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计划书(优选26篇)

时间:2025-04-30 15:50:30 作者:admin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篇

一、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半身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进取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条腿要进取的往下压,足前掌要着地,然后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二、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进取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三、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四、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进取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短跑的技巧

站立式起跑

双脚前后开立,距离一脚到一脚半,屈膝降重心,身体力行前倾,前腿异侧臂屈肘在前,后臂于身后,听到_跑_的口令后,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前冲出去。重点:重心前移。难点:快速起动。

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坚持高速度跑。摆动腿的膝关节,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支撑腿在摆动腿进取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和踝关节,蹬离地面,构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

★腾空阶段

小腿随时着蹬地后的惯性和大腿的摆动,迅速向大腿靠拢,构成大小腿边折叠边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进取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伸展,准备着地。

★着地缓冲阶段

着地动作应是十分进取的,在途中跑时,头部正直,上体稍有前倾。两臂前后摆动要轻快有力。

弯道跑

从直道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亦相应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弯道。

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终一段。任务是尽力坚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终点跑的技术

要求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量坚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短跑技术口诀

(一)起跑

各就位:双臂支撑线后沿,两脚踏紧抵足板,后膝跪在前腿屈,头颈放松勿乱摆。

预备:随令深吸一口气,重心前移臀抬起。

两腿角度要适宜,高度注意蹬摆离。

鸣枪:两手速推前后摆,两腿猛蹬抵足板,后腿前摆体前倾,前脚蹬直髋膝踝。

(二)疾跑

起动步长逐渐增,两腿加快蹬与摆。

上体坚持向前倾,快速摆臂要放松。

(三)途中跑

直道:上体正直或稍倾,用力后蹬髋前送,前摆后蹬配合好,下压扒地做缓冲,身体平稳起伏小,两臂摆动肩放松。

弯道:身体逐渐向内倾,两腿内摆向外蹬,右臂摆幅大左臂,弯道结束身转正。

(四)冲刺跑

上体迅速向前倾,撞线要用肩或胸,两臂维持水平平衡,终点过后勿突停。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篇

一、热 身 运 动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

二、步 伐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 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 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 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 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四、上 篮 训 练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2.车轮式上篮。3.全场7*5*3上篮。4.三线上篮。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6.二人一组上篮。7.三人一组上篮。8.直线运球上篮。9.半场三角上篮。

五、运 球 训 练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

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

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六、投 篮 训 练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3.半场接应挑篮。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七、假 动 作

1.左右1-3道假动作切入。

2.上下举1-3次假动作。

3.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做假动作投篮。

八、篮 板 卡 位 训 练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拋球抓球。

九、防 守 训 练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

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

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

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

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

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十、摆 脱 接 应 训 练

半场1VS1接应攻守。

2.半场1VS1低位摆脱攻守。

3.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

十一、快 攻 训 练

1.全场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

3.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

4.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

十二、分 科 训 练 中锋部分:

1.中锋禁区1VS1单打(高位、侧位、低位)。

2.中锋禁区转身投篮(一人防守)。

3.中锋接应后不得运球的投篮。

4.两组中锋禁区掩护攻击(一人外围供球)。

5.三位中锋禁区抢球投篮。

6.中锋切断防守及在前防守。

7.中锋补位防守。

8.中锋走位接应与策应(由低位、侧位、高位移动)。

前锋部分:

1.锋线3人外围快传、2人防守(投篮后跟进)。

2.半场两人抢球攻守。

3.五角度分组个别切入。

4.切传训练(切传后补位五人一组)。

十三、X1 破 盯 人 训 练

步伐与转身接应。

2.两人、三人合作X1。

3.半场5VS5盯人、X1训练(教练持球)。

4.全场3VS3盯人、X1训练(自行运球)。

十四、切 传 训 练

1.阵势中的'切传训练

2.底线切入勾射、擦板。

3.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篮、低手给球。

4.空中接应加速切入、配合骑马投篮、后旋转投篮。

5.切入挑篮、放篮。

十五、组 合 训 练

1.状况训练(针对倒数计时、罚球、冻结、犯规战术)。

2.全场5VS5(三组或四组来回接力)攻守变化。

3.全场3VS2外围快传、移位防守训练。

十六、辅 助 体 能

1.敏捷跑六公尺来回四次(计算秒数、多人比赛)

2.全场四段冲刺(32秒内完成)

3.圆圈追逐跑。

4.低头双手下垂快速跑

5.举腿跑。

6.摆臂跳跃跑。

7.单脚跳。

8.双脚缩腹跳跃。

9.鸭型走(后退、前进)

10.连续触网跳、连续处墙跳。

11.侧方跨。

12.抱队友走。

13.背队友走。

14.跨跳与穿越。

15.双肩举队友上下(靠墙)。

17.柔软训练:桥型撑、座姿分腿弯、座姿并腿手握脚指

18.上下台阶。

19.跳阶梯。

20.斜坡冲刺。

十七、循 环 训 练

共设8站,每组1-3人,每次操作20秒、休息20秒;共三个循环。 1.俯卧弓背。 2.伏地挺身(手指、手掌)。3.仰卧侧起(左、右)。4.仰卧起坐(手放胸、腿屈膝)。5.旋转跳180度 6.伸展跳 7.仰卧手脚接触。 8.筏船。9.蛙人操(俯卧手脚高举)10.十字跳 11.原地跳(伸左右手:仿勾射)。

体 能 训 练

(1)跳阶梯 循环训练8站

(2)5000公尺 重量训练

(3)上臂力训练 间歇训练7趟X15次

(4)综合体能训练 敏捷速度2X4X2次

(5) 重量训练

(6)鸭型走 柔软训练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3篇

目的任务:

活跃我校的文体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情况分析:

(1)今年凡是有篮球基础的学生都会吸收到队伍中加强训练辅导。

(2)身体素质教差,在场上不能表现出硬朗姿态。所以在加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大身体各方面素质的训练,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动速度,移动耐力,弹跳能力等的素质。

(3)心理素质不稳定,直接制约比赛的成败。

根据以上的分析,今年要有针对的制定以下训练计划:

一、重新选拔吸收队员,新成立篮球队。

1、 通过各级老师的推荐选拔队员。

2、 根据上学期开展的级组篮球赛等物色到的队员吸入队伍中来。

3、 通过同学间的了解选出原来球队队员。

4、 通过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观察到的优秀球手。

二、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

1、加大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动速度,移动耐力,弹跳能力等的素质。目的是提高各单个素质水平和在场上综合素质的`整体发挥,为技术战术的正常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加强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队员个人的技术动作训练。目的是使技术动作更娴熟,能在比赛中自由灵活发挥,达到熟练运用,为战术默契配合铺路。主要是通过对队员的各种运球、急停急起、突破、投篮、抢篮板球、传球等技术的学习,并对所有技术的灵活连贯运用。

3、战术的有针对性学习,加强队员的合作精神训练。通过对战术中的徒手移动练习、无对抗性的配合练习,到攻防对抗或模拟比赛条件下的配合练习等,使队员达到一个较高的进攻和防守水平。包括个人防守;进攻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掩护配合)、防守配合(挤过配合、穿过配合、绕过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补防配合)。

4、全队进攻战术和全队防守战术的训练。包括快攻与防守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和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混合防守与进攻混合防守以及攻守转换和阵地进攻战术的设计运用。

5、重视心理、临场水平发挥等训练。通过模拟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和放松训练等,主要解决队员的意志品质问题和个人情绪问题,包括坚定的目的性、顽强性、果断性、主动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严格科学训练,克服各种外来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和最高的竞技状态迎接比赛,正常发挥,争取好的名次,这是篮球队的总目标。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4篇

为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篮球后备人才,迎接一年一度的长汀县小学生篮球赛,使队员赛出水平比出风格,力争在县小学生篮球赛中夺得较好成绩,本学期学校篮球队训练计划如下:

一、训练目标

使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通过训练张扬运动队员个性,培养队员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力争比赛名次名列前茅。

二、队员和教练名单

㈠教练员:

㈡队员:队长

三、训练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月下旬

训练课时:

(1)每周星期x、x、x第三节课

(2)每周星期x、x早上7:00~7:40

四、训练地点

本校篮球场

五、训练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篮球个人技术的提高阶段(x月中旬~x月上旬)

训练目标:队员能熟练地运球、传球、投篮。会行进间上篮、传球等技术。知道一些基本的比赛规则,能进行半场比赛。

训练内容: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等素质、篮球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篮球比赛规则。

训练方法:进行原地运球、传球、投篮练习;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练习、半场比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规则的教学。

第二阶段:篮球技术的全面提高阶段。(x月上旬~x月下旬)

训练目标:队员知道篮球的规则;有一定的篮球运动技术;懂得怎样去防守,能进行篮球的对抗比赛并有一定的技战术意识。

训练内容:原地运球、传球、投篮;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防守方法;篮球比赛规则和篮球技战术。

训练方法:进行原地运球、传球、投篮练习;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练习、半场比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防守方法和篮球比赛规则以及篮球的技战术意识的教学。

第三阶段:赛前集训阶段(x月下旬~比赛)

训练目标:巩固提高各队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和对抗能力,使之调整到最佳技战术意识状态。

训练内容:篮球的各种基本技术;篮球比赛。

训练方法:各专项训练,使队员技战术水平全面提高,方法同第二阶段。

六、场地与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若干、标志杆若干。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5篇

一、训练时间

20xx年3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二、周训练次数及时间安排

每周训练5次,每天下午1小时

三、训练内容

(一)篮球基本功

1、手部基本功:各种控制球、支配球的基本功练习。

2、移动基本功:各种攻防移动基本功的练习。

3、观察基本功:在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练习中增加观察基本功的内容。

4、综合基本功:各种手、脚、眼、腰、身综合运用的基本功练习。

(二)技术部分内容

1、攻防移动:进攻的各种一般性移动(加速跑、侧身跑等)和各种摆脱对手的移动(起动、急停、变速跑、变向跑等);防守的抢位、堵截移动(滑步、侧身加速跑、攻击步等等)。

2、传接球:各种一般性的传接球和攻击性、隐蔽性的传接球。传接球练习要注意解决传球能力,重点解决传球时机和传球方式的选择,尽量减少传球中的失误。同时注意提高接困难球并衔接动作完成攻击任务的能力。

3、投篮:个人投篮技术,配合中的.投篮。

投篮练习要注意解决和投篮的准确性的问题,重点解决投篮时机的选择,提高在对抗条件下的投篮能力和准确性。

4、运球:一般性运球技术,护球性的运球技术和攻击性的运球技术。提高运球能力的训练重点是要解决在对手强防守以及夹击情况下的运球技术,提高运球结合其它技术的完成能力。

5、突破:原地持球突破和行进间运球突破。突破能力的训练首先要树立敢于突破的精神,重点解决突破时机的选择,改进突破技术,提高突破后处理球的能力。

6、个人防守:防持球与防无球技术的运用。个人防守技术的训练重点解决防守意识(快速攻防转换找人,能够根据对手特点合理运用防守技术,协防),个人防守的能力重点解决脚步移动能力,防守位置的选择,手对球的干扰、争夺。同时解决抢篮板球的意识和技术。

7、抢篮板球:抢攻防篮板球。提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技术。

8、抢断球:提高抢断球的意识(合理抢断)和能力。

9、位置技术:根据各自的攻防位置,练习和提高各自位置所需要的各种攻防技术。

10、配合技术:内容包括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的攻防等技术。

(三)教学比赛

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安排有针对性的内部和对外教学比赛及观摩学习等。

(四)身体素质训练:

1、跑的练习:各种快速跑、耐力跑,提高速度耐力的中长距离跑和各种变化跑。

2、力量练习:由轻、小负荷逐渐过渡到大负荷练习。

3、弹跳练习:①专门性弹跳练习;②结合技术进行的弹跳练习。

4、灵敏练习:结合跑和技术进行练习。

5、心理训练。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6篇

一、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技、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练”“战”结合,每周训练,以教学比赛主,找弱点。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二个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20分钟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四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做到扬长避短。

三、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5--6米间的中远投。

(2)前锋,后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

5、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发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打2,2打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6、阵地进攻。

进攻原则:

①动中打,运动中形成各个击破,组织掩护配合。

②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为主,中投为主,重点培养3分投手。

③在策应的基础上,发展移动中掩护与突破分球,发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篮。

④增强个人过硬技术,个人突破能力,发展底线配合,组织中投配合,调动防守。

四、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阶段:

(1)讨论和制定计划。

(2) 抓一般身体素质训练。

(3)对新队员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与巩固。

(4) 个人防守与投篮训练。

(5) 掌握2-1-2联防与协防的站位和移动方法。

2、第二阶段:

(1)加大运动量,特别是高强度的训练。

(2)配合投篮与抢篮板球训练。

(3)防守战术,重点抓紧逼盯人防守。

(4)阵地进攻配合(攻联防,攻半场,全场紧逼盯人)。

(5)确定阵容,分组进行教学比赛与公开比赛。

3、第三阶段:

(1)加大运动量,特别是高强度的训练。

(2)抓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3)加强个人防守与投篮训练。

(4)巩固2-1-2联防与协防的站位和移动方法。

(5)加大力量练习。

4、第四阶段:

(1)抓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配合投篮与抢篮板球训练。

(3)防守战术,重点抓紧逼盯人防守。

(4)阵地进攻配合(攻联防,攻半场,全场紧逼盯人)。

(5)巩固2-1-2联防与协防的站位和移动方法。

(6)速度与力量练习。

5、第五阶段:

(1)全面进行战术准备,以迎接比赛。

(2)身体训练保持高水平,以保证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投入比赛。

(3)训练小结。

五、训练人员:

校队成员

六、训练时间:

每周早上6:20-7:00练身体素质。

每周的周一、二、三、四、下午4:30—6:00练习篮球技战术。训练必须要持之永恒的。在下雨天,可安排学生在多功能厅看有关篮球方面的影碟;教师给学生讲篮球理论方面的技、战术。这也是一种篮球技术训练方法。

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提高个人基本技术)

1、移动、滑步

2、传接球、断球

3、如何运球

4、投篮、跳投

5、个人防守、集体防守

6、抢蓝板球、夹击

7、三步上篮、变向

8、如何提高弹跳力

第二阶段:(提高强度训练)

1、篮球队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2、篮球队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3、篮球队员的恢复训练方法

4、篮球队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内容

5、训练中锋位置、中锋原地投篮

6、训练前锋位置(大、小前锋)

7、训练后卫位置(控球、得分)

第三阶段:(提高技战术训练)

1、滑步防守

2、如何抢断

3、跨下变向运球

4、突破运球、接后转身投篮

5、行进间运球时的投篮

6、挤过、绕过配合

7、交换防守、掩护配合

第四阶段:(针对比赛技战术训练)

1、联防技战术训练(二一二等)

2、进攻技战术训练(快攻等)

3、集体技战术训练

4、 调整训练(针对比赛计划)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7篇

一、总任务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运动特长,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学校决定在八年级成立篮球队。篮球队以基本技术训练为重点,同时抓战术配合意识及运用到实战当中去,树立新的队伍形象,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训练原则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

2.训练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风,注意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3.狠抓基本技术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为今后继续提高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4.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身体、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训练时间为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放学后。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以及全队的默契配合。

三、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运、传接球练习、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罚篮。

(2)近距离篮底擦板投篮。

(3)三分线外远投。

(4)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动作。

(5)各锋、卫队员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篮点。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掌握原地起跳抢篮板球动作。

(2)提高弹跳力,学会先挡人后抢篮板球。

(3)注意抢到篮板球后第一传的处理能力。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封堵快攻路线、积极抢断、补位、调位的防守技术。

(2)掌握各种防守步伐练习,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动速度要快,学会张开双手去扩大防守控制面积,做好防投、传、切的准备。

(3)掌握半场、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注意战术的'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养学生发动快攻的时机,并打成功率。(抢到篮板球后的发动、对方得分底线球和发边线球出现紧逼的情况)

(2)长传快攻和短传快攻相结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传的接应与前锋快下位置选择的配合。

6、阵地进攻:

(1)增强个人进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动进攻。

(2)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线为主,大胆突破及中远距离投篮。

(3)多运用小配合练习(掩护、策应等)。

(4)组织后卫的发动配合。

三、训练时间:

20xx年9月起

周一至周五下午16:10—17:30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我校本着以兴趣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当前特长生的考试情况,以社团活动为手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发展自我和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

1、社团活动计划的拟定,以学校人力、设备、场所及学生兴趣等条件,作弹性运用,以期能把学校的设施,发挥最大的效果。

2、本校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依学生志愿选修,指导老师提供最佳指导,协助其学习,体验生活,培养兴趣。

3、各类社团必须与各学科密切配合,以增进教学效果,并以艺术性、体能性及培养学校骨干为主要目的。

4、全校老师对学校社团活动,均能有指导和参与的责任,且各项活动均应依据老师专长,为最优先考虑。

三、实施办法

1、社团成员主要采取学生自愿报名,老师做适当调度的形式组成,让学生全员参与。

2、社团(班级老师专长指导队伍)

学校社团得依据本校老师专长开班,在班级中实施统一调度,所涉课程有体育组统一排定。

(1)每学期拟订课程计划时,根据各老师专长,排定任课教师,并由其提交社团课程计划表及其进度表。

(2)学期结束各社团应将全学期活动记录本及学生活动情况送交科研处。

(3)社团活动应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以全校性的活动为优先考虑。

(4)学校社团有义务代表学校参加荥阳市及其他一切集体活动,并在学期结束时做好成果展示。

四、预期目标:

1、学生得到生活情趣的陶冶,增进自身的才艺能力,拓展人生的学习广度。

2、发展学生多元能力,促使孩子潜能的开发,造就多层次的社会人才的培育。

3、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增强自信心。

本学期社团活动具体如下:

五、报名条件

1、对篮球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

2、有纪律意识,能服从安排;能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招生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男女不限)

活动时间:下午第四节课

活动地点:篮球场

教 练:冯莉、杨文才

六、活动计划

1、以10人为一小组,各组指派一名组长,训练时分组进行。

2、课时安排:前10分钟进行热身运动,指导老师利用10分钟时间讲解篮球技巧,复习巩固基本技能。后20分钟分组自由练习。

3、不定期举行小型的篮球比赛。

4、定期组织观看nba等篮球赛式,举行有关篮球的知识竞赛和游戏,丰富社团活动。

5、训练培优,争取在“荥阳市篮球联赛”上举行一次精彩的篮球比赛。

七、社团活动要求

1、“梦想”篮球协会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老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学期结束前写好活动总结。

2、指导老师对本组的工作负责。必须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协会制度和规定,按时到岗参加活动,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同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素质。

3、各位协会会员要做到准时到岗,有事有病请假,指导老师做好活动前的点名工作,对缺席学生要问清原因并做好点名记录。

4、协会活动过程中,老师必须认真辅导,积极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安全。

5、要抓住机遇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让他们有一显身手的机会,并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9篇

(1)集体原地弓步摆臂练习。

要求:深吸一口气,注意肩部放松下沉。练习过程中体会摆臂的正确动作。

(2)两人一组的摆臂练习。

要求,练习者的同伴手扶练习者肩部(预防耸肩动作)。同时注意观察练习者的脸、颈、肩和双臂动作,及时提醒练习者注意这些动作要放松。

(3)慢跑中摆臂练习。注意随着跑速的提高,加大摆臂的幅度和速度。

(4)手扶肋木做跑的模仿练习。注意折叠前摆和蹬摆协调配合两个技术环节。

(5)跑的专门性练习接加速跑。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膝、踝关节的放松和途中跑各环节的正确技术。

(6)站立式起跑60~80米的放松大步跑练习。注意摆臂配合。要求在神经系统和肌肉不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反复中速跑练习,体会和掌握途中跑技术。

(7)加速跑20~30米后接不减速的轻松惯性跑练习。要求学生体会放松跑的效果,并通过反复跑的'练习提高快速跑中的放松能力。以下几个练习主要是在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用来提高素质和巩固技术熟练程度采用的。

(8)三至四个人一组的50~60米快速跑的练习。要求练习者既有竞争意识,又要动作放松自然,步伐开阔,上肢、下肢以及躯干的姿势和动作正确。

(9)让距离跑。将学生分成前后两排,位置左右错开,跑得较快的学生编在后排,开始时,做原地高抬腿跑或站立,当听到口令后迅速跑出,后排学生追赶前排的同学。

(10)行进间30~40米计时跑。要求加速时先逐渐增大步幅,后加快节奏的方法进行。

(11)接力游戏。可以采用迎面接力或沿跑道依次接力,主要是通过改变练习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紧张活泼的气氛中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0篇

星期一:

1、准备活动(30分钟)

2、蹲踞式起跑30MX10次

3、60MX3次(全速)

4、80MX2次(全速)

5、100MX2次(90%的`速度)

6、200MX2次(90%的速度)

7、300MX1次(80%的速度)

8、放松

星期二:

1、准备活动(30分钟)

2、300M+200M慢+200M快+150M慢+150M快+100M慢+100M快+150M慢(2-3)组,组间接休息8-10分钟;

3、腹背肌练习10X5组

4、放松

星期三:

1、准备活动(30分钟)

2、挺举70-90%6-8组X5次

3、抓举60-80%6-8组X8次

4、高翻70-85%6-8组X7次

5、连续快挺50-70%4组X10次

6、负重提踵70-80%6组X8次

7、半蹲跳60-70%8组X8-10次

8、提踵跳50%4组X8-10次

9、深蹲80-95%6组X5次

10、5秒计时快速下蹲50-80%4-5组

11、拖重物跑40%3组X30M-50M

12、放松

星期四:

1、准备活动(30分钟)

2、100M――200M――300M――400M――300M――200M――100M(均速跑)

3、腹背肌10X5组

4、小跳(沙坑)40次

5、放松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1篇

一、训练目的任务:

为丰富校园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及我校体育竞赛水平,迎接吴江市的小学生篮球比赛活动,争取好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二、基本情况:

由于我校篮球球队,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基本功不扎实,训练时间缺乏,因而面临重重困难。结合去年在吴江市篮球球比赛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训练计划。

三、加强课余篮球队训练

1、培养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

训练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的方法有:

(1)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效果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上海小巨人姚明在美国篮球联赛中的辉煌业绩。并且利用电视录像观看大型篮球比赛,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

(2)学习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如:三步上篮技术;先教篮板底下定点投篮技术→跨两步跳起投篮技术→拍一次跨两步跳起投篮技术→完整运球上篮技术。让学生看老师的动作,尽量地去练,获得三步上篮投术的第一感觉。

(3)采用竞赛法进行比投篮命中率比运球速度,注重让学生经常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使学生需要不断满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对教学训练的兴趣就易于形成和巩固。

2、篮球运动队训练的实施。

训练过程由浅至深,循序进渐。根据中高年级学生体质与接受有限的特点,在训练中常采用分解练习法,并利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训练运球中,在篮球场上设制几个标志物,让学生快速绕过,从而提高自己控球能力;练习三步上篮时可在场地上画上合适的标志线,让学生明确起步时自己与篮板的位置。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个人技术,在加强练习自身技术的同时,主要以队员间的配合训练为主;内容有全场三人间的短传快攻与运球快攻、半场三打三与全场五打五等练习,教师常采用图解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跑动与穿插的位置。

四、篮球队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天下午16:00~17:00训练,每次1小时左右

星期六上午训练。

五、运动员名单:

五(6)任xx、李xx、六(1)丁xx、六(2)蔡xx、费xx、徐xx、六(3)王xx、六(4)钱xx、祝xx、王xx、俞xx、六(5)姚xx、六(6)李xx、张xx。

具体训练要求:分类重点技(战)术一般技(战)术自学技(战)术移动原地重心移动、起动、侧滑步、跨步急停转身、跳步急停、基本姿势、变向跑撤步、侧身跑、后退跑跳运球原地、行进间高运球有防守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转身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底手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突破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转身突破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反弹传球双手反弹传球、双手头上传球防守防无球队员防有球队员中锋技术抢防守篮板球抢进攻篮板球快攻发动、接应、2X1结束打法推进、3X2结束打法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掩护配合、挤过配合侧应配合、突分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关闭配合全队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战术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区域联防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2篇

小学课余短跑训练,其目的是通过短期集训,使专项训练运动成绩有所提高,因此,课余训练的方法、手段是否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短跑成绩的增长幅度。目前,小学课余短跑训练虽然都注重抓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但一些教练员选择的训练手段、方法不是太妥当,专项成绩在短期得不到明显提高,所以,短期的课余训练的方法、手段选择的合理性、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课余短跑训练一般以短期集训为主要形式。如何有针对性地采用训练方法手段,合理安排好训练负荷,加强思想教育,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三年级、五年级短跑运动员4人,都是女生。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运动员身体素质增长的变化,重点观察短跑专项素质的提高幅度及动作、技术改进的程度,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调整运动员的训练内容,选择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2)文献资料性

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安排训练内容。

(3)实验法

(一)测试4名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测试结果(见表1)

(二)分析

根据测得的素质数据,得知4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专项成绩一般,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腰腹力量较差,在今后的短期训练中,应尽量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以及短跑的技术。

(三)确定训练计划

A. 第一周至第二周,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

B. 第三周至第四周,逐步从一般身体素质过渡到短跑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C. 第五周至第六周,以短跑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D. 第七周至第八周,以专项技术、专项素质和专项比赛的心理训练为主。

E. 第九周至第十周,以完整技术与分解技术训练为主。

F.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和上两周训练内容一样。

G. 第十三周,进行比赛。

(四)确定具体的训练手段

A. 身体训练

(1)柔韧练习:搁腿、踢腿、纵叉、横叉。

(2)徒手练习:俯卧撑、仰卧二头起、俯卧抬头(背肌)、仰卧起坐、原地深蹲起、原地半蹲跳。

(3)负重练习:肩负杠铃下蹲起,提脚跟,俯卧撑,弓步走。

(4)跳跃练习:单脚跳、蛙跳、收腹跳、立定跳远。

(5)速度练习:原地快速蹬足练习、50米放松跑、50米快速跑。

(6)耐力练习:50米×8往返跑、400米跑。

(7)灵敏练习:立卧撑、十字变向折回跑。

B. 专项技术训练

(1)跑的技术练习:原地摆臂练习,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行进间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放松跑。

(2)速度练习:80米的加速跑,40米的行进间跑,下坡跑,让距跑,30―60米的站立式起跑,30―60米的蹲踞式起跑。

(3)耐力训练:150米―200米的长距离的间歇跑,50米―80米的短距离的间歇跑,反复跑,变速跑。

二、研究结果

1.四名运动员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短跑专项成绩有了提高

米短跑专项成绩增长幅度

三、讨论与分析

1.确立小学课余短跑短期集训的指导思想

小学课余短跑训练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参加短跑训练是根据自愿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小学生的训练是有别于对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的,具有一定的业余性。短期集训作为课余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学习的关系,做到文化学习与短跑训练两不误。从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状况分析表明,运动员的短跑专项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4名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也都相应得到提高,而且是在暑假中开始训练并未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习并没有造成影响。因此,在教练员进行训练时,就要确立短期集训的指导思想。训练是否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将对训练的结果具有决定作用。

2.区别对待,是提高课余训练成绩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根据对4名短跑运动员训练前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他们的身体素质都一般,需要进一步加强。4名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林芳芳的耐力较好,但力量差,赵新怡的力量较好,但耐力差,王娇娇虽然速度很好,但是她的个子较矮,宋倩个子很高,但是速度不快。所以在采用专项素质训练方法时,这4名运动员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做到因人而异。

3.循序渐进,妥善安排训练负荷

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先以中、小负荷训练为主,辅以一到二次(每周)较大负荷的训练,等到运动员适应以后,在身体素质得到一定提高后,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大训练的负荷量、负荷强度。负荷强度增大时,负荷量适当减少,反之,负荷强度减少时,负荷量相应增加。量和强度的增长,应遵循超量恢复的.原则,在每周的训练中,安排一到二次的小负荷恢复性训练或休息。

4.师生互动,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短跑训练是枯燥、乏味的,如不注重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变化,丰富训练内容,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导致训练不积极,不投入,训练效果不佳。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诱导学生训练的激情,同时,不断变换训练手段,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好奇感,虽然学生从事的是不同的训练内容,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即训练与发展同一身体素质,可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这样不但可以收到预期效果,而且会使学生继续保持训练的热情,甚至会收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四、小结

1.小学课余短跑训练要确立科学的短期集训的指导思想,突出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积极发展速度与下肢力量。

2.狠抓基本技术训练,在运动员做准备活动中时常的提醒。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我校篮球队长期以来在奉节县是一支普及性较广的一所传统学校,为确保传统项目的光荣发扬和领先地位,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要坚持长期训练工作的同时继续推动我校篮球的普及和提高,为迎接每年县级的各季度、兄弟学校不定期的友谊赛,提高训练比赛,经教研组研究决定,坚持每周的训练时间,现将我们计划如下: 训练负责人:

训练时间:每周一至五的第七节开始,约七十分钟结束。

训练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以技术训练为重点,同时抓战术配合意识及运用到实战当中去,树立新的队伍形象,争取获得更大进步。

(一)阶段训练目标与任务和安排

(二)训练教学安排特点、训练任务与队员的基础相适应

1、在总的训练任务要求下,充分考虑本队的训练水平和个别队员现状,从实际出发,留有余地。指标确定既要有压力,提高身体心理承受能力,又要使队员树立信心,增加努力向上的动力。避免运动创伤。

2、训练教学内容的决定性和连续性

本阶段主要是强化基本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各种竞技能力在实战中充分运用,培养技术特长。逐步加大技术难度、质量和配合运用要求;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比重有相应的调整,后阶段战术内容逐渐增加。

3、运动负荷安排

第一阶段的运动负荷及强度应个人而已,适当即可。进入发展提高阶段,运动员已能逐步承受较大专项负荷,训练课时间增加,总负荷趋势逐年提高。在增加负荷量的基础上多采用渐进方式逐步增大负荷强度;后两年则以高标准、大运动量、高强度对抗性负荷为主,生理和心理负荷强度接近最大。应注意运动员运动创伤和精神负担过重,解决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4、注意区别对待和个别加工

由于运动员年龄、身高、训练基础和位置技术要求不同,在集体综合性训练基础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区别训练和重点训练方法,利用一定时间分组教学训练、个别辅导或业余补练基本技术等方式,结合队员特点精细加工,科学安排,使全队各种竞技能力结构协调发展,适应强对抗的比赛要求。

二、篮球训练阶段划分、任务和安排

三、篮球训练内容纲要

1、理论与知识部分

(1)讲解位置技术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在对抗中的要求和变化。

(2)讲解快攻和防快攻、攻守半场人盯人、攻守联防和攻守全场紧逼人盯人的变化形式和运用方法。

(3)讲解全场区域紧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

(4)讲解进攻全场紧逼的形式、配合方法和要求。

(5)讲解本队攻守战术体系的依据、方法和要求。

(6)简介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7)讲解篮球运动中对抗激烈特点以及如何适应规则和裁判,从而保持比赛心理状态稳定的重要性。

(8)讲解“以球为主”的综合多变的攻击性防守战术体系。

(9)观看高水平比赛及录相,分析典型战例,提高战术意识。

(10)讲解简单的按摩原理,自我和相互按摩的方法。

(11)顽强的战斗作风在比赛中的意义。

(12) “关键球”的特殊打法。

2、篮球技、战术训练部分

技术训练

重点训练内容

①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递传、双手头上传球、单手递传、单手反弹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肩上传球、背后传球、隐蔽传球。

②投篮:中远距离跳投、急停跳投、转身跳起投篮、跨开投篮、跨步投篮、挤投、勾手投篮、靠贴投篮、后仰投篮、左右手投篮、双手托球补篮、单手托球补篮、点球补篮、单双手扣篮。

③突破:虚晃运球突破、急停急起运球突破、身前换手变向运球突破、后转身变向运球突破、背后运球变向突破、连续交替运球虚晃突破、连续变换步法运球突破、挤身跨越运球突破。

④掩护:掩护的基本姿势、掩护的位置、掩护的距离、掩护后的转身

⑤中锋要位:固定要位、行进间要位、内中锋要位、外中锋要位。

⑥空切:v形切入、转身切入、z形切入、弧形切入。

⑦快攻一传。

⑧防持球突破。

⑨防运球突破。

⑩防45°接球队员。术、后卫的攻守技术;大前锋的技术特长、攻击后卫的技术特长、控球后卫的技术特长。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4篇

一、 训练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6:10——7:10

下午:16:00——17:30(冬季)

16:00——18:00 (春季)

二、训练流程

1、根据参训队员的不同特点,对参训队员进行分类。

2、热身训练、体能训练、防守及进攻训练。(该内容针对所有队员)

3、针对各个位置的队员进行单独训练,提高自身优势。

三、训练内容(集体训练)

1、热身训练:

慢跑。

踢腿高抬腿。

正压腿,侧压腿。

活动手腕关节,脚踝关节。

2、体能训练:

折返跑两组,间隔三分钟进行。

俯卧撑两组,每组四十个。

3、力量训练:

四肢力量。

腰腹力量。

4、罚球练习:

在每天训练的最后阶段,分组在不同的场地进行罚球训练。可对罚球成绩较差者进行适当督促。

5、区域联防训练:

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封堵快攻路线、积极抢断、补位、调位的防守技术。

掌握各种防守步伐练习,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动速度要快,学会扬开双手去扩大防守控制面积,做好防投、传、切的准备。

6、阵地进攻练习:

增强个人进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动进攻。

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线为主,加强突破以及中远距离投篮。

多运用小配合练习(掩护、策应)。

以组织后卫为中心组织进攻发动配合。

7、快攻和防快攻训练:

注意培养对发动快攻的时机的.把握,并提高得分

成功率。

长传快攻和短传快攻相结合。

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进攻方法。

快攻一传的接应与前锋快下位置选择的配合训练。

四、训练内容(单独训练)

1、控球后卫:

单手运球100下,单手身前左右运球

双手体前变向运球,双手背后运球。

全场推进上篮,一对一半场对抗。

中距离的空位投篮,增强赛场上节奏的控制。

2、得分后卫:

每天50次的空位投篮

每天30次的接球跳投,30次的急停跳投。

增加运球能力,全场推进。

3、小前锋:

增加持球突破能力,增强身体对抗能力。

增强篮板意识,协助大前锋和中锋冲抢篮板。

每天50次的投篮练习。

4、大前锋:

篮下背身单打,脚步,投篮动作的练习。

中距离的投篮练习。

增抢篮板时的卡位,与中锋之间的配合练习。

5、中锋:

篮下卡位抢篮板,与大前锋相互配合。

提高近距离以及中距离的投篮命中率。

一对一篮下背身单打。

中锋给其他球员的无球掩护练习。

中锋与后卫之间的挡拆配合。

6、中锋与后卫:

中锋给后卫挡拆后,后卫的投篮、突破。

中锋与后卫之间的无球掩护。

中锋抢到篮板后与后卫之间的半场传球。

五、训练纪律

1、训练期间,需穿着宽松的运动衣、运动鞋等,不允许穿着牛仔衣、牛仔裤、布鞋等,未按要求穿着者则禁止参训,并扣除相应的操行分。

2、训练时间内必须要端正训练态度,不允许出现训练散漫的情况。(超过三次直接开除。)

3、在平时的对抗赛中,必须遵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若在比赛中发生冲突,对双方进行处罚,严重者可开除出队。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5篇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及体育训练工作,我总结出了一套短跑训练方法。

1.反复放松大步跑60~100米,体会途中跑的五点动作要求。

要求:大小腿屈膝叠紧,跑成直线,摆动,着地方向正,落地轻,有弹性。

2.“同步并列”中速反复跑80~100米,体会摆臂摆腿和着地技术要领。

“同步并列”是指并列同步节奏向前跑进的一种练习方法。一般用二人为一组互帮互学掌握和改进技术,要求两人步长接近,由其中技术好者带技术差者跑。运用中,还要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针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组合,如用动作幅度大、放松协调好的带动动作幅度小、情绪紧张的队员。总之,用技术上的长处和优点去带动和影响同伴的`错误动作的改进。

要求: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

3.由慢到快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60~80米,掌握途中跑的五点要求。

要求:认真注意跑的正确动作,并能把正确动作带进快速跑中不使动作变形。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100米,体会大幅度自然快跑的技术。

要求:逐渐地均匀地加速跑出较大速度时,坚持用大幅度轻松快跑15~20米再放松跑下去。

5.“同步并列”上坡加速跑60~80米,体会“抬腿送髋”的技术。

要求:加速均匀,逐渐加大向前用力的动作速度。

6.从站立式姿势出发,逐渐加大跑速,发挥最大速度后,借助惯性快跑20~30米,掌握大幅度放松快跑的技术。

要求:动作放松自然,富有弹性。

7.加大步长跑。

(1)定距减速大步跑60米。

(2)定步增距大步跑30或40米。

(3)后蹬跑转入放松大步跑。

(4)放松大步上坡跑。

要求:要自然大步跑,不要跳着跑,更不要踢小腿,蹬摆充分,幅度大。

8.快速跑,由站立式或半蹲式姿势出发,一开始就像跑50米一样尽快发挥出最大速度,主要改进起跑的加速跑技术。

要求:加大摆臂和抬腿的力量,带动蹬地腿后蹬要充分,跑的距离一般为20米、30米或50米。

9.变速跑:逐渐加快速度跑——顺惯性跑——加速跑——逐渐到放松慢跑。

要求:加速和变换速度的节奏要明显。

10.“行进间”跑30~60米体会大幅度持续快跑的技术,发展绝对速度。

要求:逐渐加大速度后,保持最大速度跑一定距离。

11.下坡跑50~60米。

要求:快速摆腿摆臂,腾空后两大腿积极并拢,动作要放松。

12.两手撑地,一腿后伸,另一腿前抬,膝盖尽量靠近胸部,听信号快速启动跑出。

要求:完成动作的速度快,动作准确。

13.俯卧撑:听信号迅速蹲起起跑练习。

14.两腿平行站立,整个身体前倾,维持不住平衡时,快速向前跑出。

要求:摆臂抬腿要快,臂部不能后坐。

15.原地快速高抬腿,听信号快速向前跑出。

16.慢跑中听信号作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7.“行进间”弓箭步走,上体前倾头稍低,听信号迅速跑出

18.听口令做单臂支撑半蹲式起跑练习。

19.听发令起跑30~60米。

要求:严格遵守听枪起跑,养成听枪起跑的习惯,跑时轻快,稳定,直线性强。

20.在60~100米的距离上,每隔30米划一终点线,连续做冲刺撞线练习。

21.从直道进入弯道跑30~60米练习。

22.从弯道进入直道跑30~60米练习。

23.弯道蹲踞式起跑3~60米练习。

24.弯道起跑150米。发挥最大速度后利用惯性的快速跑和下弯道入直道的“自然跑进”练习。

25.支撑高抬腿快速跑练习。

要求:抬腿要高,后蹬要充分,两腿交换频率要快。

26.台阶跑练习。

27.行进间半高抬腿快跑30米练习。

28.间歇跑150米或200米。

29.用不同强度反复跑,如70~85%强度100~500米反复跑,85~90%强度100~200米反复跑,90~95%强度30~100米反复跑。

30.模拟跑:(30米+50米),(50米+80米),(80米+100米)。

要求:组内间歇1~2分钟,组间间歇心率降到120次每分钟,每一练习强度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

(1)掌握好合理跑的技术。

(2)短跑的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3)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要穿插进行。

(4)要掌握好训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节奏。

(5)多采用跑的专门练习,改进跑的技术。

(6)在训练中,要提高跑时的放松能力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6篇

周一 速度和专项能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15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或弹性跑。

2、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个,主要是提高专项能力。400米专项跑150-200米6-10个)

3、快速力量、中力量练习练习

4、腰腹肌练习:悬垂举腿等

5、放松活动

周二 小力量、一般耐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20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

2、上肢力量+级跳(利用杠铃或壶铃/级跳为多级跳)

3、抗阻力练习(利用橡皮条)

4、一般耐力练习3000—5000米慢跑

5、放松活动

周三 速度耐力练习

1、准备活动:越野跑或球类活,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

2、沙袋摆腿

3、100米、200米专项:2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 4-8组

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组

400米专项:600米、4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 4-8组。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组

4、上肢力量练习:卧推或抓举等。

5、放松活动。

周四 多项身体素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2000米,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

2、加速跑

3、后抛铅球或抓举或高翻等

4、跳栏架或跳箱

5、阻力练习或跨跳或跨跑练习

6、球类游戏。

周五 力量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800米,力量性准备活动。

2、上肢力量:卧推或抓举或高翻

3、下肢力量:全蹲+半蹲

4、动作力量练习:60米后蹬跑或快跑计时、100米跨跑等。

速度计时:先计时,后力量。

5、放松跑

周六 技术和素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体操。

2、专门技术练习

3、加速跑80米

4、跑格(节奏和步幅)

5、60米托重物跑×4

6、肩带力量、躯干力量、腰腹肌练习

7、放松活动

1、可根据情况选择练习内容。

2、中强度周发展能力、大强度周完成目标强度、小强度周保持训练。

周日 休息

体育计划—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

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 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锻炼过程很辛苦, 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

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 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 着地时,完成一次。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第三项:台阶

1、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项:纵跳

1、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_锁紧_你的膝盖...

2、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第五项:脚尖跳

1、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 或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7篇

年度训练安排

1、准备期训练安排(3月-8月)

准备期包括调整期(3月-6月)和假期(7月-8月)两个阶段。调整期是全面训练主要抓体能训练、基本技术完善和意志品质培养,负荷量逐渐增加。假期集训是以专项训练为重点,主要任务熟练掌握、提高实战技巧和对抗技术,保证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指标的落实。负荷量开始减少并逐渐增加负荷强度。

2、竞赛期训练安排(9月-11月)

主要任务是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使全队实战能力达到最好水平,争取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赛前阶段(7周)

训练安排与专项训练阶段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⑴专项化身体训练;

⑵球队固定配合,强化对抗技巧;

⑶抓好个人特长训练;

⑷在近似比赛的特点下演练。通过热身,积累比赛经验,即训练内容作为重要比赛赛程的实战学习,使全队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训练中增强比赛对抗强度,减少负荷量,强度达到比赛要求。比赛前两周安排打3~4场比赛;赛前3-5天不安排大负荷,保证球队处在最佳竞技状态。

比赛阶段(2-3周):

作好思想和心理调整,激励进取动机。训练安排首先要保证恢复,然后针对比赛中的`问题改进和磨练重点技、战术,采用较多的模拟演练。负荷稳定在赛前水平,根据场间隔和队员上场时间多少酌情而定;要严格生活制度,以纪律保证休息、健康和充沛的体力。

3、过渡期训练安排(12月)。

休息两周,恢复性练习两周,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下阶段训练计划。主要是消除疲劳,缓解训练和比赛的高度紧张状态。保持一定训练活动,中小强度,达到积极性休整。

计划期程与进度

第一阶段 20xx年3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3月1日至4月31日:基本动作、攻守步伐、规则讲解

5月1日至5月31日:基本动作、小组合作、防守慨念。

6月1日至6月30日:基本动作、小组攻守、仿真赛。

第二阶段 20xx年9月1日至12月30日

9月1日至10月31日:分科训练、系统机遇战、仿真赛。

11月1日至11月30日:分科训练、战术训练、状况训练。

一、热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

二、步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四、上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

2、车轮式上篮。

3、全场7*5*3上篮。

4、三线上篮。

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

6、二人一组上篮。

7、三人一组上篮。

8、直线运球上篮。

9、半场三角上篮。

五、运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

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

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六、投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3、半场接应挑篮。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七、篮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拋球抓球。

八、防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

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

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

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

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

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九、摆

1、半场1VS1接应攻守。

2、半场1VS1低位摆脱攻守。

3、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

十、快

1、全场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

3、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

4、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

计划实施的保证

(1)加强计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加强思想教育和球队的管理

(3)建立各种检测和考核制度

(4)年度计划要争取领导的支持

(5)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6)及时总结训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8篇

1、研究对象及方法

学生选自宁德市各中学学校2008级学生174人,,以及部分比赛及比赛录象--观看中学篮球比赛17场(其中录像11场)。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技战术及教学与训练方法的文献和资料。

访问调查法

走访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教师,教练员37人并对参加大学生篮球联赛的18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实际收回217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209份,其中教练员35份,队员174份。

观看比赛法

2、分析与研究

篮球技术的概况与认识

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部分。它是在任何比赛情况下复合动作的一个组合部分,是比赛状况下一种对球的控制能力。它也表现在不同状态下技术的稳定性、熟练性及创造性。篮球技术分类较多且掌握难度较大。但其核心是“运、传、投”,抓住了核心,就可以简化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对战术运用失败的有效问卷调查中。在调查的174名中学生里有153人认为是由于传、接球技术发挥不稳定造成的,占。被调查的教练员27人中有22人认为,在训练中抓住对“运、传、投”组合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占。

高中篮球联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通过观看宁德市中学生男子篮球联赛以及部分教学录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中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比赛中失误多,平均每场次。高于个百分点。具体表现在传接球不到位。运球突破时发力过大等。其原因是控球感较差、控球能力弱。

传、接球技术差导致战术失败。主攻平均每场次。低于个百分点。但抢断则为次,低于个百分点。表现在短距离传球缺乏准确性和隐蔽性。易被对手抢断,中长距离传球隐蔽性差。距离不够,很容易被对手拦截。特别是在长传球的处理上。传球不及时、不到位。影响快攻技战术的成功。

在快速对抗下技术动作变形,犯规多。平均每场次,高于个百分点。平时对技术掌握比较规范,但在对方防守下,表现为动作紧张变形。

技术缺乏连贯性,配合进攻次数少,成功率低。平均每场分别为次,,低于次、的指标。表现比赛中不能把接、传、运、投等动作有机组合。比赛中场上瞬息万变,要求球员立刻快速正确的反应,这要求动作是带有习惯性的无意识动作。

比赛中对抗不足,很多队员不知道用身体进行合理的卡位对抗。对抢、挡、断等技术的应用不够大胆合理,易造成不必要的犯规和失球。

关键时刻投篮不自信,把握能力不够。机动进攻平均每场次,成功率伟,进攻次数高于CUBA的,但成功率低于CUBA的。二次进攻平均每场次,成功率伟,而CUBA平均每场次,成功率伟。

3、提高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探讨

教学与训练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队员实战综合实力,短时间提高队员比赛成绩。

进一步强化篮球基本技术

对于比赛中运用较多的一些技术,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强化,对于篮球战术意识有积极意义,基本技术包括:

1.球性基本练习;

2.脚步移动与接球组合技术练习;

3.运传球技术组合;

4.运传接投组合技术练习;

5.突投组合技术练习;掌握适宜和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快速提高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关键,要把基本技术教学贯穿于每一节课中。

将球性训练贯穿整个教学和训练中

篮球技术分为“运、传、投”。运是基础,只有运好球才能谈的'上做好“传、投”及其他技术动作,控球技术的提高需要通过触球,掌握球感来实现,球感在心理学中被归为专门化感知学,因此,据心理学理论,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熟悉球性练习。如沿身体的各种绕球练习,左右前后交替运球。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训练强度,由简单的训练转化成综合性训练,如运球急停跳投,全场三人8字推进,这样,既可以提高训练质量,又可以节省练习时间。球性练习一般在准备部分完成。

对基础战术的教学和训练进行优化组合

事物总是相互练习的,找到事物的练习并加以组合,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在训练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基础战术对训练内容进行优级化组合,

1.策应、突分、跳投组合练习;

2.传切、掩护、空切上篮练习;

3.挤过、穿过、换防、夹击、补防组合练习;练习中要注意启发引导,举一反三,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有对所学技术有整体概念,学生对基础技术的掌握也较为连贯、实用。

努力提高训练的实战性

篮球技术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应变和控制球的能力,而在比赛状态下(或接近比赛状态),快速对抗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多安排一些对抗性练习,如可在训练安排两人、多人对抗下的运、传、投练习。

理论指导实践

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在训练中适当讲解理论,以理论为指导,既可以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的指导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理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寻找篮球技术的客观规律,抓住“运、传、投”为核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使学生掌握有效、简单、实用的技战术。在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基本技术动作的概念、方法、要领。每次课提出量化的指标与要求,对技术内容进行合理组合,在教学中把球性练习贯穿于始终,尽快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利用教学对象的智力优势,注意优化组合。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19篇

一、训练日期:

训练时间:每周一、二、三、四早晨6:307:30下午5:306:30(如下雨取消训练)

二、训练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身体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耐力训练,提升自我,争取在第二届“育才杯”中取得好成绩。

三、训练要求:

1、训练中态度端正,听从指挥,有建议及时提出,以服从战术安排为先。

2、训练时由各队长组织队员准备训练器材,队员必须身穿运动服或球服、运动鞋。

3、训练或比赛期间严禁出现侮辱打骂、队员、教练及观众,违者后果自负。

4、训练时按要求完成教练布置的计划和任务,不得偷懒、迟到、早退等。

5、比赛时,坚决执行战术、不得对教练或队长提出异议。

6、训练或比赛时充分做好热身活动,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7、未尽事宜另行商议。

四、训练计划

热身:

1、绕场5圈慢跑,期间每次都摸篮板或篮筐。

2、准备活动(活动韧带、手腕、脚腕、膝盖等),围成圆圈,队长站中间。

3、单身用球打板从1到40次,中间不能有断,断开者做俯卧撑两个。

进攻战术:

挡拆配合、策应配合、传球配合、突发配合、快攻配合、发底线球配合

防守战术:

全场紧逼、2-1-2联防、2-3联防、3-2联防体能训练:

1、半场上篮3次之后罚中两次罚球。

2、后踢腿跑、折返跑、交叉步跑、侧身跑、后退跑各两圈。

3、高抬腿跑、急起急停跑、脚尖跳、蛙跳各两圈。

4、俯卧撑每人30次(两组)。

①脚步练习: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防守之用。

2、侧滑步:以左脚或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注意提起后脚根。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底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0篇

速度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

()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

(3)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如下:

()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00米)X2—3组。或(30米+60米+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00—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提高反应加速跑练习如下: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5)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1篇

一、速度的分配

在400米跑中,全程分配速度和体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基本要求。没有人能够自始自终全速跑完400米,进行步幅和速度分配是必要的。提高全程步长能力的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有。第一发展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基本做功能力和柔韧性

1、利用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专门力量练习器进行伸屈练习。

2、弓步走,原地上下跳箱,台阶走,高抬腿走,直膝提踵走等。

3、悬垂或仰卧举腿,俯卧上下打腿,原地单腿蹲起,站立或坐姿提踵等。以上两类的练习手段可以徒手或负重进行,关键是要结合专项技术动作要求,保证练习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不要盲目加大难度和强度。各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可融入上述手段中一起进行训练,重视练习动作的幅度和协调,比单纯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的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发展髋、膝、踝三关节肌群的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

1、站立支撑屈髋抬腿或伸髋扒地。(使用专项力量练习器或橡皮带)。

2、徒手或轻负重的快速单腿蹲起,徒手或轻负重的快速弓箭步走。

3、双腿或单腿的连续跳台阶,助跑的跨步跳或单足跳。

4、直膝连续跳深,直膝跳上或跳下台阶等。

此类训练课的作用一定要明确,如果以发展快速力量为主,应选择重复训练法,负荷刺激的持续时间控制在8秒以内。如果发展快速力量耐力,主要采用间歇训练法,负荷刺激时间保持在25秒以上。但无论发展哪一种力量素质,对运动员完成练习动作时的速率和幅度均有所要求,否则难以达到以增大全程步长、提高后半程速度为目的`的力量训练效果。

二、发展专项速度耐力

在发展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中会引起高氧债和乳酸堆积,跑的距离从100米到600米,反复跑距离的重复次数平均3次。例如300米跑三组,恢复10分钟,让运动员差不多完全恢复,以保证训练质量。训练计划设计要突出提高乳酸供能。

第一用跑的速度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采用100~15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其强度应接近本人的最快跑速,间歇时间以1分10秒~1分30秒为宜。开始时,跑的次数不要过多,以10~15次为好。随着运动员对负荷量逐渐适应,在血乳酸不明显增加的前提下再增加重复次数或缩短间歇时间。第二用“短距”或“长距”跑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

目前,由于对糖酵解维持肌肉快速运动的时间问题持两种不同看法,一种为40秒左右,另一种为1分30秒左右,因此,在选择跑段时就有所不同。一是对前者,可通过90%~95%强度的20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重复8~12次,间歇时间以2分30秒为宜。二是对后者,可采用85%~90%强度的600米反复跑进行训练,重复3~5次,间歇4~5分。我认为,上述两种跑段以前者为佳。因为200米是以无氧乳酸为主的短跑项目,其氧债值与400米跑的氧债值基本相近。再从神经肌肉的用力性质看,200米跑比600米跑更接近400米跑的技术特点和速度要求,更能提高兴奋强度以及与抑制相互交替的速度。此外,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200米跑运动员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训练中更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对提高训练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用梯形组合跑发展糖酵解无氧能力

1、(50米+100米+150米+150米+100米+50米)×4~8组。

2、(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3~5组,每个段落跑完后走同样的距离作为间歇。

这种组合跑训练应逐步提高强度要求,使乳酸逐步达到最高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机体各器官特别是神经系统适应高浓度乳酸堆积的刺激深度,有效地提高糖酵解无氧能力。

三、发展专项力量耐力

发展专项力量耐力训练计划,包括持续时间超过10秒的运动。如阻力跑、越野跑、台阶跑。

1、间歇跑(200米+200米)×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6~10分)。练习要求:第一个200米为自然跑,第二个200米重点突出步长。定出相应的步数指标,随后再固定步数,逐渐向加快步频方面转换和过渡。

2、间歇跑(300米+300米后蹬跑)×3~4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10~15分)。练习要求:1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

3、间歇跑(100米×4)×3~5组(练习间歇1分,组间歇8~10分)。练习要求:准备期的前半段在沙地或软道上进行,准备期的后半段转入跑道,计时、计步。

4、上坡变速跑150米×6×2~3组(练习间歇1、5分,组间歇5分)。练习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适用于准备期的前半段,后半段转入跑道上进行,上坡跑变更为计时计步的后蹬跑,150米×3×2组。

5、拖轮胎跑200米×3×2~3组(练习间歇5分,组间歇10分)。练习要求:200米跑计时、计步。

四、发展400米专项有氧能力。

耐力跑训练计划是纯粹的有氧代谢,它用固定的速度持续不断地跑15—45分钟。虽然400米只要求5%的有氧代谢,但是对400米运动员来说,打好有氧代谢的基础,提高氧需求量,使两者的恢复时间缩短到最小是非常重要的。

一、越野跑:用4~5分钟1千米的速度(不要太快)跑30~40分钟(脉博达到150~160次/分钟)。

二、法特莱克:跑30~40秒+慢跑45~90秒,3~4组×4 。

三、用最大强度的60%~75%慢跑。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2篇

一、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训练

1、训练要点

(1)协调放松,便于快速起动

(2)舒适合理,便于发力。

(3)有良好的出发初始角度

(4)有良好的第一步技术

2、训练方法

(1)不听信号的各种起跑姿势起跑20m×(8-12次)听信号的各种形式(单个或集体等)起跑20m×(8-12次);听口令做“各就位”和‘预备’动作,听“预备“口令后,做间隔时间不同的听信号起跑(20-30m)×(8-10次)。

(2)多人一组的起跑练习,同伴用腿或手顶住肩做起跑动作,同伴用橡皮带在后拉住腰做起跑动作等。

(3)增加起跑练习难度练习,如上坡起跑、等动拉力器牵住身后起跑、负重起跑等。

(4)起跑后最大速度跑、快慢速度变化跑、快速跑接惯性跑等。

二、途中跑技术训练

1、训练要点

(1)整体协调、方式、有弹性

(2)快蹬、快摆、快节奏

(3)”扒地“后蹬,折叠高抬要到位。

(4)相关力量、频率和柔韧性。

2、训练方法

(1)跑的专门练习及专门练习过度到跑的练习

(2)60-80m的加速跑

(3)强化某一跑的动作练习,如负重摆臂、负重抬腿、扶垒后蹬、推人前跑等

(4)各种跨跑低栏练习。

(5)各种距离的快跑练习

(6)变换速度的波浪跑、惯性跑 、往返跑、放大步跑等,体会跑中的`放松技术

三 、弯道跑技术的训练

1.训练要点

根据圆周运动特点,体会弯道途中跑技术要求

2.训练方法

(1) 沿第6-8道弯道以最高速度的80%-90%的强度跑50-80m加速跑。

(2)沿第一弯道以3/4强度做50-80m的加速跑

(3)以各种速度做由弯道进直道的加速跑80-100m

(4)以各种速度做由直道进弯道的加速跑80-100m

(5)以各种速度在弯道上进行30-50m的起跑练习

注意事项

1.技术训练时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和不间断的纠偏过程,该过程应贯穿短跑训练的每个阶段。

2.短跑技术的训练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以形成适合运动员个人特点的短跑技术。

3.技术训练应以提高身体素质相结合,特别注意发展那些影响技术提高的专项素质

4.短跑技术训练以完善技术训练为主,对某些薄弱环节,可以在完整技术训练中有重点的加以改进

5.技术动作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短跑训练中应特别重视,任何练习的完成都要有协调放松的要求。

6.短跑技术训练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比赛使得技术得到巩固和提高。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3篇

一、训练计划的制定

训练计划的制定对指导训练和控制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的训练计划分成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

1、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年度、阶段、月和周的训练任务,以及想要达到的训练目的。

2、结合短跑专项的训练原则与特点,分不同时期和阶段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

3、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结构等不同特点进行训练安排。

二、短跑训练手段的最佳组合

年度训练、阶段训练、月训练都是靠每一个自然周训练手段组合去完成,每一个自然周的训练手段显得更为重要。最佳的训练手段组合可以使训练获得飞跃的进步。反而不恰当的训练手段组合,使训练水平达不到计划的设计要求,很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甚至使运动员出现严重的运动创伤。

1、训练原则

(1)每一种训练手段都必须精心的设计好,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2)每一种训练手段的安排都必须在体力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特殊训练和强化训练除外)。

(3)每周的训练手段都必须达到最佳组合和配比。

2、每个自然训练周中速度训练、专项训练、力量训练等训练项目顺序安排:

在一周的训练安排中,优先安排速度训练,因为进行速度训练时,奔跑的速度快、节奏性强,肌肉收缩性大。所以,要求训练时的肌肉质量和状态是一周最好的。其次,是安排专项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3、训练负荷的控制

训练负荷包括:“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周训练要遵守大、中、小负荷量安排。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盲目的大和负荷不够,都达不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4、在几种情况下不能或者不适宜安排训练:

(1)大训练负荷后,不宜安排速度训练;

(2)耐力跑后不适宜安排专项训练;

(3)专项训练后不适宜安排身体训练;

(4)高质量的'速度训练和专项训练课跑得次数不适宜超过3-4次。

(5)带伤不适宜进行有强度的训练。

三、短跑训练中各项训练内容和手段安排

1、速度训练:速度训练包括:各种形式的跑,快速肌肉力量等。

短跑段落安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

训练手段: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动跑、行进间跑、双人追逐跑、牵引跑、计时后蹬跑、计时单足跳、快速皮条前抬、快速皮条扒地、负重快速脚踩跳。

2、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最强力的手段,尤其是比赛期中专项训练更是以高强度、大密度而著称。专项训练主要是围绕着所从事的专项或专项上下距离所进行的无氧极限跑,其特点是强度高、间歇时间长,对内脏器官和肌肉刺激大。

训练距离安排:

100米项目:30米、60米、80米、100米、120米、150米。

200米项目:6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

400米项目:100米、15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

3、力量训练:

(1)在短跑训练中,力量训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其意义在于:可以使肌肉获得更大的工作能力,使肌肉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呈现出最佳的爆发力;可以使肌肉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更大的耐酸能力。

(3)在力量训练中,特别注意全面性、均衡性。

运动训练计划书 第24篇

(1)在走和慢跑中做撞线动作。当离终点线一步时做上体前倾双臂后摆的撞线动作。做这个练习时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一根终点带,让学生分组练习。

(2)中速跑30米后的撞线动作。

(3)加速跑40~60米。跑过终点后逐渐减速。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过终点,不改变跑的动作。

(4)加速跑40~60米做撞线动作。要求在最后10米开始加大摆臂的幅度和力量,在最后一步做撞线动作。

(5)预防过早前倾上体撞线的`练习。把终点带延后50厘米,做各种距离跑的终点撞线练习。

(6)100米全程跑终点撞线练习。

(7)150米全速跑终点撞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