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作文500字游记(共11篇)

时间:2025-05-24 23:35:32 作者:admin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1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据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据上海106公里。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我们慕名来到了乌镇水乡,看到了乌镇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有乌篷船,远远望去像一幅美丽的花卷。我们去的时候是傍晚,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坐在乌篷船上,欣赏着五颜六色的彩灯,河两旁的房子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可它们依然保存着水乡古镇的风貌。

我坐在船上,感受着船夫划船是那么的轻松,他对我们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从小就熟练游泳、划船的技术”。我想,这就是熟能生巧吧。夜晚的乌镇,灯光闪烁,人们穿梭在古镇的'小路上悠然自得。

船游了一会儿,我突然看到船夫的船舱顶上夹着渔夫为游人们准备的扇子,妈妈随手拿了一把给我,我扇着扇着不小心把扇子掉进了河里,我很着急,这时候渔夫回头一看,迅速的用钩子捞了上来,可见这个钩子一定是渔夫常备的工具,以防游客掉东西到河里。我连忙向渔夫道谢!渔夫笑着说:“没关系,小朋友,下次可要注意了”!

船靠岸了,我们收拾好自已的随身物品,向渔夫道了别。我站在岸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弯弯曲曲的小河,看着渔夫划着小船慢慢地向远处行驶,我想:划船看上去虽然很简单,但是,要想划得好,又稳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夜晚的乌镇笼罩在一片水晶世界里,好像童话里的宫殿一样,真不愧为是“中国的水上威尼斯”!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2篇

十四日晚我们乘旅游车到苏州,第二天早餐后乘车去浏览水乡乌镇。

我们来到乌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它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一条流水贯穿全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有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建筑,这些建筑独具江南韵味,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

乌镇不仅具有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还有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乌镇人杰地灵,文人荟萃 ,英才辈出。据介绍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 64 名进士,161 名举人。茅盾、沈_、独鹤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乌镇浓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乌镇江南水乡古镇之首的地位。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3篇

阳光透过车窗的玻璃洒到座位上,然后伴随着车子“滴滴”的喇叭声,我、妈妈、爸爸、奶奶、爷爷一行人来到了嘉兴。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乌镇,那是个人文好、风景美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是要去那儿。

午饭过后,我们一行人就他进了这个美丽的小镇。大门口是一池清澈透明的净水,池水包裹着一只耸起的喷泉头,紧挨着小池的是一幢上面用金色刻着“中国浙江嘉兴市乌镇馆“的大理石屋子,据说,这幢建筑还曾经走进了世博会场呢。

进入了乌镇风景区,我们先乘着车子把乌镇外圈游览了一遍,大片大片的田地和芦苇出现在眼前,还有一只只可爱的湖羊,顶着毛绒绒的大脑袋,蹭蹭脚,拱拱腰,在绿油油的田地上休闲地散步。不过这些可爱的景象在我脑海中都一带而过,我心里想的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快快见到古城吧。

说乌镇风景人文美,不仅是因为它与自然相融合,还有一点,那就是乌镇非常地有特色:桥、店、水都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

走上一座独特的小桥,它象一条隧道直通向小河对岸,竹子铺成条做成的桥底,竹子削成筒做成的栏杆,拱屈的桥身如同一弯明月,映衬着这明镜一般的河水,波浪随着翻滚,不断泛出涟漪。水面上那一叶叶乌蓬小船,随着波涛向前飘,船前有一位老翁,只见他熟练地拔起杆子,然后用力往下一撑一撑,船便动了。

乌镇的店是最具特色的`,它格外与众不同。

三寸金莲店是我们次日最先去的地方,看那小巧玲珑的绣花鞋,最有趣的是都只有几寸长,最小的连三寸都不到。可是,再看那拱屈的鞋背,那不是代表着旧社会对妇女的摧残和女子们的疾苦吗。

夜晚的乌镇最不同寻常。那华灯初上之时,满城一片辉煌。顶梁上的灯笼全都亮了起来,让整条街都如同白昼。小竹灯串在一起,组成了“一线明灯“,湖上升起了“一盏明灯”,多么像一轮明月。灰蒙蒙的城阁上也点缀上了各色各样的彩灯,有的分布在城角上,有的聚集在城顶上,有的竖垂在城门上,也有的横挂在城墙上。他们把城楼打扮得异常美丽。在河中央漂浮着的小舟商也亮起了灯,船头和船尾各点上了一盏渔灯,两个艳红的灯笼挂在蓬蓬的两侧,它们照遍了小船,也点亮了河面,河中灯的倒影依然闪闪发光。那闪亮的灯花跟着小船的前进又向前方照去。我见了这样美丽的景象,不觉诗兴大发,随口吟了几句诗“竹笼挂梁照湖平,满城灯火燃客心。午夜辉煌比白昼,纵横雕桥映溪明。”

乌镇之美,融进了我的诗里,被我一起带回了家,这美好的景色便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4篇

“古镇有啥好的,不就是一座座破房子吗?”亲,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错了。古镇的浓浓味道,只有去了的人才体会得到。

走进乌镇,踏着的青石板发出清脆的轻响,左面是一幢幢老房子,好似走进了《红楼梦》,仔细观察,房子的窗户都是精心雕琢的,每扇窗户上的图案都有一个小故事,都不一样,可见木匠真是心灵手巧!

右面是小溪,溪水算不上什么清澈见底,但是翠绿的,一看,既使人舒服,又让人心平气和;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溪上有几条古色古香的小船,十分老式,是船夫用桨滑过水中才动的,船上的雕刻也十分精细,是以前小姐坐的船那样,古朴典雅。

跨过古桥,就到了那些古老的铺子里,因为游客人山人海,打破了古镇的宁静。但这,也不足以冲淡古镇原来的风味,瞧!这边的导游在讲解,而房子里的老奶奶们正在编织草帽;看!这边的游客在拍照,而那头屋里的老婆婆正在绣花哩!还有的老婆婆正吆喝着:“ 豆腐干!香甜的豆腐干!两元一串!”小朋友们急忙抢着去买,一只只小手拿着钱,排着队!

让我好奇的是,那些房子上挂着对联呢!那些对联,不是买来的印刷对联,而是自己在红纸上写的'对联,那些书法字真叫一绝!有的是古色古香的篆书,有的是流畅的行书,有的是端正的正楷,还有的是奔放的狂草,凤舞龙翔!

游览那些古老的铺子,感受千年古镇,点一壶清茶,听一曲小调,放松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谢,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看千年底蕴的乌镇缓缓流动,我品一品当地美酒——三白酒,尝了尝当地美食——姑嫂饼,戴一戴当地染房染的蓝印花布头巾。

夕阳西下,踏上回家路。回头,我默默眺望小河边木窗上,那支海棠正对我微笑。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5篇

今天是10月1日,也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和爸爸背着大旅行包来到了车站,因为我们要去乌镇游玩,欣赏一下古镇独有的韵味。

我们乘了两个半小时的汽车,在导游的引导下,终于到了乌镇。我抬头望去,房顶上写了两个大字??乌镇。我们首先来到了门口,那里游人如织,我们在导游地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白床馆,那里摆放着许多古代人民以前睡的床,有姐妹床、兄弟床、姑娘床等,真是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接着我们又走到了古代人民酿酒的地方,一走进去,一股香味就往我的鼻孔里钻,如果你品尝一下,一定会回味无穷。前面是染布的地方,一块块精美别致的花蓝布挂在竹子上,摸起来十分光滑。再往前走,就是茅盾故居了,里面有茅盾的雕像和茅盾生平事迹介绍。

乌镇那里河水清澈见底,阳光照射下来闪闪发光,美丽极了。一条条游船载着游客在河面上来回穿梭。

天色不早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乌镇,这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6篇

十一长假,我们小队迎着含有一丝凉意的秋风,带上愉悦的好心情,我来到了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乌镇。刚来到乌镇的我,便感到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味道。那种清新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感觉将乘车时的劳倦全都抹了去,使人顿时心旷神怡。会有这种味道,也许是乌镇很多河流散发出来的吧。

刚到乌镇,一下车,就感到跟杭州完全不一样的一番风景。天空中弥漫的不是汽油味儿,而是好闻的木房子散发出的味道;脚下踩的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而是细长的,走着怪舒服的青石板路;眼睛看的不是一幢幢高楼,而是想梦境中的一样,小桥,流水,人家;耳朵听到的不是都市繁华的闹市声,而是溪上摇橹的木桨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好像曾经来到过这里似的。

我们游览了东栅景区。顺着这古老的.街道,走了好多地方:有茅盾的故居、木雕陈列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蓝卢花布染坊等。我难以忘怀的是认识了茅盾这位大作家,听说他写了好多作品,有《春蚕》、《秋收》、《残冬》等,我想有机会我要看。妈妈说:“茅盾是一个人名,他是中国的大作家,乌镇是他少年时代的家,快瞧!以前他就坐在这间房屋里看书写字……”

游览完了这个景区我们就坐船返回。我们并肩坐在乌篷船上,感受着徐徐吹来的微风,舒服地快要睡着了。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就好像摇篮。岸边,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小船弯弯,民居宅屋傍河而筑,河上有一座座小石桥,桥下有活蹦乱的小鱼、小虾。我看的入迷了………乌镇仿若梦中仙境。我爱乌镇!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7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浙江省桐乡乌镇玩。乌镇是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拥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造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我们去了西栅景区游览。一进西栅,就能看见许多拱形的下桥,清澈见底的流水,古色古香的人家和白墙黑瓦、精巧雅致的居民建筑,除了这些之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叙昌酱园和白莲塔是我最难忘的地方。叙昌酱园是古时候做酱料的地方。园内有许多用桑蚕丝盖着的缸。缸里装满了香喷喷的`酱料。刚刚腌制好的酱料涂在鸭子上,就成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酱鸭。

白莲塔座落在西栅的最东端,是乌镇最好的建筑,矗立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旁。沿着石阶登上塔顶,整个西栅尽收眼底,元宝湖上一艘艘乌蓬船驶向码头。渔民们唱着民歌欢乐的回家。这时,天色暗了下来,塔上华灯齐放,倒映在水面上。真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梦里的乌镇,梦里的水乡。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8篇

乌镇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它由东栅和西栅组成。今天天气还不错,爷爷和奶奶租了一辆轿车带我一起去了。

在那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滚铁环、夹弹珠、空竹……可好玩了,还买了很多东西有麦芽糖、老白酒、糕点。还能试吃呢!

那里的风景很不错,听爷爷说这里以前比较幽静,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随着游客的到来这里也变得热闹起来了。我们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爷爷说这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

我们还参观了一些手工作坊,有一个叫“三寸金莲纪念馆”使我知道了三寸金莲的意思原来是说,过去的有钱人家的小姐为了好看,就把脚在很小的时候就用布包裹起来不让它长大。其实这样做是很痛苦的',而穷人家就不会裹脚,因为她们要干活,裹脚就不方便干活了。我在想还是做穷人家的孩子更幸福。

乌镇真是个不错的地方,下次一定让妈妈来看看。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9篇

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了杭州游玩。我们先后去了乌镇、西塘、宋城、西湖、西溪湿地等景点,我最喜欢的是乌镇。

我们游玩的是乌镇西栅景区。导游告诉我们,乌镇的建筑风格是青砖小瓦乌篷船,家家面水,户户枕河。到了景区里面后,我们看到的`果然如导游所说,一条小河贯穿整个镇子,青砖小瓦房全部建在水面上,一座座石桥架在河面上,方便河两岸的人们来往出行,村民手摇乌篷船悠闲地行驶在河面上……

我们在染坊里,看到晒布场上五颜六色的布料高高挂在木架上,好像布做的森林。在染坊里,老师傅现场演示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先把棉布平整地铺在印花台上,一侧用重物固定,将提前刻好的印花版压在棉布上面,将浆刮在印花版上,使之按图案漏在布料上,然后再放进染缸里面染色,最后把布上的浆刮掉,有浆的地方染不上颜色,就是白布原来的颜色,没浆的地方被染上了颜色,这样,一块设计好颜色图案的布就染好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乌镇的夜景真美呀!房子、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我仿佛置身于画中一样。

因时间匆忙,好多景点我们都没去,很遗憾。有时间,我会再来乌镇的,再去细细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10篇

我一直向往着去乌镇,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下午我们早早的出发了,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到乌镇。我们就马上吃了饭去乌镇西栅。一进售票厅映入眼帘的是龙玉凤的霓红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甚至有点奢华,好像进了一间高级宾馆的'大堂。不过出来就没这种觉了。

检票完后,我们(我和表弟)的目光便投向乌篷船,这乌篷船与普通小船差远了!乌篷船是典型,木制结构的,两头高起的船头船尾,供船夫撑杆摇橹用。之间凹下去的是船舱,是用来载人的。这船上写着限载50人。

当我们心正跟着去的时候舅舅突然说:“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坐船吧。”于是我们就打消了念头,决定照舅舅说的去做。

之后我们向右拐看到一个仿北京鸟巢的建筑物,这样的美景我不禁拿起照相机拍了许多照片。

往前走,我们便看见远处有一座小桥,灯红灯绿的,和水中的倒影连起来起来真美。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古老的房外,以前的房子古色古香,十分美丽。还见识了美丽的蓝花布。

再过去我们看见了花轿,我便坐了进去,妈妈说:“我家姑娘要出嫁了!”我一听羞红了脸,那时我的脸红得柿子都比不上;又见了绣楼,听说绣楼是以前小姑娘的房间,那些小姑娘在楼上是不出房门的,她们在楼上都是绣花的,外婆说她以前也绣过花呢!

西栅的夜景把我给迷住了,使我流连忘返,我决定,我以后还要来这里玩!

乌镇作文500字游记 第11篇

乌镇给我的印象是幽静淡雅,古风悠然。这个经典的江南水乡古镇位于浙江桐乡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天意注定了她与生具来的淳朴秀丽,古镇从未经受过战火的蹂躏。任风云变幻,时光荏苒,至今依然展示着小桥流水,茶香琴韵,竹露蕉雨,美仑美奂的绝代风华。

粉墙黛瓦的民居极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简易木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看似随心所欲的布局却极具精巧而和谐的美感,似一位胸有成竹的水墨画家将线条的粗细刚柔,墨色的浓淡干湿,点。线。面的结合信手泼洒,把中国画中的远。中。近景表现的恰到好处。

斑驳的墙皮和稍显破旧的屋檐诉说着岁月的风雨,狭窄的石板路被多少来去匆匆的红尘客踏得光滑而低凹,唐朝的银杏古树和百年的南天竹记载着年代的遥远。在曲折蜿蜒的小巷中行走,会发现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特别厚重的地方:修真观。立志书院,百床馆。钱币馆及多处大官大商大家的故居,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展示着曾经的辉煌。

偶进一处宅邸,气派的门楼和上面的砖雕匾额及花饰,纹理依然清晰秀美,院内的结构精巧别致,仍能显示出主人当年的显赫和儒雅。不必说正堂的大气和雕梁画栋,单就一处连接后院的过道,也处理的非常讲究,自成一景:白色的墙上前后两个月亮门,过道从门中穿过,门的两侧用青砖砌成扇形的小窗,透过小窗,前后院的风景尽收眼底,青砖铺就的地面平整而洁净,角落里一棵棕色的.树,树干弧线一样划向天空,抬头望去,硕大而茂密的树冠像一把巨型绿伞遮住了宅院多半的风雨。

乌镇养育的名人众多,导游指着一处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介绍说,文学巨匠茅盾当年就出生在楼上的第四间房里。我想:在这样一个物华天宝的“灵地”,走出来茅盾这样的“人杰”也不足为怪了。

在曲径通幽的小巷里偶能遇到几家制作蜡染。木雕。“姑嫂饼”的作坊。古老的蜡染工艺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蓝色和白色巧妙组合的图案,显示出民间手工艺特有的魅力,尤其是那种渲染的效果,朦胧虚幻中像幽蓝的湖面上漂浮的缕缕晨雾———

据说镇上的年轻人都去镇外新的地方居住了,不知是有意的安排还是故土难离,古镇上多半是老人在悠闲的重复着轮回的日子,固守着祖辈留下来的老屋,坐拥这道浑然天成的风景。苍苍的白发和佝偻的身影,伴着古色古香的小镇,犹如一首典雅的谣琴,弹奏着和谐的韵律。

最能体现水乡风情的要数穿过乌镇的那条小河。这个风姿绰约的地方,是古镇的点睛之笔。水与镇相融,桥与街相通。这是一条不宽的河,清澈的河水不知从哪里来流向哪里去,河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水雾,乌蓬船在河面上漂泊,头戴毡帽的船工轻松的摇着浆,乌蓬下的船舱里偶而飘出乡间女子别具韵味的江南小调,船头几只懒散的水鸭在惬意的迷着眼睛,在做别人猜不懂的梦。

半圆的石拱桥架在小河上,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轮波动的圆月,乌蓬船在圆月中划过,船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成了画中的风景。在这里,以河成街,两岸星罗棋布的商铺当铺,酒肆茶楼仍能显示出当年的繁华与歌舞升平。房屋沿河势而建,有几处房屋从岸边建到了河面上,伸手便可汲到清澈河水,青石板砌成的台阶一步步伸向水中。随着这条水街的弯曲,房屋也若隐若现,在圆圆的石桥下向远处蜿蜒的延伸,想不出幽静的古镇深处还有多少水上人家——。几株生长在岸边的垂柳也不甘寂寞,从房屋的间隙中弯下腰来,伸出长长的柳丝垂饮河畔的清露,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添加了几抹翠绿。

细心的导游告诉我们:乌镇的街巷仿佛像扑朔迷离的棋盘,陌生人容易走失,但只有找到这条风情万种的小河,搭上乌蓬船,便可穿过石桥顺流而下来到进镇的地方——转船湾。想远古雅士:邀风流骚客,聚临河水阁,凭栏对酌,诗酒风月。低吟浅唱,共鸣琴瑟。远观落日,畅舒豪情。近望炊烟,笑谈古今——。

乌镇,我魂牵梦绕的一方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