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总结简短(精选3篇)

时间:2025-04-26 08:01:43 作者:admin

家校共育总结简短 第1篇

教育是一个特别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许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抱负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索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足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与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需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力量。学会肯定的交往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怀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育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育成人格安康,自理力量强,处事和生存力量强,而且实现全面进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舞,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念。

在全部这些教育中,素养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渐渐的表达出来。假如一个人连素养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养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效劳,多彩的课后效劳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课后效劳在不同程度上都给孩子们铺垫了坚实的根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层次进展提高。我信任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抱负的起点的。

家校共育总结简短 第2篇

一、高屋建瓴,以指导学校特色创建工作。

1、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开展“师德巩固年”活动,大力弘扬师德风尚,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道德规范》,教育每个教师不断加强品德修养,严格自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学习,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2、继续开展以“打造书香校园,师生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各班抓好兴趣小组的建设,精心策划精品指导课,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演讲活动。

3、继续开展“班级读书会”。总结我校成功的做法,各个年级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拟好《班级读书会实施方案》,落实读书指导活动。

4、班主任注意收集学生阅读成果,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亲子共读”阅读体会。

5、进行“班级读书会”的结题工作,展示学生阅读成果。

二、更新理念,以校本研修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每人每期至少学完一本理论专著。学校结合乡级、片级“每人献一课”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以“骨干引领,人人参与”的原则,先确立研修课的目标,分散备课,集中说课,然后推选教师上课。该项活动分语文、数学、英语、艺体四门学科,分别进行。

2、结合“1234”教研活动,为中青年教师打造科研的平台。

3、积极探索师生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家庭分别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读书活动;少先队抓好阵地建设,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园地,发表师生作品,营造读书氛围;学校要求35岁以下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举办的“第二届教师博客评比”活动,开展网络阅读,网络互动,立足知识前沿,理论前沿,力争岗位成才,专业成长。

三、坚持人本理念,以班级形式作为学校管理的纽带。

1、加强班级管理。学校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班主任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利用“三会”宣传校纪班规,宣传交通法规,坚持课间巡视制度,路队护送制度。

2、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教书与育人结合,呵护学生心灵,剖析学生心理,关心学生成长。

3、加强常规教育,坚持正常的作息制度。学校、班级实行“纪卫”检查制度,对学生穿戴、卫生打扫、班级布置、两操情况、课间活动、路队护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4、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生美好的品德。

5、学校实行班级考评“月评”制度。

四、扎实开展活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终极目标。

1、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求学生坚持做好“两操”,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亿万学子阳光长跑”活动,要求小学生每天进行1000米的户外长跑活动。体育教师在抓好学生安全防范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锻炼学生强健的体格。我校本期要进一步做好《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和《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推行。

为迎接市教育局“阳光体育运动会”的召开,我校积极做好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工作,做好“31脚”活动项目的训练。

2、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继续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关心、爱护学生,以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净化学生心灵。

家校共育总结简短 第3篇

为人师数十载,转眼宝宝也五岁半了,坚持做宝宝日记也六载有余,太多感悟总想与人分享,成功或失败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论也需要实践和,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归纳,当然,教育规律应该遵循孩子的个体差异,所有成功的家教经验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期望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多参与交流话题,多探讨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话题。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长,稳步成才!走进教育之门,我就期望有一天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整合传播开来,虽然我是沧海一粟,但我更期望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微弱的光和热。所以,我会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时融入我的课堂,让孩子们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气息,让他们充分享受新思想带来的振奋和愉悦。

0岁及学前早期教育已是众多知识家庭谈论的重要话题,我们的早教工作应该是竭尽全力了,甚至有的为了孩子上一个更好的幼儿园不惜重金,专职接送,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伟大的,我们应该为自己喝彩!但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与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难,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样。当我用某些理论去指导幼教实践时,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责之中,因为它不适合孩子!我开始思量新的航向。

孩子上进,聪慧,乖巧,善良,经常帮助别人,还会关怀别人,特殊善解人意,在别人发生矛盾时,总会有理有节地劝慰别人,俨然一个小大人!今年上幼儿园,知识的重复让我感觉有些浪费时间,我觉得在这个学习要害期应该及时引导和提高他的学习能力。从事多年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是最讲究基础知识累积的,记忆字词,阅读理解,会话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决定先从阅读开始。

孩子已学完了小学阶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练,我决定让他阅读带拼音和插图的故事书,一开始读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习惯的影响,对读书还是蛮有爱好,就当培养爱好吧,我们各自读各自的,孩子就凭他的一知半解却也津津有味,一个暑假过去了,孩子还是有时间就坐在那儿读,刚开始出声,后来默读,渐渐的能读上半个小时……

有一天,儿子心血来潮,大讲他的故事会,原来他把他读过的故事全背下来了,一些描写的词语,四字词语,成语居然也脱口而出,我们震惊了!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啊!

会阅读了,没有拼音的故事书也能流利的读下来,还能发表一下评论呢!

接着,我们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时,引导他早期写作。日记是孩子天天晚上的必修课,由不知道如何写到天天自己坚持写,使他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快速成熟的过程:……我是男子汉!……我很勇敢!……我很坚毅!……自我评价和自我觉醒立即在日记里呈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