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热门7篇)

时间:2025-05-06 08:01:32 作者:admin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1篇

虽然这不算场馆,

但是作为魔都最大的湖底停车场

却不得不提一下。

车库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车位大概有800个,

共3个出入口,分别在龙源路、

银泽路和园内民俗文化展示区附近,

每个出入口各有2条车道。

想象一下,

停车的位置头顶竟然是一座湖泊,

真是又激动又刺激~

以上介绍的只是个大概,

还有很多别致的地方是需要你自己去体会的,

比如知也禅寺旁边的关帝庙城隍庙

比如园内古朴自然的精品酒店等等~

蜿蜒的青石板路,

连接着白墙黛瓦的徽派院落,清净幽远;

马头墙、屋脊、廊柱、门墙和木窗上的雕花,

古朴雅致!

这样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你期待一睹吗?

晓晓是定好计划了,

你们呢?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2篇

去的比较晚,而且手机快没电了要先回,所以外面没有逛完。

公园很大,设施完善,如果遇上天气好,还能拍到建筑被照得金黄金黄的,夕阳与水光相映,景色甚好。

很值得去,推荐。

END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3篇

第一次是1961年9月,经考定,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

1999年~2001年,相继展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发掘考古工作。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汉代建筑构件;同时发现一件呈屏风状的竹木框苇编物,一说是汉代屏风,又疑是汉代宫殿建筑中的灵柩。第三次发掘中,除继续发现良渚文化遗存外,还于1号区域出土了一批不同于良渚文化特征的新器物,“广富林遗存”,后取其文化特征的内在属性,定名为“广富林文化”。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广富林遗址遗存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古文化现象,除广富林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应以独立命名外,其他的则应归类于已经命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第四次考古发掘时间是2008年3月至7月,发掘面积六千平方米。首次在上海地区发现了春秋早期的鼎制青铜礼器残件。同时,又发现了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进一步显示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考古价值。2008年在广富林遗址最北端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湖泊的沿岸发现了大约1000平方米的大量木桩。从出土的许多陶器碎片推断,该遗址存在着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在同一地点的胶着状况。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住宅为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广富林文化遗址还发现了稻壳和稻米,而发现的鹿角和猪骨可能表明,当时的先民已把猪和鹿作为肉食来源。发掘中首次发现的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填补了广富林文化未发现的墓葬空白。(摘自 百度百科)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4篇

其设计出神入化,

布局巧妙精致!

光看图片就让人觉得震撼不已!

先来感受下~~

↓↓↓

是不是已经有一探究竟的冲动了?

别急!别急!

好东西的了解都是要循序渐进的~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5篇

考古遗址馆的造型同样别具一格,

仿佛三个大瓦罐,

既体现了其艺术的独特性,

又表现出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

当然咯,

也因此它被网友戏称“瓦罐博物馆”。

据说在这里,

除了可以观赏相关历史文明,

还可以现场体验烧窑!

果然很“瓦罐”~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6篇

寺内设有山门殿、钟楼、鼓楼、祖师殿、

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

五观堂、般若丈室、内观阁等殿堂设施。

禅寺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

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

又一佛教圣地和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作文 第7篇

展馆按照时间线,从原始社会-古代-旧时代-现代的脉络,展示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从头到尾走一遍,仿佛时空穿梭,回到前人历史里一起生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