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十二章 通用116句
1. 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2.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卷)
3. 介绍孔子以及《论语》
4.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 文言文阅读(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与”学而时习之 “一句中 “而 “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7. 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8.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9.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就这十则孔子语录,说说《论语》的艺术特点。⑴篇幅简短,语言精练; ⑵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
10.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12.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3.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5. 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1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 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2分)
18. 文言知识梳理
19. 南岳()自古就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著称,有“ ”的美誉。
20. 湖北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是什么?
21. ()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有“ ”、“ ”的美称。
2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4. 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的,参照《2019 年普通商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背诵篇目为64篇,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级推荐篇目50篇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推荐篇目14篇。(注: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2019下半年高一年级新生使用高中老教材的省份为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福建、江苏等7个省市)
25. 试讲10分钟左右
2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2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9. 重点词语(1)学而时习(“实习”“演习”,“温习”或“复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3)吾日三省(自我检查,反省)吾身 .(4)为人谋(谋划,办事)而不忠(诚心诚意,尽心竭力)乎 .(5)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 .
30.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011年河北省唐山市卷)
31. 在贫困中保持乐观的句子是:
32. 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3. 重点词语
34. 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35.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6.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7. 颜回“不改其乐”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38. “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3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0. lúnyuèyùnxǐngwǎngdàidānɡōnɡdǔ
41. 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42.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以。”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43. ()文化源于中原,在()时期成为能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中国文化()支,其鲜明地特色表现在()工艺,如湖北随州出土的大型青铜编钟,被誉为“ ”;(),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等方面。
44.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共 20 篇,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4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46. 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原谅我好吗?
47.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4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9.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1.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52.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是:
53.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5. (1)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2)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经历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5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57. 温故而知新
58.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境导入 教师:由“半部《论语》治天下”之事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导入 认真听教师讲解 了解《论语》的魅力和地位,培养对《论语》初步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简要介绍孔子和《论语》
59. 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60. 目标引领:
6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2. 过程与方法
6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64. 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65.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68.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9.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0.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1. 常见考点
72.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 括n dǔ
7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5.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6. C
77. “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了解谈谈你的
78.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79. 怎样理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80. 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81. 拓展延伸
82.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8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4. 简介长江三峡的风景特点 答:(1)长江三峡是指从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长江干流上的三段峡谷,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段峡谷之间的两段宽谷:瞿塘峡、巫峡之间的大宁河宽谷和巫峡、西陵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全长193公里。
85.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86. 小结
87.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88.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v^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89. 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90. 填空。
91.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92.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93. 学法点津
94.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9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6.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谈你对哪一则语录感受最深。在学习上,你有哪些成功或失败的体会,不妨
97.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以。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98. (1)通“汝”,你,你们(2)什么(3)再次,重复(4)因此
99.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0. 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101. (1)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时期思想教育(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3. 本区的()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其他两个是()、()。
104. 下面是一位学生对《论语》中句子的理解,请你仿照他的理解,写出你对《论语》中的某一句的理解。(要求:不得选择示例中的句子)(4分)示例:吾日三省吾身——多检查,多反省,方能突破自我不断完善。
10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6.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107. 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课后习题)示例:我认为诚信很重要,特别是与朋友相处,我们更应该讲信用。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只有诚信才能交到更多朋友,友谊也会越来越深。
108.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9. 巩固提升:
110.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012年山西省卷)
111. 了解《论语》
112. 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1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4.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5.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1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语录十二章 通用102句
1. 要有板书
2. 人不知而不愠 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却”、“但是”
3.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4. 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5.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6.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加点字”而”是转折连词,翻译成”却”。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8. 了解孔子及其《论语》,
9.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10. 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不抢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11.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谷和杨家寨四大景区组成。五岳之一的()也在湖南。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3. D
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湖北省旅游资源有哪些特色?目前已形成了什么样的旅游发展格局?
16. “人不知而不愠”的解释是:。
17. 面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
18. (1)儒家 语录体 大学 中庸 孟子 春秋时期 思想 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 世界四大自然之谜是()、()、()和()。
20. 语音文字
21.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就这十则孔子语录,说说《论语》的艺术特点。
2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3. 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24. 孔子将“知之者”“ 好之者”“乐之者”进行对比,强调了成为“乐之者”的重要性,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从“知之者”变成“乐之者”?
25. 复习目标:
26. 词类活用
27.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28. 湖南,简称(),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因其大部分在()南面而得名。省花为()即荷花,所以湖南又有()的美称,省会()。
29.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30.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3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33. 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答:
34. 讲解文本中体现的学习方法
35.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 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课后习题)
37. 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3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39.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40.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1. 《〈论语〉十二章》复习教案
42.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4.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45.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46. 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47. 对弟子评价的句子是:
48. 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49. 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50.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51. (1)通“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真诚,诚实 (4)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5)迷惑 有害 (6)这,指河水 舍弃,放弃 (7)胳膊 (8)忠实,坚守
52. (1)通“汝”,你,你们 (2)什么 (3)再次,重复 (4)因此
53. 湖北旅游资源的三大特色是()、()和()。
54. 本文的写作特点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方面的借鉴?
55. 通假字(1)不亦说(通“悦”,愉快)乎(2)十有(通“又”,再加上,还有)五而志于学 ..
56. 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57. 今日的岳阳楼为()六年重建,为()风格建筑。楼有三层,纯木结构,不用一钉。其建筑风格可概括为:“()”八个字。
58. 重点突破
59. 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60. 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61.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62. 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6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64. 字斟句酌 名句品析
65. 学与思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实际加以分析。
6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6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8.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9.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70. 简述本文的写作特点。
71.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72. 朗读
7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4.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75. 神农架的主峰()有“华中屋脊”之称。
76.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77. 诗性的培养
78. 熟读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79.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80. 探究性学习
81. 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82.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3. 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2015·福建省泉州卷)
8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5. 合作学习
86.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8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90. 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9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2. 湖北省简称(),因位于长江中游的()以北而得名。全省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以西部的山地较高,统称鄂西山地,中南部低平为平原地带,以长江、汉水为干流的水系,素有“鱼米之乡”和()的美誉。省会(),它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
93.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94.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95. 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96.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9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9. ,其他同学互考。
100. 语文常识
101. 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
102.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孔子语录十二章 通用85句
1.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互换位 1
2. 说说《论语》的其他篇章对你的启示
3.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6. (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4)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重点
9. 瞿塘峡不仅景色雄伟壮观,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如刘备托孤故事的发生地——(),()八阵图遗址,孟良梯,还有风箱峡峭壁之上的战国时期()人遗留下来的悬棺。
10.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 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2. 古今异义(1)学而时(古义:按时;今义:时间)习之 .(2)不亦君子(古义: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3)吾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省吾身 .(4)吾日三(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省吾身 .(5)温故(古义:学过的知识,旧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而知新 .(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为师矣 ..(7)饭疏(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食饮水 .(8)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9)择其善者(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的人)而从之 ..(10)匹夫(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3.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4. 导入新课
1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6. 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17. ()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人们称之为()。
18.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 检测反馈:
20.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1.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3.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4.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 ()是南岳四绝之一,其前广场右侧山坡上有原始森林,人称“ ”,其中有三棵奇树,一是(),二是(),三是摇钱树。
28.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
29.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3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 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
32. 中考题选
33. 马王堆汉墓()号墓出土有10万多字的帛书、帛画,其中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 》),中国最古老的医学专著《脉法》、《五十二病方》。帛画中有(《 》)、(《 》)、(《 》)三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实际勘测为基础的彩色军用地图,极其珍贵。
3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3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8. 作家作品
39. 你觉得初中学生学习《论语》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
40.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2.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43. 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44. 个性的培养
45.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6. 老师抽查提问。
47. 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48.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49.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011年贵州省六盘水
50. 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51. 技法赏析 写作借鉴
5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3. ()山地地势最高,分布着巫山、神农架、()等山脉,()劈开巫山山脉,在重庆奉节与湖北宜昌之间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河川峡谷风光——()。()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人称“ ”。
54.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5.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56.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能即戎矣。“
57. 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儒家思想的句子是:
5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9. 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6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2. 创设情境: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63.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4. 意义构建
65.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66. 位于湖北省西部,西接长江三峡,东连两湖鱼米之乡的(),素有“三峡门户”之称。
67. 研讨释疑 置?
68.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69. 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坝”的是()工程,主要包括大坝、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
70. 武陵源风景区由()、()、()、()四大景区组成,是一座世界级的自然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7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72. 华中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 丰沛。()
73. 文言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3)倒装句
7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75. 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76.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7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78. 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79. 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8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1. 词类活用(1)学而时(名词作状语,按时)习之 .(2)吾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三省吾身 .(3)传(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 .(4)温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旧知识).(5)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新发现).(6)好(形容词作动词,喜欢,爱好)之者 .(7)乐(名词意动,以……为乐趣)之者 .(8)饭(名词作动词,吃饭)疏食饮水 .择其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方面,优点)而从之 .
82. 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83.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4.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共 20 篇,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语录体 和 对话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
85. 本区()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尤其是(),如()古城、()()遗址、当阳长坂坡及()。
孔子语录十二章 通用126句
1.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三重境界)的句子是: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 请写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 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5.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6. 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7. 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8. 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9.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12. 温故而知新 表示顺承
13. 襄樊是()文化的中心区域,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是()。
14.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5. 仿写:
16. 告诉我们在温习学过的知识中能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的句子是:
17. 成语积累
18. 简答题(二选一)
19. 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0. 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21.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2. 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3. 华中旅游区地貌以()为主,四周()环抱。主要地貌横跨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4. 孔子将“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进行对比,强调了成为“乐之者”的重要性,你认为我
25. 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的,背诵篇目为60 篇 ,包括文言文必修 10 篇,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 篇和诗词曲40首。(注: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2019下半年高一年级新生使用高中老教材的只有辽宁省)
2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27.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28. 积累文言词汇
29. 西陵峡名胜中的三游洞有“前三游”和“后三游”之说。“前三游”是指唐代()兄弟二人和元稹,“后三游”是指北宋()及其二子()、()。
30. 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31. 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32.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
33. 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34.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导入新课
35.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3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38. 翻译下列句子。
39. 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40. 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41. 博学而笃志 表示并列
42. 对自我、对人生认识的句子是:
43. 橘子洲的著名与一代伟人^v^的一首词()有很大关系。极其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即在此洲。
44. 结语
45. 主题解说
46. 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47. 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48.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49.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 对人生志向坚持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 结构图解
52. 翻译下列句子。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3.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5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5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7. ()由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两部分组成,以长江干流(荆江)为界,以北称(),以南称()。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运便利,是著名的“ ”。
5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59. 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6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61. 回顾小结:
62. 学习第一章
63. 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6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5.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6.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67.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68. (1)是以/谓之“文”也(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69. 武当山是著名的()圣地,被誉为“
70.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
71. 自主学习
72. ()是武汉的标志和象征。
73. 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74.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75.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懂得从旧知识中获取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矛盾。前者强调的学习方法,后者是一种学习态度。前者是一个职业身份,后者强调为人相处。
76. 学习第一至五章
77.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谈你对哪一则语录感受最深。在学习上,你有哪些成功或失败的体会,不妨也用语录的形式写下来。(EJ课后习题)示例:我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受最深。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影响下我们能更热衷于学习,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
78. 文言文阅读(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79. 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80.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81. 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82. 下列各句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83.
8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6.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87. 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原谅我好吗?
88.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89. 画出句读。
90. 在随州城西北擂鼓墩战国古墓葬出土的曾侯乙大型青铜编钟,被誉为(“ ”)和“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
91. (1) 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 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2) 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经历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9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3. 标注读音。
94. 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95. 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96. 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97.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98.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99. 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10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1. 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10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03. 一词多义
104. ()是洞庭湖有名的景点之一,她不仅景色秀丽,而且所产的“君山银针”乃是茶中上品。
10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6. 文言文阅读(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阐明了”学 “与”思 “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10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0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0. 作业布置
111. 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按照《普通高中2017届语文学并教学指导意见》,背诵篇目为58 篇,包括文言文必修 8 篇、文言文选修Ⅰ10 篇和诗词曲40 首。(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
1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1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14. 体式归纳起来有:
115. 三角符号标注实词,并查阅实词含义。
116.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11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8. 有太湖之浩渺,西湖之秀丽的是湖北武汉的()。
11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20.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2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2.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23. 与“学而时习之”一句中 “而”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124.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2013普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125. 武汉的归元寺由北院、中院、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在南院罗汉堂里陈列着用“脱胎漆塑”工艺制成的()像,这是我国唯一的脱胎漆塑艺术品。
126.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01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卷)
孔子语录十二章 通用108句
1. 湖南古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归入()。至秦代,()文化与各地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曾被放逐这里,并写下了不朽诗篇(《 》)、(《 》)。
2. 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 道教文化主要包括()、道教建筑、道教音乐、()等,但首推()。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4. 何谓“衡山四绝”?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3)不能举一反三。
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2011年湖南省永州市卷)
11.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2.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16. 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1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8. (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 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4)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9. 总结文本 感悟导行
20. 阅读理解
21. 华中旅游区位于我国大陆腹地,包括()、()两省。本区拥有()、(|)、()三处世界遗产及众多的名胜古迹。
2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时期)鲁 国人,思想 家、教育 家、政治 家,儒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3. 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背诵课文。
24. 语音文字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乎 不知而不愠(yùn)曾(Zēng)子 吾(wú)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矩 为(wéi)师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好(hào)之者 曲肱......(gōng)博学而笃(dǔ)志 .
25.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26. 吾日三省吾身
27. 长沙有()、()和()之称,是^v^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其周边主要的游览胜地有()、()、()。
28. 基本要求
29.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0. (1)通“悦”,愉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真诚,诚实(4)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5)迷惑有害(6)这,指河水舍弃,放弃(7)胳膊(8)忠实,坚守
31. 简答题
32. 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4. 蒹葭理解性阅读
3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36. 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得最准确。
37.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38. 一词多用
39.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40.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两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41.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2. 试介绍湖南省的旅游资源。
43. 特殊句式
44.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45. 灵性的培养
46. 下列词句能体现出”厚道待客”的服务理念的是。
4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8.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49. 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50.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51. 通假字
5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3.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4. 《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讲学习乐趣的,也讲思想道德修养的,请分别列举二至三句。
55. 在上面三项基础上翻译课文。
56. “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作为君子应该有哪些风范?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57.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58. 同学当堂背诵
59. 走近作者
60. (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61. 华中旅游区旅游资源有什么突出特点?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哪几个? 答:突出特点是:(1)楚文化特色鲜明(2)三国遗迹众多(3)近现代革命纪念地和伟人足迹众多(4)山水风光独具特色,原始性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武陵源风景区、武当山古建筑群
62.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3. 反馈训练题
64.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它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 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
65.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端正学习、生活态度。重点
66.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
67.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圊,曰:“吾不如老圊。”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v^莫敢不敬;上好义,^v^莫敢不服;上好信,^v^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6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9. ()原名红叶亭始建于乾隆年间。后著名诗人()来游,根据晚唐诗人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改名为()。
70.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也。”
7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72. 结合文中孔子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2014年陕西)
73.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
74. 教学重点难点:
75.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6. ()、()、()、()被列为中国四大革命纪念地。
77. 下面是一位学生对《论语》中句子的理解,请你仿照他的理解,写出你对《论语》中的某一句的理
78. 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79.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0.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3)不能举一反三。
81. 古今异义
8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突出的地貌景观是什么?其风景特点如何?
83.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1)有朋自远方来
84.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8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6.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87. 摘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88.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9. 请写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9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 洞庭湖跨越()、()两省,古称“ ”,由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组成。它北通(),南纳()、资水、沅江、澧水,素有“ ”之说,以风光秀丽、()、气象万千著称。潇湘八景中的“渔村夕照”、“洞庭秋月”、“远浦归帆”等都是洞庭湖景色的写照。
92.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93. ”人不知而不愠”,”愠”的含义是。
94. 填空题
95. 对这首诗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6.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97.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9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99.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10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0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2.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03. 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104. 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05. 《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讲学习乐趣的,也讲思想道德修养的,请分别
10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107.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108.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于予与何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