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800作文 第1篇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讬者,中华民族视之若祖先之生命,无限敬惜与爱护她。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汉字是其承载者,传播者,见证者,昭示者,从甲骨文、金文以至于今天之楷体,中国汉字三千年永垂不灭,辉光常新,令全世界人民为之动客,为之起敬,为之惊叹,这实在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了不起的伟大奇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应在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和运用汉字、汉语,开掘五千年文化典籍的宝藏,继承它,宏扬它,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化,贡献于世界,这应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大任!
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界、文化界的英才,终于发明了汉字输入法电脑打字机,其输入速度远超于拼音文字,同时创造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以及电子出版系统,使印刷业高迅度发展,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大事。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汉字相结合,引起了国人对汉字的重新审视,同时也为复兴汉字文化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汉字究竟是科学的、智慧的文字,还是落后的、僵死的`文字,将不辩自明矣。
保卫汉字,复兴汉字文化,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关乎中华民族腾飞发展,自强自立,为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大事。汉字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宏扬汉字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大事。现在世界上约有 85 个国家的高校都设了汉语课,约有 3000 万人在学汉字、汉语,汉字、汉语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世界强势语言之一。 21 世纪,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将会大展风采,为世界人民所欢迎。
汉字是世界文字惟一仅存的最古老而又辉光常新的文字,汉字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国内,在西安或任何一个大城市,应建立中国汉字文化博览馆。文字研究者,语文教学者,应该以 “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的精神,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对汉字作多元化的研究,阐释汉字原创性之奥秘,为复兴汉字文化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应该大力发展汉字文化产业,全社会都应重视、关注、推动汉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民俗文化800作文 第2篇
陇端节又称“陇端街”、“风流街”,是富宁县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间择日举行。“陇端”系壮语“下田坎赶街”之意。举行陇端节的地点一般在宽阔的田坝中间,各村寨的壮族赶到现场,或对唱情歌,或演壮剧,或调换大牲畜,或交换农副产品,极为热闹。
富宁壮族农历一至四月间的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俗话说:无戏不陇端。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最佳“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有首古诗这样描绘陇端节盛况:
清明前后足欢娱, 博濑滩头记早趋。
翠盖如云来丽者, 青衫雾毂走狂奴。
未知东首谁为主, 不信罗敷自有夫。
翻笑江南逞游冶, 杏花春雨太模糊。
“陇端”是壮语,原意为“下田坝赶街”。在远古,壮族先民依山傍水建村落,每逢开春,各地壮族聚集区自选吉日开市,以物易物,互换稻种、农具,形成了早期的集市贸易。在壮乡春暖花开的集市上,青年男女以歌代言,三五成群地相邀对歌,寻情侣。老年人则在集市上寻亲访友,找老恋人叙旧情。当地汉族称“陇端街”为“花街”、“风流街”。富宁县的'“陇端节”实属壮族人的“情人节”,而广南、文山、西畴、砚山、麻栗坡等县的壮族,则将这一节日叫做“赫丹滇”、“赫 嘎腻”,赶集形式和“陇端街”一样。
富宁县归朝镇孟村的“陇端节”历史悠久,度节的人数或多或少, 数百年来,从未中断。据说1979年的“陇端节”,到孟村的壮族青年有上万人,平时寂静的孟村很是热闹了一番。今年的“陇端节”,却是孟村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为了欢迎远方的客人,孟村美丽的壮族姑娘将乡亲们前几日赶制的糯米花、糯米年粑、糯米白酒端出来,敬献给各路宾客。美丽的姑娘让远来的壮族小伙情意绵绵,歌兴大发;醉人的酒歌令来宾开怀畅饮,翩翩起舞。作文
民俗文化800作文 第3篇
我爱书法,不仅爱它的结构,还爱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这些象形文字的演变,是一种希望,是中华文明永久传承的希望;是一种寄托,寄托着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喜欢他们的结构。我有时看到花体的英文,会对它甚是喜爱,那用钢笔巧妙拼凑的美丽曲线,实在令人对其赞叹不已。但是,这些英文始终是由一个个字母构成,单看一个字时,只会因为其形式的优美而喜爱,不会想到更深远的意境。而汉字却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时,就算从未接触,也可以根据其意境将其含义猜个八九不离十。那是一种汉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诗,诗中的山水画。看看用毛笔写的“一”字吧,要是仔细看看“书圣”王羲之的“一”,你就会发现那不同寻常的美。毛笔轻轻一顿,收笔一提,就造就了如此美丽的汉字。它的结构单一它的结构单一,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横为何给人一种用千言万语都无法描绘出来的感觉呢?似乎无法将其强硬地安在一个形容词之上。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它的强大魅力!
我还爱它们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简简单单的笔画,是那么优雅,细腻,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般的壮阔。简单的汉字在书法家们灵活的笔下行云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似一汪清泉从山涧流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当我用眼睛仔细的欣赏这字时,仿佛被这小小的字带到了一个奇异而美丽的地方,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般闲适;有“更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般的不舍;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的孤寂……一个小小的汉字,竟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强大魅力!
现代化的风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朋友,也许你已经很少写字,更不用说写毛笔字了,也许你经常用手敲击着骨干的键盘,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书法,再亲手临摹一下,你一定会重新热爱汉字”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让我们从新拾起蒙尘的笔,一同书写中华文明的美丽画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