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1篇
百川会处擎天柱;
万劫无移大地根。 第一回,花果山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雪浪飞。 第一回,水帘洞
日映岚光轻锁翠;
雨收黛色冷含青。 第一回,灵台方寸山
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
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第一回,斜月三星洞
夭夭灼灼花盈树;
颗颗株株果压枝。 第五回,蟠桃园
禅心朗照千江月;
真性清涵万里天。 第八回,如来讲法
和风吹柳绿;
细雨点花红。 附录,暮春天气
活剖鲜鳞烹绿鳖;
旋蒸紫蟹煮红虾。 第九回,渔樵问答
千仞浪飞喷碎玉;
一泓水响吼清风。 第十五回,鹰愁涧
寂寞无尘真寂寞;
清虚有道果清虚。 第十六回,观音院
雨过天连青壁润;
风来松卷翠屏张。 第十七回,黑风山
临堤绿柳转黄鹂;
傍岸夭桃翻粉蝶。 第十七回,黑风洞
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洞乐天真。 第十七回,黑风洞二门
沙堤日暖鸳鸯睡;
山涧花香蛱蝶驯。 第十八回,春景
岸边摆柳连根动;
园内吹花带叶飘。 第二十回,狂风
篱边野菊凝霜艳;
桥畔幽兰映水丹。 第二十三回,房舍
丝飘弱柳平桥晚;
雪点香梅小院春。 第二十三回,四圣化庄院
长生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第二十四回,五庄观二门联
流水潺潺鸣玉珮;
涧泉滴滴奏瑶琴。 第三十回,花果山
树大招风风撼树;
人为高名名丧人。 第三十三回,大圣被魔法所困
雅雅幽幽供乐事;
川川道道喜回迎。 第三十六回,敕建宝林寺
处处窗轩映白雪;
家家院宇弄冰弦。 第三十六回,咏月
日暖岭梅开晓色;
风摇山竹动寒声。 第四十回,秋尽冬初
紫竹几竿鹦鹉歇;
青松数簇鹧鸪喧。 第四十二回,号山
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
万物生辉,遍地芳菲设绣茵。 第四十四回,早春
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
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第四十四回,三清观殿门
沙头宿露梦魂清;
柳外啼鹃喉舌冷。 第四十七回,陈家庄
柳絮漫桥,桥边渔叟挂蓑衣;
梨花盖舍,舍下野翁煨榾柮。 第四十八回,咏雪
阶下玉苔堆粉屑;
窗前翠竹吐琼芽。 第四十八回,咏雪景
岭上鸟啼娇韵美;
崖前梅放异香浓。 第五十回,金兜山
向阳几树梅初放;
弄暖千竿竹自青。 第五十回,山景
紫燕呢喃香嘴困;
黄鹂睍睆巧音频。 第五十三回,早春
小桥通活水;
茅舍倚青山。 第五十三回,聚仙庵
水高船去疾;
沙陷马行迟。 第五十五回,唐僧答女怪问话
熏风时送野兰香;
濯雨才晴新竹凉。 第五十六回,咏朱明时节
青松间柏争翠碧;
红蓬映蓼斗芳菲。 第五十六回,庄舍
烟霞含宿润;
苔藓助新青。 第五十九回,芭蕉洞
野菊残黄落;
新梅嫩蕊生。 第六十二回,初冬
禅心似月迥无尘;
诗兴如天青更新。 第六十四回,劲节对唐僧
汗沾粉面花含露;
尘染蛾眉柳带烟。 第七十二回,咏蜘蛛精
黄芽白雪神仙府;
瑶草琪花羽士家。 第七十三回,黄花观二门
万顷野田观不尽;
千堤烟柳隐无踪。 第七十九回,悟空寻华清庄
日灼鲜杏,红如仙子晒霓裳;
月映芭蕉,青似太真摇羽扇。 第八十二回,妖府花园
海晏河清千代胜;
风调雨顺万方安。 第八十五回,悟空答国王
阴崖积雪犹含冻;
远树翠烟已带春。 第九十一回,慈云寺后园
竹阁有诗,费尽推敲裁白雪;
松轩文集,考成珠玉注青编。 第九十四回,御花园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2篇
西游记中好段摘抄
好词: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好句:
1、水帘洞(选自第一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 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2、花果山(选自第一回)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
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
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 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
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 密,四面原
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3、水痕收,山骨瘦。红叶纷飞,黄花时候。霜晴觉夜长,月白穿窗透。
家家烟火夕阳多,处处湖光寒水溜。白苹香,红蓼茂。桔绿橙黄,柳衰谷秀。
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菽豆。
4、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5、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
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
6、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
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7.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
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
8、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
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9、只听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
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10、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11、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1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13、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
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
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
14、见鞍思骏马,滴水思亲人
15、师徒们过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来。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
三阳转运,万物生辉。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万物生辉,
遍地芳菲设绣茵。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渐开冰解山泉溜,
尽放萌芽没烧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风气暖,
云淡日光新。道旁杨柳舒青眼,膏雨滋生万象春。
16、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17、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18、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9、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20、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21、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22、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23、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24、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25、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26、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27、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28、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29、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30、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31、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32、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_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33、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34、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35、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36、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37、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38、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39、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40、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41、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42、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43、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44、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45、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46、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47、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48、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4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0、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3篇
西游记对联精选大全
上联:低头观落日
下联:引手摘飞星
上联:殿阁层层锦
下联:窗轩处处通
上联:馥郁异香蔼
下联:氤氲瑞气开
上联:和风吹柳绿
下联:细雨点花红
上联:花向春来美
下联:松临雨过青
上联:绿柳盈山道
下联:奇花满涧渠
上联:青松遮胜境
下联:翠柏绕仙居
上联:水高船去疾
下联:沙陷马行迟
上联:藤萝悬削壁
下联:松柏挺虚谷
上联:祥光笼宇宙
下联:瑞气照山川
上联:小桥通活水
下联:茅舍倚青山
上联:烟霞含宿润
下联:苔藓助新青
上联:洋洋光浸月
下联:浩浩影浮天
上联:夭桃迷翡翠
下联:嫩柳闪黄鹂
上联:野菊残黄落
下联:新梅嫩蕊生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初冬
上联:野禽声聒聒
下联:幽鹿步徐徐
上联:野润烟光淡
下联:沙暄日色曛
上联:一川寒浸玉
下联:万壑冷乳银
上联: 一派白虹起
下联:千寻雷浪飞
上联:百川会处擎天柱
下联:万劫无移大地根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
上联:半壁灯烟光闪灼
下联:一行香霭雾朦胧
上联:傍岸天桃翻粉蝶
下联:临堤绿柳啭黄鹂
上联:禅心朗照千江月
下联:真性清涵万里天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讲法
上联:禅心似月迥无尘
下联:诗兴如天青更新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劲节对唐僧
上联:长生不老神仙府
下联:与天同寿道人家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五庄观二门联
上联:朝闻四野香风远
下联:暮听山高画鼓鸣
上联:处处窗轩映白雪
下联:家家院宇弄冰弦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咏月
上联:翠染松篁招彩风
下联:苍摇崖壑散烟霞
上联:翠竹共青天斗碧
下联:奇花与丽日争妍
上联:杜鹃啼处春将暮
下联:紫燕呢喃社已终
上联:凤翥鸾翔形缥缈
下联:金花玉萼影浮沉
上联:怪石乱堆如坐虎
下联:苍松斜挂似飞龙
上联:海晏河清千代胜
下联:风调雨顺万方安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悟空答国王
上联:汗沾粉面花含露
下联:尘染蛾眉柳带烟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咏蜘蛛精
上联:黄芽白雪神仙府
下联:瑶草琪花羽士家 《西游记》第七十三回,黄花观二门
上联:活剖鲜鳞烹绿鳖
下联:旋蒸紫蟹煮红虾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问答
上联:寂寞无尘真寂寞
下联:清虚有道果清虚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4篇
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
《西游记·第七回》
山中无甲子
寒岁不知年。
《西游记·第一回》
避色如避仇;
避风如避箭。
《西游记·第二十回》
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
《西游记·第一回》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原被犬欺。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温柔天下去得;
刚强寸步难移。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要知山下路;
须问去来人。
《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山高必有怪;
岭峻却生精。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若要有前程;
莫做没前程。
《西游记·第八回》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5篇
举世无人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你这猴头!快去救你的师傅吧。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人将礼乐为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经。
养儿不用阿金溺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绕人处且饶人。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6篇
西游记中对联摘抄
西游记中有不少对联,大家知道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游记中对联摘抄
低头观落日
引手摘飞星
殿阁层层锦
窗轩处处通
馥郁异香蔼
氤氲瑞气开
和风吹柳绿
细雨点花红 《西游记》第八回附录,暮春天气
花向春来美
松临雨过青
绿柳盈山道
奇花满涧渠
青松遮胜境
翠柏绕仙居
水高船去疾
沙陷马行迟 《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唐僧答女怪问话
藤萝悬削壁
松柏挺虚谷
祥光笼宇宙
瑞气照山川
小桥通活水
茅舍倚青山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聚仙庵
烟霞含宿润
苔藓助新青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芭蕉洞
洋洋光浸月
浩浩影浮天
夭桃迷翡翠
嫩柳闪黄鹂
野菊残黄落
新梅嫩蕊生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初冬
野禽声聒聒
幽鹿步徐徐
野润烟光淡
沙暄日色曛
一川寒浸玉
万壑冷乳银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雷浪飞
百川会处擎天柱
万劫无移大地根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
半壁灯烟光闪灼
一行香霭雾朦胧
傍岸天桃翻粉蝶
临堤绿柳啭黄鹂
禅心朗照千江月
真性清涵万里天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讲法
禅心似月迥无尘
诗兴如天青更新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劲节对唐僧
长生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五庄观二门联
朝闻四野香风远
暮听山高画鼓鸣
处处窗轩映白雪
家家院宇弄冰弦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咏月
翠染松篁招彩风
苍摇崖壑散烟霞
翠竹共青天斗碧
奇花与丽日争妍
杜鹃啼处春将暮
紫燕呢喃社已终
凤翥鸾翔形缥缈
金花玉萼影浮沉
怪石乱堆如坐虎
苍松斜挂似飞龙
海晏河清千代胜
风调雨顺万方安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悟空答国王
汗沾粉面花含露
尘染蛾眉柳带烟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咏蜘蛛精
黄芽白雪神仙府
瑶草琪花羽士家 《西游记》第七十三回,黄花观二门
活剖鲜鳞烹绿鳖
旋蒸紫蟹煮红虾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问答
寂寞无尘真寂寞
清虚有道果清虚 《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
阶下玉苔堆粉屑
窗前翠竹吐琼芽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咏雪景
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居乐天真 《西游记》第十七回,黑风洞二门
岭上鸟啼娇韵美
崖前梅放异香浓 《西游记》第五十回,金兜山
流水潺潺鸣玉珮
涧泉滴滴奏瑶琴 《西游记》第三十回,花果山
绿瓦盖成琉璃殴
青砖砌就粉蓝墙
满地落红如布锦
遍山发翠似堆茵
千仞浪飞喷碎玉
一泓水响吼清风 《西游记》第十五回,鹰愁涧
总结西游记的对联 第7篇
1、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观看外来人,嘴长耳朵大。身粗背膊宽,声响如雷咋。行者与沙僧,容貌更丑陋。厅堂几众僧,无人不害怕。阇黎还念经,班首教行罢。难顾磬和铃,佛象且丢下。一齐吹息灯,惊散光乍乍。跌跌与爬爬,门槛何曾跨!你头撞我头,似倒葫芦架。清清好道场,翻成大笑话。
2、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吃了半酣,各携一瓶,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3、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4、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5、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纲请往福原寺安歇。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天不明就行。
6、诗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7、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有诗为证,诗曰:玉毫金象世难论,正是慈悲救苦尊。过去劫逢无垢佛,至今成得有为身。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
8、他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杀!你看那:天王刀砍,妖怪枪迎。刀砍霜光喷烈火,枪迎锐气迸愁云。一个是金皘山生成的恶怪,一个是灵霄殿差下的天神。那一个因欺禅性施威武,这一个为救师灾展大伦。天王使法飞沙石,魔怪争强播土尘。播土能教天地暗,飞沙善着海江浑。两家努力争功绩,皆为唐僧拜世尊。
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_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大文学巨著。
基本简介
《西游记》讲述盘古开天辟地,一颗仙石迸生出的美猴王拜倒菩提门下,取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大闹天宫闯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三藏到西方取经收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作其徒弟。四人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角色之一,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悟能、沙悟净的大师兄。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学会长生之道、七十二变、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称王,大闹东海龙宫,被天庭招安为弼马温,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称齐天大圣,然后击败天军复被天庭诏安封为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经观音点化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东亚文化圈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民间有人将它奉为神明崇拜。孙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