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活动总结(推荐5篇)

时间:2025-05-09 17:03:15 作者:admin

红旗渠活动总结 第1篇

几天下来,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真的就是人们总结的那16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说多一点就是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虽然看起来红旗渠精神不过是几句话,可是当这几句话和我们在红旗渠纪念馆里看到的文物、照片联系到一起,和我们在青年洞、分水岭看到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和我们看到的纪录片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十万林县人民,用十年的时间,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它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想用几点来表达我的体会。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我想起前段时间党员学习,我们收听的一个水利厅组织的讲座,是关于_鼓励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不怕犯错、勇于担当的精神去谋事创业。杨贵等林县领导班子,面对物质资金的极度匮乏、红旗渠修建的技术难题、撤职罢官的风险、百日修整的抉择,更别提_的动荡和浩劫,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红旗渠就会和千万停工不前的工程一样止步,就没有现如今林县的大好河山,也没有如今林县群众洗的上脸、做的了饭的美好生活。现如今,我们广东水文在创建“五个一流”活动,虽然不像林县那样重新安排河山,我们也要朝着五个一流的目标迈进,要达到五个一流,我们就要面对很多各种难题、问题都层出不穷。我们作为水文的一分子,只有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信念,才能在各项困难前、砥砺前行。

二是坚持同人民在一起。要做到,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群众干事创业。这让我有感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不论做什么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培养感情、激发热情、谋划事业。不管是我们的五个一流的创建活动还是平时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我深入调査,通过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根据上级政策,落实为群众感谢、领导夸赞的惠民之举,各方面都要身先士卒、勇作表率。红旗渠修建时,修渠民工每日的工作量都是由领导干部做过以后才定。红旗渠投资近亿却未发生一起贪污事件,修渠10年,未曾因为饥饿死过一个修渠民工。林县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不谋私利。

红旗渠活动总结 第2篇

红旗渠开工建设时,正是我们国家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国外持续经济封锁,国内各种矛盾斗争不断。全国上下资源紧缺,人民生活异常艰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林县的一批党员领导干部怀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了实践入党誓言,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勇于开拓,带领全县人民奋战太行山,提出了“安排太行”的宏伟口号。

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记录这一时期的图片很多,而且每一张都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建设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普通而又伟大的英雄人物,如特等劳模、排险能手任羊成,他带领民工常年吊在悬崖上排除险石,因此他的背上被保险绳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自己几次从半崖上摔下来,掉到荆窝里,浑身扎满了枣刺,一次房东大娘从他背上挑出了70多根枣刺,石头落下砸掉了三颗牙,也不下火线。当地人都说:“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还有特等劳模、爆破能手常根虎等一大批先进人物。

在参观这些图片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张照片。第一张是一个女民工双手各握一根钢钎,两名男民工抡锤向下打。导游介绍说:“开始每人都是双手握住一根钢钎,后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干脆一只手握住一个,为此他们还发明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凰双展翅’。”看着图片,听到讲解,我不禁为林县人民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感动。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苦中作乐,使我联想起了电影《地雷战》中人民群众为自己发明的各种地雷起那些有趣的名字(如“头发丝儿雷”),都反映出一种虽处困境但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的乐观态度。

第二幅照片描述的'是一群女青年挥舞着衣服排除洞中存烟的场面。导游介绍,当时在开山放炮前,没有预料到山洞里产生的烟尘不好排放出去。没有办法,这群女青年只好一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挥舞着衣服,从山洞这头跑到那头进行排烟。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公斤原粮,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总干渠长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它不仅是林县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难怪_总理向国外友人这样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红旗渠。”但是正如当地导游所说:“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全国之力,而且使用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而红旗渠则完全依靠林县人民自己的力量,完全依靠人工开凿出来的,没有任何先进设备可以使用。”

不错,红旗渠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全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创举。

红旗渠活动总结 第3篇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该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缺水。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一幅幅图片和蜡像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情形。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是对旧社会林县的真实写照。此外还有一些故事也反映了因为缺水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民国初,任村镇桑耳庄村村民桑林茂,大年除夕爬上离村七里远的黄崖泉担水,等了一天才担回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妇摸黑到村边去接公公,不小心把一担水倾洒了个精光,儿媳妇羞愧地回屋悬梁自尽了。林县人民忍受缺水之苦已达上百年,在这期间不知发生多少次人无粮可吃而导致人吃人的惨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_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红旗渠活动总结 第4篇

20世纪6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最难熬的困难时期,受太行山天然屏障所困的林县人不甘命运安排,难而不惧,自力更生,靠双手和双肩,靠锤头和钢钎,硬是在太行山悬岩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红旗渠。

进入新世纪,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没有迷失,没有困惑,而是在一座座新的`无形大山和屏障面前挖山不止,奋斗不止。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这是新时代林州人民的脾气,比太行山还倔,还犟,这也是新时代林州人民赋予红旗渠精神的新的内涵。

结合红旗渠精神,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在我市正在进行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大会战中,自觉对照差距,为林州的教育事业再添光彩。如今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学生”,“给孩子们放手”“我的课堂我做主”,已成为师生的座右铭,我要再转变观念,积极向课改标兵学习,积极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力争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打开报纸,_长篇报道“守望红旗渠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文,写出了我们红旗渠人的骨气,写出了我们林州人践行红旗渠精神的决心。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杨贵、任羊成、许存山、张福根、郭变花、李广元、桑中生、万福生等,他们只是百万林州人民的代表,林州人民在山多土薄,交通闭塞的太行大山中,凭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大力改革,积极发展,现在已经跃居全省前八强,我想,这就是我们林州人的倔犟吧。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有形的物质财富,还在于拥有多少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使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精神立市”是林州新xx届领导班子确定的发展战略,弘扬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给红旗渠精神赋予更多更典型的新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林州人的义务,热爱林州,建设林州,让林州红旗渠精神如万泉湖里的水一样永不断流。我是一名教师,我特别关注林州的教育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多么希望我的家乡能涌现出更多的像李太生这样的高端人才,涌现出更多像李广元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更多像张福根这样的好干部,涌现出更多像王生英这样的好老师,涌现出更多像万福生这样的大慈善家。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勤劳朴实的林州人民,让我们团结起来,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而努力奋斗!

红旗渠活动总结 第5篇

通过学习红旗渠将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必将在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的xx多年,让我们沐浴春风,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党的领导干部,不愿再做艰苦的工作,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不能密切联系群众了,甚至有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现象。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遭受挫折。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不断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与目前进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每个_员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应当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成事之基、立身之魂。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就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就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就能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当前,面对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更需要积极倡导、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论是坚韧的愚公,还是填海的精卫,不论是石大沟的郭变花,还是把最美的笑留在桃花洞的原海生,他们最美的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在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他们的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