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必备14篇)

时间:2025-04-27 12:07:08 作者:admin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篇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突如其来的级的特大地震,许多汶川人民被深深地埋在废墟之下,生命垂危。_得知此事,火速赶往汶川县。此时距离地震时间已过去1个多小时。“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_见到这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禁流下了痛心的眼泪。“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_这句有份量的话语中,我们明白了: 人们否认不了眼前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振作起来! 汶川地震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中国的每一处角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捐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从各个城市,各个国家的救援队都纷纷赶来支援;许多善良的志愿者,不顾家人的反对,陆陆续续赶往四川汶川,参加到救援队伍的行列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人们随之也紧张起来,不知道废墟中还有没有存活下来的人。许多热心的人们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受灾的人们发放方便面、矿泉水等食物以及日用品……

在学校我也向灾区的人民捐了款来表示我的一片心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我最佩服英勇的子弟兵,他们把救援任务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不顾劳累、不顾危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地震虽然摧毁了他们家园,却摧毁不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让我们一同携手创造未来的家园,为新汶川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吧!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2篇

2008年,我们的祖国承受这许多的苦难,而就在那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级大地震,又给祖国母亲的身体上划了道深深的伤痕。

这次极具有破坏性的大地震,不知让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让那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温暖,让那天真的孩子,失去了微笑,还让那原来繁华的城市,充满了悲伤和哭泣声。

在地震中,那一个个的感人事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连日来,这样惨烈而感人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

地震发生后,_也迅速地赶到受灾现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在救灾过程中,_的胳膊不慎划伤,当医务人员要给他包扎的时候,他却把医务人员推开,让他们去救治其他的受伤的灾民,他说:不用管我,这些医疗用品又可以多救一个灾民。虽然一句话,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的心为之一震,因为这表现了一个_,对人民最真挚的爱!

地震给我们国家,我们同胞,我们亲人,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感动和震撼啊!让我们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有……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3篇

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当我们还笔直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时,忽然地面一阵摇晃,敏感的老师就知道地震发生了。后来听老师说,是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离这里有1000多公里。听完之后,我的心不由得一颤,怦怦地跳,我们远隔千里,也能够感觉到如此强烈的震动,那汶川呢?我不敢想象。下午放学,我回到家里,看到电视里播放着灾区那惨不忍睹的景象,我的泪霎时间夺眶而出。

汶川市区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许多人埋在瓦砾底下,就在这时,国家领导马上派出救援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灾区进行救援。_也立刻做飞机赶往灾区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看着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造成这个原因不是别人,是我们的科技还不够先进,如果科技先进,能够做好预测工作,应该可以预料到地震的发生,那么那十多万无故的人民就不会因此而受到伤亡。

这些天,当我看到国家领导那废寝忘食不顾个人安危的抢救情景,当我看到全国人民自发组织赶往救灾,当我看到我国和世界各国踊跃捐款的情景。我的心悲痛之余,感到一丝安慰,此时此刻,再也没有肤色的分别,再也没有国家的隔阂。一场场的义演,一幅幅捐款的画面,使我悲喜交加,灾难面前,使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从没如此的团结,怪不得美国一家报纸这样写到:“中国人一瞬间由一盘散沙凝聚成钢板一块,真是太可怕了!”是的,东方雄狮现在不仅已经睡醒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奔跑了起来!从5·12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中国人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上到政府,下到每一个普通的民众,都自发地行动了起来。人民解放军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和速度,近乎疯狂地救人。在这一刻,所有的各种不满和牢骚都被抛弃到了一边,整个华夏大地现在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震动传及整个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中国的灵魂……然而,中国在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她的脊梁!我真想高呼: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我相信,有好领导人的正确指挥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精神,还有外来的大量支援,抗震救灾一定会很快过去的,新的汶川很快就会重建起来!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4篇

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级大地震四川汶川等地区人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电视上,四川人民在一分钟前还是平平安安,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不时的传出来。一分钟后,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悲伤的呼救声,四处全部是废墟和塌下来的`瓦片。

人们被这无情的地震压在了废墟下,救灾的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来到了,过了一会儿,就抬出了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来,他浑身是血,身体不断地颤抖着。过了半晌,又抬出一个人来,他竟然还是一个看似还不到八岁的小男孩!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捶了一下。几分钟过后,有一个浑身是血的少年被抬了出来,真是惨不忍睹,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

第二天早晨到校,班主任着重讲了这件事,并且告诉我们,明天将会有一个捐款仪式。我们在第三天便都带了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来了学校。

我们的每一个人的零花钱也带着我们的爱心飞去了四川。

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我们不要对这无情的地震屈服!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5篇

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地震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震后的房子、山峦还在晃动,全国人民就掀起了紧急救助的热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火车在疾驶,汽车在奔波,飞机在翱翔。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火速奔赴汶川。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废墟下抢救出一个个兄弟姐妹。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我们中华民族那样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这一幕救人急难的壮烈场面,永远留在我的心底里。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6篇

我们时刻不在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们,如今七年了,汶川走过了“悲壮、艰辛、创新、奇迹”的每一个脚印。我们将永远记住“5·12”,以此缅怀遇难同胞、激励生者奋进。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相信,四川,一定能够开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未来。

为纪念汶川地震七周年,电影《大太阳》于4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展开宣传攻势。

《大太阳》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夫妇为孕育新生命,历尽艰难曲折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灾区人民坚强、乐观、积极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世界。

主演倪萍:“拍摄这个电影让我感受颇深,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看到他们(灾区人民)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你觉得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想想自己拍个电影又算什么呢。所以你不敢慢待这个角色,不敢说仅仅靠演技(去演绎这个角色)。那两个月挺折磨人的,而那种折磨是无法逃避的。”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我们在拍戏的时候,被四川人民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这种乐观你是心疼的,人总要活着,20块钱吃个火锅,这种感觉,这种坚强、不放弃,主创人员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他们拍得非常好,我演得也非常好。每演一场戏,真的有死亡一次再站起来的感受,不是说我有多高尚,而是被人性所感动了。”

刘佩琦则表示,拍这部电影有回到战区的感觉。影片的场景很真实,并且加入了很多群众演员,确实是地震后真实的生活再现,反映了灾区人民的心灵重建过程。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剧组每个人对已经过去很久的汶川地震理解各异。拍完后则认为,“我们不仅是拍一部电影,而是用诚意为汶川这片土地上活着或死去的人做一点点事。”杨亚洲则称,“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人性传奇。楼塌了可以再建,桥垮了可以再修,但是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对于那些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却需要更大的修缮和回归。希望我们自身也能在这场拍摄中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7篇

2008年5月12日2时28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汶川级大地震。它,没有给我们任何的征兆,就这样来了,来的那么突然,却又是那样的可怕,震动了整个世界,震惊了整个中华民族,震动了所有的华夏儿女,震颤了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看着电视上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场面,一张张血肉模糊的脸,听着一曲曲旋律低沉的音乐,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中国儿女无不黯然泪下。

灾难无情人有情。当无情的灾难袭来时,灾区那一条条生死未卜的生命紧紧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可是,谁又能想到,是他们——与我们一般大小的伙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国倒不下,四川跌不倒!天堂离大家很远,再走几十年才到!”他们的英雄气概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可贵精神,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大众,都有着深刻的教育。他们对死神的藐视,对危险的镇定,对逆境的坚强,对大众的关心,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不知能否做到。

这是一场的灾难,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争,这是一曲慷慨悲壮的英雄谱,这是一曲震撼人心的华夏情。

中国,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家,经历过无数的坎坎坷坷,但是却从未因在崎岖的.山路上摔倒了而再也站不起来!汶川大地震,与其说是一场灾难,不如说是点燃中国人的信念的一颗火种。死神可以带大家去天堂,但却带不走大家那颗还属于人间的炽热的心。灾难怕了,它怕中国人燃烧的信念让它灰飞烟灭。死神走了,走得匆匆忙忙,心绪不宁,不敢多逗留一刻。

中华民族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又挺起了坚强不屈的脊梁骨,用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再次书写了一首时代的史书。这次抗震救灾,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致的精神!

这次抗震救灾,再次展现了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敢于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放射出亿万条文明的光芒,再一次让世界赞叹不已!!!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8篇

在地震中,一个朋友不幸之中万幸,从震区捡了了一条命回来,还捡回来一个故事,在所有的灾难里都发生过类似的故事,灾难中这样类似的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可是过着平静生活的我却依然感动深深的震撼。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可以想像这个年轻的母亲生前用手机无数次呼叫她的亲人来寻求帮助,可是中国移动已经没有了通信的能力,她在最后的时刻写下了这个留给孩子的短信。知道如果手机可以打出去,她是否可以活下来?谁都不能肯定,可是每个人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又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9篇

汶川这个名字大家还都熟悉吧!对,就是去年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发生啦令世界唯以震惊的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体现啦中国的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在那次地震中我最记得的一个感人的事情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汶川,这个名字将用永流传,这个事件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汶川将永存,汶川精神不朽,汶川抗震的精神,将用永流传,地震灾害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0篇

2008年5月12日,是给四川人民带来灾难的日子。那天14时28分那里发生了级大地震!

经过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网上查的,我了解了很多很多,每一幅画面都让人感到心酸,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难过。有许多画面都让我铭记心头。

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学生和老师都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在图上看到,从她们那一双双大眼睛里感受到她们多么渴望赶紧从废墟中被救出来啊!

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从深山逃出的人流中,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起小男子汉的责任。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

在什邡市洛水镇一间倒塌的民房内,传出了微弱的哭声,战士们经过了40分钟的紧急挖掘,终于清除了表层建筑碎物。顿时,一幕感人的情景出现在战士面前:一个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两岁小女孩在墙角舞动这小手,她身上压着一个面孔朝下的老妇,老人身上还压着一个成年男子。男子全身几乎无处完好,却生生顶住了塌下来的断梁;老人的头已经垂下来没有任何反应,双手却紧紧将小女孩搂在身下……没有时间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一位战士上前抱起小女孩,跑步赶往灾区救护所。据了解,那名老妇人,是小女孩的奶奶,成年男子是小女孩的爸爸。这一家三代的悲壮场景,感动和震撼了在场的'战士们。

我们沉痛着,但我们也感动着。四川地震的受灾人们牵动这全国人民的心,救援人员不分昼夜地在废墟中救出遇难的人们。各地的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工作。有的志愿者几天没休息,竟累倒在现场!各地人民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灾情牵动人心,我们不只是祈祷上天的眷顾,我们更翼望彼此的关怀和温暖。您每一个行动,每一份祝福,都将给灾区的人民带去希望和力量!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1篇

大家好,我是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的戚旭磊。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动。

“四川汶川地突变,锦绣山河狼烟起。山崩地裂路斩断,巴蜀立地罕大难。”——题记

一场突袭巴蜀的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张米亚,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地震来临时,张来亚老师身体趴着,两手抱着向前,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在他的身下,卧着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安然无恙,一名名叫周悦的只是手骨折。而张米亚老师,已经死了。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他不仅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而且还捍卫了教师的尊严。 地动山摇时,时他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2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多难兴邦。没有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更加成熟,发展的脚步更加稳健,不会停滞。这些英雄,使中国更上一层楼!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2篇

当幸存的孩子历经劫难被人从废墟里救出,当幸运的孩子从水泥瓦砾中勇敢地爬出,我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出少年的坚强和沉着,以及对未来不言放弃的信念!他们的表现出人意外,令人感动!

等待救援时的坚强

连日来,前方记者看到了一个个感人的场面:14日下午,在汶川一个幼儿园废墟上有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当救援队员赶过来时,她的双腿被卡在石砾中,沾满鲜血,但她紧咬着牙齿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用担心!”救援过程中,受伤的孩子忍着疼痛,却在安慰救援队员,这个叫任思雨的7岁女孩,广为人们所称道,德阳市东汽中学,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被埋在了废墟里。他们靠着互相鼓励,耐心等待,两天后终于获救。“我们都还没有放弃,你又怎能轻言放弃?”这是一位网民写给被埋在废墟下幸存者的一句话,爱与信念让许多生命坚持了下来。

面临灾害时的勇敢

在地震中,一位父母在外地打工的11岁男孩,背着3岁的妹妹,从震中的汶川,爬山越岭,步行12个小时,安全转移。少年的坚毅,沉着和智慧,让人肃然起敬。地震发生后,北川县中学高一学生朱付敏在教室垮塌之后,冷静沉着,设法协助外面餉救援人员把教室的墙壁弄出一个出口,全班33个同学得以逃生。在北川县中学救援现场,穿着黄色T恤的男孩小朱气喘吁吁地跑着喊:“谁是志愿者,曲山镇卫生院下面有人活着,快去救人。”他的衣服开了很多口子,脚腕和膝盖都缠着绷带,但他跑得飞快。为了救人,他顾不上自己的伤痛。

被救出后的感恩

汶川获救的'一位14岁女孩,用捡来的纸,带领全村的孩子写着“谢谢!”的纸牌,一一摆放在救灾车辆经过之路。这些死里逃生的孩子,用纯真和感恩的心灵,书写着重生的喜悦和重建家园的信心。尽管灾区满目疮痍,但他们心中存有一种感恩之心。“叔叔,谢谢你们来救我,我看不见你,但可以让我来摸摸你们吗?”当官兵们将一个叫李生秀的孩子抬上救护车时,她用微弱的声音说出此话,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一幅来自北川县灾区的照片广为流传。照片中,被战士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顶,向四周的战士行了个队礼。这个小男孩叫郎真,地震发生后,他在废墟中已经被掩埋了17个小时。获救后,躺在担架上的他还不忘向恩人解放军行队礼。什邡市蓥华中学初一女生陈雨秋腹部被石块砸中,导致小肠断裂以及肠穿孔,她的爷爷在此次地震中丧生。13日中午在接受手术后,陈雨秋谢谢救助她的医生,并说:“我长大了要当医生,救更多的人!”灾难面前,我们感受生命的顽强;灾难面前,我们阅读人性的崇高;灾难面前,我们体味团结的力量!

面向未来的希望

在震后灾区的废墟上,那些经历震痛的灾区儿童和学子们,正直面灾难,努力抚平痛失家园和亲人的心灵创伤,为美好的明天和未来而学习。7天前,汶川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的北川中学,508名学生艰难地从废墟中爬了出来;7天后,这些还时刻被地震梦魇折磨着的学生们,却坚强地背起了行囊,重新挂起了从瓦砾中刨出的老校牌,开始复学。北川中学高三一位女生坚定地说:“我要考大学!我要重建家园!”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伤亡惨重,牵动人心!当时正在上课的900名学生被掩埋,有240余名师生遇难。19日上午9时,聚源中学开始复课,学生的共同誓言是:“安心学习,回报社会”。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3篇

刚刚参观在新建的地震纪念馆,众多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记述了那场惨烈的地震,也记录下无数的温情和感动。在那间模拟地震现场的黑屋子,声、光、电高科技,还原了天崩地裂时的情境,数万条鲜活生命失去,美好家园毁于一旦,几分钟的实景体验,让人喘不过气来,蚀骨的悲伤和心痛再次袭来。幸而全社会鼎力救助,同胞友人的爱心善举,使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人们,生产和生活得以迅速恢复。

爱心接力,大爱善行,业已镌刻在汶川人心中。不远处的“大爱文化广场”,将这一理念具象化。在峡谷空旷间,一双由数十只手叠加而成的巨手造型,开启了“爱之门”。它有四五层楼高,在“让世界充满着爱”的巨幅标语衬托下,双手相对,手心向上,像是祝福,也是宣言。“巨手”之后是“爱立方”馆,长宽各三十米,高二十米,用九百多块花岗石砌成,四面墙体刻有上百个不同字体的“爱”字。在馆内,铜铸的生命之树,爱神飞天,以及古今中外关于爱的箴言、雕塑、图像,立体地描述了爱与生命、爱与人类、大爱传承的故事,将爱的理念立体而高迈地张扬。

生死考验后,危难相助中,尊重生命,奉献爱心,就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大爱广场,体现了创立者的初衷:“爱,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的托付与给予,是信任,也是动力,它超越时空、民族与国别。”同时,也表达出经历地震劫难的汶川人,对全社会的真诚感念与回报。面对突发灾难,有八方支援,有政府强力领导,短短两年时间,家园重建,水磨镇等一些旧街老村换新貌,特别是像萝卜寨等偏僻羌寨,废墟断路得到修护和改造。本土诗人羊子《汶川羌》长诗写道:亿万颗心温暖支撑的,崭新的一个家园,汶川。受难的,痛的,苏醒的,回来的,笑的.,汶川。是爱的力量,仁义善行,让奇迹发生。

我甚至想到,这个岷江古道上多灾多难的小城,独特的人文风景,让人沉思,然而,地震后一些新建筑和碑刻,汇入这古朴而独特的风景中,更令人回味。

时间凝固,心沉如铅。肃立在纪事碑前,默诵,祈祝,人手一捧白菊,轻轻安放台阶上,与早已绽放的簇簇黄花,长长黑帐,形成小小的祭奠。在《草坡乡重建记》的碑文中,我读着这样的句子:“其时草坡,余震不断,滑坡飞石,交通堵塞。冒险蹈死,攀岩涉流,走村入户,解民困厄。”震后,汕头市的一支测量队,冒着震中乱石道路,勘测河道数据,十九岁的秦春利,不幸跌落江中,殉职他乡。汶川人民在他牺牲的地方植树,建“青年林”,以志纪念。

纪念汶川地震13周年作文 第14篇

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08年我们成长的路上充满荆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众志成城,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惊天动地的巨响,地动山摇的震动,把正在看书的我吓了一跳,莫非地震了?

猛然听得爸爸那惊惶的声音:“地震了。”山间掀起一股红尘,狼狗也在哀嚎,天地仿佛被黑暗笼罩着,空气中全是悲惨的气息,人们的惊叫声一浪高于一浪,刚出生的小婴儿也吓的嚎啕大哭。爸爸冲出卧室,抱起我就往外跑,爷爷奶奶紧跟其后。在那短暂的一分钟里,我的耳朵似乎被次声波扰聋了,连眼睛也看不清任何东西,就像正在睡觉一样。当爸爸带我逃到桥头时,我突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急,把妈妈给忘了。我眼里的“泪豆豆”差点滚出来。经过“漫长”的等待(其实只有两三分钟),妈妈终于在奔跑的人群中出现了,她的“打扮”别有一番与众不同:穿着睡衣,用一条毛巾被围住,打着光脚,眉间显露出焦急的神情。“妈妈!”我想跑过去,但被爸爸拉住了。地还在动,电线不停的“跳”,所有的居民住宅下都围满了人,人们还惊魂未定。过了十多分钟,地总算平静了下来,我听到有人说自己家很贵的大摆钟摔成了碎片,还有人说自己家的电视坏了,更多人议论的是,小区的路灯有几个掉了下来,地震的损害怎么那么大呀?这已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经历地震了。

很快我从收音机里知道了本次地震的发源地在阿坝州汶川县,那里的房屋大量倒塌,人们死的死,伤的伤,那场面,让谁看了都禁不住落泪。我知道,他们这样被埋在下面一定呼吸不了,如果没有水喝,那只能活三天,即使有水喝,也最多只能活七天,不被饿死或压死,也会窒息而亡,灾区的人们是多么可怜呀!不仅如此,还有房屋再次倒塌的`可能,电视上播放着一位牺牲的战士,在发生强烈余震时,一位老大爷不知所措地站着,那位战士猛冲过去,把老大爷往旁边一推,就在老大爷脱离危险的瞬间,房屋轰然倒地,把那位战士压在了下面---还有更严重的呢,一些地方发生山体滑坡,加上雨水的冲击已经汇成了一潭湖水,如果再次下雨或再次山体滑坡,那下游的人便会被冲走,情况十分危急。还有的人被压在房屋下已136个小时,再活着的可能已经很小---我特别同情他们,比起他们来,我们幸福多了。

看着那些学生哥哥姐姐成片成片的被压在废墟中的画面,我至今还觉得是一场噩梦,没想到世界性的灾难就发生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