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书 第1篇
简历介绍,国外名校留学过,写出来,十年前这一招融资很管用。
没有海归光环,也不要灰心,如果你有相关行业的历练,段位比较高,也会给你加分的。毕竟在BAT这些公司干过高管的人,行业嗅觉和能力不一定比海归差。他们的知识架构也更加具有实操性。
以上两点现在的效果也有所降低,原因是现在的创业者越来越精明了,海外经历随口就编,海外野鸡大学搞了一个毕业证就说自己是名校毕业的,在BAT干过一年实习生小组长就在投资人面前说我是BAT管理层出来的。
这样的事儿出过几次后,投资人显得更加审慎了。
他们不但要知道你在哪儿留过学,在什么公司干过,更加想知道你学的怎么样,干出过什么成绩。
比如过去的能查到的工作业绩能给你的能力加成。所以,如果有能体现你能力的工作履历,一定要重点描述,比如曾经在阿里巴巴开发某个内部项目,半年做到用户100万,收入过千万。
技术性项目,团队介绍方面,要着重描述自己的团队的科研实力。核心期刊发表量,发明专利等等。
给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书 第2篇
在讲融资以前,最好先表明你们团队目前的股权架构,这一点投资人是很关心的,有的时候,项目再好,股权架构不健康,投资人也是很怕去投的。比如那种5:5,4:3:3的股权架构,最好在投资人发难前,把股权或者控制权更加明确一些。
融资方案有两个核心部分组成:
第一:你出让多少股份,要多少钱。
A/B轮的公司,有财务报表,估值相对容易些。可以通过财务测算来实现。天使轮的财务估算简单的算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做详细测算,算出来的结果,估计也没人信,你要证明结果正确也是很难,所以不要为自己挖坑。
种子、天使轮的项目,最主要还是基于市场容量来投。给几百万,只要项目成功,投资人都是赚翻。
出让的股份比例不宜过高,不超过20%,并且最好跟投资人商量出让一部分投票权给CEO。为什么不要超过20%。因为现在的互联网项目,或者一些资本推动型项目,上市前要经过种子、天使、A轮、B轮、C轮、D轮、F轮六七轮甚至更多的融资次数。如果每次出让20%,即使你开始拥有100%股权,六轮后也不能保持34%的相对控股地位,那时公司会因为股权分散限于危险境地(另外一个方法是设计AB股来实现控制权的削弱)。
第二:你怎么花这笔钱
投资人也担心钱怎么花,需要对资金有一个把控力度,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让投资人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给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书 第3篇
这个绝对是一个创业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如果你自己没有想好如何击败你的竞争者,你的产品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很多创业者的产品其实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幻想通过后期运营来实现脱颖而出,但这种想法如果不基于恰当的战略,在投资人面前会显得比较苍白无力。刻意规避竞争对手的存在也会给投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他们在投你的项目之前,肯定会对你的对手做充分的调研,然后再决定投你还是你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