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作文(通用3篇)

时间:2025-04-09 11:54:29 作者:admin

艾青诗歌作文 第1篇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 ,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后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艾青诗歌作文 第2篇

唯有真诚的人,才能用思想和激情奏响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

(一)

家洋有一本诗集,名为《到乡下去》,从中可见家洋对乡土的依恋,这已为一些论者所首肯。陈金平在《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一文中说:“诗人们常把乡土作为精神的家园或灵魂的辟难所,使心灵在乡土之中得到暂时的安顿和宁静。”但乡土之中是什么吸引了诗人,让诗人会得以“安顿和宁静”呢?这是论者还没有充分顾及到的,也正是本文所力求探寻的一个问题。

家洋在《秋天》这首诗里写道:“揭开来路的石板 / 我先是看到:星辰和父老乡亲 / 然后才看到:阳光和爱情”。父辈辛勤的耕作赋予我们身体和精神,我们得以成人;女人温馨的爱情滋润我们的骨骼和心灵,我们得以幸福一生。诗人在这里揭示了一个朴素却让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人是怎样长大的和人该怎样度过一生。这两者令我们的诗人感动,而且在都市里难以寻觅。所以,我们的诗人要“到乡下去”。“乡下”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家洋的诗中体现出来的,就是讴歌乡土上的父老乡亲和纯真的爱情。如果说父辈的劳作教诲生养了我们每个人,那么纯真的爱情则催生了我们的诗人,并将永远培育着诗人得以成为诗人的气质和激情。

父辈的乡土是诗人生长的端点,爱情的乡土是诗人成熟的延长线,它一直会延续到诗人生命的终点。所以,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只把用语停留在笼统的“乡土诗”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须将触角伸长,以便更深入地探寻诗人内心的生命体验,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诗人及其诗歌。

家洋这次所选的诗中,有一半的诗直接写到了爱情,其他的也触及了爱情或可以提供解读其爱情诗的信息。这让我们得以从爱情诗这个角度来解读王家洋和一窥他爱情诗的魅力。

(二)

作为一个男性诗人,对爱情的萌芽最初产生于对女性的关注、尊重和理解。

家洋在直接以家乡纳雍命名的诗中写道:“鸡鸣、犬吠、水流向东 / 荞花们手挽着手,在夜里赶路 / 纳雍,我瘦形的弟兄啊”。纳雍的弟兄和诗歌一起受苦,忍受着清贫的生活和生活上的歧视。但是,他们自得其乐。诗人在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两句诗,化用了李商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旨在揭示弟兄们在别人眼中是受苦的,但他们身处一片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还有如荞花们一样善良的女人慰藉他们,给他们以生活的温存和战胜苦难的勇气。正是这样一些夜里仍在“赶路”的女人滋润他们,他们才在穷荒的土地上,一代代生存繁衍,与贫穷的环境和多舛的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人类也正因为有这群忍辱负重而又自得其乐的人,人类的生活才变得这样厚重、丰满。

家洋正是充分注意到女性带给男人的信心、力量、做人的尊严感,才有了对女性的充分肯定,才对爱情倾注了那样强烈真挚的感情。

首先是一种憧憬朦胧的爱。《一只苹果》写出了诗人对爱焦灼和向往的心情。“我渴望已久的苹果……在我的手心里 / 它滚来滚去 / 自然、流畅,震撼人心 / 吞吃了无数果子的英雄 / 胆小如鼠。”这苹果是爱的金苹果。家洋认识到这枚苹果或许与自己无关,或许想永远保持那份因距离产生的美感,而比较理智地“没有把它切开。”完满的人生需要通过不完满来体认,爱情也一样。对方是一脉丰富的金矿,而挖掘与提炼是一段漫长的艰辛的历程。不断地淘沙与沥金的劳动,需要耐力与勇气来支持。这时候的诗人对爱还怀有一种神圣呵护的感情。

其次是激越之爱。爱情本身很奇妙,当你真正步入她的殿堂时,往往就不由自主,情难自禁,令人完全无法抗拒。《春天的故事》写道:“我们只能在纸上握别”。这是种无奈:“我走了,不敢言语”。这是对爱的痛怜。即便这样,诗人仍“睡不着”,仍思念怀想“小屋里的这盏灯,会不会是你”。这就是种激越之爱了。《有一些东西让我想起莲》:“为了她,我喝完她喝不完的酒 / 为了她,我流出她流不出的血,”这种爱就来得深挚猛烈,颇类郁达夫。郁达夫青衫红粉,走马江湖,蓦然回首见到了王映霞,中年的颓唐顿时化作少年的激越。“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贴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发出来的同情。”达夫还说:“我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这正如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影片中的台词所言:“爱情的激烈程度是可以向你拔枪的。”法国行呤诗人夏特利亚尔对恋人说:“如果被死神摄走 / 罪魁一定是你 / 你用你的美丽杀死了我!”这就是激越之爱,它不计较得失利弊。正是在这伟大、忘我的爱情中,我们发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自私、软弱、虚伪、卑劣……全都得给激越的爱情让路。家洋以他激越的爱之诗句,申明了人类的尊严和信念,捍卫着人类的理想和梦。

再次是痛苦深沉的爱。没有激越之爱,也就没有难以抗拒的敬畏;没有如临深渊的感觉,也就没有持续的痛苦。我们的存在是脆弱的,美丽的事物与情感也一样,这就让激越之爱进入到痛苦深沉的爱。《给阿丽》一诗,写出了诗人心中美丽、高尚的爱人(“一支我小屋里尚未着火的蜡烛 / 洁白、高尚,而又楚楚动人”),以及自己脆弱美丽的情感(“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让火焰重新回到 / 平静的内心”)。诗人并非不喜欢阿丽,面对现实,诗人已经成熟地意识到真正的爱情要以丰硕的果实作为保证。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品格。这不追求奢华或肤浅,每个人向往过一种充裕的生活,是人性温饱之欲的正常需求。尤其是想为自己的爱人去挣取这种利益,而不顾短暂的温存和朝暮之欢时,这种爱情显得更实在。当诗人说:“我不想回去 / 我不想在还没有看到秋天的模样 / 的时候,就这样,回去”,我们会忍不住为诗人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爱情甘受苦难,不断奋进的精神鼓掌喝彩。

(三)

在选诗中,其他没有直接涉及爱情的诗,可以作为家洋为何写出以上爱情诗的注脚来解读。

一个对爱情怀抱圣洁、热烈、深挚感情的诗人,他肯定有一种确定不移的内心体验,以及这种体验的来源。《悲哀》、《鸟儿》写出了诗人对丑恶现象的诅咒、蔑视;《一滴露珠》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才让诗人那样坚强决绝地说:“将自己的骨头一根一根抽出,然后 / 安装在诗歌的窗户?!”(《诗人,诗人!》)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欲享受,越来越关心口袋和存折里有多少钞票时,诗人独立寒秋作“不合时宜”的痛呼。只有如诗人这样的人,在这种时候才注意精神的丰盈,才会去呼唤构筑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人品即诗品,能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的人,骨子里不会有媚俗的市侩气;也只有这样的诗人,才会写出那些深情而纯洁的爱情诗句。

家洋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根源于那块贫瘠而又纯净的土地。《献给父亲》道出了家洋之所以成为家洋的原因。“在远方的城市,我们常常怀想粮食经历的风风雨雨 / 不亚于一场殊死的战争”。既然是严酷的战争,我们就得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否则,很容易丧失自我;“理解一口沉默不语的深井,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一种很自觉的担当道义的深悟;“无论我们怎样挺直腰杆,伸出双手 / 也改变不了家乡的天气!父亲”。这是一份多么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诗人自觉地担负起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重任,才让诗人活得如此认真,爱得如此深切真挚。

(四)

家洋的爱情诗写得如此动人,除了他纯正的情感因素外,还得力于他朴素的诗风。

朴素,看去似“土”,实则高妙。朴素就是不华丽,就是不假雕饰。艾青说:“朴素是对于辞藻的奢侈的摈弃,脱却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摆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技巧的宽阔笑容。”(《诗论》,下同)因此,我们常常说,炉火纯青方不见火焰,白炽的火是最高温的。因此罗丹也说:“艺术上最大的最难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的朴素的描绘和写作。”我国优秀的白描绘画,不假丹青而能传神达意,声情毕肖;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看似淡泊平易,实际上创造了清纯高妙的境界。不少人学诗,都先崇尚雕章琢句,堆砌辞藻,而后才有省悟。所以,诗人臧克家把“雕琢了十五年,才悟出了朴素的美”作为自己的经验之谈;而诗人艾青也认为“把你所理解,所感觉的,用朴素的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写诗的‘秘诀’”。

艾青诗歌作文 第3篇

?艾青诗选》的封面是个淡绿色的抽象画,我总觉得这个画面充满着奇妙的感觉,可以使人幻想,像云又像水 ,可以让你畅游其中。不会有其他的杂念,让你慢慢进入书中的世界……书的背面有一句柔情的句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那土地爱的深沉。”

我爱艾青的诗,是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结尾。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让我游荡其中,久久不能离去。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