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1篇
《红楼梦》被誉为“古今第一奇书”,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曹沾,字梦阮,号雪芹,出生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之家,因家境衰落而饱尝辛酸。曹雪芹素性放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用了十年时间,历经多年艰辛,呕心沥血地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据说后半本书是曹雪芹逝世后,他的徒弟续写的'。
《红楼梦》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叙述了昌盛富裕的大家庭——贾家,一直到抄家败落的过程。
书里的人物个性鲜明,有娇弱多病、文采奕奕的小心眼林黛玉,有优柔寡断的多情公子贾宝玉,有步步为营、为人大方的薛宝钗,还有见风使陀、笑里藏刀的泼辣管家王熙凤……
这些人物关系复杂,这么多特点不同的人物组成了一个丰富繁琐、多姿多彩的大家庭。
再加上一个个有趣精彩、扑朔迷离的故事,让整本书的情节变得有喜有忧,精彩万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奇书。
这部巨著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点点滴滴,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正缩影。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2篇
曹雪芹在《石头记》里只用了简略而又另人隐晦的文字描述了可卿的家世和出世布景: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弃婴,小名唤可儿,台甫兼美,要素与贾家有些纠葛,便配与贾蓉为妻。这是极不契合贾家这样一个重血缘讲权位的宗族娶媳妇的标准的,何况宁国府贾蓉已是三代单传,婚姻岂能儿戏?
仅凭美貌绝伦,“描述似黛玉若宝钗,但无黛玉之病体,可比宝钗婀娜”也是万万不行能再宁国府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重要人物的。而她却是“上能敬重老一辈,下能接近下人,四处周全的圆圆满满,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再看其闺房,“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伤过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得联珠帐”,曹翁用竭力夸大的描绘展示可卿的显贵、豪华,种种诸如此类的描写,能够必定她绝非仅仅是养生堂弃婴。
《红楼梦》中史湘云有句诗云“双悬日月照天地”,刘心武教师以为,这句话暗合其时的_势,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极可能是康熙朝废太子“义忠亲王翻戏岁”的女儿。
这样一位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的奇女子,哪里去寻?许多人厌弃秦可卿,最不齿的就是她与公公那见不得人的爬灰。旁人歪解红楼,给秦可卿出墙的红杏供给了许多官样文章的理由窃以为,底子无需理由,像秦可卿这样一位奇女子,亭亭玉立的形状下必定隐藏着一颗忧伤徘徊的心,是那么的迷人和令人爱抚。她多情的'表面下隐藏这无助的徘徊,更令人心碎,被艳丽包裹的情伤,比昏暗之伤,更令人感动。
她得聪明智慧,她的温顺平缓,她得怜贫惜贱,十二金钗中独她一人,大观园里也独她一个!女性命苦在于天妒美女,一个苦楚的人的反面,必定经历过阳光的反面所折射下得暗影,能够幻想到命运在这个多情的可人儿
身上留下的一道道印记。今日人群里又有几个人能与秦可卿对抗?红脂银粉的反面是一颗空荡荡的心,宝马别墅的反面仍然是一颗孤寂傲慢冷酷的心里。
乱用渐欲迷人眼,缤纷的世间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迷失着自己。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3篇
(1)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贾母住处。
(2)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庞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贾赦、邢夫人住处。
(3)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贾政、王夫人住处。
(4)(从王夫人正房)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贾琏、王熙凤住处。
(5)有唐伯虎画的
(6)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屋内)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林黛玉住处。
(7)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李纨住处。
(8)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宝玉说)有藤萝薜荔、杜若蘅芜、菌兰、清葛,那一种是金骨草、玉蕗藤、紫芸、青芷等(教师提醒:不用全记住,只要记几样即可)。“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宝玉的诗歌也体现其匾额之意。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薛宝钗住处。
(9)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宝玉住处。
(10)匾额是“桐剪秋风”,探春素喜阔朗,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看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看一副对联,万是颜鲁公墨迹,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秋爽斋,探春住处。
(11)栊翠庵,匾额“苦海慈航”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妙玉住处。
(12)缀锦楼、紫菱洲——贾迎春
(13)蓼风轩、紫菱洲——惜春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4篇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贾迎春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贾探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贾惜春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一一林黛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贾宝玉
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眉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秦钟(秦鲸卿)
肌肤胜雪,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薛宝钗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5篇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梦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梦想色彩的杯具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杯具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当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杯具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杯具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感情的杯具;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杯具。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杯具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杯具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杯具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杯具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并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仅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6篇
1讨论与评议
听课同学合影
在本课程的前半部分,苗老师以“报告—评议”的方式,设置了《红楼梦》当中一些新鲜、特别、有趣而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让大家探讨。
像“贾宝玉、神瑛侍者、补天顽石和通灵宝玉之间的关系是‘两两相对’还是‘四位一体’?”
“林黛玉的家产都到哪里去了?林黛玉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穷?”
“《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都是多大?”
“贾宝玉的性取向如何?”
“袭人是不是告密者?晴雯之死是否与她有关?”
“《红楼梦》里的女孩子是大脚还是小脚?”
“《红楼梦》中总共写了多少人物?如何进行统计?”等等,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研究热情和讨论兴趣。
苗怀明为红楼梦研究课程选编出版的参考资料
不同于一般有关《红楼梦》学术研究问题的讨论,这些课堂讨论主题新颖独特,苗老师打趣地称其为《红楼梦》中的“八卦问题”。
但事实上,想要解决好“八卦问题”却要一本正经地采用“不八卦”的方式。
《扬子晚报》的相关报道
通过一轮讨论与评议,大家都十分认同,在自己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文本,从《红楼梦》文本中寻找答案;同时,需要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相关问题的讨论进程;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各家对这些“八卦问题”的说法中,进行有意识的挑选、吸收和学习,形成自己关于问题的系统的见解和看法。
在同学们看来,如此课堂讨论是十分独特的。而其中的独特之处,其一在题目设计打破了常规命题的设定。
苗老师从“八卦”起步,以“学术”为终点,挑选《红楼梦》中值得关注的趣味问题为讨论核心。
这些问题化严肃与活泼为一体,将新奇和学术紧密结合,引导这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挖掘出更深入的学术方法,也培养起对问题的多元化思考角度。
《现代快报》的相关报道
其二在研究方法充分调动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不论是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还是课堂报告和评议,都讲求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表达个人观点与观点的相处碰撞之中,提炼出更深邃的思想精华。同学们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观点和思路,开拓视野。
其三在老师对讨论中的思想包容与学术上的有益引导。在课堂报告和评议过程中,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同学的视角和观点难免存在差异。
对此,苗老师表现出充分的包容和鼓励,支持大家勇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并鼓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又在讨论中渗透学术研究方法的教授,让大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培养起学术素养。
《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及评论
2老师讲授
面对这样一部内容繁杂、前人研究众多的文学巨著,苗老师创新教学方式,划分出九个重要专题对《红楼梦》进行讲解,包括:曹雪芹的家世及家族情结,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红楼梦》的版本与传播,《红楼梦》的批评与接受,《红楼梦》的思想,《红楼梦》的叙事艺术,《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红楼梦》的续书与仿作,《红楼梦》的研究历程这九个方面。
2006级同学红楼梦研究课程作业集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7篇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所写的。他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清代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惨命运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但最让人憎恨的却是当时的封建传统观念。
读了《红楼梦》后,我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红楼梦课程总结 第8篇
一个人,有八十岁,这八十年的路,一年就只能走一年的,要是你一年走了八十年的路,后面七十九年,你还走什么?
贾宝玉十九岁在高中举人之后就出家了,这不得不令人叹惜!
他人生第一错就是生在女人堆中,睡觉有丫环陪,穿衣有丫环穿,吃饭有丫环端着,喜笑怒骂也有丫环在旁边受着。等到后来,结婚和宝钗睡觉,完成人生开始进入成年的路程和旧式封建婚礼的落幕,他人生也就如此完结了。他口里见人就痴呆的总笑着“是了。”一切都尝试得不厌其烦了,女人包括婚后的生活,对他来说再没有新鲜感了。哎,谁叫他生来,就把胭粉抓在手中,从小就把女孩搂在怀中。
为他牺牲的女人们还不少嘛,不看破红尘还能怎样:
第一个,让他破了男孩身的袭人,是典型的封建伪道士,虽不令他讨厌,但是王夫人调教的标准封建旧女人的典型,他鼓劲吗?可惜宝玉出了家,袭人的'千秋美梦破灭了。
第二个,还了他一生眼泪的林妹妹才是知他、懂他、爱他、有同病可相怜,有同心等相结,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意中人,不想因贾母、王夫人和琏二嫂子误了。把他一生的梦都破了。他怎不能心恢意冷,万念俱灭。
还有为他死的心比天高的晴雯和其他一些受害的丫环们,也是相似的命运。
他第二错便是生在红楼之中,是整个社会都仰慕的有地位、有金钱、有美女的家庭里,他是未来家权和享受,荣华和富贵的中心。有贾母宠爱、母亲鼓劲、女孩们都羡慕的大观园绝种好男人。为了他,人人都生出那繁华世界中的美梦,左右了他的人生。他有自由吗?他有真正的幸福吗?在封建礼教和权势的安排下,后面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繁华过后是孤独,烟花散尽是落寞。他第三错就是从小没吃过苦,对幸福不会有追求或者说盼望。因此,在暮鼓晨钟下了却一身,不免是一种好的结局。
不然象林妹妹的死,和薛宝钗的苟且,惜春的出家不离家的不彻底,他会选择嘛!
抛开警幻仙姑的太虚幻境我如是说。真是,曹雪芹的太虚幻境,本是就是幻境。找原因还得到红尘中寻找答案。
追求一种永远都在追寻的理想,才不致于在人生中失去目标,生活才有想头盼头。
人生一步有一步的走法,一站有一站的追求。不要一生来就看破红尘,看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