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优选16篇)

时间:2025-05-07 12:53:01 作者:admin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篇

答:主要有以下政策补贴:(1)交通补贴:2021年开始,省外务工的交通补贴可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具体享受人员和标准由各地自定。省内县外补助按原标准原渠道仍由就业补助资金安排实施。

(2)一次性求职补贴:对毕业学年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家庭、特困人员以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1000元。

(3)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农村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初次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4)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于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具体标准按照专项职业能力证书105元/人、初级(五级)260元/人、中级(四级)310元/人、高级(三级)350元/人、技师(二级)560元/人、高级技师(一级)600元/人的标准,给予参训人员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5)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个人或培训主体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培训工种、技术等级、培训时间、培训项目等内容在300元-6000 元/人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上浮10%。

(6)生活费补贴:脱贫劳动力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参加职业培训的,培训期间享受生活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

(7)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认定的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务工协|议、承揽协议)且累计工作3个月以上的,按照每吸纳1人,在其就业年度内按年给予1000元的补贴。工业园区企业每吸纳1名脱贫劳动力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年给予1000元补贴。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2篇

答:(1)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资单位工作,或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作,且工资收入持续稳定的;有作为企业法人在工工商部门注册企业、有年审记录且经营收入持续稳定的;有私营企业主或长期以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经营收入持续稳定的;

(2) 家庭成员有高价商品房、门市房、地产等(不含因灾宠建、易地搬迁和拆迁建房)的,有高价战载客汽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船舶等设备的,有大额存款、理财产品或基金、服票投资型保险等有价证券的;

(3)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收入水平较高,明显具备抵御风险能力,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

(4)家庭成员中有赌博、吸毒、非法经营、非法套取医保基金的,有寻衅滋事、长期从事_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有特需医疗(美容、正畸等)、自费出国留学等高消费情况的;

(5)整户长期(两年以上)不在本辖区内居住生活、空挂户的

(6) 拒绝接受家庭资产核查的;

(7) 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

有以上情形之一的,需经村民民主评议认定,根据家庭际情况综合研判,不搞“一刀切”。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3篇

答:2021年3月29日之前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根据《关于全面推行“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_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赣扶移字[2016]10号),继续执行原有政策全额贴息。2021年3月29日之后发放的贷款,根据《关于转发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赣银保监发[2021]2号)对于5万元(含)以下的贷款,原则上各地仍维持全额贴息的原有政策不变,5万元以上部分贷款不予贴息”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4篇

答:一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实施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基层卫生人才计划,2016年以来,共计定向招收农村订单定向本、专科医学生916名;招聘306名全科特岗医师至乡镇卫生院工作。从2006年起,配合省人事部门开展“三支一扶”招考,招募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服务期满后,乡镇卫生院优先录用,并享受国家规定优惠政策。二是完善基层卫生人才招聘政策。联合人社部门出台政策,明确县级医疗机构招聘硕上研究生,乡镇卫生院招聘本科生以及县、乡医疗机构招聘公共卫生、全科医学、妇产科学、老年医学学、 儿科学等急需紧缺医学专业人才可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三是完善基层卫生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我省明确对县区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晋升高级职称侧重于解决常见病、多发病、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考核评价,淡化论文科研等要求。对乡镇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侧重常见病诊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论文、科研等不做要求。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5篇

答:从2022年起,执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保不再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设置倾斜政策,对稳定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费财政不再资助,恢复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功能。报销比例为:一级医院可报销政策范围内费用的90%,二级医院可报 80%,三级医院可报60%。年度封顶线10万元。财政资助购买医疗保险仅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四类群体予以资助。

61. 大病保险有什么政策?

答:大病保险起付线统一至统筹地区上 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稳定在6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25万元。在全面落实大病保险普惠待遇政策基础上,将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起付线再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至65%,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6篇

答:根据_中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限贫政体成原的,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实能意见,限责目标任务完成后,要按照中央设立5年过设期和严能有“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根兴、健全农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三大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做好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国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群众生活改善、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7篇

答:危房改造对象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等六类对象。同时,对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瑞金市、安远县、会昌县、寻乌县)住房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有意愿、有能力且符合条件实施抗震改造的农户也纳入改造对象。

73. 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分别是多少?

答:我省2021年度农村低收入人群分类补助标准如下:新建房屋的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补助资金不低于万元,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每户补助不低于2万元;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具有残疾人身份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可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按不低于2000元标准增加安排补助资金。维修加固房屋的(含抗震改造),每户补助不低于5000元。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8篇

答:一是要认真评估帮扶效果,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按照“民主评议(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级公示(不少于5天)、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退出监测范图,并在监测系统中及时标注“凡险消除”。

二是标注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时,必须是风险稳定消除,不能出现帮扶措施取消后又重新产生同类型风险的情况。如又出现了其他类型的风险,则需要按照新的风险类型重新纳入监测对象。

三是标注风险消除后,不再按照“监测对象”进行监测帮扶,也就是不再享受“监测对象”特有的帮扶措施,但如原来是脱贫户的,仍可继续享受相应的脱贫户政策。

四是在标注风险消除后,因存在一定“时间周期”需要延续的帮扶措施,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享受。

五是监测对象因“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识别纳入的,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风险是否稳定消除,按相关行业部门标准予以认定。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9篇

答:《江西省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2023年,我省24个国定脱贫县延续执行统筹整合政策。

纳入整合的中央资金有: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水利发展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不含森林资源管护和相关试点资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部分)、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 (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资金、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旅游发展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_分(不包括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水安全保障工程、气象基础设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的支出)。

纳入整合的省级资金有: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专项(用于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和农村沼气_分)、现代农业专项(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部分)、林业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古树名术保护及风景林_分除外)、林业产业发展(用于油茶产业、毛竹产业部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补助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省级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_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0篇

答:(1)改造对象。全省城乡有无障碍改造需求、拥有非租借的固定住房(有产权、户口成长期居住和公租房),并且其住房具备改造条件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2)资助标准。每户的资助资金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确定,统筹调剂。项目资金必须专项管理、专款专用。(3)改造内容。肢体残疾人家庭:着重对其厨房、卫生间、卧室等部位的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包括改门、改坡、改灶、改水、改电、平整地面、安装坐便器和扶手等,消除其居家障碍;视力残疾人家庭:对其主要活动场所平整地面,安装扶手、语音对讲门铃、电脑盲人读屏软件,改造卫生间、改装电器遥控开关以及配置具有语音提醒功能的生活用品等;听力、言语残疾人家庭:为其房屋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配置闪光水壶、震动闹钟等无障碍生活用品等。智力精神残疾人家庭:改造其家庭室内电源线路,安装高位遥控开关,安装安全防护网,配置密码刀具箱等,以降低其居家生活风险。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1篇

答:一是减少疾病传播。农村改厕后能够控制粪尿污染,减少蚊蝇传播疾病,降低痢疾、伤寒、霍乱、肝炎、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病率,阻断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传播。二是改善生活环境。农村改厕后通过密封等措施阻断粪污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臭气产生和蚊蝇滋生,源头防控粪污对水源的污染,解决因厕所粪污暴露带来的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提高生活品质。厕所卫生条件的改善,可提高如厕的便捷性和居住的舒适度,并且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污可作为有机肥料生产优质农产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建造并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可以改变村民一些传统的不卫生习惯和生活观念,提高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染。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2篇

答;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监测和预警,强化及时帮扶,对监测帮扶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措施。可安排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贴息、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助等支出。

2.“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支持实施带动搬迁群众发展的项目,对集中安置区聘用搬迁群众的公共服务岗位和“一站式_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费用予以适当补助。

3.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就业。可对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适当安排一次_通补助。采取扶贫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安排“雨露计划”补助。

(二)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1.培育和壮大欠发达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支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后续长期培育,支持特色种养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区域统筹谋划基础上,支持脱贫地区必要的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支持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脱贫村、重点帮扶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主要包括水电、路网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以及付圾清运路灯公厕等小型公益性生活设施。

3.实施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和民族村寨发展以工代赈项目,欠发达国有农场和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发展。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其他相关支出。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3篇

答:帮扶车间认定后纳入动态监测管理。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建立监测台账。通过监测评定为正常运行、监测待处置、清理三种状态。对动态监测中吸纳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足,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运行不稳定、经营困难等造成不达标的帮扶车间,评定为监测待处置,监测待处置的帮扶车间原则上要有6个月监测缓冲期,不能简单的“一摘了之”一清了之”;监测缓冲期后仍不达标的帮扶车间进行清理。帮扶车间监测缓冲期间各项政策补贴标准不变。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4篇

答:该政策实施范围主要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县。涉及我省40个县(市、区)分别为:浮梁县、莲花县、芦溪县、修水县、赣县区、南康区、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瑞金市、寻乌县、石城县、会昌县、靖安县、铜鼓县、广信区、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婺源县、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南丰县、黎川县、宜黄县乐安县、资溪县、广昌县。

补助标准为:省级按照每名生态护林员每年补助1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县(市、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管护面积、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补助标准。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5篇

答: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用工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公益性岗位政策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承担日常考勤和管理等工作。用人单位应当自聘用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劳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乡村公益性岗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劳务协议期限最短不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对发现的不履职取酬、轮流坐庄、冒名顶岗等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直至撤销岗位。

乡村振兴计划高考招生条件 第16篇

答:一是各地优先把搬迁安置社区纳入乡村治理的试点示范,定期组织开展“三讲一评”感恩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社会融入。

二是要依托县级文化活动广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载体,对安置社区搬迁群众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文化体育和科学普及等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要在安置社区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和积分超市,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致富标兵评比、劳动模范评比、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集体活动,促进安置社区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江西老区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