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观后感语录100字 实用113句
1. 事故处理中必须做好断电、验电、悬挂标示牌、装设接地线等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
3.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名单;
4. 应急预案
5. 一旦出现液体大量泄漏立即实施上述2条抢险方案。在发生爆炸、燃烧时,立即启动相临未泄漏的储罐喷淋,并用消防栓同时喷淋,便之降温。
6. 厂内高低压配电房装有气体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装置。
7. 赶赴现场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与事故单位或业主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取得联系,协助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事故技术处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未到现场时,应当了解事故发生情况,认真查看现场,并将上述信息反馈给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
8.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9. 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成立应急技术处理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4),组长由院指定的人员担任,成员3~5名,由具有检验师资质或相应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根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派出应急技术处理小组成员为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技术支持,为事故处置提出技术处理措施。建立当地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单位组成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名录(具体名单见附件5)。
10. 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必须参加。
11. 上级主管领导增派人员,站长统一指挥封锁气站周围200米以内的道路,由专人疏散人群,把守警戒,切断一切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并严禁任何火源,必要时以红旗示意,全站人员空带防静电工作服、鞋、手套入抢险。带上灭火器,打开消防井、消防栓、喷淋事故源周围地面。
12. 提出需要动用社会力量(人员、装备、车辆等)的建议;
13. 组长立即将现场的情况通知调度及上一级主管领导,并及时赶到现场查看情况,找出具体故障点。并通知生产班组查看现场设备有无异常。
14. 水处理主供水管路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时;
15. 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逐级上报;
16. 疏散组:隔绝防护,疏散人员,转移物品,减少损失。
17. 储气罐安全阀每周进行一次手动开启实验,根据日常经验判断安全阀是否开启灵敏,必要时进行安全阀更换。
18. 根据设备和事故特点,对事故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作出初步判断。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19. 事故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扩散的,要尽快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20.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分工:
21. 抢修所用的照明灯、临时电源线、公用工器具随时准备齐全。
22.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事故的处理进行跟踪与检查。对重特大事故,立即将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协调组织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23. 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9);
24. 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监护制度。
25. 客运索道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1);
26.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0);
27. 经检查发现自动气体报警系统并未报警及气体灭火装置并未启动,为低压配电柜8号柜按钮部位起火、属于初期火灾,组长董诗星立即组织人员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佩戴好防毒口罩、应急照明器具、通讯器材并带配电房配备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赶往低压配电室内。通知组员立即赶往现场、并及时通知中控、各班组、各部门等用电单位是否影响生产及化工工艺安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8. 保证储气罐排污阀的畅通,必要进行疏通或更换。
29. 组长随即通知组员:
30. 根据事故的*质和特点,提出介质排放、泄压等技术措施;对可倒换的,将事故设备及波及的其它隐患设备内部介质倒换至安全可靠设备之中,对于可移动的设备(如联苯、液*、液氨、二氧化硫气瓶),在经有关*人员判定可以移动后,组织具有安全防护知识和配备防护装备的人员,将设备移至可处理场所进行处置。
31. 在进行配电柜抢修作业中,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查所使用电工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救护组:立即组织人员和调度车辆,尽快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救治。
33.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常用电话号码。
34. 电梯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7);
35. 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36. 警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37. 现场指挥:指挥事故现场调度、协调工作。
38. 当燃烧火焰出现白热化时,迅速顶风撤离全体人员,躲避第二次爆炸冲击波,不做无益的人员伤亡,善后,查找事故原因,如实上报。
39. 火警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灭火。
40. 排险组:组织排除事故危难源。
41. 范围: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发生爆炸等事故及事故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和特种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42. 当来不及倒出的液化石油气存在罐内,又靠近火灾,在受到威协,会引起爆炸的时候,可提前开启放散阀向大气放散液化石油气,以保护容器安全。
43. 医疗救护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向地方医院转送。
44. 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应迅速对事故等级进行初步判定,联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单位,并同时派员赶赴事故现场参与事故处置。
45. 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
46. 液*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2)
47. 水处理车间主任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故障设备的隔离和其它运行设备的检查工作;
48. 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小组
49. 全公司失电应急程序
50. 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负责人根据信息反馈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严重事故以上的事故立即向发生事故中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和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51. 中控室接到低压配电室发生着火立即用对讲机通知组长董诗星迅速通知组员佩戴好防毒口罩、应急照明器具、通讯器材并带附近的灭火器赶往低压配电室。对低压配电室、各配电柜、电缆夹层进行检查,是否有其它异常情况,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
52. 总指挥:全面指挥、协调事故处理工作。
53. 配电室扑灭火源时绝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等扑救,必须用干沙子、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54. 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55. 做好事故检查、分析、处理记录,及时消除类似故障隐患。
56. 事故的应急处置
57. 容器附近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观察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汇报并采取安全的方式进行控制事故再发生。
58.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当组长出差在外时,代行组长职责,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到现场参与事故处置,组织应急技术处理小组确定技术处置措施。
59. 成立储气罐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60. 善后工作组。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保卫处、宣传部、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处理因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保险索赔等事宜。
61. 根据介质毒*,提出预防和处置中毒的建议;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向现场人员(包括处置人员)告知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自我防护知识。
62. 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的其他有关事宜。
63. 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设区市所、站综合室接到事故*后,必须迅速做好电话记录,电话记录内容应包括:*人姓名、联系电话,同时记录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及损失情况等。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接*的,应迅速将情况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同时通知相关人员。由各设区市特检站综合室接*的,应迅速将情况报部门负责人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64. 联络组:做好各部门之间的通讯联络工作。
65. 2若是变压器的过流、速断、零序保护之一动作时;
66. 院办公室、各设区所、站综合室:负责接*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院内部处置资源的调配,提供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的物资、装备、车辆等,协助并配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有关善后处理工作。按统一口径,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67. *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68. 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制定抢险处置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69. 本矿安设有安全生产调度室电话联系方式,一旦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应立即联系值班领导或鬃岭镇医院救援。
70. 事故原因、*质的初步判断。
71.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和组织全院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置工作。检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落实情况。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现场协助副组长和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组制订技术措施。
72.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3)
73. 其它所有会导致水处理和锅炉供水中断的事故。
74. 对于罐体泄漏等可能导致严重次生灾害(如*等),提出人员撤离的建议。对发生易燃易爆有毒介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的,应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处置泄漏。组织消防人员灭火和对发生泄漏的气、液体进行消毒或稀释,对发生火灾事故的压力容器及其周边受影响的压力容器,进行喷淋降温。
75. 供应部立即展开备品、备件的清点和购置工作,确保各项材料的供应;
76. 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77.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一切行动都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78. 一旦事故现场出现人员伤亡,其余工作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状态下组织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法进行救援,保证救助方法正确。
79. 确定事故相关的特种设备,调阅相关设备资料、信息;检验检测报告,并根据需要,提供设备使用介质的相关技术资料。
80. 应急预案救援措施
81.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82. 建议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如设备应急堵漏等。
83. 水源井多处塌方,供水严重不足时;
84. 另一组消防水组成水幕,阻隔火焰辐射波烘烤相邻储罐。搬离一切可燃物至安全地带用消防车灭火弹。泡沫灭火剂覆盖火源,干粉火剂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窒息火源。
85.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86. 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87. 电力抢修组:负责电器设备的断电、抢修工作。
88. 分厂单回路事故失电应急程序
89. 工作人员经常进行设备巡检,观察各种仪器表达指示状态,观察空气压缩机军训参数,加强压缩机日常维护,特别是压力调节器等压力控制及指示元件的检查调节,保证设备工作在良好状态。
90. 使用的灭火器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沙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器(如水、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91. 配合特种设备^v^门定期做好容器的探伤检查工作,保证硬件良好的`使用状态。
92. 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93. 各级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参加事故处理;
94. 阀门、管线、法兰连接处,封盖处垫片老化容易泄漏。一经发现须先将罐内的液倒到其它储罐,使液化石油所迅速脱离可能蔓延火灾的区域,由安全员带领维修人员,穿好工作服、鞋、手套等,带上灭火器及垫片、备件进行抢修。首先关闭上、下行阀门,用不发火工具减压,减压时人员不要随便移动,杜绝一切人员进行现场,绝对禁止烟火。待气体浓度稀释后,尽快抢修更换垫片完比后,做好记录。泄漏不严重的可用相应的带压堵漏装置暂时堵住。
95. 储罐喷淋全部打开,稀释液体,淋湿地面,以免产生静电火花,用准备好的锥形木楔堵塞住裂缝并用包箍加固,浇注冷水以之结冰,暂时封住泄漏处。
96. 气瓶在运输中或瓶库内,如发现个别气瓶漏气或起火,又不是可以关闭阀门或采取临时办法可以排除的,可随时将其提出,在空旷的地方将其放掉,以免殃及其它气瓶。注意搬移带火苗气瓶时,应用防火毯垫衬,防止烫伤。
97. 水处理系统plc程序故障,使所有设备无法启动时;
98.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
99. 组长:负责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特种设备事故紧急情况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督促院职能部门和各设区特种设备事故紧急处置人员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负责事故调查、鉴定报告的审批。
100. 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101.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14)
102. 演习结束后应将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调整修改。
10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04. 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105. 对抢险中的*技术*作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对抢险工具的选用和使用)。
106. 目的:为使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发生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是减少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事故的损失。
107. 公司领导到场后应迅速组织力量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部位和原因,开展抢险自救工作。根据事故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公司领导应立即决定是否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如决定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则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接到报警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参与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处理事故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
108. 公司发生意外事故和事件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尽一切力量切断或隔离事故源,同时由车间负责人决定是否紧急停止设备运行,并以最快速度向公司领导报告,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事故严重可直接报告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呼叫火警“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爆炸、火灾)、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和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
109. 检修部立即增派各相关专业的人员到事故现场迅速参于抢修;
110. 控制压力的几种措施
111. 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在项目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项目部各部门和各协作队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救援、处置工作。
112. 目的
113. 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好电工防护用品。
李焕英观后感语录100字 实用13句
1. 适用范围
2. 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 本院所有人员:本院所有人员在接到任何方面特种设备事故报告(或疑似事故)后,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和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下,可同时报告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本院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压制事故报告。
5. 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性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6. 省特检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处理小组名单;
7. 3若是变压器的轻瓦斯或重瓦斯保护动作,检查步骤如下:
8. 起重机械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见附件8);
9. 领导小组
10. 倒罐操作参照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或罐车装卸操作规程)执行。
11. 领导小组办公室
12. 后勤保障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提供事故紧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车辆等。
13. 本矿有值班车辆在矿,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一旦有紧急状况,立即出车实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