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计划 第1篇
为做好燕山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和作业体系,加强对广大居民的宣传引导,提高燕山地区垃圾分类效果,营造良好的城区建设发展氛围,特制定如下宣传方案。
一、社区宣传活动主题:
“参与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生活日用品到您家”。
二、社区开展活动意义:
2014年是燕山地区垃圾分类开展工作的巩固之年,为做好16个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羊耳峪西区、迎风六里二区、富燕新村三四区、星城健德四里4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树立环保低碳理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更好的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
三、社区活动方式:
(一)活动日期:2014年11月1日(周六在羊耳峪西区);11月12日(休息日在迎风六里二区);11月16日(周日在富燕新村三四区);11月22日(每周六在星城健德四里)
(二)活动时间:上午9:00在四个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三)主办单位:燕山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燕化公司生活服务中心 海川得益废品回收有限公司
(三)宣传方式:一是摆放垃圾分类知识展板,介绍垃圾如何分类;二是摆放四张桌子,二张桌子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致居民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宣传材料,二张桌子搞知识有奖问答和发放宣传品;三是挂一条垃圾分类横幅;四是资源回收换购(可回收垃圾换购生活日用品)。
社区宣传活动为三类,分别为宣传、知识有奖问答和趣味互动交流。
(四)宣传品:10升户用垃圾袋;垃圾分类购物袋;鼠标垫、垃圾综合处理场有机肥。
(五)趣味互动交流:制作各类垃圾模具,由居民模拟垃圾分类投放过程。居民从起点走20米,将手中10个垃圾分类模具分别投到三个收集桶内,全部投放正确发放一等奖,投对5个以上的`发放二等奖,5个以下的(必需得正在三个)发放三等奖。
(六)趣味互动交流奖品:一等奖30个为洗涤灵;二等奖40个为二面针牙膏;三等奖70个为钢丝球;纪念奖凡参与者发放户用垃圾分类袋20个。
(七)参与单位分工:
1、市政市容委负责宣传材料发放,知识有奖问答,负责展板宣传品、奖品、趣味活动模具、宣传材料等提供、现场维护秩序;发放奖品。
2、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负责提供宣传桌子;提供宣传场地和挂条幅、居民组织;负责发放宣传材料、有奖知识问答、组织居民趣味互动交流活动现场秩序和发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小票;负责发放奖品;负责烘托活动现场气氛;
3、燕化公司生活服务中心负责发放宣传材料;有奖知识问答,维护现场秩序;
4、海川得益废品回收有限公司负责资源回收换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
通过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系列宣传活动,使垃圾分类逐渐深入人心,提高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文明意识,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计划 第2篇
一、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居民垃圾分类观念淡薄。“263”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是推广的最后一年,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力争全面完成全部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亭建设,同时分批设置宣传栏及垃圾分类桶,每周一次的宣传活动也在持之以恒地进行着,并且深入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一小部分居民未将家中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居民觉悟有待提高。主要是这部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淡薄,图省事方便,一扔了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依然存在。
2、居民生活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很多村民变成了小区居民,身份转变了,但思想的引导转换还需要一个过程,个别存在种菜、乱晾晒、乱吊挂等现象,在管理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矛盾,造成城管执法管理比较被动。
3、城管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多,但仍然不够健全。一是城市管理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二是有些城管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例如对流动摊贩、垃圾焚烧的制度措施力度不强;三是城市管理要求与城管执法脱节,例如非机动车乱停放的管理要求相当高,但是执法力度不够,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再如新划入城管的占用公共空间问题,城管执法仅有处罚权限,但仅仅处罚却又不能让居民投诉满意。
二、对策及建议
(一)全民动员,全员参与,不断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进程。
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切切实实地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思想发动宣传要持续深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等手段,教育、引导和动员广大市民,切实增强垃圾分类的理念和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二是垃圾分类制度要完善落实,根据上级形成的垃圾分类制度,对具体管理人员和宣传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兑现奖惩,防止垃圾分类流于口号,也防止分类宣传流于形式。
(二)齐心合力,转变思想,坚持文明执法消除居民陋习。
居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只有使广大居民积极配合,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一是要不断加强引导教育,增加与小区居民之间的沟通,通过宣传引导,潜移默化,使小区居民转变思想,从而自觉地配合城市管理工作。二是要坚持文明执法理念,城管队伍要坚持执法为民、为民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文明执法、文明教育的信念,不仅要做到“以城管理”,更要做到文明管理,即使受委屈,也要紧抓文明的底线不放松。
(三)理清脉络,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政策法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束缚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和困惑都不相适应,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来落实保障。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使基层执法做到有章可循,解决日常管理中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要多措并举,促进部门之间联合执法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防止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
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计划 第3篇
为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置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成都市郫都区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全区资源利用率提升与垃圾无害化处理,拔高标准,强化保障,狠抓落实,巩固成效,推动全局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创先争优,提质增效,更好的助力郫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提高分类覆盖面。
1.全局分类处置覆盖率达到100%。20xx年2月底前全局公共区域覆盖;垃圾分类覆盖所有科室、所有房间、所有楼道,指导下属能源保障服务中心3月底前完成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指导帮扶红专村、泉水村、白鸽村、平城村建立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各科、能源保障服务中心)
2.加大厨余垃圾回收覆盖面。加强宣传厨余垃圾回收力度,做到100%回收,做好“光盘行动”教育。指导联系村农村厨余垃圾、小集镇、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按要求逐步推进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做到厨余垃圾应收实收,防止厨余垃圾外流,日产日清。(牵头单位:局办公室;配合单位:红专村、泉水村、白鸽村、平城村)
(二)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减轻垃圾处置压力
1、减少办公用纸数量,落实双面打印,杜绝重复打印,打印资料一次完成,科室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打印,杜绝浪费。
2、教育大家使用纸质打包袋,减少塑料包装使用。
(牵头单位: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各科、能源保障服务中心)
(三)开展示范点建设,实现分类有引领
1.开展示范点创建。以办公室为示范点,做好分类工作,逐步推广到全局。
2.加强示范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督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局门厅建立宣传阵地,树立分类达人。
(四)落实工作保障,实现分类有章法
1.统一思想认识。垃圾处置能力提升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一项和谐工程、生态工程、文明工程和稳定工程。全局上下必须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将打好垃圾处置能力提升战摆在重要位置,确保各项工作组织到位、力量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工作开展。
2.努力提升专职队伍工作能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或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切实提高专职队伍的工作能力。(牵头单位: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各科、能源保障服务中心)
3.进行两次垃圾分类专项考核。6月底和12月底各进行一次生活垃圾分类考核,采取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对后进人员进行再培训。(牵头单位: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各科、能源保障服务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垃圾处置能力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机关党委书记唐林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何香瑾任副组长,雷金成、白羿军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部署推进、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考核验收等工作。办公室要进一步发挥牵头主抓作用,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具体计划及专项方案,各科及下属单位要积极配合,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领导要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全力推进工作开展。
(二)加强督查考核。设立督导员,大力开展督查,督促工作进度,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对工作不重视,推进缓慢、低效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落实保障机制。完善领导小组工作人员的组织保障体系;将垃圾分类工作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资金预算安排,在分类资金上给予大力保障。
(四)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宣传引导。设立垃圾分类投诉监督电话(xxxxx),全面畅通生活垃圾分类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正面宣传报道垃圾处置能力提升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推进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曝光,倒逼问题解决,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综合采取宣传培训、媒体(公众号)报道、志愿服务活动等手段,激发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氛围。
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计划 第4篇
为了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使垃圾分类回收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组织机构:
成立我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分类标准:
生活垃圾推行“四分法”分类模式,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易腐垃圾包括残枝树叶、剩菜剩饭、菜叶、果蔬、蛋壳、茶渣、汤渣、禽肉、绿植、调味品、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抽油烟机剩油、厨房下脚料、食品加工废料等。
3、有害垃圾:包括废药品、杀虫剂、消毒剂、油漆和溶剂、化妆品等及上述废物的包装物;相纸、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充电电池、纽扣电池、过期药品、硒鼓、墨盒、手机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包括烟头、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灰土、一次性餐具、妇女卫生用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责任分工: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3、德育处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社团等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具体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大力培育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广泛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学校、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
四、阶段安排: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2、实施阶段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总结阶段
总结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期间的成败得失,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炼有效的工作方法,改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下一步的深入实施积累成功的经验。
五、具体要求:
1、垃圾桶摆放。每个普通教室、办公室和专用教室摆放10升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每个楼层摆放50升的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学校垃圾场摆放500升的可回收垃圾桶、易腐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
2、垃圾的投放。师生在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类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内的垃圾桶内。有毒有害垃圾必须直接投放到楼层的专用垃圾桶内,不得与其他垃圾混合。
3、垃圾的处理。可回收垃圾送到学校专用垃圾场所存放,再由废品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其他物品由值日生负责在放学时投放到垃圾场内的分类桶中,如上课期间已满则可就近投放到楼层的分类桶中,由环卫部门负责清理运输。有毒有害垃圾由专人负责集中投放到垃圾房的相应垃圾桶内,由总务处联系环保部门回收处理。
4、厨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学校暂时仍然采用原来的方式,由专人收集后统一处理。
六、其他:
1、本方案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2、本方案为初稿,我校会在垃圾处理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
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计划 第5篇
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五进”宣传活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xx区,严格落实省、市、区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部署,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努力营造政府倡导、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目标原则
利用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要求,不断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因地制宜,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深入细致、贴近生活的宣传动员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新时尚。
把握节奏,突出重点。示范先行,循序渐进,把握好宣传活动的推进节奏和力度,确保长流水、不断线。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重点,通过多样形式,持之以恒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实。
创新方式,正面引导。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强化舆论导向,形成社会共识,及时展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扩大宣传影响。
三、工作任务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活动计划,适时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参与度。
(一)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活动。以圩镇社区为重点,常态化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一线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人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1.开展“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现场示范活动。组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加强专业素质培训,深入社区现场教学,引导社区居民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常识和方法。
牵头单位:环卫所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宣传办、社区
2.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猜”活动。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猜等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寓学于乐中掌握分类知识,提升社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率。
牵头单位:环卫所
责任单位:规划建设办、社会事务办、宣传办、社区
(二)生活垃圾分类进乡村宣传活动。立足乡村实际,发挥村民自治的制度优势,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广场、公园等人口密集场所设置咨询点,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宣传、答疑解惑,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海报以及垃圾分类相关小礼品等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3.开展“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活动。指导村委会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重新修订内容,引导村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树立文明乡风。
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办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4.开展“垃圾分类评先”活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星级户”“最美庭院”“垃圾分类能手”等评先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
牵头单位:环卫所
责任单位:规划建设办、农业办、水利所、各村(社区)
5.开展“垃圾分类文艺作品创作与演出”活动。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入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主题演出,让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不断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牵头单位:文化站
责任单位:宣传办、环卫所、农业办、水利所、各村(社区)
(三)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结合教育部门持续开展的生态环保教育等,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督促中小学校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目的;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工艺品制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进中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6.开展“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活动。把生活垃圾分类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风尚。
牵头单位:教育指导中心、xx中学、xx中学、xx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责任单位:团委、环卫所
7.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活动。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团员的先进性,积极推动生态环保类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在世界环境日、国际森林日和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源保护等课外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牵头单位:教育指导中心xx中学、xx中学、xx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责任单位:团委、环卫所、环保办、农业办、水利所
(四)生活垃圾分类进企业宣传活动。企业要着重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员工素质的提升,在倡导源头分类减量与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8.开展“垃圾分类践诺”活动。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鼓励职工签订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倡导他们做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参与者。
牵头单位:经济发展办
责任单位:各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各村(社区)
9.开展“垃圾分类,工会先行”活动。企业工会要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环保课堂、变废为宝、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企业职工在活动过程中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牵头单位:镇工会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各村(社区)
(五)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宣传活动。机关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办公场所、电梯间、食堂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各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要积极发布本单位垃圾分类宣传和实施情况,积极动员干部职工签订承诺书,发挥党员干部先锋示范作用,从自身做起,引导家庭、亲戚、朋友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带动广大群众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10.开展“垃圾分类,我代言”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把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纳入党支部“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实践和引领工作。
牵头单位:组织办
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村(社区)
11.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典型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示范点建设,广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不断扩大示范点建设的示范和拉动效应,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牵头单位:宣传办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农业办、水利所、教育指导中心、xx中学、xx中学、xx师范大学附属xx学校、xx站、xx(约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经济发展办、各村(社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牵头单位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整合资源,理顺工作机制,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宣传报道。各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社会面宣传覆盖,以声势浩大的舆论造势,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迫性,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分类、人人参与分类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经验总结。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加强工作交流,做好信息沟通,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各单位要根据分工,结合单位职责和年度工作安排,制定落实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务必重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信息报送和文字材料、现场图片的收集留存和整理归档,安排专人跟踪落实,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活动照片等材料报送至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