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参加本次座谈会,就教师的教育惩戒权这一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浅薄见解。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孩子,愿你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的文章刷遍朋友圈,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读过。这篇文章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教育惩戒权的广泛讨论。而在我看来,教师手中的戒尺不仅是惩戒学生简单直接的方法,更是让孩子养成守纪律、懂规矩的规则意识的有效手段。
在曾经的'规则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诚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权益,保护了祖国未来的花朵。但也因为这样,放松了对他们的管教。许多老师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长此以往,缺乏管束,恣意妄为的孩子又怎会成才,怎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所以本次出台的新规则正是为教育惩戒保驾护航,也为青少年教育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赋予教师惩戒权是一份信任。教师拥有了教育惩戒权,但并非一定要行使。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寿镜吾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便是教育惩戒权最应该有的样子。偶然有但不常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教育惩戒成为一种震慑和督促孩子们严于律己的工具。
同时,教育惩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问题。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家长一样无限包容、无限让步,自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当前对于教育惩戒权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在许多行为的界定上仍需明确。此外,学校也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确教育惩戒权及其意义,获得他们的赞同意见。
最后,希望立仁中学的每位同学都可以遇见一位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倾听。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2篇
新时代新气象,这新气象自然是有好有坏,好的是中国科技迅速发展,各种优秀科技成果描绘出一幅缤纷绚丽的画卷;坏的是校园中盛行的一种坏风气,这种坏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心理世界的构造。
近日,江苏常州某学校召开关于实施教育惩戒的听证会,讨论校园惩戒应如何开展实施。孩子犯了错该如何处理,这不知何时成了老师以及家长们的难题。二孩政策尚未开放时,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就会对他们宠之又宠,出了问题就只会说一句,老师帮忙管一管,若老师管理不当,父母非但没有感谢,更多的反而是责骂。现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打不得,骂不得的`小孩,一旦老师管教时,他们就会添油加醋的去告诉家长。这样一场矛盾又出现了,使得老师们不懂得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家长的不配合更促使了世界的恶性发展,所以教育惩戒不能少了家长的参与,只有老师和家长携手合理的教育,才会使孩子更好的健康发展。
教育问题是当今学校中存在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各种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但处理的方式和结果都显得差强人意,这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短板,不处理好此类事件,影响会十分严重。
教育惩戒得实施,惩戒制度更得建立!这样能做好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教育,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教育惩戒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制定合理的惩戒制度,社会更应该多关注孩子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3篇
学生被老师扇耳光,被老师逼着打扫厕所,等等。老师这样惩罚学生是令人憎恶的。但是学生打老师甚至用刀杀老师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我觉得惩罚是必要的,但要适度。
什么是惩罚?不是体罚,也不是老师用来折磨学生的工具。应该是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措施。俗话说,没有规则造就方圆。学生只要入学,就要受到约束和规范。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适当提醒他防止稍有延误,而不是等到极端事件发生后再去救他。因为当时的抢救已经是悲剧了。
学校或老师应该如何控制处罚力度?俗话说,多两次,不多几次。给机会而不纵容是最好的惩罚措施。人非圣贤,能有什么作为?何况是未成年人?
当学生第一次犯错时,老师可以适当提醒。这样做,他不仅不会滋生对老师的厌恶,还会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他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他可以得到适当的处理。
有时候,即使老师合理地处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某市某医院接收一名清晨割腕自杀的男孩。原因是老师提醒他不要在学校玩手机。老师一个简单的提醒,其实导致了悲剧。
学校让孩子玩手机吗?当然不是。
这场悲剧告诉我们,学校不仅要掌握惩罚的力度,还要向学生和家长披露惩罚的'范围和方法。在我看来,很多悲剧的发生不仅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也是因为父母太宠孩子了!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校和老师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学生。因为惩罚有用。大多数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管教一两个学生来调节。惩罚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所以惩罚是必要的。如果让学生为所欲为,学校和老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军队中的士兵没有受到惩罚,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早已是逃兵;如果没有惩罚,路中间会一片混乱。惩罚是一道防线,一道界碑。如果你越界了,你将受到惩罚。
但是,学生终究还是学生,惩罚是好的,但也不能过分。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4篇
我有一个慈祥但又有点让人烦燥的母亲。
她很爱我,也很关心我。有一次,我在姑姑家里与妈妈发生了争执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因为没有给妹妹看我的手机,妈妈觉得我这个哥哥没当好,当着所有人的面指责我。在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看着我,我的脸突然变得又红又热,我的性格又倔强,又爱面子,尤其是在其他人家的时候。
我当时心想:“如果我不走,还待在这里也太不要面子了!”然后我一气之下打开门,快速地跑了出去。妈妈说:“你快回来,如果你不回来,我回去时有你好受的!”我还是向家的方向跑去。
一路上,我用脚使劲踢树,怒气在树的枝头颤抖。妈妈一直打我的电话,我一直没接。回到家之后,妈妈也跟在身后,揪起我的领袖把我摔在地上,指着我的眼睛说:“你为什么要跑,你知道吗,你走的.这一段时间我有多么担心你!”
最后,妈妈让我站在窗前反思,反思自己做的对不对。我的怒气慢慢消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吸取了这次教训后,我再也不会擅自出走了。
于是乎,又一次英语小测试来了。这次考试班上只有3个满分,而我竟是其中之一!我开心坏了,Miss Wang也在班上表扬了我们,原来惩戒真能起到好作用!
惩戒是我们大家成长路上的必经,当我们正确认识它,面对它,便能自信快乐的长大!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5篇
我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必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的尺度。
何为“惩戒”?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惩戒就是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达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目的。很多人认为,惩戒是一种变相的体罚。在我看来,惩戒不仅仅是一种暴力手段,更是一种纠错方式。
为何要惩戒?一座巍峨大厦,需要砖瓦奠基。一架高新铁路,需要枕木支撑。大事的成功,需要小事的积累;小事的牢固,需要每日的锤炼。锤炼就需要有所惩戒。
奥地利公主玛丽从小备受宠爱,没有人舍得责备她。长大后,她成为了王后。于是,她更加不思进取,只图享受。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
试想,若玛丽从小被严格管教,做错事就接受惩罚,那么,她还会有这样的悲剧吗?正是因为没有惩戒,才造成了玛丽骄奢放纵的劣性。
茨威格曾说过: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命运的馈赠,或是美貌,或是天资,或是财富,这些都是闪耀于世人的亮点。然而,美貌会迟暮,财富会消耗,天姿会凋零。既然身负朱玉,就要付出保护珠玉的代价。如果连小小的惩戒都无法接受,又如何成就更大的事业,保护命运馈赠的礼物呢?
如何惩戒?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园丁的孩子脾气暴躁,四处闯祸。园丁为了教导孩子,他要求孩子每次闯祸后,要在墙上钉一颗钉子;每次帮助他人后,可以拔下一颗钉子。几天后,当孩子看到墙上满满的钉子时,愧疚不已,于是,便每天改正自己的`过失,积极地去做好事,终于成为一个好孩子。
我特别赞成园丁对孩子的惩戒。纠错方式有许多,或是好话相劝,或是拳打脚踢,或是内心改造。园丁所采取的,正是一种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的温和方式。中小学教师也应这样。
老师们应该针对事件的严重程度,孩子的性格特点等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对犯错的孩子进行合理的惩戒,正所谓“因材施教”。千万不可因个人情绪而对学生们盲目攻击。
惩戒如一把刀,割去学生们身上的毒瘤;惩戒如一根针,缝补学生们思想方面的漏洞;惩戒如一双手,安抚学生们内心的病痛。
惩戒虽可为,为时需谨慎。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6篇
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一项规则:可以对影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生进行惩戒,正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是明确惩戒的规范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力度。
不可否认,体罚学生这一行为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不被认同的,原因很简单,很多教师惩戒学生时,体罚过激,导致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都是某校老师体罚学生致其死亡;某校老师将其学生体罚致残急等等,都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家长把孩子送到,笑是想把孩子变好,却不料将孩子推向死亡。因此,许多学校都不太准,体罚学生,但是不惩戒学生又有什么办法将这些调皮的学生管住,让他们长点记性了一些适当的惩罚,不仅可以助长老师的威严和,而且可以让学生牢记不再犯事可以让他们一想起方式就想起后果,这人更有效地管理那些影响教育秩序的`学生,所以惩戒可以,但要把握好惩戒力度。如果力度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可能会造成负面的不想要的结果。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与年龄自立,金钱,容貌无关,每个行业里都有一套无形的奖罚制度,你犯了错,就要惩罚;立了功,就获得奖励。学生也是个职业,你还是从小孩的时候,大人们还会说,_还是个小孩,放点错误算了吧!”等你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没有人会对你说_算了吧,还是个学生,”你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了,而学校也是一个助力器。功率适合可以帮你改过自新。功力力过大则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学生犯了错,惩戒是应该的,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潜在伦理,但一定要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范围太小,实际上起不了作用范围太大,则不公,方式也很重要。方式不对。很可能在学生心里留下永不磨灭的创伤。
其实,青岛市政府这个决定是好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认为没有什么可以管理他们。他们这个决定不仅能管理好学生,而且能把学校的风气搞好,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正所谓硬币有双反面,没有一件事情会十全十美,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已经可以尝试去做。
犯错就得惩罚,但要把握好惩戒力度,不要酿成大祸。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7篇
教育,已在今天的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使人进步,使人明智。而教育惩戒,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教育惩戒,可以让教育更进一步地发挥好处,可以大张四维,振兴国家。
《礼记》有云:“四维不张,则国亡矣。”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它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观、廉耻观以及道德品行。教师在教育惩戒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上正轨,磨炼其品质,进而大张其四维。
教育惩戒,可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对学生过度宽容,则会造成无尽的伤害。多少学生由放松变为放纵,多少学生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意,多少学生凭借教师的宽容肆意顶撞教师?“民之于国,则如木之于林。若无良木,则无茂林”,民族的树林需要良木,可人非圣贤,便需要依靠教育惩戒,来敦促学生、警醒学生,使他们朝着品学兼优、明辨廉耻的方向发展前行。
鲁迅曾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成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也便是教育惩戒中最重要的`一点,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方能将其作用发挥到化。不少教师也许是恨铁不成钢,过度打骂学生。虽然这亦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前途未来的关心与担忧,但却更多地给学生带来了阴影,使他们意志消沉,学习消极,如果这样,又谈何张其四维呢?教育惩戒,便应像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偶然有而不常有,同时给学生留下严肃形象,使惩戒规则成为帮助学生严而律已的工具。
当然,教育惩戒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或者说,还不够深入人心。家长因教师打骂学生而大闹学校的事件在全国已经见多不怪。许多家长仍未意识到教育惩戒对学生们的好处,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难受、抱怨。所以,只有当惩戒意识深入人心后,教育惩戒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张四维。
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我相信,有着教育惩戒的良好发挥,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用心点亮学生之心,大张四维。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8篇
同学们,你们以前受过惩戒吗?你们觉得惩戒是什么样的呢?你们对惩戒有什么认知吗,你能接受惩戒吗?……今天,就让我来谈谈,我对于惩戒的认识吧。
首先,不要以为老师、家长,甚至是同学,惩戒你就是惩罚你。“惩戒”的“戒”字与“惩罚”的“罚”字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戒”是让你戒掉生活中的坏习惯,让你成为一个好学生。但“罚”字只是单纯的要罚你,两者的意思都不一样,所以不要把惩戒与惩罚相提并论。
再者,长辈要惩戒你,是因为他们都十分关心你。老师、父母、同学、亲人,这些人哪一个不关心你呢?再说,如果你在大街上做的不好,会有一个陌生人“惩戒”你吗?陌生人只会在你侵犯到他的权益时,向你举起拳头。所以,惩戒就是一个他人关心你的一个标签,一个方式,要正确看待它啊!
我认为,惩戒是促使你成长的“良药。”想一想,被惩戒后,你是不是会努力“戒”掉那些留在你身上的“坏东西”?惩戒的作用,是减去你身上的“坏东西”,促使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它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惩戒是成长路上的必过的一关,希望大家正确面对它,面对它,自信健康的长大!
当然,惩罚也是有尺度的,超出了尺度,就不是惩戒了,我们对不恰当的惩戒要敢于说“不”!
关于教育惩戒权作文 第9篇
优秀的教师以严苛的管理方法成就许多孩子的一流大学梦,但又因对违规违纪学生施以惩戒而遭到惩罚并撤销评定职称。教育需要规则,给学生规范以促进奋发向上,给教育以适当惩戒权助学生自律成材。教育适当惩戒,理所应当。过分溺纵,易助虎为患。
规则为径,成果为山,循径登山,方能行以致远,俯瞰众山。
西方哲学家有言:”人有两件东西不能抛却,一为头顶上的星空,二为道德下的自由。有规则才能成大事,无以规矩成方圆。”作为学生,我们本不应该在拼搏的年纪里贪图享乐,在本该成就功满的`年纪里懊悔自责。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捍卫另一棵树,一阵风吹动另一阵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若想唤醒许多懵懂无知少年的“灵魂”,施以鞭策与鼓励方是长久之计。过分体罚与鞭策会使学生在敏感多心的年纪里患上忧郁等不良情绪,小则危害一时,大则毁掉孩子一生。教师施以合理惩戒,在教书育人同时也能护育孩子心灵。
惩戒是舟,鼓励是海,乘舟泛海,方能泛浪起伏,纵享美景。“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它的娇艳,尔当初,他浸泡在泪和血水中”,冰心如是道。曾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给我们以启迪,——适当鼓励一点点便能助人大跨步。时代催生先进教育观念,过去等惩罚落后的教育方式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渣,新时代师生倡导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教师施以合理的鞭策,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那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和人类辛勤的园丁”称谓便是实至名归。国外教师体罚需申请上报并对体罚年龄有上限,相关规则制度较为完善。探索中的教师惩戒权应借鉴多方。
惩戒是曲,善意是谱,依曲成谱,以惩戒之方式达到善意目的。
在《通往奴役的自由之路》中提及,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相对的自由是规则的约束。我们支持教师的惩戒,但倡导合理适度有效。我们也极度反感一些却为人师表却以变相体罚鞭打孩童的恶人。社会需合力查清教育界乱象。山东作为高考大省,升学压力众人皆知。家长心疼孩子但也要培养正确观念。教育局应协调统筹多方意见制定相关法规。唯有社会多方发力,教学互乐才成可见之景。
给予教师合理惩戒权,既鼓励了学生又惩戒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