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计划表格(实用6篇)

时间:2024-12-20 08:35:17 作者:admin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1篇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20__年度—20__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讨论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结论”:简单、明了。

三、附录部分

包含“参考文献”、“附件”两个内容。

“参考文献”:即时性强,不要引用许多年前的杂志或专着。格式如下: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2篇

1.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区别。

二倍体和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与染色体组数有关。

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精子或卵子)直接发育过来的。所含染色体组数可 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3个、4个..........,所以只要是由配子直接 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思考: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 组吗?

2.单倍体育种

(1)方法: 。

(2)原理: 。

(3)过程: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然后经过人工诱 导使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产生能够正常 生殖和发育的纯合子。

(4)优点:。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3篇

一、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

我们三年级八个班,刚刚由低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我们组的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

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开展数学小课题的策略研究。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去观察、调查、收集材料、探讨问题,然后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数学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 获得更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开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五、活动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制定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既指导和带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六、预期成果:

1.形成有形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成果。

2.初步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评价标准。

3.搜集整理适合本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七、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活动计划。

2、测量物体的长度。

十月份

1、测量物体的质量。

2、购物计算。

十一月份

1、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2、 制作作息时间表。

十二月份

1、排一排

2、掷一掷。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教师岗位练兵为载体,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为重点,以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线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以加强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为重点,加强过程管理,把课题研究工作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与教研活动当中,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结合课题的总的指导思想,发挥本乡青年教师们的集体智慧和团结奋斗精神,围绕提高农村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以往科研成果进一步提炼、深化和推广上。

二、研究内容

继续强化理论学习成果,深化研究水平,整理研究材料,推广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或现场展示。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进行基本功训练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而教师基本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学期,我乡将继续进行常规的基本功训练,要求课题组教师抓住自己的薄弱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二)、结合开拓进取杯和区教学大赛,开展最后一次课题研究课活动。

(三)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抓住新课程实施,提炼成功的`经验,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动笔、多参赛、多投稿。

(四)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通过组织现场会或研讨课等形式,对较好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成果加以宣传,打造学校的特强学科和特色学科。

(五)举办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活动。交流展示材料:最终成果(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工作报告、研究总报告、体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一堂课题研讨课等。

四、月份工作安排

9月:

1、各课题组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明确任务。

3、组织好常规研究活动。

4、基本功训练

10月:

1、课题研究课活动

2、子课题组教师整理资料,撰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中心校课题组进行材料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4、接受区级、市级验收。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5篇

例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体细胞含3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例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例3.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 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 B C D

P:DDTT ddtt→F1:DdTt→dT花粉→dT幼苗→ddTT植株

⑴ 过程A叫做__________;B过程是____________;C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dT幼苗可称做__________;

(2)D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____________。

(3) C和D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 只需_____年。

4) 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的矮秆抗锈 病小麦,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计划表格 第6篇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创设一些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逐渐增长、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1) 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2) 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是多少呢?(3) 实验操作方法有无可改进或简化的地方,以提高实验效率的?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1) 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十分清晰。(2) 蔗糖溶液黏性强,易污染显微镜。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经济易制的NaCl试剂。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3) 操作方法可改进为直接把盖玻片掀开,滴加外液。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了几次重复滴加和用吸水纸吸引的步骤;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操作不当污染了显微镜。通过此实验,学生不难发现,改进实验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不仅使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更好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知识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