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1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自主识字、阅读、交流、写作等;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对写景状物类文章能进行初步赏析与感悟;具备查阅资料的条件与能力,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初步具备问题意识与探究欲望,喜欢想象,向往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一切充满好奇,也有自己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图画、视频、课外资源等引导学生感知形象,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细节,提高表达能力。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
2.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3.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更详细。
4.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及好处,掌握分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生字、生词,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理解有新鲜感的词语。
2.让学生通过默读、有感情地朗读、比较阅读等多种读法,融入情境,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诗词意境。
4.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唤醒其生活经验,积累并加丁生活素材; 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方法写作并修改想象习作。
5.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阅读材料,创设表达空间,走向生活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本单元的主题可归纳为“触摸自然”,通过阅读课义积累词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大白然美好风光的热爱,尤其是对我国西部、乡村等生活的热爱。
四、教法与学法
1.多种形式朗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学生可采取默读、有感情地朗读、通读、比较阅读等方法,采取自读引读、交流读等形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通过重点词理解课文内酒。
3.情境教学法。本单元内容主要为山河湖海的景色,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这样能有效地帮学生理解课文。
4.读写结合。教材中第2 课课后安排了小练笔,作内容也是从第2课中迁移的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提炼写法,让学生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11—12课时安排教学(其中第 1-3 课为精读课文,1—2课分别为 2 课时,第3课为3课时,第 4 为路读课文,1 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2 课时)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主题式”的单元编排方式。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其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两篇略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还有一个“口语交际 习作”和“回顾 拓展”。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来落实读写训练点。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确定“做什么”、“怎样做”。
所以,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般先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
现在提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构建“生本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与成长,所以今天我们不妨试着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析一下第一单元应该达成的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组19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
2、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
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3篇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