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的总结 第1篇
创业设计大赛给了大学生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一次演练的机会。它让我们及时认识到创业的艰辛,提前感受社会。深刻理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活动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们不仅仅是名誉,更是那宝贵的经验。
一、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勤于学习,长才干,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虽然在学到一些文化知识,但是到工作后,那些知识就显得不够用了,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法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多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参加工作一年以来,我从没放松过学习,每天挤出一定的不断充实自己。为了搞好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我学习了许多农村工作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刚参加工作,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主动向他们请教。三是向学习。向实践学习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农村工作实绩赢得组织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正如xx同志对大学生村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做过‘’,就知道什么是群众,懂得怎样尊重群众,如何走群众线,树立群众观念;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而易举”。
二、勤于工作,不断锤炼自己
基层一个大舞台,是我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大学就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是很庆幸的。一年以来我参加或承担了包组联户、工作、农民网校、农民学校、网络信息系统、农村干部现代教育、引种葡萄示范园农村工作任务重,千头万绪,事情繁琐。工作一年我深深的到农村工作非常需要讲究方式。农村工作很重要,都是民生工程。不做好协调纠纷,农民就不能安心生产,就不和谐;不做好政策宣传,农民就难以在_领导下勤劳致富;不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农民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还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只有踏实做好每项工作,认真,现在的机会,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平,才能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挑战杯的总结 第2篇
一、活动目的
为促进科教兴湘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和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今年举行的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选拔优秀作品,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南华大学校学生科协决定举办南华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04月25号——06月10号
地点:南华大学校区
三、主办单位:
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南华大学科技研究与开发处
四、承办单位:
南华大学校学生科协
五、参赛对象:
南华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六、参赛形式
个人或团队参赛,每队3--5人(上场人数为3人),其中领队1人。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
(一)、前期宣传 ....
1)03月27日,下发通知到各院分科协,让其先在本院作好相关宣传工作。
2)04月01日——24日,由校学生科协宣传部出三块展板以及各院分科协出一块展板,在南华广场进行展出。若经过批准可在三大校区各拉横幅一条,以增加宣传力度。 3)04月03日,联系校报、校记者团、校广播站对整个活动的相关情况进行报道,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该比赛。
4)04月15日,在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一次“小挑论坛”,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比赛的兴趣。同时也更好的了解比赛内容
及流程。
(二)中期宣传: ....
由宣传部出海报,分别张贴于南北校和弘辰食堂前的公告栏中。
(三)后期宣传: .....
信息部负责展会新闻的采编以及报道,布于南华大学扬帆网上。
宣传部将获奖名单写成海报,别张贴于南北校和弘辰食堂前的公告栏中。
2、活动报名时间
从宣传活动开始后,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可在本院的科协负责人报名,报名截止时间04月24号。
3、活动交稿时间
为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交稿时间定在05月25号。
由分科协负责人统计好后一起交到校科协办公室。
4、作品评审时间、地点、老师
时间:20xx年5月28号
地点:科技处办公室
老师:经管学院老师
5、评审规则
(1)参赛作品应以学生为主设计、撰写完成,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2)参赛作品必须由本人自己完成,抄袭或拷贝他人的一律作废。
(3)学生自己参与的科技发明创造、个人创业或服务;学校提供的教师科研中有学生实际参与的科研项目、产品或服务项目的设计,等等。
挑战杯的总结 第3篇
挑战杯创业大赛总结
创业大赛结束已经三个多月了,一直没时间写个总结。这是我大学以来参加的第一个大型的比赛,怎么说呢,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更多。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止步于校决赛,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有句话叫做知足者常乐,所以我已经满足了(后来的事我不是很清楚,进了省赛,而且还拿了一等奖,太强了!!!虽然我没参加省赛,不过依然很自豪,毕竟我也付出过)。感谢我的组员们,感谢我的学姐学长特别是小麻子,还有队里干练的几位“女豪杰”,很荣幸能够和你们一起合作,你们都很有优秀,导致我现在觉得自己也变得自信起来了,呵呵。
还有一句话叫做过程比结果重要,所以,回忆参加比赛的点点滴滴,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现在想想初赛其实是最辛苦的,本来对这个采集器一无所知,对经济学的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竟然要几个人一起办一个模拟公司,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过我这个人是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在旁边一起讨论,就能够暂时忘记压力,毕竟有“难”同当了嘛。。。渐渐的对课题和团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接下来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分工问题。我向来自信不足,突然说要自己独立担负起一块,团队里的其他人都是各个专业的精英人物,有的擅长财务,有的技术很在行,有的演讲能力出色・・・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这个人就是小麻子。所以后来我就和他一起负责公司战略和市场营销的部分,那段时间真实,哎,感觉大学里除了期末考试,没有其他时候会比当时更累,更疯狂,白天上完课,就去图书馆看市场营销的.书,或者上网查资料,作业,课程根本不当回事,现在想想好疯狂,原来我努力起来有这么疯狂,可以一直在电脑面前一写就写到午夜一点多,可以做梦上着物理课想着怎样提高采集器的销量。。。
11月27日,疯狂程度达到极限(其实是因为第二天要给指导老师看,正所谓压力产生动力),凌晨三点多,终于把策划书给写好了。看着我写的五千多字的市场营销的策划,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小麻子也把他的战略那块完成了。就这样,靠着我们的努力,顺利晋级。
过了两个多星期,我们的任务又来了,说要做ppt,而且要在一个星期内做好,更糟糕的是,团队里没人会做ppt,而且有人要考试,有人要考证。。。当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结果又一个贵人出现了,那就是钟佳佳学姐,她带来了很多很perfect的ppt,还有她的专注做事的精神,结果5天之内,我们的ppt前前后后改了4遍,那几天是几乎时时刻刻在想着怎样把ppt给完善,怎样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最后在陈亮学长的实验室,又通宵把ppt给做完了,记得那天还是考六级。那天给我映象最深的是,陈亮学长的抗冻能力真是太强了,就这样进入决赛。
调研和决赛
悠闲地寒假过去了,当其他同学还在家享受着家的温暖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创业大赛,我们提前一周到了学校。晚上决定明天到哪个公司调研,然后就是查路线。第二天就是坐公交(而且几乎都是要坐让人闻风丧胆的b1),四五天时间,我坐过的公交车估计和这两年在杭州坐过公交车一样多。在调研期间,更加了解了这个和人交流的艺术,哎,我的性格看来真不适合和人交流。
挑战杯创业大赛总结 [篇2]
“挑战杯”双创工程之创业计划大赛是面向全国青年的第三届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为宗旨。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选拔创新人才和发现创业成果,完美展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推动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
为了培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由我院团委,教务处主办,院学生会学习部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于3月17日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落下帷幕。,我院同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赛得到各院系分团委,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学生报名踊跃。
本次大赛自启动之日起,截止到3月27日,报名人数已超过百余人,初赛23支队伍,复赛组队19支,并邀请了专家评委有:许建平、刘学彬、王芳、段越军、昌友权、赵春杨、董鹏中、马 驰。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经过几天的评审,选出9支队伍进入总决赛,经过紧张的策划,筹备,总决赛于5月15日在第三教学楼108教室拉开帷幕。总决赛分两个部分:产品陈述和即场答辩。评委们精妙的提问,选手们巧妙的回答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拉拉对的喝彩声更是连续不绝。经过激烈的角逐,劲旅团队的《游刃有娱网》获得一等奖,凌翼队的《微型GPS便携式监控系统》和筷子队的《秸秆筷子》获二等奖,其余6支队伍获三等奖。
本次大赛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学生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任劳任怨是此次大赛成功的关键。学习部配合默契,为了体现学生会举办这次大赛的意义。我部出一名主持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宣传部为背景设置费心费力。校园风和记者团的参加更是为这次大赛增添了光彩。结尾一曲"相信自己"引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大赛,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创新思维,加强了创新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有效的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综合知识体系。
虽然我院的大赛已经结束,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9支队伍中有5支即将参加省里的比赛,我们的选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他们要走的路将会更远,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省里再创佳绩,为我院增光添彩! 大赛流程:1、宣传2、各院系组队3、作品上交4、作品评审5、决赛6、大赛表彰。
本次大赛共有五支团队代表学校晋级省里比赛,希望他们能不负重望,有更好的表现为我院争光添彩。
挑战杯的总结 第4篇
活动感想
喜迎挑战杯,当好东道主,确实是一个贴近团支部成员生活的一个主题,并得到了团支部成员的爱戴。此次活动有力激发了每一个成员对挑战杯,对团支部,甚至是对广工大的更大的热情,培养了团支部成员爱党,爱校,爱团支部的情操。同时,在活动当中增进同学情谊,增强班级凝聚力。而无论是活动组织方还是活动参与方,个人综合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一位同学的真实感想:这次活动形式确实有所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参加团支部活动的兴趣。尤其是那个电3版的挑战者联盟,很有意思,不仅宣扬和激发了挑战的意志和精神,而且锻炼了个人的思维,丰富了我的生活。像什么宣讲会啊,调研报告会啊,让我对挑战杯有了更多的了解。感觉这次主题团日活动搞得挺不错的。
活动总结
这次主题团日系列活动中,参与人数多,成员参与积极性高。总体举办效果好。有效地增进了团支部的凝聚力,丰富了成员生活。
活动成功之处:
a培养了同学挑战意识
b将团支部定期会议制度类推到主题团日活动当中去。给主题团日活动的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c组织者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成员不感兴趣的活动,开发新的活动项目,为团支部成员提供更好的参与环境和活动氛围。
d团支书积极纠正团支部成员对主题团日活动的认识,即主题团日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活动,而是半思想教育半娱乐活动,目的是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团支部成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丰富成员生活,让同学玩起来,动起来,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不足之处:
在一些活动当中,一些活动环节没有策划到位,在实际活动当中遇到了一些操作方面的问题。而且所有活动当中有一个活动环节不容易去想,等到活动结束后3天,团支书才恍然大悟。实在是失职。这也是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的一大遗憾。
[挑战杯团日活动总结]
挑战杯的总结 第5篇
各单位团委(总支、直属支部):
一、北京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初评
1.初评时间:2010年3月8日(周一)至3月24日(周三)。
2.作品申报:所有参赛作品负责人必须进行网上申报,申报时间为3月8日(周一)0点至3月12日(周五)17点。
参赛者将于3月12日(周五)17点前向院系上交网站自动生成的申报表打印版(含参赛者、指导教师签字,一式三份)与参赛作品(纸质版,是否需要电子版视院系要求而定),请院系注意回收。
各单位团委须参照《北京大学学生科创工作平台使用说明(院系版)》(附件
3.初评要求:各单位团委要通过学术讨论会等形式,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严格评审。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和综合权重四方面的因素,确保评审的公正、权威。
4.初评结果网络报送:各单位团委应于3月24日(周三)17点之前将初
评结果按“推荐奖”和“三等奖”两个类别显示在北京大学学生科创工作平台上。
各院系上报推荐奖作品的名额为:初评作品数小于20件的可报送2件作品;初评作品数在21-30件的可报送3件作品;初评作品数在31件及以上的可报送4件作品。取成绩最好的2件作品计入团体总分。
各院系上报三等奖推荐作品的名额为(与“参赛指导手册”中的规定不同,请以此为准):初评作品数小于20件的可报送2件作品;初评作品数在21-30件的可报送3件作品;初评作品数在31件及以上的`可报送4件作品。经“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资格审查后直接确定为“挑战杯”竞赛三等奖获奖作品。
5.初评结果材料报送:
各院系请于3月24日(周三)17点前将以下材料报送至北京大学“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老生物楼218室):
? 所有参赛作品的申报登记表(纸质版一份)及作品原文(纸质版一份); ? 学生科创平台自动生成的《北京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五四青年
科学奖竞赛作品统计表》(院系盖章版本)一份。
二、关于推荐本科生“研究课程”项目参与“挑战杯”竞赛的事宜
本科生“研究课程”项目与“挑战杯”竞赛于近期建立了合作机制,具体要求请见《关于本科生“研究课程”项目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相关说明》(附件
二)。
1.报送时间:与“挑战杯”正赛初评结果一同报送。
挑战杯的总结 第6篇
一、活动名称:挑战杯网络创业设计大赛
二、大赛宗旨:此次大赛为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提供了一个创业的平台,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传播自主创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了创业精神,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意义 :创业大赛是把专业知识、就业意识、创新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融入校园学生文化活动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开展,开拓了视野,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大大增强,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活动本身也极具挑战性,对于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年12月1日~**年3月31日 广州医学院体育馆大楼三~六楼
五、活动参与成员:任何人只要你必备以下能力:团队协作、创业激情、实操技巧、专业知识、创意设想即可参加
六、活动流程:
1)挑战杯网络创业设计大赛于**-10-8正式启动并开始进行宣传。接着即可领取报名表报名并填写电子版报名表。报名截止时间是**-11-30。
2)本届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为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初赛将设置一定的淘汰率,通过初赛评审的作品按照评委评审意见修改作品,参与复赛评审(具体参见大赛日程安排)。[注:在复赛阶段评选出排名前16的.作品,其中排名前8位的团队进入决赛,排名9-16位的团队获得成功入围奖。决赛阶段8支团队参加决赛现场答辩]
七,活动工作分配
A组:主要负责事前准备工作组长负责拉赞助、资金预算(奖品、奖金、道具与宣传)、策划宣传和活动场地以及活动用具等筹备工作的统筹指挥 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的指挥事项以及完善准备工作的细节工作 成员负责实际宣传与具体筹备活动、物料准备(奖品、奖金、海报、横幅、宣传单、道具等)
B组:主要负责现场活动维持工作 组长负责主持活动 副组长负责现场活动评比工作以及协助组长 成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以及统计参赛人员的信息资料等等
C组: 主要负责活动结束后的会场管理 资料统计以及比赛结果通知等工作组长负责总指挥总统筹 副组长负责细节管理下达任务以及检查各成员的工作情况 成员负责实际活动的实行 后期与赞助商的联系、交流。()
八,活动内容
1)活动前期筹备,宣传工作。(ABCD负责宣传海报、横幅、传单 EF负责宣传广播和宣传板GH负责拉赞助 IJKLM负责场地布置 NO负责物料准备
2)活动进行时。(活动具体规则。现场解说、评审等等。各组员内部由组长分配 )
3)活动后期总结。(总结活动的心得。有拉赞助的活动还要写明,后期与赞助商的联系、交流)
九、活动所需道具明细(投影仪等多媒体、文具、茶水、场地)
十、活动经费来源(政府补助、拉赞助等等)
十一、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与广州医学院联合主办
挑战杯的总结 第7篇
为提高我校同学创业积极性,特策划组织“毕节学院20**年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安排如下:
一、大赛主题:青春同路人,创业我先行
二、参赛时间:20**年10月―20**年3月
三、参赛对象:毕节学院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
四、组织机构
主办:毕节学院
承办: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
协办:毕节学院大学生创业者协会
毕节学院大学生读书协会
五、组织机构
1、顾问组
总顾问:汤宇华(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顾问:陈朝祥(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詹洪波(毕节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陈忠勇(毕节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
夏鲲(毕节学院团委主持工作副书记)
常务顾问:丁虹(毕节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科科长)
张强(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临时负责人)
2、组委会
组长:董诗白(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
罗佼(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副书记)
副组长:陈燕燕(毕节学院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会长)
汪洋(毕节学院大学生读书协会会长)
成员:兴薇(毕节学院大学生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副会长)
姚远(毕节学院大学生读书协会副会长)
组委会办公室设于经管学院团总支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王继******
副主任:顾建******
马瑶*****
帅杰*****
六、参赛方式
1、竞赛以创业计划小组(团队)形式参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织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团体可以自由组队,人数限于2-8个,每队必须选出一名队长,方便以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通知。
2、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创业计划书。
3、为了使创业计划书更具可行性,除专利性项目外,启动基金控制30万元人民币以内。
4、创业计划书应准备纸质版和电子版。
七、赛程安排
1、初赛阶段
20**年10月―20**年12月23日,由各学院自行宣传、组织培训、选拔作品及终审答。
辩,各学院组织终审答辩期间联系校团委、组委会学生干部到场观摩。通过终审答辩,最终推荐3-5个团队参加校级比赛。
组委会接受各学院推荐名单及作品(纸质与电子)时间:20**年12月26日――28日;地点:经管学院团总支办公室(XSB-B507);联系人:王继****
2、复赛阶段
20**年3月12日――16日,将各学院推荐的作品交由“挑战杯”竞赛顾问组老师、组委会同学及企业人事进行盲审,评选出20份作品进入终审答辩。
3、答辩阶段
20**年3月20日,组织在复赛挑出的参赛团队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参与终审答辩,答辩赛为公开答辩,选手将对其作品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接受专家、企业人士的提问。最终推荐优秀的作品进入更高一级竞赛。
邀请人员:顾问组及组委会成员、团委老师、各院团总支(副)书记(临时负责人)、企业人士、参赛团队、各院学生会负责人、各社团负责人、各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答辩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八、奖项设置
1、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根据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等对各学院团总支设组织奖,设最佳组织奖2名,最佳参与奖2名,鼓励奖3名。
一等奖:奖金800元人民币+证书
二等奖:奖金500元人民币+证书
三等奖:奖金200元人民币+证书
组织奖标准由校团委统一设定。
九、外宣工作
安排毕节学院大学生记者团进行采访,于校园广播站报道。并在毕节学院、毕节学院团委、毕节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网站进行宣传。
十、附件
附件一:复赛、终审答辩评审细则
附件二:初赛作品评分表
附件三:复赛作品评分表
附件四:大赛承诺书
附件五:大赛作品申报书
附件六:大赛报名表
附件七:大赛团队队员基本情况表
附件八:大赛参赛作品模板
附件九:关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相关问题答疑
附件十:历届回眸
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