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小学 104句
1.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5.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3.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1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7.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2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1.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2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25.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7.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28.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9.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30.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
31.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32.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33.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34.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35.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3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8.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39.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40.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41.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3.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4.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45. 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6.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47.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8.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49.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5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5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3.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5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6.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7.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58.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59.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
60.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61.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2.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6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5.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66.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6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8.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69.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70.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7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2.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73.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74.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7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77.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78.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79.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8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8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8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8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85.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87.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8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89.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90.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
91.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9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93.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9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95.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9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9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9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0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1.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
102.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103. 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104.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