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篇
五一国际劳动节,妈妈带我来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参观游览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造型逼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它们或站或立,我发现每个兵马俑的右手均为半握状,经过听导游讲解,原来每个兵马俑的右手里都握着一件兵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手里的木质兵器被风化了。
兵马俑共展出三个俑坑,约有八千个陶俑及一万件兵器,阵容宏大气势磅礴,件件都是精湛的艺术珍品,听导游说,兵马俑千人千面,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特点,说不定你就能够从八千个兵马俑中,找到与你想象的呢?小朋友们也来找找看吧!
我们的古人,仅凭自己的双手造就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物品,这难道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吗?秦兵马俑,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2篇
一队又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车轮碾过、马蹄踏过的土地,黄沙漫天飞舞。只见一位身长9尺、身着双重战袍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立眉圆眼,有着出人一等的气势。随着他一声令下,千百名士兵弯弓搭箭,射出如雨点般密集的飞箭,接着,骑兵与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扑去,战场上顿时混乱一片,喊叫声、马嘶声响彻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将军的身上……
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我们站在那里看到了6000多张不一样的面孔,他们个个面貌各异,栩栩如生,身材魁梧,身高都在180cm—185cm之间,和活人一样。
二号坑是车马坑,都是一些车马,现在正在发掘。
三号坑是将军坑,东西最少,因为此坑遭到严重破坏,但里面有最好看的兵马俑。在展厅中,将军俑身材魁梧,神态自然自若,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其次是l军吏俑,身材瘦少,但是他们级给军队出一些好的主意。还有骑兵俑,身着短甲,穿着马靴,一看就是要准备上马冲杀了。,两眼盯着前方,有的立,有的跪,随时准备射向前方。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是古代安西劳动人民的结晶,也是雕塑史上的奇迹。
前几天,爸爸的朋友从西安给他带了个小型兵马俑。
它愁着脸,仿佛在说:“真是的,我在这儿居住了这么久,竟然也没有人发现我,太伤心了。”它的头发很长被线捆了起来,真像个娃娃头它穿着厚厚战甲,显得很威风。看起来像个将军。
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害怕的难以入睡,突然,有一个声音在叫我,我心里一惊,会是谁呢?难道是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喜出望外,去开门,把门一开,外面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难道是我太害怕,开始出现幻觉了吗?那个粗糙的声音再次传来。哦,原来是兵马俑,“小主人,有我保护你,不会有事的。”兵马俑怎么会说话呢,我立刻吓晕了过去,什么事都没有吗?难道是我的幻觉?
唉,你说这事怪不怪?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3篇
西安研学的第二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张叔叔说兵马俑一共有四个坑,可为什么只有三个坑才可以参观呢?经张导解释后我明白了,原来四号坑还未挖掘,现在只是用黄线在地上标了起来。我们首先进入了一号坑,只见坑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兵马俑,从展台上往下看,兵马俑排列整齐,毫不凌乱。
经过了两千多年,他们还是显得那么威风。放眼望去,兵马俑整整齐齐地站在土坑里,就像等候检阅的大部队!经张导介绍,我知道了,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四周各有五个门道,一号坑主要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参观一号坑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还没有看够,张导又带我们去参观二号坑。从一号坑到二号坑的时候,下起了微雨,我们只好加快了步伐,到二号坑了,这里的兵马俑没有一号展厅多,而且有些残缺不全了。张导介绍道∶“二号坑总面积为6000㎡,它是由骑兵步兵战车组成的_,二号坑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这里可能是个指挥部。”从二号坑到三号坑,我不由赞叹秦始皇兵马俑的宏大,很期待三号坑什么样的?来到了三号坑,张导又介绍道∶“这个坑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导游领我们到了一处图片前,让我们认识了兵马俑身上本身的颜色,是很奇特的孔雀蓝,但挖出来之后,颜色就迅速氧化,只剩下一片土黄色了。看不到它们本身的颜色,真是有些可惜!比起看兵马俑,自己做兵马俑更好玩。
我们先把兵马俑专用的泥放放到制作兵马俑专用的模子里,压紧后待上10分钟后打开,再把多余的泥给切掉,然后再慢慢地把兵马俑取出来,一个兵马俑就这么做成了。看似简单,但我做的武士佣并不很成功。通过参观秦兵马俑,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们的勤劳和智慧!
秦兵马俑,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啊!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4篇
去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殉葬品,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坑里排列着一列列、一行行井然有序的兵马俑,他们身穿战袍,每个人神态各异、表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他们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手牵战马,整装待发。爸爸告诉我兵马俑的兵种齐全,有车兵、步兵、骑兵,弓箭手等。看着眼前的壮观景象,我想起以前在书上看过描写兵俑车的一首诗:
兵俑车马一行行
犹如待令赴沙场
想是生前威不够
死后依然征战忙
参观了兵马俑,真让我大开眼界,真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秦兵马俑让我们感到自豪,也让全世界人惊叹!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5篇
悠悠五千年历史,迢迢千万顷土地,中国就像一条奔腾的巨龙在世界遨游着,中国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一样呵护着我们,而中国现在的成果就是美丽的。
寒假期间,我来到了西安看了兵马俑,刚走进大门,就让我惊呆了,一排排整齐的人马出现在我眼前,他们整齐地站着的样子真是使我大吃一惊,我还看到每个兵马俑的样子都不一样,有些兵马俑手上拿着长剑,有的穿着战袍,还有的呢,则是穿着铠甲……并且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是千奇百态、栩栩如生,这也难怪许多去外国人来西安参观了兵马俑后都说我们的国宝真厉害,当然,就连身为中国人的我和许多游客都赞叹不已,可见,兵马俑雕刻地有多么细致。
并且兵马俑的背后也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下令大规模的修建陵墓,他把墓地选在了骊山北麓。并且他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李斯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知道了,心想:如果这样做,肯定会遭到百姓的强烈反对,但不照办的话,就有杀身之祸。于是李斯就上书建议秦始皇用陶俑,秦始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但是,工匠们只会烧砖瓦,谁也不知道怎么去烧制出陶人陶马,于是,一百多名工匠就因此失去了性命,有个老工匠在临死前想到了办法,于是他就把办法告诉了他的儿子,最后,他们终于做好了陶人陶马。在秦始皇驾崩这会,秦二世随即即位,他惧怕工人泄露了秘密,就把工人都骗到了墓地里,在工人走进陵墓时,就被活活地封在墓中,成了陪葬品,传说只有一个人逃了出来,就是老工匠的儿子。
听了故事之后,我非常震惊。看着一排排整齐的兵马俑,我越发觉得这兵马俑,这用许许多多人的智慧乃至生命换来的共同成果,是最珍贵的最美丽的,我们的祖国也是多么伟大啊!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6篇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西部旅游,参观了陕西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出土于陕西临潼,规模宏大,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原址已被建成庞大的兵马俑博物馆。现在的兵马俑共挖掘出三个坑,共出土兵俑8000多个。
一号坑是最早挖掘的,也是最大的俑坑。长210米,宽62米,出土兵、马陶俑6000多个。一号坑是一支步兵战车方阵,军中的主力。但是一号坑破坏也较为严重,陶俑大多支离破碎,彩绘也氧化成了土灰色。
二号坑长96米,宽84米,并没有真正开挖,只是用仪器扫描过。原来二号坑是一支机动化作战方阵,由骑兵、弓骑手、弩兵等兵种组成,体现了秦朝军队的军阵体系,是兵马俑里的精华。
三号坑最小,呈“凹”型。三号坑是军中的指挥部,共出土68个兵俑。三号坑保存最完好,没有火烧的痕迹,彩绘也较为鲜艳。据说三号坑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已经被上面的将军俑压弯了,角度超过45度。发掘时刚搬开俑,压弯的剑一瞬间就回到了原来的状态,锋利无比,寒气逼人——这似乎需要运用到现代的“形态记忆金属”和“镀铬”技术。现代的科技怎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陵里,至今令人费解。这说明早在那时候,中华民族就已经掌握了非常高的技术。
除了规模和高科技,兵马俑的形态也是一大奇迹。兵马俑犹如真正的军队,高矮胖瘦、动作表情,没有两个是一样的。兵俑平均身高1。8米,分为: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铠甲,右手执长矛,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兵俑还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它们的头发一根根都清晰可见,发式、发髻没有一模一样的。
从秦始皇陵里宏大的兵马俑阵势,充分展现了当时国家的军力强盛,中华民族的繁荣强大。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7篇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陜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为标志的。
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据介绍: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準,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导游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沖,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跪射俑想到处世之道。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了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閑气,专心做事。像跪射俑一样,保持生命的低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软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8篇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展现了秦国冠绝七雄的强大实力。兵马俑主要由三个坑和一个博物馆组成。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被这场景深深地震撼了。坑里的陶俑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有的怒目圆瞪,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有的跪在马前,搭弓射箭;有的眺望远方,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大将军白起带领千军万马横扫六国,这真是一战成名万古枯啊!一匹匹健壮的战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我想“两千多年前,关中平原一定是水草丰盈,要不怎能养出如此健硕的战马呢?”
秦国的科技水平在当时也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刚出土的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但是因为保护技术有限,颜色慢慢褪去。因此,二、三号坑没有完全开发。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博物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最吸引我的还是被称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最让我惊叹的是那些锃亮锋利的兵器,这意味着秦国已经掌握了防锈技术,而且领先欧洲国家两千多年。我感到非常自豪。
这就是我推荐的好地方,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9篇
暑假已经到来,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个大礼物——带我去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兵马俑。
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能有机会来亲眼看一看,可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啊!到达西安的第二天上午,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秦始皇陵,导游帮我们预约了一位讲解员。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国家级博物馆,为了防止每个导游讲解的都不一样,歪曲了历史,所以博物馆有自己的专业讲解员。
我们跟随讲解员叔叔来到了一号坑,哇塞!这里有好多兵马俑啊!一列挨着一列,一行挨着一行,星罗棋布,就像是电视上看到的古代军队一模一样,壮观极了!虽然有些兵马俑已经支离破碎,但是仍然惟妙惟肖。咦!有一块地方有一堆碎渣渣,那是什么呢?讲解员叔叔说,当年楚霸王项羽夺走了每个兵马俑手上的兵器,然后 还 放火烧了这一切。我心想:这项羽也太坏了吧!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一个个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出土的时候都是碎渣渣,是工作人员一块一块把它们拼起来的,最长的甚至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呢!
紧接着,我们来到二号坑,讲解员叔叔说,这个二号坑啊,不看伤心,看了更伤心。果然,我们看了以后确实很伤心,因为里面什么也没有。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因为兵马俑出土后受到空气氧化会褪色损坏,而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对它们进行保护,所以,在挖掘后就及时回填了,所以我们就只能看到一垛垛黄土堆了。
三号坑里大约有十几个兵马俑,几匹战马。讲解员叔叔说,这里类似于打仗时的指挥部,所以,这里大部分都是将军或者是军官。通过介绍,我还知道了怎样区分兵马俑的官阶,你们知道吗?告诉你们吧!帽子越高,官越大,铠甲上的鳞片越密,官越大,鞋头翘的越高,官也越大。你们猜对了吗?
七月的西安,骄阳似火,气温高达三十七、八度,从兵马俑博物馆出来,我们汗流浃背,浑身都已经湿透了!今天来兵马俑的人特别多,很多都是中小学生,也有很多外国友人,他们跟我一样,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却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兵马俑参观,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兵马俑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让中国文明传扬世界!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0篇
今天,是我来到西安的第三天。
今天,我将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在西安、在世界颇为著名的旅游景点——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6公里的西杨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出土的各类陶俑,按照不同身份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等几个级别,其服饰、冠带、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几千件俑没有一张相同的脸。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下车,我便飞奔着进入大门,没想到,进去后,我就愣在了原地:这什么情况啊?怎么都只有花花草草呢?兵马俑哪去了?
就在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翻开地图,一看:哦,原来我们现在在外面的花草世界呢!博物馆还在中间啊,看来我们要先走一条“画卷”了。
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兵马俑的门前。”啊,妈妈到了!“说完我立刻飞奔进去,我进去以后,又定在了原地:这些兵马俑形态各异,将军俑威严耸立,目视前方,好像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奋勇拼杀,武士俑手持兵器表情凝重,整装待发。
我仿佛听到了战马嘶鸣、杀声阵阵。
有的忧心忡忡,紧锁双眉,好像在思考如何反败为胜;有的喜笑颜开,好像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
有的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好像要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面色凝重,好像在思考重大问题。
我被震撼住了。
我的心在颤动,为古代工匠高超的记忆而颤动;我的心在呐喊,为这强大的气势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拥有这样的伟大奇迹而自豪。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希望秦兵马俑能一直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好好地欣赏吧!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1篇
今天天灰蒙蒙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去省博物馆参观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作文400字。 进了博物馆,哇!一辆庞大的战车仿制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来到了三楼,先参观了西展厅。展厅里的兵马俑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状不一,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威武不屈。
兵马俑的千人千面展显了我们的祖先的智慧。而头发与胡须的丰富变化,是秦代雕塑艺术家们根据现实生活进行概括提炼而来的,通过适当的艺术夸张,赋予了人物多姿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服饰之美表现秦兵马俑的特征。秦俑的彩绘十分丰富多彩,总体上来讲就是大红大绿的。
然后我看到了青铜长剑和铜戈,矛,戟,铍,殳,鉞(属于长兵器),剑,金钩(属于短兵器),年代虽已久,物虽已旧,但保存完整无损。在这些青铜兵器的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它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这是世界冶金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啊!
参观完后,使我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古老的文化,有许多的名胜古迹能让外国人连声称赞!这就更激发我去西安看兵马俑激情了!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2篇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演绎、归纳、诵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辨析多义词“临”在文中的意思。
3、通过演绎重点词、品读、比较等方式,感悟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进行课堂小练笔。
4、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出土了一处具有0多年历史的文物。这处文物一出土就震惊世界,法国总统_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举世公认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近距离地观赏这个奇迹——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者陶制的木偶。指名尝试解释课题“秦始皇兵马俑”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2、交流反馈
(1)指名交流难读的字词。随机正音:气氛、背负等词语。
(2)投影出示:“临”的解释,辨析多义词“临战”的意思。
(3)交流: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军阵、神态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兵马俑军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引读分述句,感受兵马俑的阵形。
出示军阵图,教师指图,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教师读结尾的句。
3、理解顺序,完成课后第三题
投影出示,讨论解决
4、朗读,表现威武雄壮的军阵。
5、采用分——合——分的读书方式,表现整段的结构。
过渡: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我们已经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了兵马俑军阵的威武雄壮,让我们走近些,再走近些,去细细地、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气息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近看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出总起句
2、解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联系具体的句子,感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读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理解相关词句。
4、比较分述的三个句子,发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写外貌和神态,再者的猜测和估计)
5、通过引读、换词等方式,感受“也许”“可能”“似乎”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6、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卡:总共有8000多个兵马俑;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等。
出示图片,讲解:8000多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那样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7、选择一种兵马俑,练笔: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写一个兵马俑。
8、交流、反馈。
1、引读最后一个小节,感受语言的准确。布置第二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拓展资料,引导课外阅读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3篇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而兵马俑则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它被认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兵马俑规模宏大,目前发现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将近2万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3个坑中,武士俑约7000件,战车约100辆,战马约100匹。兵马俑坑中,不同的兵种按军阵排列,一行行,一列列,多而不乱的阵营体现了秦军纪律的严明。
秦俑千人千面,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神态,它们类型众多且形象鲜明。
将军俑披着鱼鳞甲,头戴燕尾长冠。他们高近2米,身材魁梧。脸上那一条条皱纹,显得他们是久经沙场,富有经验的将领。
军吏俑虽不如将军俑丰满魁梧,但双肩宽大,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服饰也很华丽,飘逸非凡,倘若有风吹过,他们那系腰的带子仿佛会随风飘扬。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有的若有所思,仿佛在思考着“忠孝不能两全”。
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短小的铠甲,衣服短小轻巧,他们一只手牵马,另一只手像是拿着武器。鞍马膘肥体壮,四肢健壮,它们等着在等着号令,让骑兵上马冲杀,跃往前方,踏上征程。
立射俑和跪射俑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跪射俑位于阵心,一上一下,相互进攻、配合。
车兵俑分为驭手和车士,车士分布在战车左右两旁,是战车进攻的主力,驭手则负责驾驶战车。
兵马俑的神态和动作各不相同,但每个兵马俑都展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为国效忠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秦兵马俑丰富而生动的塑造了许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非凡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的里程碑。它即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4篇
这学期的课文中有讲道秦陵兵马俑的,文中描述了兵马俑的模样,动作,穿着等等,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很想亲眼见见这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暑假,我和父母去西安旅游,我期盼已久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位于临潼,据导游说,秦始皇之所以把陵墓选择在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头枕骊山,脚踩渭水,左握蓝田玉,右持黄金,是个风水宝地。
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有三个坑,我们先参观的是三号坑。三号坑的面积很大,看不见一个兵马俑的影子,导游说这是粮草库,可以看见的那个小洞是以前盗墓贼留下的,目前没有开挖。
接着我们来到二号坑,二号坑不大,零零散散地伫立些兵马俑,这里是司令部。让我惊奇的是,有的兵马俑竟然没有脑袋!导游说没有脑袋有两种可能,或者根本就没有脑袋,或者还没有复原,出土的兵马俑都是碎片,需要考古学家一件一件复原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兵马俑。透过没有脑袋的兵马俑,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兵马俑的身子是空心的,并不是传说中由活人烧制而成的实心。两个坑看下来,我没有看到多少兵马俑,不禁有些失望。
最后我们来到一号坑,这里最大,兵马俑最多,当然游客也是人山人海。正如课文中所描述的,每一件兵马俑都雕刻得惟妙惟肖,活像一个真的军阵摆在你的面前,等待你的指挥。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在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兵马俑排列为不同的方阵,有冲在最前面的没有穿铠甲的敢死队,有站在旁边瞭望的哨兵,各有分工,排列整齐,这壮观的场面让我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场。
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令我记忆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5篇
去年国庆节,爸爸带我去西安临潼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早上,我们刚下火车,就顾不得劳累去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一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我就看见了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几个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爸爸买了票,我们刚走进了第一展厅,不禁感叹一声:“啊,这么大!”。这时,导游阿姨说:“一号坑面积有14260平方米。这里不仅仅是面积大,还有独特的造型。你看屋顶是拱形的,厅里没有一根柱子,多么壮观!”
我在第一展厅,看见了一列列威武雄壮的阵容。导游阿姨说:“3个展厅合起来有7000多个武士,100多辆铜车,100多匹战马呢!”随着导游所指的方向,我见到每个武士、每辆战车、每匹战马都别具特色。有的兵俑雄势焕发,有的兵俑虎视眈眈,有的兵俑虎背熊腰,还有的兵俑怒气冲天。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我想:这些兵马俑塑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国这么早就能造出先进的铜车马,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参观完第一展厅,我和爸爸来到了第二厅。第二展厅比第一展厅小得多。我看见有许多兵马俑,有的没有手,有的没有头。我惊奇地问导游阿姨:“阿姨,为什么他们没有手和头呀?”导游阿姨介绍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可他还想死后炫耀自己的威风,还有千千万万的兵马来守护他,就下命令让老百姓们造兵马俑和铜车马。后来,他死了以后,万万没有想到,项羽在楚汉相争时把阿房宫烧了,还把兵马俑的房屋烧毁,塌下去压碎了许多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一直到1974年,才被人们发现。当时有一农民在挖井时发现了一个兵马俑的头,就在这个地方挖掘。你们看见的是修补好的,还有的因为找不到头和手,没法修补,所以就变成没头没手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展厅,这个展厅最小,兵马俑数量当然也最少,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深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
太阳落山了,展厅的阿姨再三催我们离去,我和爸爸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陵兵马俑介绍的作文 第16篇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中,我国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秦兵马俑便是其一。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壮观的兵马俑,领略它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在古代,君王和贵族会用活人、死人陪葬。直到秦朝,这种人殉制度才被正式废止。取而代之的则是兵马俑,即陶俑、陶马。秦始皇希望死后还能统一天下,于是命人制造了兵马俑,以便死后继续征战四方。
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其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近二万平方米。最早发现且面积最大的是一号俑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也就约等于34个篮球场的面积!坑里有6000多个兵马俑,站在高处鸟瞰,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站得十分整齐,好像训练有素的军队正在蓄势待发,等着将领一声令下,他们便立马冲向战场、奋勇杀敌。
走近观察兵马俑,你会发现,兵马俑身体每个部位的细节都十分到位,简直跟真人一模一样!而在这几乎完美的做工下,脸部的刻画尤为精致。不同的俑有着截然不同的神情:武士佣一个个精神抖擞、目光坚定,眼睛里透露出必胜的决心;骑兵俑衣着整齐、装备丰富,严肃的神情掩盖不住他昂扬的斗志;将军俑自信满满,仿佛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在他的掌握中,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
看到如此令人震撼的画面,我不禁联想到当时秦国的繁荣昌盛。兵马俑,既是记录当时秦朝历史的重要代表,也是我们现在人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第一现场。
反观历史,秦始皇命人制造兵马俑仅是为了有“人”与自己陪葬,渴望到了极乐世界依旧能统治天下。而制造如此大规模的兵马俑,在当时,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虽然秦始皇废止了人殉制度,算是一种突破与进步。但他依旧没有逃脱厚葬的思维,依旧做出了劳民伤财的决定,为了陪葬,做一个如此大的工程,是完全不值得的!
虽然秦始皇延续了“厚葬”不可取,但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即使放在如今,都称得上浩大的工程。看着这样壮观的兵马俑,我不禁发出感叹: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