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集团信息化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是推进业务流程数字化。机场集团以客户为中心,结合业务场景进行端到端流程梳理,着力提升业务流程数字化水平。集团按照建设四型本部要求,加快建设数字型本部,大力推进业务流程线上表单化办理,快速实现业务需求落地,已实现表单化业务流程50多个,相比传统线下纸质表单或公文流转方式,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白云机场开展航班运行、旅客出行服务端到端全流程梳理,梳理航班运行全流程138个保障节点、22个保障岗位,并针对去机场前、在机场、航班起飞等旅客出行全流程服务触点和痛点开展业务流程梳理,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
二是开展数据治理和共享。机场集团主动与民航局、空管、航司对接,推进机场运行数据治理和共享工作。白云机场已具备28类保障节点数据的自动采集手段,实现了以机场为主体的TOBT统筹管理,已接入空管CDM信息、空管航班信息、南航、东航、海航、深航、春秋、九元等航司数据、旅客离港数据、货邮行李数据等,为生产运营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机场集团下属揭阳潮汕、湛江、梅州、惠州机场与民航运行监控中心实现运行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获取民航运行监控中心、航司、空管等提供的航班信息类、客货信息类、运行态势类、运行品质类等共11大类约550个数据元的相关共享数据项,有效支撑中小机场运行效率提升。
下一步,机场集团将落实__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数据治理和中台建设项目,探索构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新型IT架构模式,形成敏捷高效可复用的集团级数字化赋能平台,提升数据服务能力。
机场集团信息化工作计划 第2篇
据广东机场集团介绍,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该集团于2019年启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数据治理和中台建设。
广东机场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也是机场集团未来构建“数字世界一个机场”、打造数字机场集团的数字基础。机场集团将通过数据治理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资产化,让“数据”成为机场集团的重要战略资产。中台是管理思想、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组织设计的融合体。中台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效能,实现数据化运营,以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和创新,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位负责人说,数据治理和中台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广东机场集团的数据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数据价值,赋予机场集团创新与增长的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为民航新基建注入新动能
广东机场集团自启动数字化转型以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树立了“一切皆可数字化、一切皆应数字化、一切皆将数字化、一切皆已数字化”理念;完成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规划,明确了“数字世界、一个机场”的愿景和“成为行业领先的数字机场集团”的目标;形成了“以数据为中心、以场景应用为抓手、以流程再造和组织转型为保障、以业务数字化为基础”的“四个以为”方法论,坚持按照流程、组织、IT、数据四位一体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围绕“上云、用数、赋智”三大中心任务,集团云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面开展业务数字化,数字财务平台、BIM智能建造协同管理平台、数字化机坪运行管理平台等一批数字化项目上线运行,集团首个数字员工正式诞生。
2023年,广东机场集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目标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见效、开花结果。此次启动数据治理和中台建设,是广东机场集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落实数字中国和智慧民航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机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数字要素价值、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举措,通过打造统一的智慧机场数字底座,为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和完善广东省“3+4+8”运输机场布局提供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作用,为中国民航新基建注入强劲动力。
机场集团信息化工作计划 第3篇
数字化转型涉及到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的全方位全领域变革,机场集团实行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一是机场集团2020年3月成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主任,集团总经理担任常务副主任,把控全局、统筹协调数字化转型工作。二是数转委下设数据治理专项工作组,由集团总经理作为最高数据责任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业务数据责任人,负责推进数据治理重点工作落地。三是数转委下设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以及8个数字化专业组,专业组由业务和技术骨干共同组成,业务与技术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二是加强机制保障。一是出台《数字化管理办法》,优化从需求到立项、从立项到验收、从验收到运维三大核心流程,加强数字化项目管控力度。二是建立数字化转型周研究、月例会及督办机制,集团领导先后召开数字化转型专题会40多次,研究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为确保规划落地执行,对规划进行细化分解,制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项目实施步骤,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三是成立数字场景实验室,引入科研院所和行业优势企业,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试验,充分发挥场景实验室在加速新技术应用孵化、驱动商业和技术创新、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面向全集团开展大规模、分级分类的数字化转型培训,共组织培训23场,培训覆盖超过800人次。二是通过拍摄宣传视频、出版杂志专刊、开展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营造数字化转型氛围。“青创赛”孕育出的《智慧检货物安检数字化系统》获得第八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立5G创新实验室和工程建设研究院,开展机场中台化创新架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智慧机场5G专网及场面应用等课题研究。
改革成效
机场集团通过数字化赋能“安全发展、真情服务”,大力推进智慧机场建设,白云机场成为民航“智慧机场”建设示范单位,技术要素应用率名列全国千万级机场前茅。
一是机场集团建成全省机场一体化综合运行指挥平台,推进生产数据融合,实现集团所属机场可视化智慧监管和协同运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团所属机场全面建成机场协同决策A-CDM系统,白云机场打造运控“最强大脑”,在民航局国内“千万级”机场A-CDM建设评比中获得A+,实现了分钟级向秒级运控的跨越,机场运行效率大幅提升,2021年航班放行正常率达,位居全球大型机场前列。
二是机场集团所属机场全面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白云机场全国首家推出One ID全流程自助服务,自助设备部署规模及使用效率均处于国内大型机场领先地位,目前共有自助值机263台、自助行李托运114台、自助登机230套。同时,“易安检”“一证通关”以及行李全流程跟踪等新技术应用也都走在全国前列,旅客出行体验明显改善,白云机场接连荣获SKYTRAX全球同量级最佳机场奖、防疫机场卓越奖、国内最佳机场奖等国内外大奖。
三是数字技术助力“科技抗疫”。作为中国内地三大机场之一和广东外防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白云机场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服务深度融合,在全国机场率先推出“科技抗疫”“无接触生产”“无接触服务”等系列新举措,白云机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2项国家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