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通用5篇)

时间:2025-04-10 10:16:32 作者:admin

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 第1篇

20xx年将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继续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计划如下:

n2级护士

(1)通过培训达到n3级护士水平。

(2)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逐步规范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流程。

(4)强化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技能。

(5)提高专科应急能力。

(1)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2)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3)护理基础技术操作技能

(4)血液净化的专业理论知识

(5)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技能

(6)血透相关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及应急预案

(7)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职业防护

(1)每月参加一次科内护理业务学习。

(2)每月参加一次院感知识及职业防护培训。

(3)每周参加院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学习。

(4)每半年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及理论考核。

(5)每月参加学习应急预案、岗位职责。

(6)参加关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培训班。

5、考试形式:护士长晨间提问、科室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培训讲课考试、护理部半年考核、护理学会讲课考试等。

6、培训人员资质:n3级护士。

n3级护士

(1)通过培训达到n4级护士水平。

(2)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逐步规范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流程。

(4)强化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技能。

(5)提高专科应急能力。

(1)血液透析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2)血液透析专科操作技能培训

(3)医疗核心制度及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4)血液透析紧急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

(5)护理基础理论培训

(6)护理基础操作培训

(7)护理相关医院感染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1)每月参加一次科内护理业务学习。

(2)每月参加一次院感知识及职业防护培训。

(3)每周参加院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学习。

(4)每半年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及理论考核。

(5)每月参加学习应急预案、岗位职责

(6)参加关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培训班。

科室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培训讲课考试、护理部半年考核、护理学会讲课考试、护理查房等。

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 第2篇

1、热爱护理专业,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了解我院的护理工作状况,以良好心态走上工作岗位。

2、掌握正确书写护理文件的方法。

3、能说出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值班交接班制度、物品药品管理等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内容。

5、能复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重点内容。

6、掌握护理安全的相关知识;

7、掌握常用的消毒隔离方法,能复述职业暴露防护的方法;

8、掌握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护理;

9、掌握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留取及注意事项;

10、能熟练掌握常用二十项临床护理操作,学会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交流技巧。

(一)理论:理论课多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部分内容采用示范案例教学法;

1、怎样做一名合格护士;

2、护理工作制度;

3、护理文件书写;

4、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知识;

5、护理安全教育;

6、常用的消毒隔离方法与职业暴露防护;

7、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护理;

8、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留取及注意事项;

9、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二)操作技能项目:

手卫生、急救技术、无菌操作、体位护理、翻身拍背、约束带使用、生命体征测量及记录、铺床、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鼻饲法、吸痰法、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试、导尿法、灌肠法、给氧。

理论培训:7月17日-7月19日

操作培训:7月20日-7月29日

1、学员不得迟到早退、必须认真听讲,刻苦训练,确保顺利达标。

2、理论授课要求使用多媒体,讲解能结合实际工作。

3、操作:

各组老师必须根据具体项目规定每个项目的操作时间,于7月19日之前报护理部审核。操作培训前指导老师做好用物、场地准备。指导老师操作示范由两人配合即指定一人示范、一人讲解完成,学员观摩后指导学员现场操练。每项操作学员操练不得少于5遍,每项操作时间操练结果必须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围绕如何做一名合格护士,完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学习汇报。

理论:理论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统一考核。

操作:操作示范培训结束,新护士分配到各科室进岗。上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操练,工作中在老师指导下结合临床进行规范操作练习,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统一考核(铺备用床必考,其他项目抽考一项)。

凡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临床工作,予延长培训期1-3个月,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若再不合格暂缓聘用。

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 第3篇

培训目标:通过对在职从事供应室工作的护士的基础培训,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和培训,达到供应室护士的水平。

培训的重点要求:

级护士(工作一年以内或未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护士)培训重点: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道德培养,掌握基础的专科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

、n2级护士(n1级护士:工作2--3年;n2级护士:工作4--5年的护士)培训重点:专科理论的提高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掌握,参与供应室管理和教学。

级护士(工作6--8年的护士)、n4级护士(工作9年或以上的

护士)培训重点:开展供应室的新技术、新业务,并能从事和参与供应室管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

为提高供应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适应现代护理发展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结合我科护理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水平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个别培训、院外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学习和阶段考核等方式进行培训。

1.人员素质的`培训: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要求具有较全面的护理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我们首先对科室护理人员加强了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和护士素质的培养。通过培训使全体护理人员能自觉遵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慎独精神,从而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并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交流沟通技巧的培训: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礼仪、举止、语言、交流沟通技巧的培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通过培训使护士转变了服务理念,树立了服务意识,主动与临床医技部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人际关系。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放在第一位。

3.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组织科内人员参加院内外举办的业务学习、学术讲座。组织本专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加深和拓宽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本岗位职责,了解消毒供应室当前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所面临的形势、地位和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熟练掌握本岗位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保证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针对本专业的工作特殊性,强化理论和操作考核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操作项目如:无菌技术操作、脉动真空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洗涤物品、消毒液配制、空气、物表、消毒液监测等。

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 第4篇

(一)培训目标:

围绕“促进有效学习、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立足本校,引导全体教师全面开展教学科研,梳理教学中实际需求,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全面履行教科室的工作职责,提炼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

(二)培训重点:

1、围绕“促进有效学习”,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做好教师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工作。

2、开展校本教材的研发;做好课题的研究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做好校级小课题的申报和研讨工作。鼓励教师踊跃向省、国家级教育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反思、案例等。

3、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框架,切实规范教学常规的检查形式,同时做好教学资料完善的过程管理。

4、积极配合上级教研部门的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继续规范“外出培训学习、回校汇报讲座”的'管理。

结合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分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三个层次推进,围绕专业精神、专题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特色等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主要内容

1、专业阅读:

教师在本学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做好读写结合,丰富教师专业内涵。

2、专题培训:

本学期立足本校做好专题讲座,包括面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业拓展讲座、本校教师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校选修课程开设系列经验交流、教学评价研究专题讲座。通过数字化校园建立,实行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化,建立校博客群及教研组校本培训管理博客,利用网络教研,实现高效的教研交流。鼓励教师个人在教育博客中撰写个人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

3、专业知识与技能:

①规范、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备课组集中组织学习学校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并组内讨论制订教研组校本培训、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自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②促进有效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常规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有计划开展公开、示范课等。按设定的时间节点开展3次教学常规检查;学期内各教研组开展3次及以上集体研讨活动;集体备课组开展6次及以上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校级公开课根据教研组内磨课、议课后进行推选,每位教师一学年必须开设一节,学校予以颁发校级证书;每位教师听课至少10节,入职第二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今年新入职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其中班主任跟班听课不少于5节。

③开展教学评价学习研究活动,加强学生评价研究,尤其是作业、试卷的评价研究。

④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导学案的书写及有效利用。

4、学校特色

利用及发挥学校现有的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及教材、录制微课视频、网络课程,提升青年教师实训操作技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色化成长搭设平台。

(二)基本形式

1、校级培训:

①结合学校实际,立足本专业,适时邀请校外专家实现教学专业化引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②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定期开展专项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资源进行科研课题研究。

③组织新教师参与教学观摩活动。如让本学期新入校教师开展汇报课、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高资历深的教师开展示范课活动;与上一级合作学校进行的教学交流、观摩活动。

2、教研组研训:

①开展组内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集体活动。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

3、教师自培:

①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②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若干篇教学反思。同时做好《教师成长手册》的记录。

(一)保障措施:

学校成立校本专项培训领导和考核小组。形成由校长亲自抓、教务处负责组织、教研组长落实的工作小组,分级管理,以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与落实情况。

(二)预期效果:

通过培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学习状态由被动演变为主动,解决了学校部分现存在教学问题,同时也弥补了继续教育的资源不足。

护理新入职人员培训计划 第5篇

(1)培养计划及目标

①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

②熟悉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

③熟悉手术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④熟悉手术室护理工作

①介绍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等理论

②示范讲解手术室各种典型手术如何摆台

③实施手术时实地讲解摆台

④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①熟悉手术室工作特点

②掌握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③熟悉敷料室、器械室工作

④模拟教学

器械室

①介绍环境

②了解器械室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

③常用外科、骨科器械名称及用途

④手术器械包的打法

敷料室

①各种敷料的名称及用途

②各种敷料包的包法

③各种敷料的叠法

④各种单包敷料的包法

(1)培养计划及目标

①掌握正规无菌操作

②普外、泌尿科小、中、大手术配合

③手术室工作流程

④手术室护士各岗位职责

(2)实施方法

①专人带教典型手术配合(甲状腺、乳腺、阑尾、胃肠道)②安排适宜的手术

③反复重复各种带教手术

(1)培养计划及目标

①妇产科小、中、大手术配合

②熟悉特殊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

(2)实施方法

①专人带教典型手术配合(剖腹产、子宫、阴式子宫、妇科肿瘤)

②安排相应的手术

③反复重复各种带教手术

④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考核方法:每阶段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85分合格。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质量考核85分合格。

①掌握防范差错事故的措施。

②急诊手术的配合

③完成各专科大、中、小典型手术的配合

④掌握常见手术体位的应用及放置方法。

①在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下完成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配合②巩固第一年的手术,掌握急诊手术的配合

③能独立完成各种大、中、小手术的`配合,注意各种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方面的训练

考核:每半年专科理论考核一次,成绩达85分合格。技术操作每半年考核一次,90分合格。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质量考核90分合格,每半年一次。

①新开展手术的配合

②急救性手术的配合

③完成各专科大、中典型手术的配合

④进行专科性手术培训

①在护士长的及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重大手术的配合

②掌握新开展手术的配合技巧

③能独立完成各种大、中手术的配合,注意各种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方面的训练

考核:每半年专科理论考核一次,成绩达85分合格。技术操作每半年考核一次,90分合格。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质量考核90分合格,每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