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第1篇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因此,选定母亲节和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召开这次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恩之心”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歌曲《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等。
2.文章《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从狼嘴里交换出来的母爱》。
3.教室场景设计(含主题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中,主持人致开场词,并引入主题——《拥抱亲情,感恩父母》。
第一环节、回顾篇——走近亲情
1.追寻成长的足迹
(1)欣赏歌曲《父亲》、《母亲》,并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生活图片,让学生思考感悟。
(2)学生谈由图片和歌曲获得的感受和体会:“你想到了什么?”
(3)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了你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你并未曾用心留意过,那么,请同学们用90秒静静回想,父母对你关爱。
(4)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描述父母对你的爱。
2.父母写真:
(1)父母为子女操碎了心,而他们却一天天地老去。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2)以《爸爸(妈妈)》的_________为题,说说自己眼中的父母。
通过观察,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谈话,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第二环节、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请学生或唱歌,或讲故事,或朗诵诗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欣赏文章《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从狼嘴里交换出来的母爱》,让学生简要谈感想。
2.亲情问答(背景音乐《我的父亲母亲》)
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似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顶撞,还常常埋怨你母的啰嗦。请你描述一个自己经历的这方面的故事。
学生诉说,主持人追问:直到今天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3.感恩大调查
(1)出示调查内容,学生选择评判
①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②你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③你知道用于你一年的花费是多少吗?
④你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吗?
⑤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⑥你会因父母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而看不起他们吗?
⑦学习遇到困难时,你会抱怨父母没给你聪明的脑袋吗?
⑧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烦恼是什么吗?
⑨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帮他们洗衣服、洗头吗?
⑩你知道父母喜欢的东西吗?
(2)主持人汇总调查结果。
(3)班主任就此进行评论,对比父母的付出和学生的回报,引发学生深思。
第三环节、行动篇——回报亲情
1.感恩方法大奉献
同学们,我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学生发言)
2.实施回报计划
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的方案。
3.心声传递:
在今天的班会课后,每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倾诉自己的心声,来真正的心的交流。
(二)结束部分
1、由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讲话。
师(总结):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孩子得到父母的爱,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得到了阳光雨露,在爱的天地里,同学们一天天长大;父母得到孩子的爱,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累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们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懂得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感情在情的沟通、爱的交融中建立起来。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到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的旋律将会在未来的日子奏响。
主持人齐:初二(1)班主题班会活动到此结束。
2、主题班会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结束!
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第2篇
六月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落实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103团学校开展“父爱如山,孝行天下”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课上,老师们用精美的PPT,有趣的故事,介绍了“父亲节”的由来及意义。通过歌曲《父亲》传递浓浓的爱,一起欣赏朱自清的《背影》经典片段,一起深情朗诵了自己写给父亲的信。孩子们纷纷踊跃参与分享着平时生活中自己和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大家深深体会着父亲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爱,懂得了父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学会感恩,付诸于行。班主任老师鼓励孩子们用实际行动为父亲做些事,如为父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睡前为父亲捶捶背、洗洗脚等。点滴小事,都让孩子们明白:“爱与感恩不仅要放在心中,更要学会表达”,表达方式虽不同,但都凝聚了自己的一份孝心。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父亲之爱,也让学生学会了理解父亲、关心父亲,这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有着巨大的鼓舞。相信同学们今后会将这份孝心继续下去,并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第3篇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落实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项城二中教育集团开展了“父爱如山,礼赞父亲”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深情讲述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无私的爱,真心感谢父亲,感恩父爱。班主任老师还鼓励孩子们用实际行动为父亲做些事,如给外出打工的父亲打电话问好,为父亲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写上对他最诚挚的祝福,利用周末为父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为父亲捶背、洗脚等。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亲的`爱。最后,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想对父亲说的话,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理解父爱的真正内涵,同时也让同学们懂得以真诚的感情、力所能及的方式去爱父亲,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第4篇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儿童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母爱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我们拿什么来回报父母那说不完道不尽的爱呢?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习惯接受这种爱,并且认为理所当然。我们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甚至忘记了是谁在为我们撑起这片美丽的天空!为此,学校开展“学会感恩”之感恩父母综合活动,我们号召同学们不要将爱仅存于体悟和思维中,积极认真地生活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敬爱之情。为此,我将在本月开展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主要概况
1、全镇每个学校都举行了一次专题升旗仪式。
2、全校阅读感恩故事人次。
3、全校共开展了次主题班会。
5、每一个学校各学会唱好一首感恩父母歌曲。
4、记录感人事例人次。
5、全校评出孝敬星人。
二、活动的主要做法
各村小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小组,认真执行方案的各项措施,有序地进行各项活动。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互帮、互学、互比、互爱”促进学生的爱心。
一封信,一句知心话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受到家庭环境熏陶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非常深远。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由于父母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小矛盾,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会使他们缺乏理解,为此,我们倡导每位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信里,并让同学带回家交给他们的父母,同时让每一位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写一句知心话和看信后的感想。也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给爸妈一个电话、一封信。
三、取得的效果
1、老师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使本次活动开展的有头有尾,首先在班级开展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上学生的演讲,学生听了后,各个热泪盈眶,更加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的一片苦心。学生也各个争先恐后积极演讲,表达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也许在孩子们的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会真正的去理解和体谅父母,在班级开展了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互帮、互学、互比、互爱”的活动,倡导学生互相学一学,比一比,看一看,谁为父母做的家务活最多,谁为父母制作的礼物最好,谁经常陪父母出去活动等等,并让他们的父母写感受,签条。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互相评比,选出了最具爱心的好学生。
3、用双手和爱心去感恩。不是一句话,一封信就能表达对父母的爱,而是从点滴小事做起,平常家事中完善自我,用自己的行动去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为此,让每一位学生办一份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交给父母看。还让学生都给父母洗一次脚,周末为父母洗衣服、做饭,陪父母说说话,平时观察父母都做些什么?记下父母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班会课上让学生互相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其中有的学生说道:“作父母的真不容易”有的说“洗衣服真麻烦”,“我爸的手又黑又粗,摸上去还扎手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爸妈争光。”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件事可以看出一个孩子平时对父母的关爱很少,而父母给予他们的太多太多,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知道今后该如何去做,如何去关心和孝敬父母。
四、群众对“感恩父母”主题活动的评价
这次的活动因为有了家长的全力配合,非常地成功,得到了家长及群众的好评。有的家长说:“孩子,父母知道你尽力了,我们不要求你做的很好,只要你每天健康、快乐就行了。”还有的说:“爸爸妈妈希望你做一个坚强的孩子。”“爸爸不会再打你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使孩子更懂得父母的心,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使他们之间的距离渐渐缩短。
虽然只是一、两个月的活动,但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两个月的事,而是一生、永久的事,把这种美德永传下去,并一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