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汇总11篇)

时间:2025-01-02 11:55:31 作者:admin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1篇

xxxx年4月9日 星期二 晴

研学旅行开始啦

星期二,阳光灿烂,吃完早餐后,同学们兴奋地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开始了研学旅行。

分宿舍、发军装、开营仪式、学着打水、就餐纪律……第一天很快到了晚上,这是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经过了一天的约束,每个宿舍就像菜市场一样,没有了教官的监管,个个都嬉皮笑脸。有人在大声说笑,有人在床上蹦来跳去,有人在享受美食……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不过好景不长,教官终于还是来了,同学们就像受惊的兔子,立马四散逃窜。

真是自由的一天啊。

xxxx年4月10日 星期三 雨

快乐的一天

“有人醒来了吗?”熟睡的我被一个声音吵醒了,我打量了一下周围,才发现我是在宿舍的床上。今天的内容丰富,有人早早就醒来了。

我们排着队伍,走进了进行野炊的场地。看着那一排排的炉灶,我心中跃跃欲试,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其他同学也大多和我一样期待。等教官分好组,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冲向自己所在组的“地盘”,手忙脚乱地开始了做饭菜。别看我们是家里的宝贝,但做起事来也是有模有样的。周佳妮、李欣宇轮流切菜,我也兴冲冲地跑到捡柴区去抱柴,回来时,我们的“厨师”彭煜芩已经准备开始炒菜了,一旁的陈俊宇和隆俊平正在配合默契地烧着火。火在陈俊宇的精心呵护下慢慢变大,火苗如同调皮的小孩子,一会儿蹿得好高,一会儿又低头问好。彭煜芩左翻右炒,很快,菜香便从锅内飘出,引得站在旁边围观的我们馋涎欲滴。

场内到处是欢笑笑语,有被烟呛得眼泪直流的,有炒菜忘记放盐的,有煮饭火太大把饭烧焦了的,有做紫菜蛋汤先把把紫菜洗了结果捞不上来引起笑话的……

火腿炒黄瓜端上来了,清炒白菜端上来了,辣椒炒黄瓜端上来了,油亮亮的红萝卜、白白的冬瓜、紫菜蛋汤、……自己做的菜就是好吃啊,吃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一个个笑开了花。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xxxx年4月11日 星期四 雨

研学之旅结束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研学之旅今天要结束了。

我们坐在食堂里等着车,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我的心中却在怀念着这几天度过的快乐时光。

我怀念第一天在礼堂做手工,怀念充满欢乐的野炊,怀念快乐的CS真人枪战,怀念晚上大家一起看电影,怀念精彩的文艺晚会,怀念着宿舍那段自由的时光……今天,这一切都变成了回忆。这可能是小学阶段我们大家一起最后的一次出游,想想还真有点伤感。

今天真是难舍的一天。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2篇

一天,动画中的孙悟空和老夫子邀请五个福娃去旅行。五福娃异口同声道:“去哪里旅游?”老夫子说:“去火湖旅行。”欢欢说:“太好了,火湖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那我们明天开始,”晶晶兴奋地说。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到了,但是孙悟空很久没有出现了。突然,旁边一辆白色的车开口了:“朋友,我来了,快坐吧!”朋友找到了孙悟空,上了孙悟空的车。孙悟空像以前一样飞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火湖。五福娃忍不住跳入水中。当孙悟空和老夫子在岸上做饭时,老夫子挑出附近的许多干木头,把它们堆在一起。孙悟空吐出一堆火,点燃了干柴。老夫子从他带来的东西里拿出餐具,并架起了一个用来抄菜的锅。孙悟空从背包里拿出蔬菜、肉和零食。老夫子又支起了帐篷。

不只是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了,福娃已经上岸了。和孙悟空做了许多好吃的家常菜,如飞鸟腾飞、飞舞、百花盛开、万等。福娃、孙悟空和老夫子饱餐了一顿……

我的故事还没讲完!下学期请准时看我的作文。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3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周三学校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带我们走进中卫沙坡头,感受它的魅力。

星期三早上,我满怀兴奋的心情背上背包到学校集合,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大巴车。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沙坡头。

走进沙坡头的大门,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羊皮筏子体验基地。听导游叔叔讲,所谓羊皮筏子,就是用羊皮做的筏子。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这样羊皮筏子才能浮起来。听完后,我十分佩服人们的聪明才智。

接下来我们来到3D玻璃桥,感受3D技术的`魅力。全桥总长328米,垂直高度10米,由138块玻璃组合而成,其中透明玻璃61块,3D画面玻璃77块。站在桥上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脚下是波涛汹涌的黄河,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中午,我们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在沙漠中徒步行走,这让我深刻体验到了水是多么重要。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4篇

山东曲阜和邹城是文化圣地,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课外学校,也是社会实践的大班。一堂好课值得珍惜和收藏。

第一天,我们去了圣贤之乡曲阜,参观了“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夫子庙前有神道,两旁种着松柏,气氛庄严。走进万仞宫墙内的夫子庙,穿过郁郁葱葱的古柏,学生们似乎已经走到了古代,成为了孔子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聆听着孔子的教诲,感受着杏坛下圣人的伟大情怀和历代老师的点滴。门楼上的匾额颂扬孔子的成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钦佩油然而生。

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的“世界第一”孔子学院。大厦的建筑和大厅错落有致,九个庭院和三条道路的布局给我们带来了最正宗的儒家文化。孔府,也叫盛宴公爵府,是孔子后裔居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大厅和建筑,东有寺庙,西有学校,中间有建筑。

然后,我们走进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宗族墓地——孔琳——号。苍松翠柏、参天古树、竖立的石碑、无数的石器和一万多个孔子后裔的坟墓。地上有汉、宋、金、元、明、清、民国的石刻。学生们看到了孔子的儿孙与他们的儿孙合葬的布局,感受到了自贡尊师重道的悲苦之情,懂得了儒家“仁”的含义。

曲阜的三个洞非常壮观。它们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沧桑!

曲阜的“三孔”游学使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由衷崇敬、敬畏和践行。

第二天,在告别曲阜之后,我们来到了山东邹城,孟子的故乡——。当你走进孟寺,你会看到寺内沧桑的石碑和苍翠的古柏。孟子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鱼我所欲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传下来的经典。“孟母三大运动”和“从树上抓鱼”的故事流传至今。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我们回到它的原点,亲自感受文化的灵魂!

面对方群厚重的寺庙,它不仅反映了一代伟人的伟大,也反映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历代帝王到普通百姓,从文学家到蚱蜢,他们都尊敬他们,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仍然看不起这个世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无论谁用文化,暴君还是君主,盛世还是乱世,它都将永远繁荣,而儒家文化散发着世界的高贵魅力。

我们走出三个洞,充满了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真正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古人赋予我们的传承魅力。

这次研究之旅一定会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记忆,值得珍惜!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5篇

终于周四啦,我们要去天童森林公园春游了,那天,阳光明媚,我们的大部队出发咯!

这次研学有五个模块,五个小组,我们还要评选出优胜组。五个模块分别是庇护所,水净化,担架,自救包扎,评比优胜组。

我觉得最好玩的是庇护所和担架。庇护所是用绳子,三根竹竿,防雨布搭的。我们组先把二根竹竿用绳子绑起来,再架上第三根竹竿,再绑起来,形就完成了,现在盖上防雨布,然后把防雨布也绑好,一个简易的庇护所就完成啦!

接下来是担架。我们用一块帆布和两根竹竿就可以了,先把帆布摊开,然后放上竹竿,折上布,完成!我还上去躺了呢?

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模块。我们组在优胜组的`评比中胜出,真是荣幸啊!

研学真好玩,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6篇

五月,恰是好时光,我们迎来了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的研学游。

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大家唱歌、诵诗、讲笑话,不亦乐乎。车上溢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本是阴阴的天,被我们的欢声笑语所感动,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

不久,就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银杏湖公园,进入大门就看到了我们熟知“音乐喷泉”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只见那喷泉“翩翩起舞”。喷泉池边还有许多荷花,浮在水面。我们赏着路边的美景,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游乐园。

首先,我们直接奔向海盗船,坐在船上的人叫声连连,下面的.人翘首以盼,终于到我们了,为了刺激,我特意选了船尾的座位坐下,海盗船启动了,大家兴奋地高呼,当海盗船到90度时船内的人有的捂着脸,有的低头看鞋子,有的扬臂高呼,有的闭眼尖叫……海盗船下来后,大家如同灵魂出窍一般,甚至腿部都在抖。

其次,我们去坐了旋转木马,接着,大家因志趣不同,便解散了,我去坐摩天轮,在最高处里拍下了南京银杏湖乐园的所有景色。

在摩天轮的最高处,我发现这个乐园不仅有游乐园,还有生态园,我便暗下决心去生态园转悠一会。

一个吊桥隔开了生态园与游乐园,却仿佛隔了一个世界,这边没有吵闹、喧哗声、没有尖叫与游戏设施,有的,是那美丽的景色。

独自走在桥上,望着两边的风景,一阵风吹来,桥下的水波光粼粼,水边,是一座座绵延起伏的青山。桥,贴着水,水,傍着山,山一座挨着一座。所谓的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也就是这样吧!

沿着小路,走向樱花大道,虽然,树上无樱花,但是那条小道,多唯美啊!两旁的树向小道弯腰,树上鸟儿的欢乐歌声为我们欣赏景色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时光荏苒,不久,就到离开这儿的时间了,我们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一地两景”的乐园,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用完早餐便去了何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并没让我们感到疲劳或无趣。

何园,也的确古色古香,室内奢华的家居,室外,别出心裁的建筑,无不体现出古典之美!

离开了何园,我们去了最后一站——瘦西湖。“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到扬州,必游“瘦西湖”。在这,许多文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素雅之美,这儿,也是可以称上的。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7篇

4月20日,我们班第一次到合肥研学。

早晨6点钟,我们乘着大巴从学校出发,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快点到达合肥。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开心极了!

几个小时后,汽车开进合肥科技馆。走进科技馆,我们见到许多高科技设置,比如测量心跳声音的仪器,人与电脑对话,机器人卖东西,神奇的回声设置,复杂的信息技术等。特别是科技馆里的感应电梯,有人乘坐时它会自动打开,没人乘坐时就会自动关闭,既方便又省电。这些丰富的科技产品,使我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午,我们参观了安徽医科大学,并在学校餐厅进行了开心的午餐。

下午,我们来到海洋馆。海洋馆里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真是千姿百态。有憨态可掬的海龟,有舞姿优美的水母,有五光十色的珊瑚,有可爱害羞的娃娃鱼,有笨拙呆萌的企鹅,还有威猛庞大的“海底杀手”——鲨鱼等。最为精彩的当然是海豚表演啦!先是主持人介绍海豚每秒钟能游28米,三位可爱的海豚小公主可以跳出水面3米多高。在训练员的'指挥下,它们表演了顶球、摇彩圈、模仿秀等。最有趣的是海豚唱歌,小公主们像歌唱家一样兴奋地唱着,同学们也都开心地笑着给它们鼓掌。这一刻,我们仿佛都成了海豚的好朋友,多么奇妙的海洋生物啊!

一天的研学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合肥,意犹未尽地坐上了返程大巴。通过这次研学,同学们见识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我也明白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亲自感受”的道理。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8篇

周五,天气晴朗,就在这样美好的日子,我们将开始第一次研学之旅。我们来到了森山小镇,一天当中做了很多事情,有种植蔬菜、分辨种子、搭水果积木、参观博物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学做手工面。

当我们走进烹饪教室,就看到每张桌上摆着一个盆、一袋面粉、一碗水和一把剪刀。这是要干什么?我的心里有些不解。不过很快老师就告诉我们,这节课要学做剪刀面。老师一步步讲得很仔细,我们学得也非常认真。我跟着老师用掌根的的力量把面团搓圆、按扁,再用剪刀剪出一条条的面。所有的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剪出来的面都不相同。有的剪得长,有的剪得短,有的`剪得粗,有的剪得细,大家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完之后,老师把面条都放进了锅里煮。两个人一碗面,白白的面条外面粘着美味的豆瓣酱,味道美味极了。

就在这次研学中,大家在动手中学习,学到了新的技能,也得到了许多快乐。这样的活动真有意义,希望还能参加这样有趣的活动。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9篇

“路,就是书。”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这一观点。而研学旅行,就是路和书的融合。

行千里、知千里。最近读《红星照耀中国》,内心颇为震撼。为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我背起行囊,踏上研学之途——“重走长征路”,去完成新的人生领悟。

来到红色基地,我将以一个“红军”的身份进行一次新的长征。双脚刚一踏上漫着碎石的台阶,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石砖上仿佛还有英雄留下的鲜血,石壁上还有战士冲锋的身影……回望白云飘荡,似有狼烟升起,一瞬间,就回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脚下破裂的阶石,身旁坍塌的残垣,都在向我们述说着长征的艰难。白雪皑皑处,展现的是坚强的革命意志;茫茫草甸中,升起的是不朽的人性光辉。“风雪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向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长征路上,激励和鼓舞红军的,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横断山,路难行。”不知是谁起的头,很快,我们就都加入合唱中,“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在一句句雄壮豪迈的词句里,在气势如虹的歌声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这一刻,我正爬到高处,向下眺望,群山似被腾龙架起,山峦绵延重叠,雄阔的气势让人心生震撼。烟云缭绕,眼前浮现的是磅礴的乌蒙,山间惊鸟掠过的那一道道弧线,是沪定桥上那寒冷的铁索。细听风吟,幽幽的呜咽仿佛又成了金沙江边拍打的浪花……我心沸腾,敬佩、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英雄的精神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_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_战争年代的长征已经结束,而我们人生的.长征才刚刚开始。人生路上,难免会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会遭遇或大或小的挫折,我们要像红军一样,把一切的艰难困苦都要看得极为平常。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不怕输,不服输,相信我们一定会等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与明天。

路,就是书;书,亦是路。走过二万长征,感受的是不屈不挠的意志;越过字里行间,收获的是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

此次研学,不虚之行。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10篇

跨越千里,为了去找寻未曾谋面的你。

踏着青青草色,背着甸甸行囊,透过滴滴晶莹,跨过绵绵铁道,和着阵阵凉风,中原大地,我来了!

从沿海一点一点深入中原,铁道周围一抹抹绿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

向这条路的尽头望去,那个天地相接的地方,大概就是那繁荣千古的六朝古都——长安了吧!

一早,小雨淅淅沥沥,惜别之情在脚边悄然蔓延,细雨啊,可别想我呀!你可知,铁路的那一头,它可不会负我,它会透过我的眼眸展开独特的魅力!

坐上车,新鲜的风景在窗外展开一幅幅画卷,闭上眼,憧憬古老的帝都——思绪中,多想做孟郊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想学王勃望滕王阁作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午后,大滴大滴的雨珠冲刷我们一路来的疲惫,昏黑的`天空盖上我们的被子,眯上眼,那满城的黄金甲和高高的宫墙又映入眼帘。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爱上长安了!

拉着行李箱,想想下车后周围的每一寸土地,它们曾见证了几代王朝的兴替、五千年来中国的繁盛也在它们严重渐渐兴起!再想想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它们带有古老的气息!它们如青铜剑鞘,笼罩着中原大地,滋养一代一代龙的传人,守护一方净土,在天光之外,抬头仰望,似有黄袍加身驾着白龙飞过,七尺男儿心中自豪:“陛下放心,今天的中原大地仍不负当年光彩,中国仍屹立在东方,这条沉睡_永不会离去!”

六朝古都!我来了,终于能见到你,那个令人心之所向往的地方;终于能见到你,那个令人魂牵而梦绕的天堂!

终于找到你……

寺河山研学旅行记作文 第11篇

今天,我们来到徽州四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种植地谢裕大茶园研学。

在老师指导下,我们戴上草帽,背上茶篓,到茶园采茶。采摘前,老师告诉我们采茶要挑选茶树中最上面的茶尖,那些舒展开来的大叶是不能用的。经过我们差不多15分钟的寻找、采摘,每人大概摘了30多片。天气太炎热了,我们个个都汗流满背,但是大家却很高兴。

接着,我们到茶厂参观茶叶生产过程,摘来的嫩芽要摊清。当老师傅过来教我们的时候,他叫我们一一试做。其实,非常简单,可是老师傅确是每天单一做这件事,应该很无聊吧?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杀青。因为在高温下操作,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安全,只让大家看老师傅如何操作。这时,只见老师傅把已经摊青好的茶叶倒下去,顺时针翻炒,每一次翻炒的时候,都会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一位细心的同学指出,老师傅在翻炒的时候,手并没有放在锅里,而是放在茶叶上,真是经验老到啊!

然后是揉捏。揉捏就是在板上双手轻轻把茶叶揉成一团,再捧起来抖散,再揉捏,如此循环几次后就可进行最后一道工序——烘焙。

大约烘焙三小时,就完成了大名鼎鼎的徽州四大名茶之一的绿茶制作了。

制茶原来这么简单!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