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日记作文(推荐19篇)

时间:2025-04-15 13:39:28 作者:admin

长征日记作文 第1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今,先辈们的热血充斥着我们的心,他们挥舞的火一样的旗帜还浮动在我们眼前,他们的一桩桩热血事件还印在我们心中,他们不怕艰苦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享受着先辈们一手打下来的太平,我们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前人。

穿过历史的长廊,年仅16岁的贺炳炎将军拉开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那时的他在年仅16岁之时冒着枪林弹雨给八路军送信,在返程途中,遇到一支刚打完仗的日本队伍,单枪匹马的他看到后,悄悄躲到大树后,等敌军临近,他迅速从树后蹿出,举起枪对着敌军说:“把你们的枪放下,放远点儿,举起手来。”许是敌军对突然蹿出来的他起了疑,认为有埋伏,竟乖乖地照贺炳炎将军的话做了。就这样,贺炳炎大将军一人将这支40多人的敌军俘回了营地。营长一看吃了一惊,对贺炳炎刮目相看起来,渐渐开始重用他。是什么让年纪轻轻的贺炳炎有这样的胆识和勇气?还不是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还不是他具有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还不是他骨子里坚定不移的长征精神。

另一位将军贺龙,当他还是一个团长时,他便做了父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捷生”。据说,在过赤水河之时,水很深,流量很大,小捷生跟随其母亲过河时差点儿被河淹没,于是贺龙将军把捷生放在胸前的衣兜里兜着,不忍其离开自己。有一日,他听闻前方有一支敌军,贺龙将军很是兴奋,随手把兜里的捷生一扔,便带领兄弟们打仗去了,胜利之后贺龙惊觉捷生不在了,慌忙的对着士兵一阵痛骂,对自己更是顿足捶胸,幸好被误丢在草丛的小捷生因哭声太大被一伤兵捡到,最后小捷生回到了父亲身边。这一趣闻意蕴深远,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子女因战争福祸处于旦夕,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些具有民族魂的将军与战士,今天,我们更应好好生活,不忘历史。

长征,唯有信念和初心,信念之火不灭,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

长征日记作文 第2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草地,雪山,沼泽,11个省,18座山,24条河,两万五千里的跋山涉水,无数中国红军的壮烈牺牲,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和不远处的胜利。想起这些,眼前仿佛涌现出许许多多不畏生死,不怕困难,对中国革命有着执着追求的英雄。

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一路艰难险阻,一路英勇无畏。枪林弹雨,无所畏惧,在十三条铁索上冲过火海;皑皑白雪,不在话下,从凛冽寒风中翻过座座雪山,死水沼泽,奋不顾身,吃野菜皮带也走出草地。终于,历时一年,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敬佩感油然而生,惊异于他们勇敢顽强的同时,也引起我的深思。有时,态度,决定成败。除了精神和气节,更难能可贵的是信念。历史隧道中,一年,十年,百年……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不吝敬赞的,才是不朽的传奇,才是永恒的生命。长征中的艰险同时让我明白苦难并不因为什么才具有意义,它让我们懂得坚持,懂得把握自己,让我们在黑暗中扔拥有信念,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当我们退畏不前时,不要认为一件事遥不可及,要拿起信念,勇敢面对。

“如果你想登上山顶,必须穿过山谷,翻越陡坡,不畏凶险的悬崖峭壁。”历史如辙,可以承载奇迹,长征,是我眼中的信念。

长征日记作文 第3篇

“若是阮唱歌你斟酌来听,闲闲摆过来互相依倚,良心恰尊严称斤在拼,这款的世界按怎趁令,红灯青影内有刀光剑影,兼红包替人黑白收惊,开阔的前门无法度行,原来是关挡在门埕……”这首罗大佑唱的一首歌,说明了我们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与作斗争。

在这漫长的长征路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1935年的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了草地,那时有很多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十分慢,到最后跟不上队伍。后来指导员让老班长留下来照顾我们。过了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板长发现池塘中有鱼,就给我们钓鱼吃,自己却吃鱼骨头和草根。凭着老班长的野菜和鱼过了一天有一天。里草地边越来越近了我们的病越来越重了。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地接近草地的边了,这天上午,老班长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像过节似的。但过了好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找到老班长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我们都慌了,钓鱼的钓鱼,生火的生火。当一碗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时,他已经奄奄一息,说了几句话,就牺牲了。

像老班长那样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发扬吗?他们坚持到了最后,结束了万里长征啊!

“一丝丝希望一丝坚持,一点点光明嘛着欢喜,长征的心情如何煞去,爱靠着甚人挽回身边,芬芳的土地犹原的梦,故乡的等待亲切的人,长征的真情永远相同,甚款的天赐甚款的人,一丝丝希望一丝坚持,一点点光明嘛着欢喜,长征的心情如何煞去,爱靠着甚人挽回身边……”

长征日记作文 第4篇

初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太不真实了。的确,长征在我看来太过艰苦了,以至于到达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吃野菜,野菜吃完了啃树皮;树皮啃完了就吃草……吃皮带……在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围追堵截、粮食奇缺,而且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能够成功,真的很不可思议。在绝对的逆境中,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摆脱困境?

是那颗不服输,希望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的心,红军长征所遇到的困难越多,越困难,就越能证明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藐视困难,乐观向上,不畏艰险,强压下同伴倒下的心痛,前进,再前进……所以我们不能只铭记革命成功的英雄,在战斗和长征途中倒下的烈士,也需要我们的敬佩。我们不能忘记,还有那么多烈士直接接受死亡,从容不迫,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带着曾对革命作出贡献的自豪……

再看看我们,浪费粮食,意志不够坚定,不肯多为组织和他人付出……在家里好吃好喝、吃饱穿暖,从小像个菩萨似的被供着。

长征日记作文 第5篇

深化文明城建设,就要“做文明人、讲文明事”。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一些话语,一件小事,都会让你明白一些道理。

那天,妈妈和我说她小时候的事。那次,妈妈同桌的钢笔掉到了前面同学的桌子底下,妈妈的同桌对前面的同学说:“喂!帮我捡一下钢笔。”前面的同学什么也没有说,但还是一脸不高兴地帮他把钢笔捡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没想到妈妈的钢笔也掉到前面同学桌子下面,妈妈对前面的同学说“请帮我把钢笔捡一下,好吗?谢谢!”前面的同学高兴地把钢笔捡起来,还说了声:“不用谢!”妈妈告诉我,从那时起,她明白了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对待任何人都要讲文明,懂礼貌。现在妈妈要求我也要讲文明懂礼貌。

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去学画画,上车的'时候人还很少,不过每到一站,人们就纷纷挤上来,车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车又到一站,一位老奶奶上来了,她一看没有座位,就紧紧地抓住扶手站了下来。我刚想给老奶奶让座,我旁边的一位叔叔微笑地对老奶奶说:“坐这里吧,大娘。”老奶奶连忙说:“谢谢,小伙子1”看见老奶奶和叔叔高兴的样子,我也好像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人要友善,要尊老爱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一份快乐。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抵制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传播;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长征日记作文 第6篇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_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_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_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_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长征日记作文 第7篇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咿咿学语开始,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百家姓故事》等,我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我爱看书,不舍得放过上厕所时间。马桶上神游在书海中:领略匹诺曹的诙谐有趣;抗日年代的小兵张嘎激起我无限的爱国热情。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吗?哦不,是妈妈在门外喊叫:“咩咩,上个厕所用得着这么久吗?”哦,原来一晃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如梦方醒的我才发觉双腿都麻了,当我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时,妈妈的连珠炮地发起“轰炸”:“你这个孩子,下次再这样,我就没收你的书。”我每次都是虚心认错,坚决不改。

我爱看书,不愿放过睡觉时间。一天晚上,我捧着《时代广场的`蟋蟀》坐在床上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当我看到柴斯特初次来纽约和塔克第一次见面时,塔克就心甘情愿地把大块的腊肠给了它……突然灯光一暗,原来是灯被妈妈关了。唉!睡觉时间到了,躺在床上的我,怎么都无法入睡,一直寻思:怎么才能看到书?我灵机一动,假装老实睡觉,耳朵却一直在捕捉妈妈房间的动静。不知多久,再也传不出半点动静,我蹑手蹑脚地打开灯,继续看书。一页、两页、三页……好精彩啊!当再也睁不开眼时,书往枕边一斜,蒙头大睡。第二天一大早,一阵巨大的声音传来,妈妈怒气冲冲地吼着:“昨晚你又偷看书了,灯一夜都没关,以后再这样,我就请你吃‘竹鞭炒肉丝’。”

我爱看书,书带给我快乐,带给我知识。书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和书的故事还在继续……

长征日记作文 第8篇

长征,对于我们而言,虽然是那么的遥远,却又是那么触动我们的心灵。长征过程中,饱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这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他们既要时时刻刻都要防备敌人的偷袭,同时也要面临缺粮断水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一名小红军。

那是一个霜雪纷飞的深秋,由于长时间的征途,陈赓和他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他发现了一个掉队小红军,并走到他的身旁,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看来不过十二岁,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的少年,他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红军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听完后,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此时,这个小红军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并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看到此情况后,陈赓说“那,我们就一块走吧。”,在小红军的拒绝后,陈赓表示很无奈,于是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这个小红军,这次他又被拒绝了,他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他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在走的过程中,不知为什么,他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他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于是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当他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他发现小红军的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他终于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他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并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

长征过程,彰显着多少人性的光辉。有不忘照顾小战士的陈赓,有勇敢坚强、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拖累他人的小红军。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处处让我们感受不忘关心他人,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脚下的征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让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每一个人眼中的长征故事是不一样的,但是故事都能抽出本质: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关心他人。让我们在更多的故事中,自觉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吧!

长征日记作文 第9篇

“要知远足苦不苦,须知红军长征二万五。”星期六学校组织了远足捡练活动,总路程约为三十公里,30公里与25000公里差距真的很大很大。

远足的消息一出,如一声春雷炸响校园。初一初二的同学们激动的心也许会蹦出胸膛,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吗。可我们就不一样了,忧愁挂在脸上,像逃犯一样想要挣脱这次的远足,因为已经是第二次了,还是同一个地方。

周六早晨,学校整队出发,红旗飘飘,队列整齐,班与班秩序井然,依次前行。

走出校门,走了几百米便上了公路,紧接着便是一座非常长的桥,我们一路跑过去,累的.跟狗一样。下了桥,我们一会走一会跑,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远比上一次要累很多,光是大堤我们就走了一个小时。

在那里自由活动的事情就不说了,也就是吃吃东西,拍拍照片。

在回去的路上,同学们坚持着互相鼓励打气,唱着歌,脸上依然有灿烂的笑容。即使很疲倦,但大家都收获了很多欢乐。

这次远足活动,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师生豪情,彰显生机。其中带给我更深的感受,就是集体力量的强大。山水美景,陶合情操,集体力量流入心间。

长征日记作文 第10篇

今天,我怀着对红军战士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长征》一诗。《长征》一诗讲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他们那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 , 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我贪婪地读着,凝视着课本上的插图,望首望着,仿佛那幅画不断扩大,扩大,感到那千里皑皑的岷山就在我的眼前,红军战士毫不畏惧,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此时,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好冷啊,我不禁打了寒颤。与他们相比,我在学习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呢?红军战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当我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心里总想:算了,别想了。可是,如此下去,我们怎么去建设祖国的明天呢?我羞愧万分,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学习进步的.动力,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把学习当成一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为了攻下科学的堡垒,我们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新世纪建设祖国的新一代“ 红军战士”。

红军的先烈们,你们安息吧!请放心,你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一定会担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的走向繁荣富强。

长征日记作文 第11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的长征共有两万五千里,在这条路上有重重危险,但他们没有放弃,克服了一切困难才赢得留在历史的辉煌。

在长征的路上,红军们不怕苦,也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前进。红军途中饿了就吃野草、皮带,渴了,只要有水,就一滴也不浪费。我想:他们的生活比我们苦的多,可我不喜欢的菜就不吃,还浪费,可他们,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不退缩,红军真是我们的骄傲。

红军在长征路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长征的路上,红军一定遇到了许多困难,他们不怕困难,用生命去拼博,可想想我,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都不敢去面对,会找爸爸妈妈,可是红军遇到了困难比我这大得多了,可能要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却不放弃,不惧怕。红军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以前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好好学习,不懈努力,为祖国出一份力,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接班人,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加油!加油!加油!

长征日记作文 第12篇

我的家乡有一处远近闻名的特色景区———长征水库。那里绿树成阴,风景迷人。听老人们讲,水库的名字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红军的功德,才把这座水库命名为“长征水库”。

水库四周被小山环绕,上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杉树,吸引了无数的小鸟在这里安家落户。水库面积很大,深不见底,水色绿幽幽的,杉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阴森森的看不到底,就算我们胆子够大,也不敢在水里游泳。只有一些鱼儿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有时候还会跳出水面翻个筋斗,好像在笑话我们不够勇敢。

下雨时节,落下的雨水都被水库储存起来,等到干旱的时候就开始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大人们放开闸门,让水通过挖好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到田地里,让土地获得滋润,让庄稼获得丰收,让农民伯伯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到了冬天,大人们就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把水库里面的水全部放干,准备捕捞鱼儿了。每年到了这一天,就是我们小孩最为兴奋的时候了,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躺在淤泥上拼命挣扎,吸引得我们狂呼乱叫,手忙脚乱地瞎抓一通,一个个都变成了泥娃娃,全身上下沾满稀泥,大家互相都认不出了。捕捞起来的鱼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除了留下一些家里过年备用后,大部分都拿到集市上卖掉,让大人的腰包涨得鼓鼓的。

好了,很多赞美水库的话就不用我多讲了!总之——“长征水库”不但景色美丽,而且作用巨大,更是我们传扬红军精神的教育基地!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爱护它,珍惜它,要把红军精神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长征日记作文 第13篇

上个星期,我们全年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这是一个难忘而又痛苦的星期。

在这周“不计其数”的“游戏”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鸭子步”了。“鸭子步”就是蹲在地上,用手抱住头,这样前进。

有一次,我们在站军姿时开“讨论会”,教官大怒,随之“火山爆发”,就罚我们走“鸭子步”。

“鸭子大军”开始长征了。一些“闪电飞鸭”速度快,像一支支离弦的`飞箭似的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如朱开俊。他一马当先,在整个长征部队中,无疑是个单箭头。而在队伍最后的“胖鸭子”,两腿像灌满了千斤重的铅似的,根本跑不动。如吴佳健,由于他太笨拙,像一只年老体弱的乌龟,在大部队的后面慢慢爬行。而我呢也在前列部队,紧随朱开俊、蒋涵之等“鸭王”之后。但是,幸运之神却冷落了我,我的脚扭伤了,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速度猛降。但是我还是咬紧牙关,依然“劈波斩浪”向“胜利的彼岸”发起“冲锋”,我转过头向后瞥了一眼,嘻嘻,“吴大鸭”才走了四分之一。这个“败军之将”离我还远着呢!而我呢,胜利已近在咫尺了,我便一鼓作气,冲破了终点。

我的“长征”结束了。而后列部队却还在中列部队的长尾巴后面蠕动着。前列部队的部分“战士”连忙冲上去“抢险”,助他们一臂之力,最终,“胖鸭子”们还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走完了“长征”。

哎,这鸭子步真是累死人了,但是转念一像,军人们,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在烈日曝晒下训练、吃粗茶淡饭……想到这些,再看看“鸭子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

长征日记作文 第14篇

长征,说好听点叫“战略转移”,其实说白了,就是打了败仗不得不逃跑嘛!

幼时的我,初听见爷爷谈到长征时,疑惑的想“明明逃跑这么不光彩的事,为什么还要被传颂”直到那天之前,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那天,我在网上无意的看到这样一篇故事:“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跟随红军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桥时为了照顾一位伤员不小心把自己那袋得来不易的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不让大家挨饿,就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在路上拔了许多野菜塞入包中。可长征路途艰辛,没过多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发现她吃野菜和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都分了一点干粮给她,她深深得感受到了来自大家的关怀与温暖”

故事虽然不长,但这种精神却久久让我不能忘怀,那时我才明白长征传颂的是什么,是精神!是老红军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敢于同一切困难作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或许在现在的孩子眼里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可你再仔细想想,当时那是一种怎样的坏境,如果把自己的干粮分给别人,自己就要面临着难忍的饥饿,可就算这样大家也是团结一致,互相关爱。而故事中的小兰年纪和我们一般大,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现在的孩子没有的东西,我想我应该做些改变。

如今,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们不需像老红军那样,纵横八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却需要我们学习长征精神,懂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长征日记作文 第15篇

“五一”期间,我观看了令人热血沸腾而又肃然起敬的影片——《我的长征》。

长征,是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人类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典范。这些英雄的战士,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中,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为此,在这段血的历史中,许多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这举世无双的壮举,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激励着所有的爱国人士。

1933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踏上了漫漫征途。在湘江战役中,随着一颗罪恶的炮弹在水中爆炸,鲜红的血水溅起来,小红军王瑞的父亲因此丧命。过湘江后,红军从万人锐减至3万人。在这以后,他的姐姐也死于敌人的刀下。夺取泸定桥时,他的姐夫——唯一的亲人也牺牲了。生离死别,15岁的小王瑞顾不得悲伤,跟着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冻,除了要用惊人的毅力来支撑着自己的生命,还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和_反动派激烈战斗。

长征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黄冈市就是个革命老区,仅红安县先后有14万人流尽了鲜血,其中知名烈士就有2万多名。我虽然曾经到过烈士陵园,但那只是一些感性认识,直到看了电影《我的长征》,那血与火的场面,才深深震撼了我,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刺激。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那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枪林弹雨中忍受严寒饥饿,转战南北,横刀立马,又有几个像我们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受得了呢?没有汽车、飞机、大炮,没有根据地,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红军就是靠“解放全中国”的信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是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在这部传奇史诗里,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始终激励着我们克难奋进,自强不息。

当我们遇到困难,觉得很苦的时候,想想长征二万五;当我们懈怠消沉的时候,长征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征日记作文 第16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席校长铿锵有力的声音回旋在体育馆的上空……我们也心潮澎湃地跟着背诵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我们的三位护旗手。坚定地从席校长手中接过了旗,庄严的挥了三下,开启我们徒步长征——“大手拉小手,助力远航”活动。

一路上,助人为乐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我眼中最温馨的画面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交警叔叔。他们穿着深蓝色的警服,外面套着一件荧光绿警服马甲,头上戴着警帽。笔直的站在十字路口。迎着烈日下,指挥者车辆及过往的行人。他们指挥交通的手势那么流畅、自然,仿佛是一个指挥家,正在指挥着乐队,指挥着这个地区的安全。因为,他们的任务是保证我们“徒步长征”的顺利通行。当我走进他们身边时,发现他们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脖子上的'汗滴碰到荧光绿的马甲,在阳光里似珍珠闪闪发光。我们的队伍渐渐远去,我回眸望着他们的身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的视线模糊了,阳光下的荧光绿愈发显得闪亮、高大!成为我们长征途中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长征日记作文 第17篇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_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长征日记作文 第18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不仅仅使我想到红军老战士熊爷爷给我们讲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望。

今日,距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脊梁们,在血与火中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们,在家与国中选择了国的利益,舍弃了家的牵挂;我们看到的是炎黄子孙们,踏出了历史的脚步,走出的`与其说是一条为后人所景仰的路,不如说是被千古传诵的革命魂!

想想今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们是否还有红军先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的井冈山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是否还有布衣草鞋的艰苦朴素精神和坚定的梦想信念!想想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康生活,想想我们花园式的学校,再想想我们今日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不知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困难面前想想红军路,在挫折面前忆忆革命魂!

今日,建设现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作为一名小学生,这种不倦的求学漫漫之路,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也是!红军先烈们的精神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弥久而愈新,熠熠生辉,也必将指引我们时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鞭策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长征日记作文 第19篇

1934年10月至1936年,受王明的“左倾”主义影响,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着“白色”恐怖主义打击,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躲避恐怖主义打击,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最后在陕北会师。为创建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那传奇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朝着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看了“长征”的事迹和故事,知道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生活在富裕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是因为有无数的先辈作出牺牲换来的,是先辈们刻苦努力得来的。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是祖国的栋梁,应该珍惜先辈们的成果,继续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多作贡献,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