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书的商业模式包括(必备3篇)

时间:2025-02-12 14:26:16 作者:admin

项目计划书的商业模式包括 第1篇

1.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将收入、成本及利润等要素,进行专项提炼和评估,是商业模式的主要逻辑和架构。以前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是靠产品差价赚钱,信息相对闭塞。而现在的市场,信息高度透明化,同质化竞争越来越厉害,抢客户、打价格战等等形成恶性竞争,所以,企业一定要转型,一定要用多元化的模式来盈利。

2.销售模式。

传统的销售模式有体验式营销、一对一营销、全球化营销、关系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直销等,企业在选择销售模式的时候,切不可拘泥一种或几种模式,更不可以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学习、消化,然后建立适合自己的销售模式。销售模式就是把产品和服务,推送至有需求的消费者,并能有效实现成交的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2C、B2C、C2B、B2B、C2F、等等。

3.渠道模式。

就是你的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经过了哪些流通渠道,总经销→省级经销商→地级市经销商→县级经销商→乡镇村级终端店铺→消费者手中,是商品和服务由于销售行为,形成的流通路线或网络,用于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过去的互联网和物流体系还不发达,所以一个产品是层层分销,最后才到消费者手中,无形中抬高了产品的价格,但是现在互联网出现,信息流平台的出现,你可以通过开一个网店,直接将产品从工厂发货到消费者手中,大大节省了中间商赚差价的成本。

商业模式的要素:

商业模式通常包括定位、资源与能力、业务系统、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等要素。

1.定位:揭示了企业的战略方向、独特价值和目标客户,明确了企业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客户的价值,是商业模式要素体系中起奠基作用的第一要素;

2.资源与能力:企业拥有的、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

3.业务系统:企业达成定位所需完成的业务环节和业务活动,是商业模式的核心;

4.盈利模式:描述了企业获得收入、分配成本、赚取利润的方法和渠道,是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格局中实现企业利益的途径;

5.现金流结构:企业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时间序列上的表现形式;

6.企业价值:企业的投资价值,是评判企业商业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志。 商业模式的含义 商业模式是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企业整合内外部生产要素、搭建业务体系、推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搞笑运行系统,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盈利的目标。

项目计划书的商业模式包括 第2篇

公司简介

其中包括:公司名称、成立时间、主要股东、股份比例、主营业务、过去三年的销售收入、毛利润、纯利润、公司地点、电话、网址、电邮、联系人。

管理团队

在国内,团队的介绍比美国重要。所以开题要简单介绍姓名、学历/学位、毕业院校、行业从业年限、主要经历和经营业绩。

你和团队有哪些经验和在这个细分市场上有哪些特殊的经历?是否有出名的董事顾问或财务经理帮忙?你们能否拿到第一批核心客户与合作伙伴?

市场的潜在规模和你要解决的问题

市场的潜在规模包括:行业市场的历史与前景,内地或海外市场的规模及增长趋势,行业竞争对手及本公司竞争优势,未来3年市场销售预测。

你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描述关于该问题的真实情况及市场需求,要让投资人认识到这是个有趣且又真实需求的问题。

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产品/服务的介绍包括:产品的技术水平、创新度、独特性、竞争优势。

解决方案包括:为什么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你的方案比其他的方案要好。比如,自身的产品可能比现有解决方案更便宜、小巧、快捷、方便或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研究开发和产品制造

研发主要包括:研发团队技术水平、竞争力及对外合作情况,专利或其他技术水平成果及水平,已投入的研发费用及今后投入计划。

一般有实体产品的才会涉及到生产方式与设备,成本控制,但所有软硬产品和服务都要有质量保证。

营销市场策略

线上和线下的营销策略包括:在价格、促销、建立销售网络等各方面拟采取的策略及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你产品或服务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愿意付费吗?会付多少?目标用户会决定你的细分市场大小、竞争对手以及增长趋势。

竞争对手

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是一个不存在的市场。你要帮助投资人了解市场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们提供的现有解决方案,从而验证大家对市场潜在规模的直觉预测。即使你觉得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但是由于问题的存在,也必然有人会找到了解决方案。

所以,要承认市面上存在的部分解决方案,并有类似解决方案的潜在竞争对手,但是,要强调你的方案为什么更好,定位与队友有什么差别,真实诚恳的分析会增加你的可信度。如果没有竞争,投资人会感到紧张,觉得你不可信,根本没有花时间去网上搜索。

商业模式和财务预算

其中要包括: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回报率等,多过3年的预测都不可信。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拟采取的控制措施。

那些客户会付费?现在有哪些B2C的免费用户?怎样把他们转换成付费用户?往往B2B的解决方案价值链中有多名玩家,要确定对自己在价值链中的明确定位,谁会付钱?付多少?有些问题是没人愿意付费去解决的,还有一些问题,那就是获利者并不是付钱的用户。你的解决方案是一片维他命还是一片止痛药?维他命是不错,但止痛药是必须的。

融资说明

其中包括:资金需求额度、用途、使用计划,拟出让股份(可以算出融资前或融资后的估值),投资人权利,推出方式。之后会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什么样的里程碑,我们需要多少钱;什么时候才会达到收支平衡和赢利;预计收入、毛利和赢利的预算和假设基础的制造和销售数据都是什么。

项目计划书的商业模式包括 第3篇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分享过商业计划书该怎么写,有周鸿祎版的“商业计划书10条”,有查立版的“21条军规”,等等。有些人说写个10多页就够了,要精简;有些人说要在计划书里体现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公司发展规划。

设想,你按照网上的那些模板,花了几个晚上挑灯夜战,写完商业计划书,加上精美的封面,约好一个项目投资经理喝咖啡。实际上,可能那家伙连目录都没看,直接跳过你前面花了很多心血写的项目介绍、市场分析等,找到财务规划、风险分析这块看起来。

VC的诉求点

创业者苦于融资无门,那边VC着急银行里的钱花不出去。创业者和VC互相找啊找也没交集,也擦不出什么火花来,关键在于各自的诉求点不一样。

VC从来不在乎你的企业估值是怎么样的。投资人关心的和创业者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资本的本性就是钱,你给钱就好了,整天整那么多玄乎的一点儿意思都没有。因为风险投资的制度就是如此,制度决定思考方向,跟法律一样,没有哪个人的主观臆想能凌驾于制度和法律之上,所以投资人关心的就是风险分析,看你会不会把钱打水漂了;看财务规划,看今天投你一块钱,明天能不能赚两块钱,年底能不能赚一车金砖回来。

突出重点,内容为王

刚开始我和大多数创业朋友一样,对商业计划书没有详略得当的概念,即使有的话也是头重脚轻,在项目介绍、公司战略这些虚无的地方花费了太多的精力。然而往往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反而是别人最不看重的,投资人重视的是数据这些比较实在的地方。其实,投资人每天要看很多份商业计划书,不可能每一份都去仔仔细细审查,对其中的每个条目都去认真研究,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对项目比较关键的几个问题认真看一下,通常看一份计划书的时间也就两三分钟。

有些创业者为了能更加吸引投资人关注,把商业计划书打扮得像新娘一样,虽然这样做可以在第一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内容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项目不够有前景,内容表述不够清晰,光有一个华丽的外表很容易让人把你理解为一个浮夸的创业者。

切忌谈平台

现在“平台”这个词成了创业者口中一个高频率词汇。

很多投资人都非常讨厌创业者在商业计划书里谈平台这件事,原因很简单,平台不是炼出来的,不是搭出来,平台得有上下游各个行业的兄弟给你当柱子,他们凭什么愿意给你当柱子,让你在台上风光啊?给个理由先。平台要稳,台下的每个柱子都得有好处,不然今天你要唱戏了,某个柱子不爽了请个病假你的戏就没法唱了。

很多投资人也是从创业者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有的也犯过建平台的毛病,当你跟他们提建平台的时候,他们脑袋就大了,你就等着受到他们的思想鞭挞吧。

平台刚开始其实就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儿,等于邀请人来家里开Party,结束了碗筷得自己洗,水电费得自己出。当你公司大了,你不说自己是平台别人都会说你虚伪,都争着喊着说要给创业者开放你们家的平台。

切忌谈只缺钱

钱!钱!钱!创业者的不可承受之轻。

VC,你若需要什么要钱的理由,一万个够不够?

这是你的角度,创业者忘同理心。融资也一样,卖的是公司的股份,但这个不是定价来卖,而是溢价卖出去。你跟VC是一手交钱,一手拿股份,然后顺带来点儿赠品,期许一下未来,憧憬一下美好的明天。

同理,你在商业计划书里谈的都是钱,商业规则里虽然谈钱不伤感情,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你的项目就差钱,差多少,百度市值500亿,给你500亿能再造一个百度吗?苹果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你要多少钱能再造一个苹果?

VC都是很精明的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成功的创业者转身成为VC的,他们的操盘能力一点也不亚于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如果项目有钱就可以干,凭什么溢价买你的股份?!

干销售之前得卖理念,理念卖好了,东西自然就卖出去了,对方也就把钱打到账户上来了。要钱自然不能这么赤裸裸,得先讲点有内涵的东西,比如说,你自身的能力多么强,你的团队里有技术多么牛的人,你的客户多么忠诚。手里的“大学生创业标兵”之类的伪荣誉就别拿出来晒了,两个字—丢人!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要让对方觉得这件事非你干不可,给多少钱让别人干都够悬,自己干更是死路一条。

切忌谈市场大

有幸看到某些商业计划书的开头都是这么写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必然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更牛的还会加上_×号文件表明,要加大力度发展此行业(这是国家的意思,你们VC看着办吧),国家的支持加上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都会接触这个行业,每个人都会使用这个服务和产品,我们公司只要取得其中哪怕万分之一,也是躺着可以收钱的,你们VC估摸着看吧,机会就一次,然后再从网上找一堆艾瑞的、易观的调查数据作为自己描述没问题的证明。

其实当你明白每一个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项目信心满满,都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社会,每个都会在商业计划书里大书特书。但是你的目的是要告诫他们热爱祖国呢,还是让他们来投你项目的。

不管从哪方面看,说这些假大空的话都对创业者不利,创业是细节的较量,宏观方面的留给那些经济学家去预测。古往今来,在最不受人认可的行业走出一片康庄大道的不大有人在吗?有些人身处时代浪潮尖端,形势一片大好,摔的跟头也不轻啊。马云说:“企业家听经济学家的话会死掉一半,创业的人不要拿着望远镜看山的那头,要低头看自己脚下的路,没有一条创业路是平坦的,别还没走到山脚下还在憧憬山那头的时候就死掉了。”

切忌谈没有对手

有些创业者认为自己做的东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己是全世界上独一无二做这个生意的,那么也当然是行业第一、规模最大了。要知道,当你想到一个Idea的时候可能全世界已经有1000个人同时想到了,有100个人会去实施,有那么三五个做成的。没看到不一定代表没有。商业计划书里要求的就是严谨 ,满嘴跑火车的人要好好收敛一下了。

我曾经做的基于社区的网上超市项目也自认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可能不是,但是模式我认为是。当我满心欢喜做着的时候,发现竟然10年前已经有人开始做了,虽然做得不成功。顿时失落感巨大!自己做的项目本以为是10年后的产品,结果没想到是10年前的老古董,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竟然陈腐到如此程度,简直是晴天霹雳般的感觉。

所以大学生创业者朋友们,千万别认为你的Idea牛得要死,没人想到,更没人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放在人口第一的中国绝对正确。

在你没有弄清这个市场是否还有其他人在做的时候,要么直接说没看到,要么不写,投资人都见过各行各业各种奇葩的人,眼界比你广得多,说的不对或者不够准确,对你的商业计划书来说是减分的。

别忘了提VC怎么退出

终于把商业计划书给搞定了。等等,想想最后是怎么华丽地收尾的……难道没有吗?这个结尾老掉牙或者很鸡肋,但是是必须有的—怎么处理VC退出的问题 。总得给人一个展望,这轮融资完,再有好几轮融资,这时手里的股票早就溢价好几十倍了,赚了这么多钱怎么拿回去好?VC被人认为是干傻子的事就是因为他不管你公司再怎么好,时间一到都得把钱抽回去,即使下一个投的公司还不如你这家,他们也像火烧屁股一样拼命催着你,把他们的钱套出来。其实他们也是有苦难言。

简单说一下,VC就是风险投资基金,买过基金的朋友都知道他们是有回报年限的,有的7年,有的9年,年限一到他们就要按承诺把赚到的钱分给出资人。出资人一看这家VC管理人员有眼光,能把钱变成更多的钱,名声好了给这家VC钱的人自然多了,下次募资就能募到更多的钱。VC钱多了,体量也大了,就能投更多、更大的项目。钱这个东西都希望往钱堆里跑,钱多好办事。巴菲特为什么能百投百中?就是因为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巴菲特的多年苦心经营下已经是一家体量巨大的投资公司,没有什么项目他拿不出钱投的,你只要跟他说明他能赚到钱就行。你的项目只要在地球上干他都给得起钱。大钱投大项目更稳妥,比如即将上市的公司,比如一些百年老店—IBM、吉列公司等。刮胡子的首选品牌肯定是吉列,男人晚上都在长胡子,等于巴菲特投资了吉列公司连躺在床上睡觉都在挣钱,这样的公司当然稳赚不赔了。而且巴菲特巴名声在外,钱都是自己公司的,不存在短时间内变现的问题,投的公司又稳又长期持有,他赚钱多那是自然的了。

哪家VC都想像巴菲特那样,做事大手笔,不用被各种资源限制。所以,小VC想变大,大VC想变得更大,更大的还想变得最大,贪婪目标的驱动下,资本就是贪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