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1篇
因为人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世界上有了“残疾”两个字。
说残奥会是竞技舞台,也是不可否认,但我认为更大的一部分是他们敢于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诉说自己虽然有身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火热的,还是不可摧毁的。
独腿女孩与“芭蕾王子”的双人舞震荡了千万观众的心,演绎了残疾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阐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都将生命的极限推开了很远。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2篇
2022北京冬奥会结束了,北京是目前唯一一座双奥之城,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倍感骄傲。16天的时间里关于冬奥会的信息一直都在关注,我国这一次冬奥会做到了历史性的突破,所有的运动员都是好样的。
看闭幕式,又一次被中国式浪漫所折服,当柳树枝条出现时,当送别的歌声响起时,折柳送别一下子就把离别之情烘托出来了,这是东方的浪漫。
当无数条红丝带汇集到鸟巢,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全世界的国家和人民在此刻汇集在一起,美美与共,当烟花打出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时候,这一次我们再一次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闭幕式的五环展现,是用的2008年开幕式的五环展示,那么的空灵梦幻美好那么的美,在那一刻冰雪五环和梦幻五环交织在一起,双奥之城的特征又一次凸显,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最后梦幻五环和雪花火炬台重合一起时,那个镜头就像是无数的星星闪耀在火炬旁边,当无数发光的雪花飘散出鸟巢,就像无数的火苗散了出去,冬奥会的火炬台让我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这一刻令我想到今天看到关于冬奥会闭幕式猜测的一个评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一次的冬奥会无不体现出来,人民为主,人类命运共同体,节能环保,大道至简,文化自信,我们再一次向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关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答卷。
开幕式的主火炬和闭幕式的梦幻五环把我眼睛整湿了两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2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但是人类对于体育对于和平永不落幕,我期待下一次的体育盛会,期待人类越来越好。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3篇
赛场内外,还有更多令人或热泪盈眶或感慨激昂的名字。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首个比赛日,在女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中,中国轮椅击剑运动员边静以15:7击败格鲁吉亚选手成功夺冠。比赛结束后,边静看到对手在轮椅上行动不便,她主动上前推着轮椅送对方退场。
边静(中)帮助对手推轮椅
田径运动员刘翠青、领跑员徐冬林,彼此成就,拥抱彩虹。9月4日,在女子200米T11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获得金牌,赛后她的领跑员徐冬林将她高高举起。刘翠青说,如果有朝一日能重见光明,特别想看清楚冬林哥的模样。徐冬林说,他的使命就是充当刘翠青的“眼睛”,让她克服恐惧,勇敢奔跑。
爱是不自夸。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比赛的领奖台上,发生了这样暖心的一幕:因为亚军和季军坐在轮椅上,冠军卢冬便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这温柔的举动,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该铭刻于我们记忆中的名字还有很多。
无论什么样的比赛,站在领奖台上的选手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运动员,虽然他们同样付出了百倍的辛劳和无数的汗水,最终并未获得梦寐以求的奖牌。但我想对那些运动员们说:能够参加残奥会,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展现精彩的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巨大的胜利。你们用自己的无畏和勇气,为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了无限荣光;你们用坚韧的磨砺和奋斗,为人性至善至美进行了加冕,你们都是自己人生赛场上的冠军。
其实,运动员们在比赛场上的拼搏以及取得的成绩,只是东京残奥会故事的一部分。在这段旅程中,还有很多感人或有趣的故事穿插其中,若将这些犹如珍珠般璀璨、沉淀着美好与永恒的故事串起来,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信任就在我们身边。
在东京残奥村,你经常会遇到“半路拦截”的外国运动员,他们会笑眯眯地指着你的胸牌问:“中国队?PANDA PIN!”遇到这种情况,你莫急也莫慌,人家是要跟你换胸前的徽章呢!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中国的熊猫徽章(PANDA PIN)了。
在残奥村的餐厅里,你还会看到许多喜欢吃中餐的“老外”,他们使用筷子极其熟练,再上前聊几句,你会惊异地发现:人家中文说得也很溜;在残奥村的公园里晨练,一个擦身跑过的光膀子外国运动员,身上文了一行中文字:条条大路通罗马。你问他啥意思,他还真说不清楚,可他有他的理:好看!
回首2020东京残奥会,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残障运动员而言,相比掌声和鼓励,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关怀、尊重和理解。唯有放下同情和怜悯,以平等共享之心望向他们,才能对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才能在赛场之外的生活中,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让他们从此无惧于生活的坎坷与波澜。
2020东京残奥会,有4400多位运动员穿梭于赛场,还有许多教练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碌奔波,他们的身影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残奥精神闪耀的东京时刻,这也是人类的群星闪耀之时。赛场内外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浩瀚苍穹中璀璨闪烁的明星。
2020东京残奥会结束了,我很怀念它。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4篇
在开幕时刻,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在闭幕时分,我们携手期盼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未来!
今夜,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双奥之城”北京!五环旗下的中国自信、中国气魄!中国姿态通过镜头传向全世界——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惊艳亮相,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画上浪漫而圆满的句号!
继在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式浪漫”后,著名导演张艺谋又带领团队在闭幕式营造着世界大同的欢乐与温暖。举重若轻地用“一场简约又盛大的大Party”续写了开幕式上那朵“雪花的故事”。整个闭幕式从空中闪亮的大雪花火炬开始,好似从开幕式结束的一刻定格至今,孩子们用绚烂喜人的雪花花灯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在斑斓炫丽的色彩中开启拥抱世界的欢聚!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场内悬挂的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为一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中国结,象征吉祥团结。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而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编成之后,美美与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建设。
各个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代表在中国结的映衬下入场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高亭宇、徐梦桃高举五星红旗入场,现场沸腾,掌声雷动!“少时相识、顶峰相见”的谷爱凌和苏翊鸣是结伴入场的这两位同为18岁的天才运动员被网友誉为“行走的流量。”大家感佩于他们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也盛赞他们的自信与国际范儿!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收获9金、4银、2铜,奖牌总数达15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致敬每一位拼搏的冬奥健儿!辛苦了!为你们骄傲!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5篇
属于每一个人的盛会,属于每一个人的快乐,中国的冬奥会结束了,一片雪花从天上来,经过十六天的盛会,它告别而去,却留下了更多美好的记忆。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中国之美,那种从骨子里散发而出的浪漫之外,我们更多的为世界展示出了爱的力量。
这份爱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不仅是运动员、举办者、导演组、志愿者,同时还有观看开幕式闭幕式、观看每一场比赛的你与我。
它幻化成一片片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雪花,让我们记住了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张雨婷、谷爱凌、高亭宇、徐梦桃、苏翊鸣、齐广璞、隋文静、韩聪。更让我们记下了这些金牌运动员之外,每一个为这场盛会不懈奋斗与支持的身影。
它是一场属于每个人的盛会,属于每个人的派对,它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
它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小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浪漫。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6篇
弘扬自强不息的“残奥精神”,砥砺奋进谋发展。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奥会上,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不断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音。党员干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永不满足”的态度,勤于学习、砥砺才华、提高素质;要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形势和任务,敢于迎接机遇和挑战,提振精神、不弃不馁,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弘扬顽强拼搏的“残奥精神”,勇挑重担谋新篇。曾记得,残疾人运动会“力量举重”项目的世界纪录有5项是由残疾人运动员创造的;被誉为“无臂飞鱼”的何军权,在雅典残奥会上4夺金牌3破世界纪录,职业生涯共拿到97枚奖牌,其中金牌就占了67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耐心、执着和顽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党员干部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5+2”“白+黑”“晴+雨”,积极投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重点工作一线,不畏艰难、率先垂范、真抓实干,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弘扬积极进取的“残奥精神”,攻坚克难开新局。残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不断刷新残疾人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来源于他们积极进取、“展翅飞翔”的良好心态,党员干部应该将“残奥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脚踏实地,做实做细,从自己做起、点滴做起,从身边手头之事做起;要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击姿态,因时而动、随事而制,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锤炼党性、磨砺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开创新的人生画卷。
东京残奥会观后感日记
逆风飞翔,抱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上,残奥健儿不畏挑战,不惧困境,赛出强大实力。中国选手曾思妮依靠一条腿赛出4分06秒263的成绩,打破女子C2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纪录;在男子10米气步枪站姿R1-SH1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董超以环拿下金牌,成功实现三连冠,打破里约残奥会创下的纪录。一次次自我的突破,一项项纪录的刷新,中国残奥健儿的风采绽放世界舞台。“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作为年轻干部,面对基层问题的纷繁复杂,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应拿出勇挑重担的魄力,主动在为民服务中提升干事创业勇气。
逆风飞翔,赓续“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残奥健儿们令人骄傲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是年复一年的苦心孤诣。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是中国_人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更是中国_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若非做到敬终如始,无法成就伟大事业,若非做到绵绵用力,无法奋进伟大征程。对于年轻干部,坚韧不拔是态度和作风,更是能力与品质,这也要求我们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不断磨砺意志品质,不断锤炼过硬本领。
逆风飞翔,培铸“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劲。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残奥健儿们之所以能书写个人价值,为国争光,不光是受到梦想的引领带动,更重要的是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随意喊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切实干出来的。作为年轻干部,要时刻注意脚踏实地,要恒久铭记求真务实,凭借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点赞。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7篇
此次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派出运动员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王家超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一位铁人三项选手。他曾作为游泳运动员参加了雅典、北京、伦敦三届残奥会,共收获一金四银一铜。这是他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也是他第一次以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份参赛。
8月28日,在男子PTS4组别中,王家超以1小时04分54秒完赛,获得第四名。作为这场比赛的见证者,我目睹了王家超在赛场上的拼尽全力,以及赛后流泪的瞬间。按他的话说:“我已经耗尽了所有的能量。”憾居第四,他心有不甘。
不过短暂的伤感之后,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恢复了平静。这个活泼的大男孩,在赛场之外同样热情、有活力。当看到获得亚军的日本选手秀城优达走进休息室时,他主动上前祝贺,俩人还搂着彼此的肩膀合影留念。
王家超(右)和文梅(左)
王家超的英语很好,可以非常流利地与外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交流。这也不奇怪,他本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后又铆着劲攻读了本校体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据云南师范大学官网消息,2018年他应邀回母校演讲时,面对学弟学妹们艳羡的目光,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的回答平静而充满力量:“越努力,越幸运。”
东京残奥会结束后不久,王家超给领队杨峥提交了一份赛后总结,对参赛的诸多细节和感受做了详实记录,针对目前残奥会铁人三项的整体水准和综合表现,他专门就我国运动员可采用的适应性训练和战术匹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未来可期。
王家超是完赛后第一批回国的运动员之一。8月31日启程之前,他特意让中国体育代表团宣传组的陈曦帮他拍了一组照片,照片中的他戴着头盔,身着比赛服,黝黑的脸庞,还露出一口白牙,笑得很开心。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8篇
残奥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让每一个看了的人都深受感触,我见过一位残疾姑娘,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她是多么的坚强啊,仅仅一只手臂。它还能坚持打乒乓球,她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之间是对手,胜负就在彼此的竞争之间。但——他们在奉献高水平竞赛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彼此关爱、相互欣赏。
场上,裁判员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决定着比赛的走向。但——他们在严格执裁的同时,更用一颗关爱的心对待顽强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正是残奥会的运动会员们所体现的运动精神!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9篇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10篇
今天中午,我聚精会神地观看了男子50米蝶泳S7级决赛,经过几场比赛,中国运动员田荣打破残奥会记录,获得蝶泳这个项目的金牌。从田荣的身上我学习到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田荣,6岁被高压线给“电”了一下,让他失去了右小腿和左臂。他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捡垃圾过日子。
在家前的小溪,孩子们都在那里玩耍,有一次田荣实在忍不住,一头扎了进去,呛了几口水后,他觉得自己在水里更好,不怕别人撞,他也学会了游泳,有一次他在水里抓鸭子玩,被当地体委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的游泳天赋,从此他成为游泳队队员。他从早到晚,冒严寒,战酷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训练。这次比赛取得了30秒37的好成绩。田荣说的最好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不当运动员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拼命的训练,用成绩来报答奶奶和教练对我的支持。
田荣,你给予我极大的鼓舞。田荣一个残疾人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这些健康人更应该这样。
东京残奥会总结感悟50字 第11篇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大波又一大波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席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