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案例总结 第1篇
大屯里社区隶属大屯街道办事处管理辖区,北起科荟路,南到大屯路,西邻安立路,东至北苑路,属于奥运核心区域,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7752平米。社区共有71栋楼房(其中住宅55栋,服务性宾馆酒楼16栋)应入住 8690户,常住户数7695户,常住人口17150人,出租房屋1045户,空房42户。
本案例服务对象为社区全体居民,以大屯里小区106、109号楼楼门文化打造为切入点,培育居民自治队伍,营造自我管理氛围,并通过“2+2”议事培力工作模式促进议事经验的复制与推广,有效提升各社区楼门自治水平。
社工案例总结 第2篇
排解心理孤独感。服务对象来到郑州后,由于新环境有距离感,变得不安也不主动同人交流。女儿因为要照顾两岁的孩子同时也要兼顾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服务对象,服务对象长期一人在家,内心难免孤独寂寞。
为服务对象给予亲情陪伴,上门陪伴服务对象聊天解闷,扩大服务对象交友网络,让服务对象有可以谈心的人,缓解其内心的孤独感。
与家人联系,密切家庭关系。服务对象由于性格强势,平时说话言辞犀利,与子女的沟通不畅,与孙子的关系也不亲密,其子女对服务对象的现状和想法不甚了解。
三、服务计划
社工案例总结 第3篇
【篇一】
一、活动基本情况
(一)活动名称
笑做不倒翁,健康乐悠悠——社区长者预防跌倒居家安全促进项目。
(二)活动对象
社区内居住80岁以上(或部分65岁以上有需要的长者)高龄长者及其家庭成员。
(二)社区的基本介绍
**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东起世纪路以西,西至渔村路以东,南起世纪路旧避风港(含)至海滨东路蓝漪花园之间海边以北,北达新街路以南。辖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分为7个片区。社区总人口为10390人,其中户籍居民1624人,占(其中**社区的户籍人口大部分来自广**陆丰的渔民);流动人口8766人,占。居住在**村、海马楼、海宏阁、天俊公司的人达7520人,居住在曙光花园普通住宅小区的人有1775人,居住在**玫瑰三期高档住宅小区的人有1120人。总体来看大多数居民集中在以**村为中心的城中村里。社区内共有总楼栋数163栋,出租屋4333间(套)。社区内80岁以上长者有57人,65岁以上老人336人。由此可见,长者人数特别多,其中40%的长者均为独居长者,这些长者大多居住在村居及老旧自建房内,且绝大多数的高龄长者居住在1-3层。小区内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两个单位(组织),分别从行政和服务方面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支持。本项目即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起,通过申请“民生微实事”为高龄长者提供居家安全改造服务。
(四)活动开展的背景
经过社工走访时发现,由于**社区地处海边,气候比较潮湿,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发潮的墙壁和地板给住在低楼层的高龄长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一方面,因自建房普遍过道狭窄、光线昏暗、加上容易受潮“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一次“双百”社工站组织的社区美食活动中,兰姨亲自操刀,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拿手好菜“葱油鸡”。兰姨还主动做起了志愿者,带着2个孩子参加社区每月一期的主题阅读活动、“三下乡”义教活动、义诊活动等,“能帮到社区,我也很开心啊!”她笑着对社工说道。幸福感十足的兰姨,逐渐融入了社区生活。
从心理疏导,到解决经济困难,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与恢复社会功能,在兰姨看来,社工的陪伴就是对她最好的支持。
社工案例总结 第4篇
(1)借助议事厅助力大屯里社区打造楼门文化,指导居民骨干开展楼门文化系列活动,推动楼门“微提案”项目实施,提升居民骨干自信心,强化居民骨干自治意识,营造楼门自治氛围。
(2)对大屯里的议事经验与工作方法进行梳理,推广优秀做法,形成可复制操作模式,助力社区居民与社区社工一同成长,进而改善各社区议事协商治理发展现状。
(3)组织开展项目复盘会,提供治理经验分享交流平台,一同总结工作方法,梳理典型案例,促进议事骨干及社区社工将经验运用到楼院、楼门治理中去。
社工案例总结 第5篇
生理方面:服务对象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生活可以自理。
心理方面:服务对象性格倔强,不太不接纳别人的建议,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缺乏亲情陪伴,心里孤独、寂寞。
其独自居住,子女均在外成家,不便长期照看服务对象,导致其缺少亲人的关怀和陪伴。
服务对象日常生活单调,大部分时间独自呆在家中,家里四处静悄悄,没有一个聊天倾诉的对象,使其对晚年生活产生较强的孤独、悲观情绪。
社会方面:服务对象社会参与度较低,并很少出门,偶尔会和同一单元的几位阿姨一起外出散步。服务对象在家中也很少和邻居交谈,独自在家中看电视。总的来说,服务对象在与居民交往和其他活动参与上都很少。
社工案例总结 第6篇
案例猿:课程认识的偏差问题
情节展示:片中的许老师,在和罗老师争夺教学权的过程中,将体育、美术、地理等课均称为副课,而将语文、数学等课称为“主课”。
分析评述:学校课程,都是依据课程计划开设。学生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必须开设的课程。各门课程在地位上并无主副之别和轻重之分,课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功能类别的不同,每门课程都具有从某一方面增加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潜力的作用。
片中许老师对课程的认识,显然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这种主副课的观念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许多中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常常急功近利,违反课程计划的规定,随意把课程区分为“主课”和“副课”,压缩非考试课程的课时数甚至停上或取消非考试课程。这种对课程的认识和处理,严重违反了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要求。endprint
案例4:品德养成的环境问题
情节展示:(1)片中的罗老师为了阻止许老师教授所谓的“主科”,在学生公开表决的时候暗中要求学生为自己投赞成票。(2)片中的江老师在学生上课时间叫了两名学生陪自己玩扑克。(3)片中的许老师上课时,发现学生使用的作业本,竟然是用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药物广告纸装订的。
分析评述:培养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而,创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健康观念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表现上具有强烈的“向师性”特征,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和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
片中罗老师的“造假”行为虽然出于好的动机,但其要求学生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在事实上严重有损于教师的榜样角色。同时,罗老师用广告纸给学生装订作业本的行为,确实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但是这种作业本在事实上的确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片中江老师在上课时间和学生玩扑克的行为,当然更欠妥当。上述几种行为,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都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工案例总结 第7篇
(一)尊重需求。在方案制定和服务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居民需求,重视居民的“微提案”;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尊重居民在服务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自决权;方案要立足于社区问题的迫切性、紧急性,合理规划问题解决顺序,并在实施中透明化、明确化;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参事议事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明晰定位。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三个明晰:
第一,明确居民的定位。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是服务开展的主体,引导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帮助居民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明确社区和物业的定位。社区是居民的载体,社区党委要充分发挥统领作用,激发社区活力,开发社区潜在资源;物业作为社区的“管家”,承担着与居民及时合理沟通的重要功能,社区要为其提供正向支持。
第三是明确社工的定位。作为服务的提供者,社工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当好“辅助”的角色,引导社区、居民、物业三方友好相处,适时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三)居民自治。牢牢把握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在服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帮助居民提高参与社区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重视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需求和建议,发挥好社区党委统筹全局的作用,在工作中及时与社区领导沟通,汇报工作进程,争取社区支持。另外,还要做好社区内的资源库建设工作,方便后续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