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商业策划书 第1篇
嘉宾:Eva Pan IADC涞澳设计 设计总监
沈文骢 DCI 思亚国际设计集团 副总经理
廖开民 加拿大大元设计 设计总监
“我们和策划公司之间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他们做出前面的结果我们直接拿来用这种一刀切的方式。”
王建军: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室内设计和商业策划之间的探讨,我想从设计师的自身出发,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懂商业策划的,根本接不到项目的。但是这个中间有一个“度”和专业性的问题还是值得讨论。希望各位设计师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接项目经验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廖开民:我先简单地开一个场,抛砖引玉。一直以来设计界里都有策划团队在前面做引导,发展商或者所谓的商业不动产的客户,本身应该有一个经营管理或者是所谓的策划团队在前期做引导。我们不界定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简单来讲,像住宅类一开始也有营销单位在做前期策划,如果是商业不动产,会有一个更专业的商业部动产的营销团队做前期策划,给出一个产品的方向、架构、风格的指导,再交由设计师来落实,大部分是这样做的。再细的话创意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商业营销策划的专业人员,他的专业在于研判市场的喜好,但是没有办法设计出甲方理想中的东西来,就需要设计师去帮助他们完善、落实,也就形成了彼此的协作关系。
设计师做策划师的工作,很多人觉得是半吊子或者是不懂充很懂。我觉得应该这样讲,做设计的要能够了解策划公司的功能、定性,但不用去取代他。国内一般认为策划师是拍脑袋想点子的工作,这在国外是非常科学的工作,需要统计学,需要问卷调查,去研究判断这个区域人口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等等。国内的一般做法很简单,调查一些基本个案大概是什么状态、流程,做一些经验法则供大家参考就完了。其实,真正做策划的人,找到该物业的位置之后,要站在这个地点周边半径500公尺之内做人流统计分析,大概要派出10几20个人点人流、车流,每天24个小时,早上什么状态,晚上什么状态,放假什么状态,平日什么状态,每个小时统计数量,再把这些人流的状态描述清楚,小孩子、大人的比例,性别、年龄层、可能的职业,消费水平怎么样?可能购买什么样的产品?根据这些最后做出一个很严谨的统计报告,交给策划师做最后的统筹、定位。
在新加坡、日本甚至台北,我想远东地区都有这样的做法,他们的策划费用很高,而且策划定位的精准度和收费成正比,大概是这样的。这是我所了解的状态,因为我们的和这些公司合作大概有20几次,策划公司专业不专业,在沟通的过程中会非常清楚地体现出来。
沈文骢:我们思亚国际基本上专门做商业项目,我们目前选客户的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这个客户要对商业很了解。就像有人找你做酒店设计,你会问他要不要管理公司,他如果说我不需要管理公司,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教育这个业主,才能得出一个设计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可能不是很好,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很了解。
国内经过二、三十年的拍脑袋想点子的磨练后,很多甲方也从错误当中学到很多的经验。所以目前我们大部分碰到的业主也都已经开始找专业公司进行规划。当然,我们和策划公司之间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他们做出前面的结果我们直接拿来用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所以我们的商业设计服务建议书和一般的不太一样,我们前期策划有一个独立的阶段,和一般只是单纯从概念设计开始不一样,有一个概念策划,是属于和商业策划公司配合的阶段。所以我同意廖先生的说法,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经验配合商业策划公司来做这一个阶段,而不是说我们取代它,因为我们在很多专业上其实是不一样的。
Eva pan:首先我非常赞同两位的说法,我们IADC主要做地产,一类是大型的,比如说万科、金地、瑞安、海格(音)等地产公司,他们的体系比较健全,设计部和合作的策划公司对市场了解比较完整。这些案子的任务书会写得非常清楚,比如说他们对这个产品的定位等等。另一种是相对规模比较小的地产公司,下面的体制就不像那些大型的地产公司那么完整。有时候他们会问我们有什么建议,可以怎么做。我们一般会与甲方及其销售部门一起针对项目具体要求分析市场。
“我觉得这一块存在很大的误区,有一些设计师经常想把自己非常完美的想法强制实施案子上。有一点很重要,商业项目必须要有一个严谨的商业分析作为基础,才有可能想出贴切的设计。”
王建军:现状这一块大家都介绍得比较清楚了,刚刚廖先生也讲到下一个议题,就是“度”的问题。对你们来说,这么多年经验应该很好把握,但是对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可能比较困难,会出现我们说的半桶水或者是夸大的成分,大家可以谈一下。
沈文骢:我觉得这不是反客为主或者是经验的问题,还是专业的问题吧。比如说我们今天拿到一个商场项目,这会牵涉到招商的问题,如果缺少了策划公司,无法确定(后期)是否能招商进驻的话,我们做的设计是一个空的设计,将来是不会经营成功的。
Eva pan:我觉得这一块存在很大的误区,有一些设计师经常想把自己非常完美的想法强制实施案子上。有一点很重要,商业项目必须要有一个严谨的商业分析作为基础,才有可能想出贴切的设计。
廖开民:我举一个建筑的例子,以前有一个项目是在高架桥边上的,这个基地是长型的,沿着高架桥的地方窄,不沿着高架桥的地方宽。一开始策划公司先规划这个基地,大家知道沿着高架桥的部分车水马龙噪音高,空气不好,根据这个情况,策划公司动脑筋把产品分隔开,做了所谓的量化的、科学的统计之后也进行了创意、创想的部分。在很热闹的商业的中心点住宅区就是商业策划的定位,沿着高架桥规划了一整排很小的小套房,面积缩小了总价变低了,他们想项目的客户群是有钱的白领,这些人想要住市中心,可以用低总价取得这个位置,那噪音是可以忍受,而小套房后面再盖大平数的产品。给出了这些概念后,很简单,每一个设计师都能设计,前面就规划小套房,尽量把靠近高架桥的地方做一些楼梯,后面就是大平数房子。建成后,策划公司开始行销,不卖高架桥边上的小房,先把里面大平数的卖掉。业主知道边上有高架桥,但是看了模型后原来被一排小套房挡住了,所以安心地买了。然后(策划公司)再把小套房拿出来,这么好的位置,只剩这些总价不高的小套房,一样很顺利地卖掉。实际上小套房的单价比大平数的高一点,因为面积小总价低,单价拉高一点没有感觉。所以营销策划公司对项目的策划是科学数据加创想,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沈文骢:我恰恰要举一个反例。商业项目尤其是现在经过了那么多拍脑袋的错误之后,很多的商场在本身空间上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去年碰到这样一个项目,是首都机场开发公司在北京南三环的项目,叫大峡谷。去年我们接触到的时候,它已经封顶了,半个月之后室内设计团队就要进去装修,但是和甲方后期合作的商业策划公司觉得原来做的商业规划平面有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因为有工程压力,开发商那边除非看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然不会停止工程。商业策划公司给不出很具体的答案,所以找到我们,给我们的时间很短,只有4天的时间叫我们出一些想法。因为这个策划公司和我们是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我说好吧,我们试试看。这个项目前期的策划公司是给出了电影场景的概念,因为项目位置有点偏,想做出特色。商场是比较方正的,平面规划做了里外两圈的设置,外圈一层被中间的环形岛挡住了,从大平面的角度看好像是合理的,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讲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中心和核心的地方,就会有死角,出租的时候,中间这一圈是人家最想要的,外圈被环岛挡住了,很难租出去,招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了解了这些后,我们建议把两圈之间的走道取消,这样店面相对来说会变得比较深,甲方觉得店面太深利用率很低,但是现在有很多商店采用集合式,比如说同时卖运动器材、球鞋的店,会用这种方式处理大面积的空间,经过这样解释,甲方接受了。中间的部分则处理变成基本是透明的中岛。我们通过这样的改变实际上把它的利用率提高了,提升了均衡率(音),对商场来讲这是非常基本的东西。虽然说工程滞后了3、4个月,但是甲方觉得是值得的,如果照原来的方式很可能在出租、招商的时候会面临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觉得我们其实不是要去取代这个商业策划公司,而是在适当的时机能够反馈很多基于商业考虑的设计手法,不单纯是为视觉效果,而是为了合理的平面规划布局、人流动线等实际的问题,这些是室内设计师必须在早期参与的。
王建军:你刚才讲的案例是验证了设计创造价值,通过专业的设计让甲方获得利益。其实这种项目,我觉得在地产这一块比较多,最明显的是样板房这一块。
Eva pan:开发商会要求设计师赋予它更高的内容。最简单的例子,这个房子原来想卖5万块,可能通过做样板房之后变成万或者是6万,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做样板房就是想把客人带进他平时所想不到的生活意境中,我们要给他的是一个梦,促进他的消费欲望。
“如果说无所谓都不管了,我帮你设计没有问题,反正你让我拍就拍了,设计费全收了,最后不仅害到发展商,还害到千千万万后期想要开店的的投资人,可能他们一辈子的储蓄都投到那个店里了,结果付诸东流。”
王建军:我觉得你们讨论的是比较正面的案例,有没有反面的?自己的或者是看到同行的,比如说,不考虑项目本身的一些东西,玩创意导致最后商场……
沈文骢:其实我们刚才讲的那个例子的早期设计就是反面教材。他们在商业策划时定出电影场景这种概念,这在设计上其实是非常难执行的,代价很高,做得简单就会很粗糙,达不到效果。再说这个设计如果不成功,要重新再做,原来花的钱都废掉了。它本身不是一个有弹性的设计,原本商业策划定的目标就是一个有问题的目标,设计公司还不提出这个问题就开始做,问题更大。等超过预算,到后期进驻的商店和这个场景有冲突的时候,就更麻烦。很多基本的东西没有考虑,弄到快要施工才发觉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出错误的过程。
廖开民:我来讲一个反面的例子。我们都知道8号桥是日本人设计的,8号桥因为它的位置、区段,还有密集的就业人口使得它成为一个很好的早期的LOFT。LOFT本身是一种很准的商业定位,这种东西需要独到的眼力和科学方式去计量这块地段适合做什么样的产品,不是哪里都可以,8号桥出来后,很多想照搬的。也许有这样的甲方认为找策划公司麻烦,找名建筑师好,觉得以他个人的魅力或者他的产品的魅力,他的作品放之四海皆准,跑到宜山路盖一个类似的案子,刚开始可能红红火火,到头来不聚客,讲悬一点叫它的气场和市场对不上,讲科学一点叫它的利益条件没有办法支撑那样的理想,很多这样的案子就是以设计领导策划、设计领导商业的典型错误。
30年前,我还在学校学建筑设计,有一个老师说我们去策划公司学习见识一下,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建筑设计要学策划,其实策划公司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它的专业深入程度是很科学的。大家都觉得策划公司是卖嘴皮子,当然不是。我相信目前在中国,50%以上的策划公司是有专业性的。
王建军:商业策划有专业公司来做是最好的,但中国的现状是,设计师不懂商业策划不可能接到案子。
廖开民:我必须强调的是,每一次有发展商找我们去拍脑袋的时候,只要遇到商业地产,我们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商业策划团队,如果没有就不要冒这个险,如果是第一次做,更不要冒这个险。因为很多发展商是从住宅类动产转为商业不动产,商业不动产做得好是获利十倍、二十倍的,但是做得不好是一败涂地,商业不动产涉及到的专业层面是很高的,不是像住宅盖了卖,不是那么一回事,它是不管前期的定位、后期广告策划、后续的长期经营都需要很专业的,(这方面)很多设计师都掉以轻心。
如果我这样讲可能沈先生更熟悉,目前,全中国80%的商场都是评效不够的商场,也就是说它的商业能量没有达到应该有的发光发热的地步,因为前期的策划没有做好,后来的规划没有做好,后期的经营管理没有做好,这一连串专业的问题,大家都把它看得太简单,尤其是第一次从事商业不动产的发展商,在没有吸取之前的经验和教育之下就贸然投入,然后找建筑师或者室内设计师去拍脑袋,造成后期的严重后果。评效不好算好运了,大部分是一败涂地。在这里我简单地做一个呼吁,希望不管是大发展商还是小发展商都能够尊重真正专业的营销策划团队,也不要说随便地去寻找商业策划团队,因为这个行业也是良莠不齐。
我特别强调一下,不是说我们不想帮业主拍脑袋,随便是会出大问题的,个人事小,对建筑师来讲,反正我画了就收费了,但这个是不负责的事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利忘义的事情不是好事情。如果说无所谓都不管了,我帮你设计没有问题,反正你让我拍就拍了,设计费全收了,最后不仅害到发展商,还害到千千万万后期想要开店的的投资人,可能他们一辈子的储蓄都投到那个店里了,结果付诸东流。这是我们过去做二十几年做商业不动产(项目)常常遇到的事情。
“现在据说是有很多发展商要求设计团队去做策划公司的事情,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常发生。你不能把按摩师当针灸师用,很多人觉得按摩师应该懂一点经络吧,就做针灸吧,这会针出大问题的。”
王建军:刚才大家聊到了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子,接下来聊一下趋势,现在广东有很多设计公司,会把前期的商业策划归落为自己的设计公司的业务。我觉得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个看法,商业策划到底是会和室内设计融为一体,比如说一个团队来操作,还是说分前期的商业策划和后期的室内设计?
沈文骢:就我们做商场来讲可能比较困难,因为商场一般的策划公司和后面的招商是有联系或连接的。像我们公司来讲,这个商业策划的部分可能会是我们这个服务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会另外找顾问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将这个部分变成公司一个常态性的业务。商场策划通常会和后面的招商有连接不是单纯的工作,和我们设计的工作范围差异相对来讲比较大一些。
廖开民:这个和公司定位有关联,把商业策划和设计公司结合在一起这是属于管理层面的问题。其实世界前十大建筑设计公司基本上都有前期定位营销、策划团队,这是他们服务的一部分。我以前在策划公司待过,也很清楚地知道策划公司和设计公司其实需要合作无间,应该强强合作,我觉得两者结合是一个企业在扩大以后的必然。对客户来讲有好处,可以一站式全部解决。当然收费也是双向的,就像公司里面有子公司,一部分做建筑设计,一部分做室内设计,有多个团队。不过,公司没有庞大到这样的规模之前,我不建议纳入所谓的策划团队。因为策划团队要投入很大的心血,如果不专心做,会把你原本的能量降低这样反而不好,如果体量或者能量越来越大,那是可以的。俗话说兵多将广的时候,自然可以再立一个部门。不然,根本没那个实力,到时候人家说你开始很厉害,到后面越做越差,越做越烂,这对甲方对自己都会产生负面东西。
现在据说是有很多发展商要求设计团队去做策划公司的事情,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常发生。你不能把按摩师当针灸师用,很多人觉得按摩师应该懂一点经络吧,就做针灸吧,这会针出大问题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早期的日本和台北都有很惨的案例,现在大陆也出现很多,在二、三线城市经常能看到一片荒城,那就是商业不动产策划划错了,一条街完全没有人,像是进了鬼城一样。
沈文骢:现在很多东西都跨界,就像刚才的廖先生讲的,设计公司大到一个程度,你可能会跨到另外一个领域去。我们的公司现在做零售商业项目,也会帮一些公司打造形象,包括Logo和视觉的Image,这些本来是广告公司的事,我们做这一块并不代表我们是广告公司。我们会取代它一些业务,但是不可能取代它全部的业务。商业策划也是这样,策划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我们只是将设计、空间量等结合一些商业动产的定位来做。所以,我觉得不见得策划很适合涵盖到一个单纯的设计公司里面来。这也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不是好像真的是两个行业合并在一个企业那种说法。
Eva pan:这个部分其实基本上两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我们接触的一些意大利的设计公司,比较大型的,他们不单单涵盖了策划,还有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对我来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有没有能力做这个事情,当你有能力做广告、策划或者其他的,那就都可以,最主要是有专业的人去开拓这方面的市场。
“你要么就真懂,不要让人家一知半解,因为设计师,既然叫做“师”就要教人家正道的,如果你不能够做但乱讲的话,就愧对设计师这个行业,你这样跨界跨得多会翻墙,自己会翻墙,又害别人翻墙。”
王建军:各位是在设计圈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但对年轻的设计师来说,他们应该怎么样着手为自己去做这方面的积淀呢?像廖先生说的先去策划公司待上几年再来做设计,还是怎样呢?
廖开民:我觉得设计师你要了解一个行业,不一定要待在那个行业里面。反过来思考,如果你在设计行业里面做久了自然会做到策划公司,自然会遇到这一类的团队,在工作里面去体会和学习,知道策划公司会对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有价值意见。如果甲方问到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他们经常是把策划的看法和设计的看法混在一起。你可以很谦虚地说,你应该请一个更专业的策划公司给你提意见,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讲,可能不是我们专业的一部分,这样讲就好了,这样你反而显得更专业。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你要么就真懂,不要让人家一知半解,因为设计师,既然叫做“师”就要教人家正道的,如果你不能够做但乱讲的话,就愧对设计师这个行业,你这样跨界跨得多会翻墙,自己会翻墙,又害别人翻墙。
沈文骢:设计师不可能今天要了解策划去策划公司待,中间你有别的需求,还要去很多的公司待呢,最后你会忘了你自己原来做什么了。以我们公司来讲,我们的使命就是把甲方的商业(价值)极大化,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并不太会强调哪一个设计师的风格,今天在要这个位置做这样一个装饰面,都由它背后的商业目的和商业条件来做决定。所以设计师如果说要积累经验,比如需要商业项目的经验,就是去从事商业项目的事务所里学他应该学的东西,从设计的角度做适当的事情。
王建军:我从设计分工的角度抛出话题,大家探讨一下。现在有很多的设计师专注于做某一个分类的餐厅,或者说地产、夜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成长得更快一点呢?
沈文骢:那当然。美国有很多专业做商业设计的公司,有很多经验可以从美国过去发展过程中学到。我们也是走这样一条路,我们定位自己就是做超级市场和城市综合体的项目。因为原来什么都想做,太多想做了也做不好,后来冷静想想就是做高端产品,定位也就越来越准确,这是一个成熟设计师慢慢的积累过程。
王建军:这样对细分的知识会积累得更快一点。
沈文骢:对。
文创产品商业策划书 第2篇
一、促销目的
以中秋月饼的消费来带动卖场的销售,以卖场的形象激活月饼的销售。预计日均销量在促销期间增长10%―20%。
二、促销内容
1、买中秋月饼送可口可乐
买90元以上中秋月饼送355ML可口可乐2听。(价值3。6元)
买200元以上中秋月饼送1250ML可口可乐2瓶。(价值9。2元)
买300元以上中秋月饼送20xxML可口可乐2瓶。(价值13。6元)
2、礼篮:分别为298元、198元、98元三个档次。
298元礼篮:七星香烟+加州乐事+价值80元中秋月饼+脑白金
198元礼篮:双喜香烟+丰收干红+价值60元中秋月饼+脑轻松
98元礼篮:价值40元中秋月饼+ 20元茶叶+加州西梅
3、在促销期间(9、3――9、12),在卖场凡购满300元者,均可获赠一盒精美月饼(价值20元/盒)。
4、在9月10日的“教师节”,进行面向教师的促销:凡9月9―10日两天在xx购物与消费的教师,凭教师证可领取一份精美月饼或礼品(价值20元左右的)。
三、整合促销
1、媒体
在音乐交通频道,隔天滚动播出促销广告,时间8、17―9、12,每天播出16次,15秒/次。
2、购物指南
在9、1――9、13的“购物指南”上,积极推出各类的促销信息。
3、店内广播
从卖场的上午开业到打烊,每隔两个小时就播一次相关促销信息的广播。
4、卖场布置
(1)场外
a、在免费寄包柜的上方,制作中秋宣传;
b、在防护架上,对墙柱进行包装,贴一些节日的彩页来造势;
c、在广场,有可能的可悬挂汽球,拉竖幅;
d、在入口,挂“xx购物广场禧中秋”的横幅。
(2)场内
a、在主通道,斜坡的墙上,用自贴纸等来装饰增强节日的气氛;
b、整个卖场的上空,悬挂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挂旗;
c、在月饼区,背景与两个柱上布“千禧月送好礼”的宣传;两边贴上可口可乐的促销宣传;
d、月饼区的上空挂大红灯笼。
5、其他支持
保健品进行让利15%的特价销售。
团体购满3000元或购买月饼数量达20盒,可享受免费送货。
四、促销费用
媒体广告费:万元
可口可乐系列赠品:6万
场内、场外的布置费:万
月饼费用:6万
共计:万人民币
五、具体作业
1、交通频道的15秒广告,由公司委托xx广告制作,在广告合同中应当明确不同阶段的广告内容;预定在8月报16日完成。
2、购物指南由采购部负责拟出商品清单,市场部负责与xx晚报印刷厂联系制作;具体见该期的制作时间安排。
3、场内广播的广播稿由市场部来提供,共三份促销广播稿,每份均应提前两天交到广播室。
4、场内、外布置的具体设计应市场部、美工组负责,公司可以制作的,由美工组负责,无能力制作的,由美工组联系外单位制作,最终的布置由美工组来完成。行政部做好采购协调工作;预定场内布置在8月18日完成。
5、采购部负责引进月饼厂家,每个厂家收取500元以上的促销费。同时负责制订月饼价格及市场调查计划,在8月5日前完成相关计划。
6、工程部安排人员负责对现场相关电源安排及灯光的安装,要求于8月10日前完成。
7、防损部负责卖场防损及防盗工作。
8、生鲜部负责自制精美月饼的制作。
六、注意事项
1、若场外促销的布置与市容委在协调上有困难的,场外就仅选择在免费寄包柜的上方,制作中秋宣传;
2、若在交通频道上的宣传不能达到效果时,可选择在报纸等其他媒体上进行补充宣传;
3、市场部应进行严格的跟踪,对出现的任何异样及时进行纠正。
文创产品商业策划书 第3篇
一、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需求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纪念意义。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文化特征强、易于宣传推广的产品占主流。根据调查显示,购买群体以学院师生为主,在设计定位上重点考虑易于推广、需求量大、性价比高的文化产品,针对一些有需求的人群,满足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
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定位
根据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按照不同种类的消费人群来分类为:大一新生所需要的新生手册、大四同学所需要的毕业纪念册、校园风景、校园建筑明信片集、用来与校外作交流的商务礼品套盒等。
(一)新生手册
新生手册,包括新生进入校园生活的需求为设计原点。比如学校的手绘地图,可以让新同学更快了解我们的校园,及早进入大学生活的状态。当然,衣食住行是大学生的生活必须,可以在手绘地图中加入了一些生活元素,如学校周边比较有特色的小店,以及对这些小店的推荐原由,让同学们快速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口味。针对学院所在的地理区位,宣传城市文化。如:武汉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及历史。作为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新同学们肯定是又欣喜又好奇,新生手册里面会有大武汉的推荐游玩地点,还会有极力推荐的小吃,以及到达该位置的详细地址及乘坐方式。还可以约上同在武汉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去游历武汉,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上加上一些有用的信息,如:赴各大高校的乘车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地、吃喝玩乐地图推荐等等。
(二)毕业纪念册
毕业纪念册主要的目标人群是大四学子,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对青春岁月充满缅怀,在设计上,会通过一些形式感让他们一看到就会回想起母校。其中包括校园风景明信片、校园生活明信片、校园台历等。将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四季风景、学生活动等精选整理成系列明信片来唤醒记忆。同时还可以配套设计一些校园贴纸、校园印章等文化辅助产品。留出DIY的空间,定制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三)商务礼品套盒
商务礼品套盒是为了加强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更好的相互交流,最主要体现高校自身特色,把校园文化、建校历史和教育教学特色等展现出来。商务礼品套盒多为兄弟院校往来馈赠之用,可搭配一个精美的笔记本,笔、名片夹等内容。力求以实用、好用的形式展示校园文化。
(四)个性礼品各个方面展开设计,在定位上以日用消耗品为主,考虑普遍性与实用性。例如校园文化的文具系列设计,可以设计和制作一些个性零钱包、文艺布袋等产品。此外,装饰品也可以纳入个性礼品这一栏,校园文化装饰品的设计要注意其摆设的环境,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宿舍环境。办公环境的装饰品既要外形材质美观,尺寸又要适用于办公环境,这并非是限制其设计尺寸,而是要注意其摆放方式如在书橱里、办公桌上、还是落地的墙边或角落。其设计要求相对比较严肃、庄重适于办公场所。而对于适宜摆放在室内环境的校园文化装饰品设计则可以相对设计得活泼轻松、愉悦。在尺寸上也应有相应考量,如:大学宿舍环境一般相对狭小,在设计尺寸上考虑适应性,如果是尺寸偏大的产品,则考虑壁挂式的结构,以节约空间。
三、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理念
对内传播文化,对外彰显学校的办学和品牌形象,这是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主旨。校园文化是多维度、不断往前发展的,校园文化产品自动承担起对内宣传、对外展示的功能。
(一)教育导向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对社会最前沿的信息有着超常的敏锐性,透过社会的本质将从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校园文化产品可以引导学院师生更好的了解,追求新的思想、精神追求,促进学校发展。通过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呈现,引导学子更好的认识校园,爱我校园。
(二)传承创新
校园文化产品是大学校园风貌及历史历程完全展现,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创意上注重传承与创新,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推陈促新,汲取精髓,用轻松而有创意的形式去展现别具一格的校园气息。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更高层次的需索,作为精神文化的孕育圣地,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设计可行性与文化传播价值。目前,我国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仍处在初级成长阶段,市场前景是可观的,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沉淀文化、保留校园记忆。高校作为文化的重地,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宣传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域文化。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文化产品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征途,其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