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工作计划(通用3篇)

时间:2025-03-14 17:41:49 作者:admin

湖南省教育工作计划 第1篇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龙头。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日益增长。

《决定》要求,要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增强高等教育竞争力。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集中资源支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聚力打造学科高峰。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学科、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推进分类培养改革,实施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增强研究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明确,坚持需求牵引、市场导向,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打造湖南职教品牌。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机制,支持普通本科高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依托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一批职业技术大学。完善人事、劳动、分配和社会评价等制度,让职业教育得到更多尊重和认可。

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任务。《决定》明确,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决定》明确,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建设湘江科学城、实施“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等系列标志性工程,集中优势资源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精尖”人才。

同时,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湘头部企业、产业园区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建设高等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等。构建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评价与资源分配机制,推动有关高校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在湘转化率。

校友,是城市和大学共有的宝贵财富。2023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校友回湘”工作方案》,向广大校友人才发出回“湘”创新创业的“英雄帖”“招募令”。《决定》明确,要充分发挥校友“宣传湖南、服务湖南、投资湖南”作用,深入推进“校友回湘”工作。

除此之外,《决定》还围绕不断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部署。

(文/余蓉)

湖南省教育工作计划 第2篇

2023年,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动教育部与省政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推进机制,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

我省将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强职业学校校风学风建设,新增100所办学条件达标的中职学校,抓好14所楚怡公办中职学校改扩建工作。

打开职教“天花板”!我省将进一步健全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纵向贯通机制,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推进职业院校本科教育。

湖南省教育工作计划 第3篇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我省将加大推动已出台的配套政策文件落实落地,指导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程序等,深入总结基层破“五唯”经验做法。

此外,我省今年将推进全省中考统一命题相关准备工作,提高优质高中指标生比例和整体录取比例。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普通高中属地招生政策,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机制,落实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入学升学优待政策。

2023年,我省将深化数字校园建设,优化完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品牌,引领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记者 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