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1篇
优点大家都知道,说点儿我觉得这次比赛欠缺的吧
(一)赛前宣传:
1、个人认为宣传时间太短。
2、覆盖面比较少,不是特别完善,员工们对比赛了解的比较少。
3、前期海报数量太少。
(二)摆点报名:
1、与组员沟通不够,应该让他们时时了解比赛流程及策划。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宣传,拉动大家报名。
2、每个部门应该统一规划,集中统一分配任务,避免临时电话支配,同时可以减少花费的支出(提前开会分配任务到每个人)。
3、提前调动组员的积极性,让大家以一颗积极的心态去摆点,这样起码大家都会有勇气喊出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报名人数。
(三)赛前准备及比赛:
1、比赛前一天,所有人员应该集中动员。把所有东西在比赛前一天晚上全部弄好,特别是音箱设备提前调试好。
2、这次比赛我觉得负责救生部分的部分成员态度消极,主要原因是救生工作相对比较枯燥,和本人相对缺乏责任心。
3、比赛间隔期内,冷场时间过长运动员比赛时间与休息时间没有协调好广播在引导比赛流程及场内人员处理上没有处理好。如,在安排运动员的'位置:在闭幕式上应该及时引导获奖的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到位而不是任其观看泳姿展示,以致后来领奖时还要专门花时间去排序和造成领导入场和进场的困难
4、接力赛应该在预赛之前就开始广播,而不是在预赛快完,运动员都走的差不多了才播
5、节目可以适当多准备几个,可以及时串场给运动员足够的休息时间
(四)赛后安排:
1、我觉得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被安抚,可以在比赛的当天晚上请吃饭或者分发一定的慰问品的形式以此来保持下边工作人员的士气
2、物品应该及时清理核对数目并归位
总结:在这次比赛中,我觉得自己学到不少以前不曾学到的东西,比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提升,在这里面发现我们的不足并改进,同时一步步把我们的比赛办的更好。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2篇
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为了让我校全体同学心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这就是社科举办这次感恩演讲征文比赛活动的理念。
人文社会科学院组织举、策划、举办了这次活动。展现了人文社会科学院对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风尚的重视,同时也通过演讲征文的方式从学生的思想上加以纯化,从基层做起,做良好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学生一棵感恩父母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
2、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
3、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母亲还有很多人。父亲、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
二、活动过程
1、“感恩”活动倡议。
2、“感恩”演讲征文。
3、“感恩”演讲评比。
这次活动深受领导重视,以张永华院长为首,马晓玲、葛雪琴、白雪燕为主力评委。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对来自各个院系部的80余篇作品进行认真仔细的评判,并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若干。其文章有各自独到的特点,优异之处。
以下为获奖人名单:
一等奖:《留念里的`记忆》人文社会科学院10法学刘慧二等奖:《感恩的心》人文社会科学院10法学田晓娟
《那些未寄出的信》人文社会科学院10心理韩志霞
三等奖:《感恩的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信管贺英英《感知情深·泽天下》人文社会科学院10心理石喜爱
《有爱,有恩,有思,有感》09级口本郭彧赟优秀奖:《感恩的心》护本四班
《感恩的心,感谢母亲》护本四班王晶《学会感恩,让生活充满爱》09口腔赵晓婷《感恩的心》人文社会科学院10法学杨文宁
总之,感恩的主题是永恒的,作为我们,肩负着重担。新时代不仅需要技术人才,社会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生活的人才,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一颗感恩的心,积极的面对生活。让人文的光彩照亮校园,让社科的真情重温在师生之间,让社科感恩的动潮在整个校园传播。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3篇
为了“促交流互发展”提高计算机技能于20xx年11月24日下午我校开展了双语教学“促交流互发展”提高计算机技能打字比赛。举行本次电脑打字比赛是为了提高我校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各科学习,利用电脑处理日常生活必备的能力。在综合教研组精心准备策划下,本次比赛不但提高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深入贯彻落实了我校双语教学这一特色,使我校双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本次比赛在综合教研组组长裴晓玲老师的指导下,由实习老师杨霞策划组织。现就本次比赛做如下总结:
(一)准备工作作的相当充分,使比赛进行的相当顺利。
首先,在比赛前期,我们作了详细的策划,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分工合作,把每个环节都作的很不错;其次,在临近比赛时,我们提前进入机房再次检查了计算机,为参赛选手准备好所使用的软件。并在比赛时把参赛选手按顺序带入机房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由综合教研组组长裴晓玲老师分配其他负责老师的工作内容,综合组的老师们各司其职,都能够认真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并且为参赛选手解答疑问,从这点来说本次比赛是非常成功的。
(二)比赛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此次比赛中,我们设定了严格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采取字数正确率=总成绩的方法,正确率越低,总字数越少的'选手成绩越低。每个选手的得分现场统计出,确实做到了“公开的”原则。比赛共60人报名,但由于个人原因,有个别选手未能参赛。参赛的两个组(低年级组、高年级组)分别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获奖名单见附表1。
(三)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比赛时间一再推迟,导致部分参赛选手弃权;活动要敢于创新,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举办活动要让选手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通过此次比赛,不但提高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促进了我校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希望在本次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综合教研组能够再接再厉,积累经验,争取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平台,不断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四好少年。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4篇
20xx年10月31日上午九点整,由唐山师范、唐山学院、联合大学和轻工学院联合办的唐山市第三届魔方公开赛正式拉开帷幕,地点在唐山学院北校区阶梯教室。此次比赛邀请了前世界盲拧冠军陈丹阳莅临指导魔方比赛有益于提高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手眼协调与手指的灵活度,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运动。
唐山市广大魔方爱好者积极参与了本次比赛。唐山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进行采访,有五十余名唐山地区魔友参赛,规模为唐山市最大,比赛严格按照WCA流程进行,顺序开始三阶速拧初赛、二阶速拧、四阶速拧、八片魔板、十二片魔板、三阶甲组决赛、三阶乙组决赛,中间穿插金字塔、魔尺、镜面、飞碟杯的表演赛,为协会之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魔友表现出色获得优异成绩,还被评为“最佳团队奖”
小魔友的风采
我校代表团此次大赛因为准备不是很充分,赛事现场略显混乱,裁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工作人员对现场的控制也不够,为此,我们在之后的例会及唐山市魔友聚会中将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为明年的CCA、WCA赛事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活动,积累了较多的活动经验,对以后活动有较大的帮助。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5篇
为迎接09大一的新同学,提高设计学院在大院当中的活力形象,我们部举办了扑克牌大赛活动,这次的活动使得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广交朋友并提高了交际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与此同时,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也使09级的新同学基本了解了设计学院学生会。
此次活动是在宣传部所有成员的组织下进行的,本活动定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金秋的傍晚,比赛在一片欢快喧闹的气氛中开始,参赛的选手非常多,以至于忙得我部成员不可开交,场面十分壮大,其中不仅有大一的新同学,还有大二及大三的师哥师姐们也在百忙之余来参加我们的这次活动,气氛十分高涨。开场后,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很多同学对定下的规则有些疑问,最终在我们的裁判员耐心的解答下,问题得以解决。就这样,在我们的共同维护下,我们的比赛在一片激烈却又和谐的氛围下紧张的进行着。
但是,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规则的确定不够完善、两个场地的交错连接不够紧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向副部师哥师姐学习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这次活动办得还是很成功的,其实,这个活动的想法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一直怕进行不好没有实现,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我们部的成员都很开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使其顺利进行,我们想了很多,因为在此之前有很多人说这个活动不好办,但是我们却能在师哥师姐们的指导下将结果办的出色,这其中的种种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这场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学院的形象,还锻炼了我们干事的办事能力,我们会以这次的活动为动力继续为以后的工作增加光彩!
同时,再一次的感谢在此次活动中给与我们帮助和积极参加的同学们!谢谢!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6篇
为了丰富我校师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出积极的精神风貌,在校长室的支持下举办了这次的象棋大赛。通过本次活动,展示出了广大师生的聪明智慧,加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在棋艺对决中展示自己的沉稳与睿智,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国粹的无穷魅力。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各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鼓励,增强了友谊,增进了感情。在各部门的积极密切配合下,比赛的现场环境十分的安静,围观的师生也十分的遵守比赛规则,并没有大声的嚷嚷,选手们在那个小小的棋盘上斗智斗勇,针锋相对,裁判员端坐在旁边一丝不苟的执行自己的职责,充分体现了比赛的公正性。虽然比赛激烈,但是参赛选手就比赛的竞争性并不给予过度的关注,他们都以‘下棋为主,以乐趣为目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来参加此次象棋大赛,他们赛出了风度,赛出了棋品!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如下经验:
1、本次象棋比赛活动计划周密,比赛赛制、流程清晰,在比赛期间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使得比赛能够流畅、有序的进行。这就提示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组织活动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以免出现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应对,或者比赛不能按计划进行,延误比赛进度以及耽误参赛选手的时间等事件的发生;
2、本次比赛由于各班主任积极配合,宣传到位,使得比赛当天会
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太多的喧闹声,并且在抽签和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能够保持会场安静,很好的维持了场内纪律。
3、比赛中,组织人员的比赛职责清晰、认真负责,极大的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负责抽签和维持场内纪律的组织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很好的安顿赛前场内秩序;摆棋和计时的人员也能够相互配合好,顺利的将此次比赛进行下去。
〃以后活动应该避免的不足:
1、参赛选手数目还是不足,没有达到全校全员参与的程度,在以后的活动中要设法加以改进,让全校广大师生去不参与到象棋比赛中来,体会其中的乐趣。
2、比赛的奖品形式过于单一,以后的活动中准备的奖品应该是价值不高,但是创意要足,从而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对比赛充满期待,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关注本场比赛。
最后通过此次比赛,我院秉着重在参与的原则,各个比赛段,分别评出了第一名一位,第二名一位,第三名两位。我相信此次象棋大赛一定给我们校每位选手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回忆!
以后我校要继续以象棋教育为特色,发挥好这项国粹的优点,带动学校文体活动的再繁荣。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7篇
本届建筑系新生杯篮球赛在11月16号圆满结束,整个活动历时10天,通过这次篮球赛,不仅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在篮球赛比赛期间,尽管课时的紧张,尽管中午烈日当头,同学们还是毫无怨言的打好了每一场比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勇拼搏,以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比赛的体育精神完成赛事本次篮球赛中同学们展现了自己精湛的球技,一系列的比赛结束后,13工造3班获得第一名,13工造2班获得第二名,13建设2班获得第三名,而我们又在没有的获得名次的班级中评选出13建工4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他没有获得奖项的班级也不要气馁,你们同样很棒!篮球赛是我作为体育部部长后第一次策划的活动,一开始的策划活动,到布置任务,再到赛程的安排,最后比赛的进行都有着一些想的不周到的地方!多亏了同学们发现其中的瑕疵并督促我及时改正,才得以活动过程中不出乱子,最终顺利完成活动.
感谢每一位上场拼搏的运动员,是他们为建筑设计系争夺了荣誉;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他们的支持得以篮球赛能够如此顺利的完成,老师们是运动员的强心剂;更加要感谢的是场下发出喝彩的同学,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建筑设计系的成绩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全体建筑设计系人员!我们最重要感谢的是我们自己,感谢对手。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8篇
新丰初中科技艺术节 “正青春·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20xx年12月1日下午,在我校第一届科技艺术节开展之际,语文组特举办此次“正青春·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
本次活动中,各班语文老师精心选择诵读内容,组织学生认真排练,比赛如火如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赛场上,同学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精彩纷呈,让全校师生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特别是叶嘉怡的《黄河颂》,刘薇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慷慨激昂,激起了学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周瑞的《致橡树》,蔡洁的《爱莲说》,音韵优美,使学生沉浸在典雅的.诗情画意中;王方园的《相信未来》,姚君山的《因为我是中学生》,铿锵有力,让我们看到了新世纪学生的乐观自信。
活动结束,评委们依据各年级组朗诵基本功、音乐选择、现场表现力及表现形式等多项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分别评选出了
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状及奖品。
本次比赛活动是语文老师充分利用晨读、语文课、社团朗读活动指导学生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诵读的缩影。此次经典诵读大赛,在全校营造出继承、弘扬中华经典,传承千年文明的氛围,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了浓厚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良好的文化氛围。
比赛结束后总结几句话 第9篇
20xx年三月,让我期待已久的学院的辩论赛正式拉开序幕,在各院系相继火热开展。
今年我仍然积极参与,但与上年不同的是,托我在学生会的职位的福吧,我今年是在外语学院的辩论赛里做评委,上年是代表做辩手。
说到很期待这个辩论赛呢,我就想先说说我高二的一件事。
高中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广播站站长,刚好在我高二遇上了我们市两年一度的辩论赛,因此才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这个比赛。为什么我要强调我参加这个辩论赛的时间呢,是因为高三的学生要高考,学校一般不允许他们参加,而高一的学生则被认为还太小(虽然跟高二只差一年),除非口才表现很出色否则也只能怨无缘了。所以,在高二,而且当时我又是广播站的站长,所以自然地,机会就比较大了。经过几位老师层层筛选之后,最后只剩下6个人。
那时那个比赛经过了两轮,初赛的时候我并不是辩手,决赛的时候我是三辩。即使在初赛的时候我不是辩手,但是也还是要参加每次的赛前讨论和跟他们做一样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师的计划是根据辩题从我们6个里面挑四个最合适的上场,所以从初赛到决赛,我们六个无论谁有没有上场都要参与所有准备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了第二名,总分排名也是全场第二,仅次于我们市最好那所高中。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3个月,从3月多一直到5月底。那时还是水平测试年,简直忙坏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深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决赛的评委。我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那时他还是暨大学生,忘了是大三还是大四了。在比赛前,我们有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就是他主持的。主办方介绍他的时候说他大一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并且得了第二名,大二转战幕后,带领着学校的辩论赛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得了第三名。之后还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让我难忘的原因不是这些。
他给我们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提到过许多我们那些高生闻所未闻的激烈又千奇百怪的辩论赛现场交锋,以及许多我们那些从没接触过辩论赛的高中生想都想不到的辩论技巧。虽然那个培训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不到,但是自那之后,尽管空闲时间不多,我和一个跟我一起参加辩论赛的好朋友还是地找了许多历年的辩论赛录影和相关资料兴致勃勃地每天用一个小时来看和学习、研究,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
里面的广博的学问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对辩论赛保持着相当的兴趣了。
下面,我想说说我去当评委的两场辩论赛,作一下总结。
三月十五日
正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08商务英语6班(翻译)
反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08商务英语2班
正方立论:1、广泛社交不是指不加选择地社交,而且有选择性地参加。只是选择的范围不必太局限。
2、广泛社交不是说不学习,将所有的`时间全用于参加社交活动,只是表现在课余时间。
3、广泛社交能带来广泛的人际关系脉络,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大大利于就业。
反方立论:1、解释“社交”在中文里的意思。
2、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广泛社交会大大地减少学习时间,而且导致学习不能专心。
3、更好地就业取决于学习成绩,而非人际关系。
4、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攻辩总结:
正方(只由二辩完成):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逻辑错误,让反方有机可乘,例如:大学生将来就业,人际关系比学习更有用。反方问:那你为什么还来上大学,不直接出去社会建造人际关系算了?难道你花那么多钱来学校只是为了参加社交活动?
同时,反方太失风度。每次正方发言还没结束就一再打断,次数频繁,语气非常尖锐不客气。
攻辩小结和结案陈词双方都完全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几乎完全没有现场的小结。
全场总结:正方和反方都不是完全熟悉比赛规则,多次出现犯规现象,如:在攻辩环节,被提问方不能想提问方问问题。
全场比赛双方都没有拿出多少实际有力的资料作论据,如:信服度比较高的数据,名人语句等。
比赛中,双方都没有注意到,在攻辩环节的时候彼此辩论的点已经不同了。如:正方坚持广泛社交是指选择性上不太局限,而非数量,但反方一直与正方辩论的是正方的观点是指广泛是数量多,而正方没有意识到,还一直被反方牵着走不出被动。反方也一直对题目有误解: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意思是利弊共存,不是有利就不能有弊。反方却一直都在这样的理解中与正方同学展开辩论,正方在反方误导下偶尔也会陷入这个误区走不出来。……
总体感觉,正反方实力其实相当。只是反方的反应要更快些。
三月十六日
正方:挫折能使人成长:07商务英语3班
反方:挫折不能使人成长:07商务英语5班
首先,我觉得这个辩题很有问题。“能”、“不能”太绝对,而且挫折使人成长这个观点基本上没有悬念。这样的话,这个题目对反方不太公平。
全场总结:
正方可能在题目带来的自我优势下相对比反方气势强大很多。正方在使用普通话上的优势比反方明显许多,因此反方在语言和题目两个原因下,信心和起誓都不如正方。
当晚的情况看来,表面上似乎是正方一面倒,但这是由于反正没有捉住每次机会。正方出现漏洞的时候不仅没有立刻捉住并且反驳反而顺着正方的话陷进了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在默契上,正方不如反方,几乎每次反驳的任务都只落在一个人的身上。
双方都已经参加过一次辩论赛了,因此在理解和把握比赛规则上没有大问题,但却不会利用规则,没有好好利用。尤其是反方,每次正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或者逃避问题都能成功,反方没有揪准这个机会指出正方不回答或者不正面回答来为自己增加加分机会同时为让对方失分。
最后,正方只是乍看之下很强罢了,实际上并不是。
小思:
其实这些话,在点评的时候我就可以讲的。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没有说或者没完全说。
现在就忍不住要想,不当场好吗?
15号的时候,因为评委里有还有两位老师,我在老师们之后发言。而老师们点评时只大大表扬双方,小小提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所以到我的时候,为了顾及老师们的面子,我只说了两个问题。而16号的时候就因为没准备好,之前我以为只是老师上去点评,所以将到点评的时候我还在打分,突然被叫上去,头脑有点空没转过来,所以也没说很多。
好象燕珊那么直吗?(她直接说另外两位评委的观点是错的)
这样的话,做一个评委算尽职了,但是就同在学校而言,似乎没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