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800字初二龙游 第1篇
天津身为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一直因其奇特的饮食而闻名天下,而作为其中的代表者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儿炸糕、十八街麻花,已经香飘津门。“狗不理”包子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
上个星期天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慕名去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高大的建筑外面有华丽的外饰,大门中央的那块写着“狗不理”的匾牌,显得格外的古朴典雅。我们走进到店里,就被饭店里挂着的.介绍狗不理来历的画框吸引住了……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包子店主高贵友乳名“狗子”,他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很快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不理”,因而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
看完了狗不理包子的来历,心里大为感叹:狗不理包子这么红火,今日能吃一顿,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等了好久,终于送来了一盘包子,刚出屉的包子热气腾腾,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我立刻尝了一个,咬上一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含在嘴里回味无穷,包子里的菜让本来油腻的肉更加爽口,还有汁呢!妈妈告诉我:“狗不理包子要有肉等和很多新鲜辅料和在一起做成馅,用面包好,放入鸡汤煮好再蒸,才能出你吃到的那种感觉那!”听完这些话,我更喜欢狗不理包子了,小小的狗不理包子还有真么大的学问,做起来还真么麻烦,不可思议!
津城特有的文化底蕴,使“狗不理”在人们的心中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享受,以至于“狗不理”这个牌号逐渐成为饮食行业乃至津城的代名词,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
民俗作文800字初二龙游 第2篇
故乡,我出生的地方,我成长的地方,我回忆的地方,我宣泄感情的地方。故乡的美便是点滴的情感构成的啊!当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便会发现你早已把情感流连于它之上。渗进骨血,不可磨灭。故乡,我爱的地方!这里是平原上的一处小乡村,没有奢华的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震撼,亦没有原味的依山傍水所带来的清秀,这里,仅有那澄澈的故乡情。
春姗姗来迟,像是被等不到演出的观众恼怒般,舞台沉重的幕布终于缓缓拉开,进入了“三月槐雨”的开幕之始。
清冽的槐花香便袅袅婷婷钻入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撩乱一池水涟漪。淡黄的花中挺立着几抹嫣然,像是含羞带怯的深阁女子,羞红的小脸终是绽放绝美的笑颜,傲然在观众眼中找寻它们的独特舞姿。倾城一笑后是一张张纯真的童颜,笑嘻嘻的把槐花收入口袋,嘴里咽着口水,眼中闪烁着醉人的风采,想是闻到槐花饼的香味罢!
天气逐渐暖,各家各户终是摆脱掉恼人的厚衣,换上了清凉的单衣,嘴里吹着口哨,扛上锄头去田地里劳作。柔和的风吹过,大朵大朵洁白的云彩从头顶飘过,仿佛触手可及。蓝色的天空下是颜色分明的绿色在磅礴待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兀的立于人们视线之处。就像黄粱一梦,梦醒,春回大地。
温和的风唤醒了大地也唤醒了恼人的小虫。骑着单车潇洒的感受着风之神韵,突然眼睛撞上了一个小虫,刺的眼睛生疼,想必你也不会如意。蓝天白云下,一个个花枝乱颤的身影搅乱了春的诱人风姿。
树木在变装,绿色精灵的音容笑貌便深深伫立于心灵深处,是啊!故乡正是一代代守护并传承下去的,不是吗?绿色的影子晃动于人们的视野,笑便一点点延伸于世界之中。笑,酣畅淋漓。
舞台落幕了,观众还在意犹未尽,嘴角勾起的角度,眼里迷人的神采,昭示了刚才那场戏的精彩辉煌!澄澈的故乡情,由每一位在此居住的人们传承。我爱你,故乡!
民俗作文800字初二龙游 第3篇
中国自古有重视民风民俗的习惯,“观风俗,之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今天的就来介绍众多的风俗中我比较喜爱的一个节日风俗。
在节日的这一天,人们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想必你已经猜到这个节日了吧!对,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拜月节、团圆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节日呢?你听我给你细细诉说。
因为在这一天的民俗很有趣,第一个就是吃月饼了,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豆沙的,蛋黄的,五仁的,还有冰淇淋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想想都让人直流口水啊!
中秋你有去赏桂花了吗?或者你的长辈们又饮桂花酒了吗?还是你乘着月光跑到别人家的院墙内去偷月饼和柿子呢?为什么这些风俗会跟桂花有关呢?其实赏桂花,饮桂花酒其它季节皆可,但谁不想在全家人团圆的日子一起观赏良辰美景呢,所以赏桂花,饮桂花酒就和中秋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气氛,促进亲情之外,桂花寓意也是极好的,象征宝贵,子孙昌盛。
中秋节这天各地都有非常丰富的表演活动,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花灯,虽然没有元宵节那么盛大的灯会,但特色的兔子花灯也成了孩子们的乐趣之一。这种花灯活动大多数集中在南方,花灯的制作是大人们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用材有的选用桔子皮,有的'用柚子皮,而我家用的却是西瓜皮,做法就跟万圣节制作南瓜灯相似。首先要买一个中等的西瓜,而且瓜皮要比较薄,用刀先在上面切开一个盖子,然后用勺子掏光里面的果肉,在瓜底用一根竹枝插一根蜡烛,再在四周开几个小窗,在沿着上面的一周开三四人小孔,然后用绳子扣好,上端再系到一个竹杆上。到了晚上只要点上蜡烛,周围的孩子们都会聚在一起,比比谁的花灯做的更亮更精致。而现在这种风俗却越来越淡了,就像现在过春节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一样。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时代在不断的变迁,许多风俗在高节奏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淡了,但我希望大家一起记住我们的历史,好好守住节日的风俗传统吧!
民俗作文800字初二龙游 第4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1.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2.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