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案例所蕴含的规律及核心内容。由于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收集、分析、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可以使每个文种的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化,让教学从“传授型”变为“研讨型”;由“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单纯讲授“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讨论案例“实践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代替教师的说教。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使用语言的个体来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楚地传达出来,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舞台,他们要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口齿清晰,还要合乎逻辑,有时还须即兴发挥,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 微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一、微课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一)微课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国内学者胡铁生、张一春等人关于微课的研究以及教育部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文件要求阐述,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核心内容是课例片段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辅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教学PPT、视频、动画、图片等材料)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以及教师点评等。因此,微课既不是某堂传统课堂教学浓缩品,也不是某堂课的一部分,而是教师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分解然后再构建的相对完整、独立的视频课。

(二)微课的特点及价值

1.内容针对性强,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微课的教学要求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庞大的微课视频资源库中有选择性地学习新知识或课后查漏补缺,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控制视频的快慢,也可以反复观看。这种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广大学习者,有利于转化学差生,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微课的内容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2.视频容量小、时间短,学生使用方便灵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节课的教学时长约为40分钟,较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内容较少、容量小,教学时长仅为10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视频及其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也只有几十兆左右,学习者可以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随需在线或下载学习。其短小精悍、灵活自如的教学特点非常适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同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交互性强。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动画、教学场景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其集音乐、文字、解说、画面等教学特点其重大意义在于能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因教学形式单一、理论知识枯燥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一方面,教师在选题、设计、制作、互动等过程中本身就是对自身教学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检验和反思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因微课视频可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同行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总之,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是以其短小精悍、灵活高效的教学特点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需求,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应用写作微课教学设计方法

微课不是从一节传统课中截取的一段课例片段,也不是把一节40多分钟的传统课去掉课堂互动、自学部分后压缩为10分钟内的浓缩课。其实,要制作一个优质的微课,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更要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只有良好的教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微课才能提高微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根据微课的特点,以应用写作课程参赛微课内容“如何打造创意简历”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微化处理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0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交往和关系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反映这种经济活动的状况和关系的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为经济学的我更是要重视这一点!因为这些知识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肯定是很实用的。学校为使我们财经专业的'学生掌握较多的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因此设立了《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以培养我们的基础性写作能力,更好地面对竞争!通过学习《经济应用文写作》的总结收获如下:

一、应用文的种类及用途:

按照不同的用途,应用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的,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这些应用文的主要用途是: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用作凭证。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因事而写,内容真实。

2、对象明确,非看不可。

3、语言得体,文字简约。

4、时间性强,讲求及时。

5、格式固定,书写规范。

三、应用文的实用性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管理人员!应用文写作是企业管理技能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总结、计划、方案、研究报告、规章制度、请示等等。这些文件在各个部门中经常用到,而作为管理者也经常进行这方面的严密写作。众所周知若不能较好的在所提出的文件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致造成误会,导致工作的延误甚至失误,因此,对管理者的要求之中,书面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课堂上学习的经济应用文,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升华。

我想只要坚持应用写作方面的练习,我定会驾御财经应用文的写作,以更好地为自己服务,为企业服务!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1篇

应用文具有这五个方面的特点:实用性、真实性、简明性、时效性、规范性。在现代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我们要想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的生活。这与我们自身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应用文写作,就很有必要性。应用文的使用也是十分的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宣传教育作用、权威规范作用、沟通协调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对于它的写作就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工作中就能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有一个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习惯,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能力水平。从而也会更受企业公司的青睐。

正因为应用文写作的这些特点和作用,它的实用性就不言而喻了。而且,两年后我们就要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计划,总结,报告,通知,请示等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以后职场写作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2篇

关键词:微课程;应用写作;教学设计

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渐在全国各大教育平台涌现,部分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将“翻转课堂”从理论推进到实践。“微”教学模式的逐渐兴起,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全国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在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上结合新型的微课程设计特点,这将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一、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

(一)微课的概念

我国著名专家教育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以微小的视频形式,将某一学科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点作为核心,从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在线的视频课程资源。[1]综合各类关于微课的定义,本人认为“微课”是指根据我国教育部对新课标的要求,围绕学科知识点以及教学过程而开展的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的全过程。微课程作为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冲击。[2]

(二)微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以主题精练、内容短小、表现力强而著称。[3](1)微课以更简洁、创新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完美呈现。微课作为新的教学辅助形式,以动态的教学资源,借助新型的多媒体平台,给学生新的视觉冲击,一改以往纸质教材资源的枯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导出格式多样,在手机、iPad等设备上都可以打开,更便捷。同时,微课视频资源和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可以自由调整学习步调,可以重复学习视频内容。(2)内容短小。微课视频资源一般在5-15分钟之内。时间过短,内容不能完整呈现,时间过长,一方面资源文件过大不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由于人注意力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视频时间在5-15分钟之内,较为合适。(3)表现力强。微课视频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某些实验操作课程,教师讲解的微课视频资源可以作为其强有力的补充。又如在课堂演示过程受到干扰时,这样的补充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微课视频资源和纯粹的虚拟实验相比,其更加真实,这将会大大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的内涵建设

当代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为主导,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举一反三,停留在被灌输状态,缺乏人文精神。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实践性强,理论性弱,从表象看较简单易学,然而却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现代教育模式倡导的是将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这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思维,同时借助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来充分引导学生,从而转变学生的受教育者思维,由被动被灌输转变为主动去学习。微课程作为新的教学辅助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以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各界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应用写作课程,有效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思维,将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推上新高度。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与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融合互联网精神的学习理念思潮相结合,为微课广泛传播,提供了教育的土壤。[4]

三、基于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应用写作课程中行政文体包含各类公文(如命令、决议、通知等)、会议纪要、事务文书等;财经文体包含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广告等;法律事务文书包含刑法、民法等各类法律事务文书;科研文体如学术论文等。大量研究表明,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面来看,教材倾向于理论性、学术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掌握层面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大大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鉴于此,本人认为不管应用课程中的内容、文体、名称、形式等如何发生变化,在以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教学内容

微课选题是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对文体类型进行初选,研究加工价值。如文体的概念以及理论性的陈述,可以放到PPT中,然后进行阅读。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如果不加以辨析,与其做成微课,不如交由学生来自学,或者查阅相关文献,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知识。微课以学科某一特定主题为主,以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相关知识点为核心,这就促使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明确教学目标、课程主旨,有效分析本课的知识点,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加有条理,逻辑清晰,因此,在选题方面,教师要具备将知识点高度浓缩、概括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将本课的核心主旨,更好地呈现给学生。[5]面对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在我们的教师应当从“如何教”发展为“教什么”,将教学内容精细化,应当主旨明确,目标清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行政文体,重点在于掌握各类公文的特点、分类、构成要素以及用途;事务文书以处理日常事务为核心,它有明确的宣传教育作用,便于上下级之间沟通解决问题。

(二)个性化命名选题

微课选题之后,一个新颖有创意的命名往往比一个概念性的标题更能吸引学生。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往往瞬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去主动探索,学习。美国普林策奖获得者曾经说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同样如何给设计好的微课命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微课命名通常具备以下几点:信息全面、通俗易懂、别出心裁。因此教师在给微课命名时,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是否命名简洁易懂,是否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是否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原标题:2017年度行政文体写作要点———行政文体写作重点掌握的十类文体。这个标题共27个字符,其中前缀就占了12个字符,这么长的前缀就为了表示,该课程主要讲述行政文体写作要点,这与后面的行政文体写作重点掌握的十类文体发生了重复,显得啰唆,显然这是极不必要的。因此我们修改成行政十类文体写作要点,意思就更直观,更明显了。

(三)应用多种表现形式

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当存在有部分理论性的教学内容时,这些内容本身是较为枯燥的,这时,如果配以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辅助教学,来加深学习者对其的理解,将有利于提升学习者观看微课视频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法律事务文书类,我们可配以相关的图片、动画,而合同类则配以相应的情境、人物动画,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更使学生可以在短片中学习,在情境中获得收获。

(四)知识点展现全面

微课选题虽然小,但必须逻辑性强,同时必须涵盖完整的教学过程,避免教学步骤过于跳跃。比如在行政文体类课程设计中,如果将广告类文体介绍穿去,就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思维的跳跃,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整体的理解。又如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主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呈现,在讲一种文体写作要点时,没有说明本知识点的名称,或者配以相应的语言、语调等进行强化,或者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没有加入过渡性的话语,或者简介时,学生的思维也极易发生跳跃。如果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重要。

(五)做好教学评价与分析

客观的教学评价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教师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更是学校进行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对教学的评价与分析,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寻找不足,继而制订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求职欲。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本结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刻反思。

四、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它以实现教学优化为主要目标,将先进的技术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而微课教学在现代教学中颇受各类院校老师的欢迎,为了满足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将微课程教学技术运用在“应用写作”教学课程中,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开了信息化教学的新视野,告别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资源观,开启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全新资源观[6]。所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将微课资源的制作应用在教学中,不仅是“应用写作”课程老师的必备素质,更是现在每一位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16-120.

[3]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6.

[4]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5]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3篇

时间荏苒,不知不觉中这学期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完毕,回忆这两个多月来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将这两个多月的学习总结如下:

赵教师的课不同于别的教师,他授课敏捷,不拘泥于形式,给同学们足够的空间,边学边练,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能坚持全勤的重要缘由之一。

在这短暂的两个多月中,我们学习了最常用的几种应用文,从通知到通报,到简报,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再到合同,财务分析报告,规划,总结,实践性很强,由于课时有限,赵教师还特殊制定了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的根本状况和学习意愿,确定了这些学习重点,在短的时间让大家把握了更多的文种,而我也在与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中不断的改良自己,提升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是我最快乐的事情,由于这预示着我离胜利更进一步了。

通过赵教师的讲授与练习,转变了以往我对应用文写作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应用文写作是“死板”而不乏“敏捷”的写作。它虽然有肯定的格式和要求,不比得文学创作,个人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我们学应用文也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像做填空题那样写出来的应用文,毫无感情可言。应用文不需要辞藻华美、韵味隽永,它讲究一个“实”字,是“看似无情却有情”。这也是我渐渐喜爱上应用文的缘由之一。

这学期上了应用文写作课之后,我收获了许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教师的这种“动练”结合法,使应用文写作和我的工作生活严密的联系了起来,将“应用”的实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断领悟了各种各样的道理,我的思维得到升华,我的人生也在跟着转变。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4篇

在这个学期,我在学习《当代应用文写作》课程后,有了许多的收获。在XXX老师的认真讲解、点评和教学下,通过学习,我在应用文写作方面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成。原来的我并不熟悉各种公文格式,规定和要求,也不知道通知,报告,请示,函,通告等其他文书的写作。“人不学,不知道”,在学习之后,虽然不能对公文写作得心应手,新手拈来,但也能融会贯通,学而用之。现将本学期学习应用文写作过程中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方法总结

1、明确应用文的特点,语言要求和写作要求。首先要知道应用文具有广泛,实用,程式,真实,时效,简洁的特性。而书写的语言要准确,简明,朴实,规范。而写作则必须是观点明确,材料真实,文风严谨,语言得体。

2、熟悉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划分,熟记公文的版式和格式。正确使用上行文,下行文以及平行文。而且必须正确排版,熟悉公文版式的要求。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由于公文样式的繁复,我经常需要查看书本,努力减少格式错误的存在。

3、孰能生巧,融汇贯通。首先,在学习文种时,注意区分文种之间的差别,正确的选用合适的文体,理解文种之间的区别,找出区别,这对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注意的是公文的主体,公文的种类,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的用语等等。通过学习,我发现公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写,反而觉得有其特殊的相通性,只是不同的文体,在语言组织和描述陈述等方面个不相同。

4、注重实践,讲究形式。《当代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我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活学活用,注意在平时积累材料。在学习《当代应用文写作》时,加强写作实践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多读范文,勤练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要想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做到信手拈来,还是要勤学苦练的,同时,不可脱离实际,该有的格式版式必须要正确做到的.。

二、存在问题

公文实用是正确的,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除了练习课堂写作,并没有常用。所以有时候还是会遗忘一些细节,而且本人或许是不够细心,也曾出现有低级的格式错误,以及不够规范的用语。这是需要改正和努力的一点。

三、感受体会

一个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将要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将会在今后,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的要求自我,不断的学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它。

通过学习《当代应用文写作》,我真正学习到了各种应用文写作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我掌握了写作应用文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再是不知所措,而是会很好地地将其完成。大二的我,即将大三,学术论文在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代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论文写作的平台,通过老师详细的解释和自己课后作业的练习,我已经掌握了论文的基本写作模式和要求,并且相信自己在将来一定的能完成一篇优秀论文的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5篇

关 键 词: 应用写作 课堂教学 氛围营造

一、应用写作与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氛围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一种气氛和情境。

应用写作是一门基础技能课,主要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运用及写作。但它也是一门人文课,不仅是信息载体,而且是思想载体、情感载体。因此,应用写作课堂氛围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能够冲击学生心灵,能够刺激学生情感,就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开放、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来完成整个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的因素

教师都希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却受着这样那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如愿。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课时安排与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而应用写作课程体系又比较复杂,在实践中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也就凸现出来。

(二)传统意义“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与现代关注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的矛盾。

传统的意识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缺乏对生命发展的关注,相对忽视了人文修养的培养。而现代教育理念是在教学上要做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

(三)对教学主体认识的偏差。

传统师生关系往往出现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的教,而缺乏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互动的体现。教学过程成为单一的、呆板的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四)与专业教学的脱节。

应用写作作为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服务的,但由于其教师基本都是从中文专业毕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大多没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容易与专业脱节,与实践脱节。

这些矛盾、偏差和脱节,使应用写作教学课堂较为沉闷,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三、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特点及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写作常用应用文体的方法,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中的写作需要。但它还是技能课和人文课,除了教授学生文种知识,还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写作技能,在文种的选择上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并且在技能中体现出学生的文化、文采、才能。根据应用写作教学本身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可以提出以下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职业人”。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6篇

在黄丽清老师的教学指导下,我发现我的写作能力和叙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应用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迷糊糊,基本上老师每节课下来都会给我们布置点作业,我们有写过报告,请示,邀请函,求职信等等。通过这些练习,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应用文的写法和规定,它不同于我以前接触的那些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品的实用价值在于审美,需要丰富的文学功底才能把它写好,写的唯美动人,这对于像我这种文字匮乏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但应用文写作却不一样,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它具有很高的直接实用性,所以它并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只要按照简明的规定写好就行,因此这让我信心大增,我决定一定要学好它。

它比一般文章直接,格式也比较固定,内容需要具体明确,语言简明平实,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用那些虚浮的情节和不符合格式的东西来填充在文章里,我们要充分明确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比较好的应用文来。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好多问题,像那些格式啊,要求啊很难记住,一方面因为应用文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的格式要求又不太一样,相对于那些散文之类的需要记住的东西多,而且不能出错,不能混淆,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说写的好与不好,而是对与错的问题了,当然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是我看的.这些应用文实在是太少,以至于我记得不是很熟练,在这方面我确实做的不好,以后会多找些这方面的材料多看看,以促进我的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把应用文的特点归为四个特点:

1、实用性

应用文文种繁多,应用广泛,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撰写的公务文书,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撰写的事物类文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处理或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实用价值。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写。

2、真实性

应用文书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写,强调的是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客观事实的真实。

3、简明性

语言得体,文字简约。

4、时效性

时间性强,讲求及时

5、规范性

格式固定,书写规范。

半学期的应用文写作即将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希望学校继续将这门学科开下去,因为它对即将走进社会的我们来说很有作用。我也学以致用,在今后,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规范的要求自己,我还将不断的学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它。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7篇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应用文写作》,收获不小。说实话,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表示压力很大,因为从小对写作这些东西都不明感,不会用很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自己的文章,因此很是担心我会学不好这门课程。起初,我是怀着抵触的情绪来学的,但是,当我真正接触了这门课程之后,才发现它与我想象的不一样。它不同于我以前接触的那些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品的实用价值在于审美,需要丰富的文学功底才能把它写好,写的唯美动人,这对于像我这种文字匮乏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但应用文写作却不一样,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它具有很高的直接实用性,所以它并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只要按照简明的规定写好就行,因此这让我信心大增,我决定一定要学好它。

我们学习了各种应用文写作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有报告,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求职信,议案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虽然以前多多少少接触过这些东西,但都比较零散,要是真让自己写起来,肯定会不知道如何下手,但通过这学期的系统学习,以后自己再遇到这类型的文章就不会变得不知所措了,而是非常自信自己能够圆满完成它。现在我们学习的这些将来会对我们大有用处,像毕业我们要写毕业论文,求职的时候要写求职信,写简历,还有些工作要写什么公文之类的,所以在我们大二的时候学这个真的很有作用,基本的以后常用的这学期老师都跟我们讲了。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的写作能力和叙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就是对应用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迷糊糊,基本上老师每节课下来都会给我们布置点作业,我们有写过简报,请示,决定,求职信等等,通过那几次的练习,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应用文的写法和规定,在这里,我有一点很重要的心得体会,应用文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是政党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务或私事所形成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体,它比一般文章直接,格式也比较固定,内容需要具体明确,语言简明平实,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用那些虚浮的情节和不符合格式的东西来填充在文章里,我们要充分明确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比较好的应用文来。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好多问题,像那些格式啊,要求啊很难记住,一方面因为应用文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的格式要求又不太一样,相对于那些散文之类的需要记住的东西多,而且不能出错,不能混淆,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说写的好与不好,而是对与错的问题了,当然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是我看的这些应用文实在是太少,以至于我记得不是很熟练,在这方面我确实做的不好,以后会多找些这方面的材料多看看,以促进我的提高。

半学期的应用文写作已经全部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希望学校继续将这门学科开下去,因为它对即将走进社会的我们来说很有作用。我也学以致用,在今后,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规范的要求自己,我还将不断的学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它。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8篇

关键词: 应用写作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该文体使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因此,该文体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由此可见应用写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中,高职院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列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似乎并不看重。这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甚至在有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成了其教学盲点。因此如何提高应用写作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目前该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应用写作课堂的教学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加强应用写作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写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讲课热情

大部分院校教授应用写作这门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语言文学这一专业毕业的,所学的都是纯语言文学类理论,对于纯文学的创作,他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水平,而对于写作来说,尤其是应用文的写作,让他们觉得知识雕虫小技。基于这种认识,导致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用于应用文写作的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自身的理论粗浅。同时因为这种认识导致其对于授课技巧不愿深入研究,由此导致缺少讲课及指导热情,进而无法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激发起来。

(二)教学方法陈旧

近些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普遍开设具有极强实用性的应用写作课程,但是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因为应用文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任课教师经常采取基本格式加上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这种程式化教学的方法,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写作应用文只需要掌握一套固定的程序即可,以至于使教师感觉到应用写作的教学空间十分狭窄,学生则感觉到学习应用写作这门课程十分枯燥与乏味,并且对其实用价值产生怀疑。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学的方法过于程式化且陈旧单一。

二、增强应用文写作的方法

(一)结合就业需要及专业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

由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需求切合,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实际的生活及工作中所需的应用文的种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及时调整写作课程的内容。因为现代通讯及网络逐渐普及,导致书信写作重要性急剧下降,随处都可以查到请柬及介绍信等模版,而借据及借条使用的频率都在不断变小。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决解的问题也在逐渐复杂,而投标书和合同书及企划方案和调查报告等这类的文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愈发密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适当突出这些文书的地位。

为了使学生职业角色的意识得到培养,应用写作这门课程除了要讲授基础的知识以外,还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针对应用文的特点,将实用性作为其出发点,将教学的内容梳理,然后有的放矢地确定每个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例如,我校的园林技术专业、城市园林专业将经济文书等作为其主教学内容,而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将礼仪文书性文书作为其主要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实用性应用问题的实现,并且由于新文种和新专业不断出现,其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灵活补充生活和工作中所用到的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

(二)设置教学突破口

由于应用文每一章教学涉及的内容都十分广泛,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的内容反复理解,要保证不仅能够将重点突出,而且要顾及面的知识,对于每一章的内容都要进行科学安排,使学生能够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从而获得知识。例如,行政公文属于应用文教学重点的内容,其学习中的重点就是公文结构样式及内容的写作,由于这类公文结构样式会涉及较多内容,若学生采取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则也特别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在讲授这类公文时,要求教师以公文结构样式作为出发点,可以现在黑板上设计公文纸,随后根据公文结构样式的规定将所含的内容填入相应位置上,然后在使用不同颜色选择与等规定的项目区别开来,这样能够将复杂的内容直观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采用比较法来掌握理论知识

在应用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比较法,使学生在异中求同或者是同中求异的过程中对问题特点及写法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例如,请求与报告这二者就十分容易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请求和报告的相同点就是全都属于上行文,而不相同点有四个,分别是写作的动机和侧重点及时间和处理的方式不同。

让学生通过整理二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的列表,能够直观地根据其相同点不同点去区别请求与报告,这样很难将其混淆,并且会加深对二者的印象,从而能够将各自的特点进行准确掌握,许多章节的应用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识同辩异的能力及掌握文体特点都提供一定帮助。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使其能够在比较过程中掌握每个文种不同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三、结合教学与实训

将教学与实训结合,使学习应用文向工作生活的需求转换,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应用写作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协调配合并制发文件及办理公务等,结合实际情况。由于发文处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从草拟到立卷这一系列的工作进行流水线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的感官系统得到充分调动,讲一套工序立体的完成,将其抽象且繁杂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技能,这样对于学生今后投入到工作中十分有利。在学习常用的诉讼文书时,可以通过设置模拟的法庭,参考课后习题或者是生活纠纷设置案例,由学生分组担当法官和原稿及被告和群众,并提讼书和答辩书或者是上诉书,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思考怎样写作诉讼文书,这样能够实践整个诉讼案件的过程。

同时,还需要加强课外练笔,教师需要知道学生把之前所学的文体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给学校广播站及黑板报写稿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订计划和写总结的方式,针对学校中存在违纪现象及好人好事写通报,或者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广告,根据学生进行消费的调查活动。使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就相当于架设了一个知识和能力之间转化的桥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写出较高质量的应用文,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白应用文对于今后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想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最佳办法就是使学生了解到该学科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学习所带来的价值,对于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必须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学习主要的动力所在。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定生活的状况,对于应用文通常不具有强烈的写作愿望,而需求作为写作应用文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将学生学习写作的需求激发出来。虽然应用文属于理性的,但是应用文写作动力却是感性的,因此,必须拓展其教学内容,才能够因材施教,将学生写作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出来,使其对社会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四、结语

通过本文叙述使我们了解到应用写作的文体不断发展与丰富,必须及时了解并掌握应用写作发展的趋势及研究成果,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为我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彩金.运用幽默手段提高高职应用写作课堂教学效果[J].高教论坛,2013,06:38-41.

[2]刘萍.技师学院应用写作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138-141.

[3]严爱慈.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之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4,05:99-100.

[4]李军,于洁.关于应用写作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109-111.

[5]富浩,张建民.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工科应用写作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169-170.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19篇

大三的第一学期,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下,在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16周内,完成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应用文写作技能有了显著地提高,取得了显著地成绩,现将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收获

1、能够熟练的运用应用文写作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像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摆脱了以前学写应用文以上文体不知所措的现象。

2、学习了应用写作之后,对于信息,能够独立思考,学习,处理,提取它的精华,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3、掌握较多的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写作素质能力,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以更好地面对将来职场写作竞争,同时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应用文写作基础。

4、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等恰当、贴切、得体的大量使用,增强了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性,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材料,高效、快速地传递信息,掌握了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结构合理、语言准确、等应用文写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二、学习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文种时,没有注意区分文种之间的差别,没能打破固有的教材模式,容易造成应用文的文体混乱。

2、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很强的基础学科,没能注意平时材料的积累,造成写作时无依据可依,从而造成书写者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3、时常违背应用文的“单义性”,容易产生歧义,造成意义模糊不明确,文词不达意,容易使读者误解。

4、缺乏思维能力的锤炼,语言修养的加强,需要做到善于借鉴,勤于实践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加快解决,以达到真正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水平。

三、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体会

1、必须坚持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

2、必须做到应用写作“死板”而不乏“灵活”的写作

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具体不同的文体不尽相同。一些格式和要求约定俗成,甚至一些公文的格式政府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应用写作时必须遵守规则,但这并不是说,应用文写作就没有我们可以发挥的空间了,我认为除了形式上的较多的约束外,在内容上除了注意一些语气的东西,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去驰骋的

3、必须做到应用写作的“朴实”文风

应用文不是供人们把玩鉴赏的艺术品,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它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为了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商洽处理问题的一种工具。因此,写应用文时一定要避免那种不合适的文风。切记洗尽铅华、天然雕饰也是一种好的文风。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在写起应用文来也得心应手。我将在今后把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不断的学习、巩固直至完全掌握它。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0篇

社会经济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变革,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作为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更显示其重要性。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应用文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如何更好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已成为从事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许多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以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如何走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误区,突出应用写作的特性,突破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教学定势,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结合个人的实践,谈谈个人从事该门课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掌握扎实的写作理论知识是学好应用文的前提之一

毋庸置疑应用文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文艺作品相比,既无形象性,又很少趣味性。再加上学生初次接受很难一下便把应用文纳入原有的语文知识结构中,在文种上也不易变通。因此,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及其写作,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选择好每节课的突破点,化难为易,当好设计师。

应用文每一章节涉及的内容都较为广泛。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反复理解教材内容;其次根据情况,灵活应用,做到经纬分明,重点突出。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顾及到面的知识,因而教师成了至关重要的设计师,必须把每一章节的内容做一个科学的安排,让学生在主次分明中获得知识。比如在行政公文这一章,这是应用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公文的写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有政治思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及社会知识等诸方面的素质。但就本章来讲,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公文的结构样式及其内容的写作。其结构样式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一一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我在讲此章的知识点时,直接从公文的结构样式出发,首先在黑板上设计一张“公文纸”,然后按公文结构样式的要求和包含的内容填入“公文纸”上规定的位置,再用不同颜色把选择和规定项目加以区别,这样可以把较繁杂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学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当然其它章节仍可以创造出一种比较便捷而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让他们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中掌握一些文体的特点和写法,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如请示和报告,很容易混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上行文,不同有四点:写作动机不同、写作侧重点不同、写作时间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再通过让学生列表整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对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就一目了然,想再混淆都难。这样自然会加深印象,也就能准确的掌握各自的特点。此外,应用文中还有许多章节可运用这种方法。如在讲通知的种类时,就着重评点几种常用的通知在告知范围和内容性质方面的区别,并列举了公文中的任免和聘用干部的通知与一般会议通知的实例。在讲计划时,可将本章中几种不同文种(要点、意见、方案等等)进行比较,分析其作用、目的地、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对于较容易混淆的,如:调查报告和总结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这类文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识同辩异,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总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掌握每种文种的不同个性,既加深了理解,又能增加求知欲,拓宽知识面,在教学生“学会”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会学”。

3、运用互动法,使文种之间互相渗透。

应用写作的文种很多,但不是孤立的,利用文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文种与文种的互动。

有的文种之间是对应关系,如请示与批复、函与复函、计划与总结、起诉状与答辩状等,这一类的应用文体,可以成对的进行讲解和训练,先让学生写了前一种文体,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对应写作,这种“就地取材”的训练方法,既让学生练习了写作格式和技巧,同时让学生变换角色,用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态和需要对写作内容和语言的影响,也增加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写出一份“请示”,让学生体会上行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把写好的“请示”随意的发给学生,针对拿到的“请示”写一份“批复”,再体会下行文的语气和写作特点,然后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兴奋,觉得有意思,甚至“好玩儿”,寓教于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素养培养,转变纯理论传授教学观念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1篇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没兴趣,不会组织材料进行表达,对写作教学满意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职;应用文写作;调查报告

1 调查背景

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宁夏农业学校在20xx级开展“中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对未来职业影响的探究”课题研究,了解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现状。

2 调查目的

①了解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②为以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3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x日至20xx年x月xx日。

4 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20xx级xx个教学班抽取的3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 调查内容和结果

发出调查问卷102份,收回100份,收回率98%,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提取100份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共设8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题为主观题。

(1)你认为应用文学习重要吗?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分析:将近40%的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不重要,认为一般的就占了一半,这就说明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重心。

(2)你对应用文写作有兴趣吗?

A.有兴趣 B.一般 C.没兴趣

分析:将近90%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兴趣不浓,兴趣一般的就占了一半。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是当务之急。

(3)你认为应用文写作难学吗?

A.很难B.一般C.不难

分析:将近60%的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难学,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降低学习难度显得十分必要。

(4)你的应用文写作动机是什么?

A.老师要求

B.为了今后的就业

C.个人兴趣

D.应付考试

分析:学生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老师要求”和“应付考试”的比例高达65%,个人兴趣写作只占14%,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没兴趣。

(5)老师布置的应用文写作你都能及时完成吗?

A.能

B.有时不能

C.总是不能

分析:70%的学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应用文,而30%的学生有时不能或总是不能。如果学生忽视写作训练,那么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很难提高。

(6)你认为应用文写作的难点在于:

A.审题B.组织表达

分析:应用文写作要求较明确,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审题不是难点,但是,在组织表达方面,则普遍存在问题。

(7)目前你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主要途径是:

A.老师或同学辅导

B.自己练习或模仿

C.阅读报刊D.其他

分析:44%的学生认为老师辅导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56%的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练习或模仿,阅读报刊或以其他途径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表明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比较强,自觉性不高。而另一方面也表明,报刊或其他途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8)如果你是老师,你如何上好应用文写作课?

内容:先教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再选一篇例文,把重点词句、语法列出,然后找一些相近的题材,让学生模仿写作;再教会学生审题,正确使用词汇,合理地组织表达;作文完成后,先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修改之后再交给老师讲评。

6 思考与启示

(1)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机。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学习。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文的价值,才能让他们长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动机,逐渐树立写作信心。

(2)熟记写作格式,做好基本训练。应用文有其固定的格式,写作训练时,要让学生牢记,不能错用。

(3)多种训练,巩固基础。在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促进的,说的能力促进听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写作。

(4)运用合作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应用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组之间的学生共同研究,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批改和讲评,又有利于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笔者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中的现状,这对今后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2篇

为提高自身的管理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经营和现代管理意识,促使在工作中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我从20xx年10月开始参加了杭州年代学校开设的国际工商管理班的学习。在一年时间里,通过到杭州面授和课后的温习与自学,先后学习了市场实务、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等课程,掌握了解了国际工商管理的主要知识,使自己在工作和管理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年来,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尽可能的通过网络、电话等现代信息工具,与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以前主要停留在本职工作和本部门管理的认识。通过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还有更新的提法“知本经济”时代,因此学习无论对于个人、单位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而且非常之必要。企业和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对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管理培训,全面普及管理知识,一部分人通过培训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本单位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虽然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通过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说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执政能力。像我们街道有工业企业300多家,年纳税超亿元以上,如何引导企业创优做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执政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首先是要制定好发展战略,战略制定好后,主要是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管理活动支持经营的决定,因而战术性的意义较大,企业的管理有执行和决策两部分,工作不外乎就是想和做,想是决策,而做就是执行。像客户订单的承接、采购、验收、付款、出货、收款、记帐等一系列活动都是执行过程,“执行管理”就是我们对各项交易做记录、分析应用,并设法提升其效益的活动,因此,执行的对象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大部分企业不是没有决策,没有制度,而是决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各企业、企业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而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随着层面的增加偏离程度越远。制度不能很好贯彻,管理有很多不规范行为,考核制度滞后,不能完全监控企业的行为,更不能达到事前稽核的功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如何引导启发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执行能力,以达到执行的规范与快速。像可以用erp来整合企业的职能,使企业需要它的协助来使交易和数据管理都上轨道,提高执行速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竞争力,还可以用erp来提升决策管理的能力。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考虑。在执行方面,是可以直接寻求erp的协助的,只要把数据整理清楚,把单据内容正确地录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可以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若学习了足够正确的观念,erp还可将许多“事后”的管理工作提前为“事前”的管理,因而强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

在学习中,同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予以提高、改善。一是适当增加导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可以说,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基本上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的。虽然,参加的学员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无形给学员的知识消化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创新学习的方式。由于参加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来自全省各地,统一到杭州参加一定时间的面授,无可非议,但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是非脱产学员,身后还有大量的工作。如何解决工学矛盾,是摆在杭州以外的学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我认为可以采用远程网络教育的方法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解决学员赴杭来去匆匆的“赶集”之难,又可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三是选用教材应更符合实际。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课程,选用的是香港的教材。由于香港与大陆的文化差异,有些教材、作业题的词语在阅读上难以理解,无形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应该把香港的教材与大陆的教材进行统一修编,更有利于学员的理解与消化。四是加强实践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不定期的组织学员进行研讨交流,加强学员之间的友谊,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3篇

1.学生平时对“调查报告”并不多见,所以他们很难在生活中获得直观感受和印象,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可采用电教法和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调查报告”的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调查报告”的兴趣。建议一课时。

2.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多提供几篇范文,内容可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内容,比如有关网络、交友、游戏等内容的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感觉枯燥,同时也在范文中了解调查报告的相关作用及种类,学习写作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和写法,然后通过实际训练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3.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资源,用PPT演示调查报告的要点、难点,配以范文进行说明;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用病例演示,让学生诊断病例;还可利用投影仪进行作业讲评和演示范文或优秀成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4.应用文重在应用,教师讲解时可精讲多练。对于调查报告,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注意精练和形象,要让学生感到容易和能够完成,他才会愿意实践。

教学重难点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4篇

关键词:大学应用写作 课程项目化 项目化系统改革

一、大学应用写作课项目化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课程项目化理论与改革实践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改革,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开展了相关方面的教改尝试,但大学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不同,能否在大学课程中实施课程项目化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性质和项目化实施的环境是否合适。

首先,大学应用写作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具备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条件。应用写作隶属于写作学科,但它自身具有与文学写作不同的特质,即实践性和工具性。应用写作的写作动机、写作规范以及产生效应的形式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应用写作的理论教学必须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这也是实施课程项目化的前提。

其次,大学应用写作课项目化教学适应了当下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趋势。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转型应用型大学是普通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其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课程转型发展。大学应用写作课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转型所提出的要求,己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传统应用写作教学存在重讲授轻训练,重技巧轻内容的弊病,过分注重对文种理论的梳理和范文的解析,忽视了写作训练中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参与性,丧失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也使应用写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二、项目化教学在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的靶心,整个课程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课程本身的目标定位与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项目化教学的目标设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确定的前提:了解实际的岗位需要和工作情况

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由社会需要和高校育人功能共同决定,既不能只考虑教育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忽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完全以社会热点和流行为指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波逐流,被社会短期需要牵着鼻子走。

对社会岗位和工作情况的了解要基于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调查,可以通过对从事不同行业的往届毕业生的回访和调查进行社会需求的了解;也可以采用挂职锻炼的方式,让教师到一线工作岗位实地了解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单位进行走访,博采众长。调研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不同工作岗位对写作能力的不同要求,写作能力的不同层次和写作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对接,进而分析课程写作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并进而形成写作素质。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内容的分布,教学的重难点、实施顺序,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辨识出重点、难点并形成认知结构。

大学应用写作课作为基础课,在实践中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不仅各个行业的文秘岗位需要应用写作能力,在其他岗位如导游、广告业务员、房地产中介职员、计算机程序员等,对应用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为主,而不是以写作理论为主;要从实际的工作任务出发,重视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不是从写作文本出发,归纳应用文的格式和写法。

2.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能力、素养的分层

项目化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大学应用写作的教学目标定位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逐层提升和配套。根据写作课程的特点和写作课岗位适应的普遍性,我们把大学应用写作课的知识目标概括为: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熟悉应用文的基本要素,能够正确辨析并使用常见文种,为解决生活、工作中应用写作的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能力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相当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素质目标是在写作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阅读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执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以传统写作学文体分类理论为依据编排的。民国时期是现代应用文发展的肇始阶段,以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为代表的大量写作教材,在内容上按照使用的范围和场合进行文种分类和教学体例的安排,以公务类和私务类来划定学习的内容,这种内容编排方式在理论上界限分明,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不利于学习效果的达成。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突破原有的逻辑顺序,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岗位的任务要求为出发点,以实践项目为纲,统领教学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要设置工作情境,将各种具体工作任务、人际交流、分工合作和学科知识交叉等问题考虑进去,让学生有挑战、有兴趣,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以模块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以项目训练为纲,以文种学习为目,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结构体系。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宣传类写作、社交类写作、公务类写作、就业类写作等项目。例如宣传类写作主要针对具有传播信息、沟通情况功能的文种:告启类文书(启事、声明、海报)、新闻传播类(新闻、特写、通讯)、简报等。社交类写作主要掌握人际交往中常用的文种:书信、演讲稿、策划书、契约类文书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教学的需要,把这些项目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如社交类写作项目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和项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子项目1:以“校园・成长”为主题为校园杂志、官方微信撰写文章。(1)写作倡议书,倡议大家抛弃不良学习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2)写信向师长请教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3)写作与“成长”主题有关的演讲稿,表达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和体悟。这个项目适用于初学者。

子项目2:创意创业项目策划。教师将创业项目分解成创意部分、筹备部分、投资部分,请同学分组配合完成。(1)创意部分主要完成市场调查报告,了解顾客尤其是本院学生的消费需求,为项目开发做好前期准备。(2)筹备组主要完成策划书的写作,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出创业意向和主题、完成创业可能性分析和可行性论证。(3)投资组负责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拟定赞助协议书、装修合同等。这个项目适合高年级有一定写作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学生。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既要保证重点项目的教学效果,又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性,有些文种没有纳入具体的项目任务中,可以采取教师重点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再通过课堂提问、案例教学等方式对教学成果进行巩固。

大学应用写作是公共基础课,但在设计教学内容上也要考虑到专业针对性和场景适应性,不同专业的训练项目可以有所不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以导游工作场景设计任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以产品销售为内容展开项目;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以行政工作情境为视角,等等。

(三)课堂教学过程举例

项目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实施和评价阶段。下面以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校园活动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

1.【项目导入】根据项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具体的时空情境设计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写作活动的导入。例如:教师提出班级晚会活动设想,指出项目所需文种:启事、海报、请柬、新闻、简报等。请同学写作征集活动口号、创意主题的征集启事,制作以宣传活动为目的的海报,制作请柬邀请相关老师参加活动,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及时反映活动进程和活动中有价值的素材,最后再以班级名义编发活动情况简报。

在准备阶段,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为:学生都有参加校园活动的经历,对活动流程有一定认识。平时接触过项目所需文种,对此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大多数同学没有写过相关应用文,分不清启事与通知、邀请函与请柬、消息与简报的区别,不知道各个文种在格式及写法上的特殊要求。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进行提点式的知识传输,以学生自学为主,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需要中体会各文种的含义、特点,在写作中掌握基本格式,注意文种的辨析等知识。

2.【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协调和管控,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1)组建团队。学生根据任务需要和个人意愿进行自由组队,然后进行制度建设,约定团队的分工和职责以及团队目标和口号。教师的职责是管控团队规模和激励团队成员的士气。

在“班级晚会活动”这一项目中,教师先对活动流程进行讲解,并重点对组长进行指导,使其在活动中能够合理分工并带动团队完成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组长的职责是协调团队成员的关系,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以及活动进度的把握。

(2)进行积极的方法引导。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提示,着重强调如下要点:a、启事的写作要说明征集要求和征集方法,注意语言的准确性;b、海报的创作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c、请柬侧重礼仪性、例行性活动,注意礼貌用语;d、新闻尤其是消息的写作要注意结构安排和新闻价值;e、简报要注意格式和阅读对象的特点。经过教师的指点,学生已经心中有数,接下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3)进行潜移默化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这个项目中,要启发学生,晚会的举办形式和意义如何体现等,要求学生尝试创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在征集活动方案、发放请柬、张贴海报的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付出劳动,相互配合,教育学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旁观;同时在设计海报图案时,可以请有绘画功底的同学协助完成。

(4)总结提升。活动完成后,写作的文本已经形成,在文本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学习的宝贵资源,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将问题汇总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应用文的阅读对象对文种写作有何影响?哪些因素影响文种的应用效果?宣传类写作常用哪些表达方式?语体特点是什么?这类写作需要借助哪些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思考提升学习水平,从而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

3.【项目评价】评价是有效的反馈手段,项目化教学的评价可以作为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测评,也可以作为课程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方式。评价可以多样化,但是要注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1)小组内评价。每个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接触最多,可以依据参与活动的次数、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态度等进行不记名投票评价。

(2)组别互评。以组为单位将练习成果交换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互评,可以采用课堂分组汇报的形式开展,对于文种的规范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合理性、实际的可操作性等进行点评和探讨。汇报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PPT制作的能力和宣讲的能力。

(3)教师点评。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可以从活动开展情况、文种写作问题、活动效果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十三五规划纲要[N]._,2016-3-17.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5篇

时间匆匆,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学期下来,工作的过程中有汗水,有掌声,喜乐参半,但更多的是拥有了看到学生学有所成的那种喜悦。下面就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小结。

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我担任辅警1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作为一名新接触这门科目的老师,我经验尚浅,但我一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这门科,渐渐地我对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对于这个学期的教学,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

应用文就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一开始,我像大多数老师,但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授课,学生不仅没认识到它的用途,连本来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产生厌倦的心里。所以,我认识到: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于是,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原本上课打瞌睡的学生也抬起头来认真听讲。有一次讲到欠条,我就以班主任替学生购买练字帖一事,安排学生写欠条。而讲到应聘信时,我则收集附有招聘广告的报纸分派下去,让他们根据招聘广告写出个性化的简历。每看到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我成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简化写作方法

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写,每一位老师都会做这一步。但实践起来还颇有难度,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采用了化“繁”为“简”的做法。举个例子,学习计划这一课,我讲了“目标任务、措施方法、具体步骤“的特点及写法,但在发现学生既不愿意去学太深或没用的东西,我就总结为“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让学生去实践去摸索

只有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始终坚持这种理念并认真贯彻。我的具体做法是抽出重点文种让学生写作,一个学期下来就有了十多次写作任务。虽然开始学生叫苦不迭,但当他们体现到写作的成就感时,他们就都很投入地去实践,并且出现不少佳作。

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下面谈谈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知识不扎实

对教材的不熟悉,导致我每次备课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花去很多的时间。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实践、共同成长。

二、对学生和课堂缺乏管理经验

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上课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完成、不听老师指挥等问题一直困扰我,我需要好好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教学的路途漫漫,我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走稳每一步。争取取得好成绩,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6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写作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Applied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Teaching

WU Meiy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106)

Abstract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ordinary college is th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Writing is an application designed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courses, more atten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However,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till many has problems: teaching fuzzy goals, the focus is not clear; teaching method is single and backward; class setting less, the lack of feedback. To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ocused, purposeful teaching; out of the classroom, seeing open society; attention to feedback and change evaluation methods.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teaching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特征,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提高其专业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要逐渐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有些人选择以写作作为职业,终其一生。然而,由于教育的倾斜,高等院校对写作课程早已不再重视,很多学生对写作已经逐渐丧失兴趣,对写作课程更是恐惧。为此,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写作课题教学现状,思考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模糊、重点不明晰。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极度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因而,很多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学目标模糊,对课程每一章节平均用力,分清教学重点,目的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擅长从基础理论框架开展教学,而是对照具体文章,教导学生“依葫芦画瓢”,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薄弱问题,带领学生造“空中楼阁”。再加上应用型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下,更造成了课堂上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较大,在教学上仍然遵循着以前的教学套路,满堂灌,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多应用型独立本科院校采用的写作教材仍然是十几年前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上的写作文体单一,案例落后,只注重对一般性的应用文进行讲解,而忽视了现阶段较流行的经济合同、工程说明等较实用的应用文进行教学,材料早已脱离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3)课时设置较少,缺乏反馈。对于应用型独立本科院校的教育来说,语文课程成为“边缘课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以使得教学课时不断压缩,很多专业课程都根本无法在限定的课时内得以授全。因此,很多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将语文课程进一步压缩,将压缩得到的课时用于专业课教授,从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由于课时设置受到限制,因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几乎无法做到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的实时动态,从而造成教师光顾着赶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掌握状况。

2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思考

(1)突出重点,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最注重培养的是“听、说、读、写”思想能力,但是对于孰重孰轻,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例如,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某种产品对客户进行详细说明、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向客户进行相关产品合同签注时,都离不开学生强有力的文本撰写能力。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既能在专业技能上独当一面,又具备深厚的应用文读写能力,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能迅速地出人头地。只有针对社会需求对人才进行培养,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2)走出课堂,开眼看社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育应用型人才,而多年以来,教育一直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听、套模板、会考试的模式上,很少注重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而随着现阶段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政治、文化都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前进。教育要想实现其最终目标,就一定要走出课堂,开眼看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从理论上对所阐述知识进行认识,并牢记于心,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层次。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并在职场中有更灵活的运用,写作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例如,在阐述“商务合同”时,学生只知道合同上存在的几个要素,而并不知道这些要素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此时带领学生为某公司撰写一份合同,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识,并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能产生纯理论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忘却,真正实现知识向实践的成功转变,实现教育的目标。

(3)注重反馈,改变评价方式。教学反馈是反映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因而在有限的教学中,要注重反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正。

同时也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是依靠权威的、标准的、统一的答案来决定,而写作课程是一门独特的课程,它展现的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学生写作的内容、形式是由其独特的环境因素和生长因素所决定的,因而,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统一的评价是不正确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作品作出评价时,要积极融入到写作内容中去,去体会和感受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心思想,并对学生作出积极、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热情,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成功转变。

3 总结

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日后的职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模糊,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落后,课程设置少,反馈不及时等,但只要我们积极作出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着眼于社会,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就能实现课程教学的成功转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职场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实现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邵春芳.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1(2).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7篇

这学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结束了,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今后的人生也是受益匪浅。在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对于公文写作完全没有概念。以前高中也只是写过作文,日记之类的小文章,写的都很随意。一开始看到这门课的时候,我以为应用文写作课就是教我们写作文吧!在上了老师的课后,才发现吉运辉老师讲课既幽默又有内涵,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因此,我也对这门课渐渐的产生了兴趣,这也许是引起我认真听课的一个原因吧!我还发现应用文并非我起初理解的那样,它的应用具有广泛*,而且与我今后的事业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一些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已经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了。现将这学期对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对应用文的了解

应用文具有这五个方面的特点:实用*、真实*、简明*、时效*、规范*。在现代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我们要想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的生活。这与我们自身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应用文写作,就很有必要*。应用文的使用也是十分的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宣传教育作用、权威规范作用、沟通协调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对于它的写作就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工作中就能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有一个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习惯,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能力水平。从而也会更受企业公司的青睐。

正因为应用文写作的这些特点和作用,它的实用*就不言而喻了。而且,两年后我们就要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计划,总结,报告,通知,请示等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为以后职场写作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的收获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通告、通知、通报、计划与总结等内容。这些都是学习生活中以及今后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学习了这门课之后,虽然老师没有将这本书所有内容讲完,但是给我们讲解了我们要学习的重点部分,收获了很多。这门课的针对*很强,而且也很使用,上了应用文写作课之后,发现以前写的请假条都是不符合规范的,现在想想,学这门课是很有必要的。了解了一些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语言、注意事项以及用途,我想这对于将来的工作学习会非常重要,这也使得我们以后写应用文时更加的规范、标准,更有效率。学习了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和规范的写作格式,比如像申请书、计划、总结等一些常用文体的写法,以前我们自己写的时候,会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怎样去写,完全不知所措。而现在,我们会自信满满的将其写完,而且写得很好。

《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它的很好的平台,通过吉老师详细的讲解和自己在课后的练习,我已经掌握了它的基本写作模式和要求,我相信,在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一定会有不同的亮点。同时,应用文写作在将来的公务员考试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且,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考公务员日益成为了大学生选择自己将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同样,对那些有考公务员意向的同学来说,学习公文的写作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就为那些将来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做好了一个铺垫。因此,学习应用文写作多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认认真真的去学习。

三、学习的经验

这个学期在应用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慢慢的了解了这门学科,总结了一些经验方法。

首先、要仔细读懂教材中的内容,对每一个章节的知识做一个总体的把握,特别是那些例文和研究行文结构的例子。

其次、写作坚持实事求是。应用文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容虚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忌浮华、抒情。格式也需要规范,以便阅读、处理和收发。如果一份文件全篇都是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辞藻,大段大段的描写抒情,阅读着就不能很快的看出主要传达的信息,这样一来,应用文的作用就无法体现出来。

最后、查漏补缺,注重积累和实践。熟悉以前使用过的文种,对于忽略或没想到的问题,要全面地纠正过来并掌握它。《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很强的基础学科,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将知识活学活用,在平时注意积累材料。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应用文写作所站角度的重要*不可忽视。一般文体的写作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或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应用文写作一般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所发出的信息。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必须要弄清楚领导的意图,不能轻易下笔,否则,也只是徒增工作量。

四、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课余时间便将应用文写作抛之脑后,作为需要反复练习的东西,我没有付出实践,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这是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做得不好的一些地方。

在整个《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到的还是多与不足。课余时间乃至以后,我会进一步学习公文的写作,争取将我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现代应用文书》这门课程,在没有上这门课程时,我对应用文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觉得它是一门文学写作方面的课程,经过在刘老师的讲课中,我才知道应用文是写一些行政文书、报告、请示、事务文书等,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群众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所使用的实用*文章,它非常的有实用*、简明*、时效*、程序*,不像我们平常写的作文,时间长,内容的篇数长,内容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写,比较杂乱,让人看着不是很一目了然。

现代应用文书因为是学校开的公共选修课,上的时间比较短,都安排在星期三的晚上来学习,我是到后面才选上这门课的,前面的知识学的不是很精,虽然课程安排的时间很短,就几个周的课,但在刘老师的讲课中,我对现代应用文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应用文?因为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各种信息量就很大,管理部门或单位为了提高处理日常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提高和重视工作人员的应用文撰写能力,是否能心应手地撰写应用文,就成为了衡量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要学会对应用文的写作。在学这门课程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它的应用文书的含义和它的结构,因为时间的紧迫,我们就学了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这两个章节,在一二周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行政公文这个知识点,行政公文的种类有13种: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知、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它的结构老师也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解,如让我们了解公文的格式结构有眉首部分、主体部分、版记,像上行文和下行文的书写格式,老师也细心的讲授于我们,上行文是我们向一些上级的领导机关递交报告、请示等,下行文是上级写给下级的一些决定、批复、通知、命令等,因为要熟悉它要写的公文格式,我们就必须要对它的结构进行了解,只有了解它的结构,后面的公文才更容易的学会,为此,老师给我们抄看了它的格式结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了报告和请示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上行文和下行文,报告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不要求批复,而请示是请求和指示,需要上级的批复。他们的主送机关都是一个,还有我们的通知,它是一种指挥*、知照的下行文,在结构和写法上与前面的请示和报告都不大一样,要写时要在前面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它的主送机关一般都有多个.接连下来的几周上的是事务文书,在事务文书中,我们学到了会议记录和简报,是我们在这一章学习的重点,先说会议记录,它是我们在会议当场记载反映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报告、讨论发言、会议决议等内容的书面材料,要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会议的名称、开会日期、开会地点、出席、列席、缺席人员等,还要记录会议的内容。简报它是一种编发的放映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一种摘要*的事务文书,它的信息要新、真、快、简,才能更好的让人喜爱阅览和进行交流。在这些章节中的每一节学习过程中,老师都是以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方式来让我们更好的巩固对这些方面知识点的了解,在前几周的讲课中,我们对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基本结构格式都了解了,对下面新学的报告、通知、请示、简报、会议记录,就比较容易得心应手,不会处于艨艨胧胧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要多做练习巩固新知识,好对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做练习的同时要注意看笔记本里的公文结构格式,自己动手做练习后交给老师,老师在每节课的课前都会给我们讲解作业和练习写错的地方。让我们自己总结出自己写的作业有哪些地方是错的,及时的纠正错误,让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8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独立学院 运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01-01

写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近年来,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列为基础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社会输送能力全面的人才。目前,尽管各种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著作、论文、课题研究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其研究成果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而言还是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的成果在学生的实践当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得紧密。本人通过对自己所在的独立学院在《应用写作》课程的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希望在独立学院探索这门课程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学校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

虽然目前很多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独立学院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专业限制。有些独立学院只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开设《应用写作》这门课程,而且所教文种也非常有限,多是针对中文系学生对口的工作岗位来教授文种,例如:事务文书当中的计划、总结、简报;行政公文中的通知、通报、会议记录、请示等。其弊端就是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另外,有些独立学院,例如我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这门课程,又体现出专业限制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学上问题。我院属于法、文、理、工等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财经类本科院校,那么除基本应用文的文种(包括事务文书、科技文书中的毕业论文)外,又侧重教授与各自专业有关的文种。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又是不太现实的,这对课时、师资力量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采用“一勺烩”的教学方法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学生就会有“这个东西我以后也用不上,离我的专业远,学来做什么”的想法。

第二,学分设置。近年来,《应用写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化的边缘地位。《应用写作》课程既缺乏专业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那样得到充分重视。一般独立学院的《应用写作》都是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各开一学期,一般每周只有2课时。《应用写作》课程的学分权重也低,专业课每学期有3~4学分,英语有4学分,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学分一般集中在2学分,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认识的不足

学生在学习《应用写作》时会产生这种心理:“应用文是讲求实用性的,实用摆在第一,实用了也就有效率了。因此,要先来学习那些‘实用的’,‘实用的’但目前用不上也不着急学。”这种心理就会首先影响学生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这个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应用文是文章的一种,但它绝对不同于文学写作。应用文讲求实用性,是为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它是为“用”而生。但很多学生却认为,应用文写作只要熟记格式就行,其余的跟中学时写作文差不多,而且写作文是中国学生都会的。然而事实上却是学理工的写不好实验报告,学财经的不会写经济类文书,学管理的写不出组织策划书,学商业的写不好商业广告,学文秘的写不好事务文书,要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写不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和求职书,个别的连专用书信都写不清楚。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教学上的问题外,主要还是源于学生自身认识上的不足。

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时机限制

《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是在大三的下学期、大四的上学期,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后能够马上运用到实际当中。承接上面谈到的两个因素,问题又延伸到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学校和学生的认识都提高上去了,但是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时间差让一切努力后得来的成果又打了折。近年来,就业竞争激烈,使学生参加正规实习的机会也大大减少,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的门槛较低,在竞争大潮中处于劣势的相对较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模拟或者课后的作业,不管怎么逼真,都无法与真正的实践相媲美。这样学生会产生懈怠的情绪,只是照葫芦画瓢地完成作业。还有好多毕业了的学生在工作后跟老师反映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数是关于应用写作方面的问题。这就反映出,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是必须要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的经验。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29篇

时光匆匆,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一学期下来,工作途中有汗水,有泪水,苦乐参半。下面就我的教学工作做个小结。

我担任11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进教师,我慢慢的熟悉了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熟悉了应用文写作教学。对于这个学期的教学,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制定应用文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明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弄清楚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做更好。应用文写作教学更是如此。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懂得应用文在生活中的价值,懂得最基本的一些应用文的写法,会写这几种基本的常见的应用文,并由此更加关注生活。因此,在教学初期,我制定了一份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编排好教学内容。

二、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角。应用文是门理论实践课,理论需要教师做好主导,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当主角,把理论用于实践。课堂上,我会跟学生做很多的互动,以不至于整堂课太沉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语言尽量风趣点,举例多举学生关心、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依托各种学校活动,借助各种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学生的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虽然主要在学校,但学校也会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借助这些活动,组织学生练笔,特别有意义,也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我校正在进行翻修,我就安排学生学习写作通告,告诉全校师生哪一路段禁止通行等事项;又如围绕迎新晚会,学习写作通知、启事等。我会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在上课时,给学生进行指导,并进行优秀作品的交流和展示。

四、在课堂上及时练及时改

学生们自觉性较薄弱,作业总是布置在课后的话,只会有较少的学生认真独立完成,这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没办法检查学生是否学会,所以我会在课堂上保留一定的练习时间,做到及时教,及时练,及时改,及时会。有时时间不够,我仅仅只能做到抽几名同学上台书写,全班评改,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应该在课前就做好完善的课堂设计,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重点。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成绩,只是在一片茫然中隐隐约约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下面谈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专业知识不扎实,对教材不熟悉。

专业知识不扎实,以至在解读教材时非常的困难,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往往懂得一知半解,这样当然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我对教材很不熟悉,备课时要查找大量的资料,花去很多的时间。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给予学生正确的课堂指导,要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去。

第二,不会管理学生和课堂。

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上存在困难,心理上有困惑,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完成,不听老师指挥,还有很多很多教学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都一直困扰着我,需要好好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这学期的教学已经结束了,下个学期,我要好好改进不足的地方,认真对待工作,把教书当作一份事业。把工作融入生活,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争取一学期之后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0篇

在这一学期的《财经xxx写作》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对财经xxx体的概念、特点、作用、结构、写法和要求都有所了解。我的口才、语言能力、胆量都有所提高。我特做此总结:

一、学习的情况概述。

本学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学习、实践下,我学到了财经应用写作中所使用的各类反映经济活动内容的文书的通称和写法,例启事、计划书、总结、说明书、聘书、市场调查、预测报告等。既包括财经专业文书,也包括一些同时在其它社会领域或部门广泛使用的文书。了解到了财经xxx的.各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的成效。

(一)学会了写报告、请示、说明时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

(三)学会了写xxx时一定要注意表述上的准确性,避免词不达意。

(四)启事、计划书、总结、说明书、聘书、市场调查、预测报告等写作格式和注意要点都有所了解。

三、措施和改进。

应用写作时应要有“非我”心态应用写作要“死板”而不乏“灵活”应用写作时要有“朴实”文风应用写作时要注意表述上的准确性xxx写作要注意遵守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丰富知识积累,动手多些,坚持不懈,苦练应用写作基本功既要死记硬背,又要灵活应用要多上台进行讲述、答辩,提高胆量和语言能力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要多积累关于财经xxx写作方面的知识,多到图书馆进修这一学科的书。坚持不懈,苦练应用写作基本功,要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在平时要多写写其它日常xxx,写作实践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内容准确,语言流畅,符合体式规范。写作基础知识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首要条件,所以只有掌握了写作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财经xxx,所以我要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下苦功。在xxx的写作我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行文顺畅、用词准确等。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1篇

在这个学期,我上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在老师的认真讲授、悉心教导下,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在应用文写作方面收获颇丰,并且更深入的懂得了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意义。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研读教材、关注细节,并且要加强各种文章的理论知识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从理论上提高对应用文的认识,为将来写作应用文章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现将本学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资讯时代,人们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在招聘时虽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但是如果大学生不会写应用文在将来就业后难免遇到一些阻碍。招聘单位会认为,身为一名大学生,连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都没有,怎么和客户交流合作,这样用人单位会质疑大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通过电子邮件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在人与人交流合作中越来越频繁。应用文的作用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处理实际事物,是人与人互相交流的一种手段。如果大学生不具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与他人交流时,会遇到各种阻碍。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事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日渐广泛,很多东西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保存,应用文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二、全面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知识

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我深入把握了应用文写作的功用特点,了解到应用文主要用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公私事物的处理,应用文具有较高规范性、强实用性、实效性突出等特点,要想写好一篇好的应用文,必须经过严密的构思,明确的主旨,充分的理据,使人能够通过应用文获取相关信息。

通过应用文写作的系统学习,我能够更清晰的掌握各种公文种类的特点,如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等。

通过仔细聆听老师讲授,我逐渐掌握了行政公文的写作格式,懂得了行政公文一般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眉首主要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部分组成;主体主要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生效标识及附注等部分组成;版记一般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引发事件、反线等部分组成。

三、理顺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思路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应用文写作虽然有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却也不失为灵活,既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与要求进行创作,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学习应用文应该摒弃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做法,像做填空题那样写出来的应用文,毫无感情可言。通过把握应用文的文体特征,我知道应用文写作不需要辞藻华丽、韵味隽永,它讲究一个“实”字,是“看似无情却有情”。也就是说,应用文写作的技巧性非常强,因为应用文的主旨比较单一与集中,而且目的明确,材料多样真实,结构严谨合理,格式固定,语言准确、平易简明,因此也较难把握。对此,学习应用文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要了解业务,熟悉情况;阅读文件,善于借鉴,勤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将课堂上所学习和掌握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总之,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掌握好了各种应用文的基本写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所帮助。我也会将自己所学到的应用文知识应用到我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应用到实践。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2篇

经过一学期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我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文体、方式、技巧。在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本学习的学习接近了尾声,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的最初阶段、认识文体

初学时,我翻看目录,看到好多关于公务文书、专业应用文书的未曾涉及过的领域的知识面,这些文体在现在的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实用性极强。因此加大了此学期我要认真学习这个学科的决心

二、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格式

课堂上老师耐心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写通知、请示、计划……文体,我觉得很有趣,我设身处地的设想自己在情境之中,然后对上级写请示。又或者自己为了管理犯错误的下属如何言语得体的写一篇通报。这样我增加了学习兴趣学得更快了。

三、学习的持续阶段、熟练掌握

应用文不同于我们以往学习的议论文,需要论点、论据、论证。不同于我们以往学习的散文,要注意辞藻的华美。应用文具有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不能浮夸的写不能漫无目的的写,因为很多应用文都是关乎于民生问题,公司规划问题。因此必须严谨对待。我是一个有些感性的人以前喜欢诗歌和散文,这次学习应用文写作必须抛开感性理性、谨慎、严肃的去对待。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写一些请示、批复、策划。我有了很大的'进步,锻炼了左脑。社团要求我写一些活动策划、活动总结我也更加信手拈来、如鱼得水。为我以后在工作中或者如果我的入党申请能有幸通过,我将来在党小组中写一些汇报,总结也会更流畅、出色。

无论是现在的学习生活、还是将来的求职工作,应用文都是最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感谢老师使我学到了这么多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东西。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3篇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

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单位年度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

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缺点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

写总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

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经常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进行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以,除了概括性的说明外,最好还能配合一两个恰当的典型例子,做到点面结合。此外,举一些数字,有时也很必要,特别是百分比和前后左右对比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4篇

学应用文写作一个学期了,让我深深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好。下头是我学应用文写作的一点总结。

一、应用文写作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所运用的写作形式,如;行政文书、经贸文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书信、契约、礼仪文书等等。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是最有效的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写作。

二、应用文写作种类

应用文写作可分为不一样的种类,根据性质来划分,应用文能够分为公务应用文和私用应用文,公务应用文包括古代的上书、上表、现代的公告、通知、会议纪要、合同私用应用文包括私人信件、函、个人日记。

三、应用文特点

功用性、固定性、真实性、明确性。

公用性是应用文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有实际应用价值。它是确定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也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种标志。

应用文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以便于写作、阅读和处理问题。格式是由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文体格式和不是行政机关规定的而是大家习惯使用约定俗成的格式。

真实性是指资料的真实、实事求是。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所以不适合虚构、文辞华美和韵味隽永。文中写的数据、材料、地点、人物等要真实、准确。所传递信息要确切、不能有任何艺术加工。

应用文写作的读者不像文学写作品那样广泛,阅读对象大都明确具体,直接应对特定听众。

四、应用文写作特点

针对性、客观性、逻辑性、规范性、简明性。

应用文写作有很明确的对象和目的,资料强调真实不能有虚构、夸张、什么比喻、拟人等等,它的文风相对来说就要朴实一些,不要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

应用文写作在思维上侧重逻辑思维,讲究逻辑体此刻文章结构上。就是有条理清楚、井井有条,断了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陈述事项界限清晰,不交叉、不困乱,资料前后讲究因果,材料能够证明观点。

应用文有规定的格式,写作过程要按固定格式来写,不能标新立异要遵守惯用或通用格式来写。

应用写作的目的是实用,语言要求简洁、明确、概括、精炼、恰当使用词语、专业词语。

总之,应用文写作体现了实用性、功用性、固定性、真实性、明确性、针对性、客观性、逻辑性、规范性、简明性、是应用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5篇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

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单位年度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

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缺点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

写总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

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经常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进行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以,除了概括*的说明外,最好还能配合一两个恰当的典型例子,做到点面结合。此外,举一些数字,有时也很必要,特别是百分比和前后左右对比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6篇

应用文写作课程结束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应用文几大主要文种的写法和写作要求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虽然短短的九周不足以把所有的文种都讲解得全面透彻,但某老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给这门本来沉闷乏味的课程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写作的技巧,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不论是作为必要的交流工具还是作为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应用文写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对我们的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很庆幸能在毕业前夕系统地学习这样一门实用型课程,它将使我受用终身。现就我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对应用文写作的理解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就其性质而言,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有着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因此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具有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等诸多一般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特征。正如某老师所说,应用文有它自身的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

第三,一篇完整的应用文,是由特定的内容和形式构成的。其内容包括主题和材料,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等要素。

材料是用以支撑主题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决定着文章思想的深度,那么材料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是文章的血肉和基石。材料的搜集也是有学问的,必须力求全面,既要掌握直接材料,又要掌握间接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既要掌握点上材料,又要掌握面上材料;既要重视正面材料,又要重视反面材料。取舍有度才能达到恰当表现主题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7篇

英语应用文写作之推荐信

推荐信的写作 (The Writing of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在联系到国外学习或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以往的同事、上司或老师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信写得好坏意义重大,因为它关系到对被推荐人人品、能力及知识各个方面的评价。因此,在推荐信的写作中,首先需要对该信的用途加以了解,以便确定被推荐人是否适合这一职位或是否适合进入某一专业攻读学位或从事研究工作。推荐信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被推荐人全名;

② 推荐人与被推荐人认识时间的长短及其关系,如:(I have been Mr. Bowman’s immediate supervisor for the past six years.) ;

③ 被推荐人的学识及其优秀的品质(最好有具体的事例加以证明);

④ 被推荐人所申请的学校或机构对其感兴趣的理由,总结对被推荐人的信心,并主动提出如有必要的话,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被推荐人的资料。

在推荐信的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推荐信一定要写得具体,可以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被推荐人的长处。

2)即便被推荐人有许多优点,推荐信也应当集中在两三个方面。

3)在推荐信中,不要使用诸如下面这样的话:“I’d hire her in a minute if she were applying here” 或 “I can’t think of anyone more deserving of this scholarship.” 。因为,推荐人只需要提供证明资料,并不需要做出任何决定。

下面请阅读庞加莱(Henri Poincare)1和居里夫人(Madame Curie) 为爱因斯坦申请到苏黎世联邦工学院任教而写的推荐信。

Herr Einstein is one of the most original minds that we have ever met. In spite of his youth he already occupies a very honorable position among the foremost savants of his time. What we marvel at him, above all, is the ease with which he adjusts himself to new conceptions and draws all possible deductions from them. He does not cling to classical principles, but sees all conceivable possibilities when he is confronted with a physical problem. In his mind this becomes transformed into an

anticipation of new phenomena that may someday be verified in actual experience? The future will give more and more proofs of the merits of Herr Einstein, and the University that succeeds in attaching him to itself may be certain that it will derive honor from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young master.”

1. 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e ) (1854-1912) 法国著名数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

例1:一封推荐学生入学并获得资助的信

To: Office of Admissions

From: Dr. Charles Kennedy

Re: Steve Monk

Date: November 15 2005

Dear Sir:

I have known Steve Monk for four years. During his first two years at Isherwood Central High, he was a student in my Earth Science class and in my . Biology class. During his junior year, I was Steve’s advisor for an independent study in biology, and this year he is carrying out an extracurricular research project for which I am providing some guidance. This young man is one of the brightest, most research-oriented students I have encountered in eighteen years of teaching. His SAT an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only begin to tell the story. I understand he is sending you copies of several of his research projects; this will provide you with more evidence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inquiry, of his passion of exactitude, and of his bottomless curiosity. However, it is only in talking and working with Steve that the full extent of his talents is revealed.

In writing you this letter, I hope to persuade you of one thing: to arrange a meeting between some of your science faculty and Steve. There is no doubt in my mind that you will be interested in this young man. I am much more concerned about hi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I believe that once you see what caliber of student and scientist Steve Monk is, you will find some way of dealing with his financial needs.

I am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Steve’s situation and will be happy to provid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Yours sincerely,

(signature)

Charles Kennedy

例2:一封推荐学生进一步攻读学位的信 (略去信头)

Dear Sir or Madam:

This is to recommend Mr. Huang Gang for admission to your university. I have known Mr. Huang since 1995 when I served as advisor to the students in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Xiamen University. Later, it happened that in I served as Mr. Huang’s supervisor again in his graduate program at Shangdong University. Therefore I know Mr. Huang very well in terms of his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Mr. Hang has always been a very diligent student with an integrity. He has a broad range of interest in both 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His academic record has constantly been at the top level, which resulted from his devotion to study and intelligent nature. In dealing with his fellow students, Mr. Huang always shows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and it well respected by them.

Mr. Huang entered the gradate program of Shandong University through a

most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competitors were all equipped with good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ut he proved to outdo them in the exams. Last year, he was elected representative of his class and did a very good job. His overall performance was excellent. In recognition to this,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for your reference.

Mr. Huang has strong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work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r. Huang is a man of integrity with good team spirit;

Mr. Huang has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pursue advanced study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fulfill his academic objective.

I highly recommend his admission and hope that you act favorably on his application. If there is anything more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im,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With the best regards.

Sincerely yours,

( signature)

Xu Ming

Professor and Deputy Head (Academic)

Dept. of .

Shandong University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8篇

通过开学后的这一个半月的语文学习,我对应用文写作有了很多的了解。从原有的中专应用文写作的基础上,对新学的知识吸收良好。

从一点点的应用知识积累开始,老师一步一步引出(概括得好!)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我们在短时间内通过运用电子写作方式,练习了事务文体写作等应用文文种。

老师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教我们如何分析资料、然后通过整理将资料运用到写作中。(是这样,你体会到了,也应该能学到)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也拓宽了我们对知识了解的广度。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感到新奇且有兴趣。

在这一个半月中,我学习到了计划、总结等等应用文的写作方法。通过这种电子形式的学习,我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有了很强的操作能力,也可以在实践学习中总结出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对我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到它很重要)中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我会珍惜我们这么好的语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机会,像海绵吸水(妙喻!)一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应用。为将来打下结实的基础。

应用文写作总结100字 第39篇

(一)便条 格式:

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

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

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

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

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格式:

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

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