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汇总18篇)

时间:2025-01-09 16:36:41 作者:admin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篇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就像古代的故宫。

我们先来到了古代瓷器馆。啊!太漂亮了!这里有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真好看!我最喜欢青花瓷,听妈妈说:这些瓷器出土地层剖面,陶瓷文化是古代中国的象征。

我们来到综合楼,哇!这个编钟可真大啊!我想:我学过电子琴一定会认识编钟的谱子。可是,当我看了看编钟的谱子怎么好奇怪呀?看来每种琴的谱子都不一样啊!

我最后来到楚文化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越王勾践剑。我问妈妈是什么意思,妈妈说:越是一个国家,王就是一个国王。勾践就是国王的.名字。越王勾践剑就是越王勾践的一把剑。

我回到家以后,我想:今天玩的真有趣呀!不仅我获得了快乐,而且还了解了许多楚文化的知识。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2篇

20xx年7月15日,我首次参观深圳博物馆。这天天气晴朗,仰望蓝天白云,远眺绿树红花,阵阵微风拂过我的长发,妈妈带我来到市民中心。

首先参观古代深圳展厅。我看到了公元前的石器和陶罐,还看到了明清时期的青花八宝纹瓷碗和白玉鼻烟壶,还看到了还原古代深圳移民的场景。

出了古代深圳展厅紧接着我们走进近代深圳展厅。这里展示了_宝安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复原场景和秘密大营救复原场景,有的用木头做的,用玻璃围起来,里面有人,虽然那并不是真的人,但是却画得栩栩如生:把鼻子、牙齿、耳朵、毛孔、血管等都画的十分逼真。展厅展示的大型场景配有画面和语音,你可以感受到深圳人民的英勇顽强。

大致了解了深圳从秦朝时期到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我来到了深圳民俗文化展厅。可以看到下沙盆菜的广府民俗,只见一群铜雕刻的人,把桌子摆在门外吃饭。大盆菜呢,是将几十道菜相叠于大盆中,族人围坐享用。农历正月十五之前,各个村都会举办规各异的盆菜宴。最显眼的就是一个女人,坐在板凳上,张大嘴巴,把手举起,好像在招呼她的孩子:“孩儿,快过来,菜都要凉了,快过来吃吧!”

当时的集市,有卖生蚝、豆腐、糕点、酒、衣服、竹篮……喇叭配上叫卖的声音,逼真得仿佛回到了哪个时代的集市上。还有水上人家的海洋习俗, 20xx年沙头角鱼灯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你还可以了解沙头角鱼灯舞鱼灯种类的`介绍。

还有一个场景也使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初入学堂拜孔子。以前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学,一般有钱人家才能上学,入学受教之前要先面对孔子的画像跪拜行礼,而后拜老师,才能上课。这使我想起了我十岁成长礼时的情景。

在二楼展厅转了一圈,我通过展出的展品和复原的场景,大概理了一下深圳的历史,了解了深圳从古到今的一个大概。我更爱深圳这个城市了!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3篇

“我们到了!我们到了!”我们新闻三班的同学兴奋地大喊。自从上周老师让我去博物馆,我等了整整一个星期,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很远的地方,你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建筑,——,这是一个带有印刷线条的.古代陶器。它的红色外墙和蓝色玻璃窗透露出浓厚的陶瓷文化。走近一看,书法家启功题写的五个红色大字“萧山博物馆”就印在我们眼前。

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队,他们都想一饱眼福。我等不及要进去了。“新萧山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拥有4000多件文物和1700多件国家级文物。包括陶瓷、字画、金属、玉石。其中陶器是最多的。”老师说:“接下来我们跟着解说员去参观陶艺馆和名人馆。”

我们跟着叙述者来到陶艺博物馆,叙述者介绍萧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完整的陶瓷发展过程。萧山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烧软陶,历经秦汉,在晋南朝越窑中成就了辉煌的青瓷。整个过程展现了萧山人的勇气和创造力。后来解说员带我们去了“射击技术”景区。她说:“做陶瓷,要经过这些工序:采泥、洗陶、展石、砂光、制胚、修胚、晒干、装窑、抛柴、出窑。”

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打算去参观名人堂。名人堂里陈列着许多名人的蜡像:民族英雄葛勾践、历史演义作家、萧山朱。这些蜡像栩栩如生,像真人一样。

接下来,我们免费参观博物馆。我先参观了硬币展厅。看到很多古币,眼花缭乱。有金条,银锭,银锭。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多媒体大厅,主要运用了幻影成像、虚拟制陶、火焰跟踪等多媒体技术,可以让人在虚拟制陶中感受到快乐。我好奇地摸了摸圆筒,画面中的泥巴渐渐变细变长。不一会儿,就形成了陶瓷。

十一点了,该离开图书馆了,但还是有些留恋。今天的收获真的不小,在这里我做一次穿越千年陶瓷文化的免费旅行。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4篇

国庆节的一天,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我们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样子很像一座大碉堡,四周都有一扇扇窗户。

我们来到了大门口,来到了里面,“哇”里面有许许多多用金、银、铜、玉打造出来的物品,做工精致、看上去栩栩如生。真让我惊叹不停!我们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另一个大房间里,在里面我忽然看见了一个大杯子。我看了一下介绍,这个东东叫四羊方尊。(公元前1600-1064年)高厘米。1938年在湖南乡月山铺出土。它是盛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方口、长颈、折肩、浅腹、高圆足、四隅及每面中分线。设有棱脊。肩饰高雕突出,龙体蜿蜒。尊腹现四头大卷角羊合成,羊耸于器肩四角,羊腿附于圈足上。还有兽面纹、长冠凤纹、龙纹等等。

博物馆里还有人面鱼纹彩、涡纹彩陶盆、腊金银云纹铜犀尊、五牛铜枕、金铜虎符、金缕玉衣、步兵陶俑、鎏金“中国大宁”铜、鎏金铜水月观音像、高金杯……

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我们一边看一边拍照。爸爸妈妈还告诉我以前的文化历史。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5篇

今天爷爷奶奶带我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进了馆先看到一条很大的鱼骨头,它还有前腿。到了二楼看见一个地球磁场模型,周围有很多小指南针,指向一个方向。我摇了几下摇柄,指南针转动后还是指向一个方向。走过一个黑呼呼的小山洞,前面有一块大屏幕,正在播放太阳发出光焰的图像。再过去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恐龙骨架和模型,模型的头和尾巴还会动,还有一只像乌龟的小恐龙。然后我们又走到了三楼。

三楼地面上有一张很大的地图,爷爷说这是浙江省的地图。奶奶要我来找下我们居住的城市,我找到了杭州市。在三楼还有许多生物的模型和标本,有鱼、鸟、蛇、熊猫、猩猩、大象等等。接下去走到一个森林旁边的大山洞里,里面有鼹鼠家的模型,特别的有趣。

今天参观博物馆后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玩的真开心。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6篇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去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振奋极了。我换上了最酷的装备,准备出发。

烈日当头照,来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有些受不了了!一条干燥的舌头总盼望着下雨似的。

终于可以进去了,我似乎忘记了刚才那难受般的感觉,活蹦乱跳的,开心极了!我动瞅瞅,西望望,一.二楼无为就是一些民族风俗和历史文化等,没有勾起我太大的关注。直到我上到三楼参观时,我才真正被吸引注,而流连忘返了!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

进到大厅,首先我眼帘的是那橱窗内的东西。里面是战士们的一些遗物。下面我就为你们一一描绘。

绵袄大衣-这是一件青黄色的绵袄大衣,它一经“老”了,在它的身上透露着那淡黄的绵花,我扒在橱窗前,还可以隐约看到着上面许多的补丁。

水壶-着是一个年久上修的铁水壶,在战争中,它曾经伴随战士们,一起上战场,一起过生活。可惜,它现在是一个没有用的水壶,它只能激起人们回想过去,留在人们心中。

柜子-这是一个破烂的用竹子编成的一个小衣柜,着里面曾经装过战士们那褴褛的衣服,可惜,战士们现在已经不能再看到这伴随他们一生的小衣柜了,因为它已经成为战士们的遗物。

奖彰-这是一个用血汗所得来的功劳,它身上虽然有些漆已经脱落,那金黄里泛着暗灰,但它已经不遭受到人的排斥,而是人们现在最好的老师,因为在它身上暗喻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再增辉煌!

战士们的.遗像-在最后一个橱窗前,是战士们那伟大的肖像,我站在它前面,好象有些自悲感,战士们为了祖国美丽的明天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都不好好学习,这有些对不起他们。

这些都是我在博物馆中所看到的,它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负。它让我想起了战争时的那一幕,今天,战士们的一切将成为永远的丰碑,它会激励人们好好学习,努力建设祖国,为祖国添上一片光芒。

今天去博物馆,它给我上了一节很好的思想教育课!它让我重新振作,为自己的学习下苦功。放心吧!战士们,祖国的新一代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们一定会比你们干得更好!

战士-我为你自豪!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7篇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吗去参观古生物博物馆。它座落在动物园的四周,那里摆设的都是远古时期动物的标本,非常故意思。

进入博物馆大门后,我和妈吗就来到古脊椎动物摆设馆里。在这里主要讲的是古脊椎动物。这一类动物一般身体是左右对称的,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份,有较完全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最早出现的古脊椎动物是鱼类,长得象现在的鳗鱼。它有一个长长的'象吸管一样的嘴,是一种寄生动物,靠依附在其它动物或植物的身体上,用它的吸管嘴来吸食营养生存,被称为是无颌类动物。嘴的上边称上颌,下边称下颌(俗称下巴颏)。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变的重要事件之一。盾皮鱼是最早的有颌脊椎动物。它们不再靠借居生活,而是可以在水里自主寻食,可以真实的靠自己生存下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的演变,渐渐的又有了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水里生活,也能够在陆地生活。再经过一些岁月,又有了陆地动物和天上飞的鸟类。

我还在这里上了一堂古化石恢复课。那里有好多的仪器和工具。比如有显微镜、放大镜、小刷子等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

最故意思的是一个带着长长的电线的小钻头,不知道是做甚么的,用它不是会把化石钻坏吗?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叫做什么,是用来将附着在化石上面那些小石块清算干净,好让化石显现出来。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基本上把握了如何将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恢复成为一块完好的化石,简直太故意思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意犹未尽呢。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8篇

一天早上老师对我们说:“我们今天下午要去半坡博物馆参观。”我听见这句话真是迫不及待,想马上就去。

下午我们班坐班车来到了半坡博物馆,门口有着一个三角形架子,架子顶上还有一幅人面鱼纹图案。我好奇地想:“半坡人是不是要天天都吃鱼呢?”

院子里非常幽静古朴,那里有争鲜斗艳的花朵。有玉玉婷婷的干叶玫、紫槿花、优雅的玉兰花,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们班来到了第一展厅。听讲解员阿姨说:“那时是由女的说了算,所以都听女的,距今已有6000多年。”我骄傲地想:“我们女的多有本事啊!”第一展厅里有石铲、石锄、陶刀、石刀解说员阿姨告诉我们:“石铲是用来播种、翻地的。陶刀、石刀是用来收割的,用时绑在手上。”半坡人在烧煮食物的基础上利用陶甑,增添获取熟食的新方法。我最感兴趣的是尖底瓶,等它灌一半水后能直立,倒水时非常方便。那时的人们真聪明,都能应用现代物理学为自己服务了。

接下来去的是第二展室,那里的特色是陶器制造和装饰品。半坡人做陶器是先做器底,后做器身。我最感兴趣的是大陶瓮,它口大底小,用来装粮食。还有人面鱼纹,它的`样子是一个人嘴巴张着哈哈大笑,眼睛笑成一条缝,两边各有一条横着的鱼。

最后我们到了半坡遗址模拟厅,他们的房屋非常有趣,有的房屋是半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

我们出了大门,我想:“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勤劳!”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9篇

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参观了洛阳动漫博物馆,听说动漫博物馆是个又新奇又好玩的地方,收藏了世界各国的动漫人物,动漫手稿,还有动漫制作,动漫配音,动漫游戏。老师还请了讲解员阿姨做向导。

走进大厅,一眼望去大厅的墙壁上很是惊人,竟然有动物人物在狂奔招手,一会儿变成小鸟,展翅飞翔;一会儿变成小狗,有味地啃着骨头;一会儿变成人在向我们招手,很是逼真,就像真的一样。这墙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是墙体3D动画,是靠3D投影仪完成的`。

我们接着来到了十一生肖泥塑面前,它们一个个惟妙惟肖,好像会动一样。

阿姨问:“为什么它是十一生肖呢?”,

“不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再一看,“啊?为什么没有狗呢?”大家尖叫着说。

继续向前走,突然,我看见很多同学围在那个地方动来动去,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我也挤进去看个明白,原来是跳舞毯,墙上的3D人物,就像站在你面前,和你做着同样的动作,同学们左一下,右一下,很是有趣。

我们继续体验了动画的制作,3D电影,激流勇进,赛车,等等。

有些动画片还有数字趣味,体验动漫博物馆就像《数学荒岛历险记》,有一到十百千万有趣的名字:《零之使魔》,《聪明的一休》,《巴别二世》,《三国演义》,《四驱兄弟》,《福娃五连环》,《六翼天使》,《虹猫蓝兔七侠传》《福星八戒》,《九色鹿》,《柳生十兵卫》,《百变小樱》,《万能阿曼》,《千千问》,《蓝猫淘气3000问》,《飞越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

还有动画片名字和数学方位有关:《北斗神拳》,《南方公园》,《西游记》,《东方神娃》。

动漫博物馆真的很有奇妙。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0篇

自从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我就迫不及待要去北京看看圆明园。假期里,我想让爸爸妈妈陪我去,妈妈说:“不如我们去山东博物馆,那里不仅可以看到圆明园遗址,还能看到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我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开车带我来到山东省博物馆。展览分为文物展示厅和数字展示厅两部分,文物展示厅内展出珍贵文物百余件,除了备受世界瞩目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之外,展品还包含了圆明园最辉煌时期——乾隆朝的诸多珍贵收藏,很多珍贵文物都是初次与大家见面,将清朝皇室高超的工艺水平展示得淋漓尽致。数字展示厅则旨在重现圆明园这座昔日皇家园林的壮美和奇幻,让我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圆明园之中,亲身感受中国历史上最雄伟的帝王宫苑和世界园林史的伟大传奇。

我最喜欢的就是非洲野生动物展,我拉着爸爸妈妈直奔3楼展厅。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以真实的非洲野生动物标本和还原场景,直接感受野生动物大迁徒的过程,让我亲身体会生物界的'奇迹。

展览中最大的的亮点是,斑马群的狂奔、狮子捕食落后的羚羊、角马飞跃马拉河…走进展厅,能看到整个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的过程。逼真的立体模型,再加上超真实的3D投影动画和现场还原音效,让我感觉亲临马拉河畔,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也让我大开眼界,有时间我还会再来参观的。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1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早饭,在一起讨论去那里玩。妈妈说:“去逛商店吧。”“不。”爸爸说,“还是去广场玩吧”“NO,NO,NO。”我说,“还是去临沂的博物馆吧,去看一看临沂的历史吧。”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好。”

妈妈开车,不一会,就来到了临沂博物馆。我们到的时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刚到。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进门后,迎面是两棵高大粗壮的银杏树。爸爸告诉我,这里原来是老三中的地方,两棵银杏树后面是三排平房,第一排是办公楼,第二、三排是教学楼。你奶奶就在第一排西边办公。爸爸还告诉我,这两棵银杏树已经几百岁了,西边的那一棵是雌的,东边的那一棵是雄的。雄树的中间还有一棵柏树,虽然哪棵柏树已经死了,可是两棵银杏树还顽强的生长着。

博物馆共有两个展馆。我们先去了一号馆。一号馆里的文物都是古猿人的石器。分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代。旧石器的石器都很简陋,根本看不出是古代人用的工具,我觉得那些都是普通的石头。细石器的石器都很小,和普通的碎石头也没有什么两样。“这些石头和地上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的?我看都一样。”妈妈说,“也不知道考古学家是怎么看出来的。我都看不出来。”“当然了,如果谁都能看出来,那考古学家还有什么用?”爸爸说。我接嘴说:“可能这些石头上有磨过的痕迹,肉眼看不出来,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来。”爸爸、妈妈异口同声的说:“有可能。”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的石器就不一样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一看就知道是石器,因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比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的石器精细。新石器的石器比旧石器、细石器的石器的种类还多。有镰刀、石磨、石铲、石斧、石镐……原来的时候那些工具的头上还有木头,可是,那些木头已经烂掉了。以前有木头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个孔了。

我们又去了二号馆。二号馆的展品主要是西晋墓里出土的文物。有瓷器、铜器、古铜钱……还有蛋壳陶、青铜仙人骑兽和青铜胡人骑狮水注。最让我惊讶地是蛋壳陶了,那些陶器薄和蛋壳一样,我真不知道古代人怎么做出来的。这些文物有的色彩斑斓,有的造型别致,有的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我不由自主的说:“古代人可真聪明呀!”

今天,我十分得高兴。因为今天我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2篇

今天,是我最盼望的日子---冬令营终于安排去参观博物馆啦!

早上九点,我满怀兴奋地跟着伙伴来到市博物馆,看到博物馆近在眼前,我忍不住就想冲进去,但带队老师制止我说:“博物馆里收藏的都是很珍贵的文物,很多文物的历史很悠久也很脆弱,所以大家参观期间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能随意触碰文物。”听完老师的话,虽然有点失望但我还是捺下踊跃的心,跟伙伴们排好队伍依次进入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我们参观了好多古董,有古井口、白玉瓶、外国铜钱等;其中白玉瓶是清朝慈禧送给厦门的一个大臣,可漂亮了!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郑成功纪念馆,这里收藏了好多冷兵器,有弓、矛、枪、剑、大刀、匕首等;看到这些武器,我好想拿起来挥舞,那一定很酷!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和士兵博饼的雕塑,相传,郑成功带领士兵在厦门抗清,可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到了,士兵们都加倍思念亲人,无心打战。于是,郑成功就组织士兵们一起玩个游戏,士兵们玩了这个游戏就不再难过,这个游戏就是博饼!

今天真是收获多多啊!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3篇

今天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今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节日——春游。也是我小学生涯最后一次的春游,所以今天非常重要,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中国茶叶博物馆,刚下车,就闻到一股茶香。路旁都是一排排的茶树,苍翠欲滴,真使人心旷神怡。

我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是一个硕大的字——“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哗,哗”的流,让人立刻进入了幻想,多美啊!接着,我们进入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知道了许多关于茶的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猜活动,可惜我没得奖。之后,导游告诉我们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的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长时间。我都忍不住摸一摸。

后来,我们又参加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

我们休息下来,我和同学去了茶园,看见有人在采茶叶,我们也要求加入,这样,我就当了一回小茶农。老茶农告诉我采茶叶要采“两叶一芯”的茶叶才行,叶要大,淡绿色才是最好。老茶农让我亲自尝试摘,还说我摘得好。我采了一大把茶叶,虽然有点累,但是看眼前的收获心里还是甜甜的。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中国茶叶传统文化,而且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了更多亲身体会,还当了一回茶农,这次春游可畏是满载而归啊!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4篇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康平博物馆。走近去,便可以看见以大辽“契丹八部”为整体体量组织,在建筑两侧设计八个凹龛,龛内设八部首领雕像。连续的坡屋顶统领八个凹龛,寓意“八部一统”,在建筑风格上直接体现了大辽文化元素。入口处左右为青牛、白马雕像,展现了契丹民族起源的传说。

博物馆主体二层,其中一层为历史文物陈列区,二层为民俗陈列区,教育、文艺展览区。在陈列布局上,分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两部分,其中基本陈列包括历史陈列、民俗陈列、近现代史展、教育史展、经济建设展等,临时陈列包括名人书画展以及其他临时展览。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民俗陈列区的经典农村还原,用土坯和稻草做的.小矮房子里,许多物件一般只出现在电视剧或电影里,比如花色面的被子、挂在墙上的簸箕、缝纫机、青花瓷瓶、鸡毛掸子、烟斗、年画、掉了些皮的红漆桌子下的瓶瓶罐罐、吊在厅梁上的摇篮……等等。每一件物品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的条件那么艰苦,人们为什么会生活得那么乐观,那么繁重的劳动,人们却丝毫没有被吓倒,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那样的生活?我想的是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种生活的信念和抱负!是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奇迹,改写着人类的历史……

这次参观博物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触,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它。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5篇

星期四,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丝绸博物馆参观。

我们班先做扎染。扎染是我国古老的纺染工艺,是将织物捆扎再染。来到手工坊,阿姨发给我们一块绸子和一把棉线,我把棉线三根一股分好。然后我们互相帮助,把叠好的绸子紧紧用线捆上,我的绸子捆好之后,像一只小“淡绿”兔 ,可滑稽了!扎好之后,我们把它们扔入染料锅里,煮上几分钟,把它们拿出来,用电熨斗熨干,一块扎染手帕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大家走进一个大厅,抬头一看,哇!真漂亮啊!这是一个巨大的丝绸灯,有2500根丝制成,走过大厅,来到一条悠长的小路,了解了蚕要在50天左右的生命中,快速变成蛾产下卵,便会死去。

参观了丝绸博物馆,我心中不禁一颤,这样可爱的小生灵,把美丽留给了我们,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6篇

恩施州博物馆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听说里面有许多古代民间工艺品和红军们所用的刀、枪等许多种珍贵的文物品。真好,上周老师组织我们六年级去参观了恩施州博物馆。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一晚上睡不着觉。第二点早上我起来得非常早,到了学校集合,听老师说我们要从学校走到博物馆。虽然这是一段非常远的路,但是为了去看看博物馆,我走多远都愿意。走了一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博物馆。走进大门,22墙上有一座浮雕,上面刻的是我们的祖先在勤劳的工作着,男女老少都在干活。浮雕旁边是恩施民间工艺品“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有红有蓝、黑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从右边走到二楼,二楼是“恩施记忆”,里面有许多红军打仗用的枪、大刀、匕首和一些红军穿过的衣服。往后看是贺龙同志所用的东西,有贺龙同志用过的马鞍、大衣服等许多打仗用的东西。走到另一间房子,有恩施考古队员发掘的许多明清代乐器、金银珠宝,还有和巨猿的牙齿。双虎纽淳于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一种军乐器,也是巴人进行祭祀、娱乐等活动是所用的乐器。该器物是我国唯一具有明确出土时间时、出土地点的,双虎纽淳于特别珍贵。

另外几间房子还有许多的珍贵物品,而且是一件比一件好,比一件珍贵!看到这么多的珍贵文物我真为恩施感到骄傲、自豪。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7篇

“我们一定要一起做哦。”“那是当然!”“哈哈哈……”“嘻嘻嘻……”听,一阵阵欢声笑语将静静的操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去参加实践活动——参观川菜博物馆。

一路上,凉凉的秋风轻轻地吹着,一片片金色的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似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又似秋姑娘拿着轻罗小扇悠闲地同我们嬉戏。

来到川菜博物馆,眼前的一幕让我瞬间惊喜不已,雄伟的大门古色古香,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般。远远望去,门上面的木牌特别引人注目,写着“川菜博物馆”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好气派哦!

走进博物馆,我更加兴奋。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还让我懂得了许多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

你看,尽管是深秋,小草依然绿绿的,几只可爱的'鸟儿停歇在上面,正低头忙着觅食。盛开的鲜花,招惹了勤劳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

我们随着教官来到了被历史气息所环绕的典藏馆。典藏馆特别大,据讲解员说,里面保存着从战国至现代的六千多件宝物。煮食器、酒器……这些是功能上的宝物;青铜器、铁器……这些是材质上的宝物;还有许多与川菜有关的文字介绍、图稿、书籍……它们无一不是我国重要的文物。

除此以外,还有对答如流泉,品茗休闲馆、灶王祠……我最喜欢的是川菜原料展示区。这里为人们展示了一系列先辈们曾使用过的劳动工具:耙、犁、石碾、擂子、石磨……让我们生动地感受到先辈们的生活——又苦又累。我最最最喜欢的要数——石磨。石磨是把豆子等粮食磨成浆的一种原始工具。我听讲解员说,远古时代,人们主要靠人力或者畜力劳动,到了晋代,才发明了石磨。石磨是用两个灰白色的圆石做成,磨是平平的两层,两层的接台都有纹理,粮食就是从一个小孔放进两层之间,沿着纹理进行磨,就成了浆。如果你放的是豆子,就能磨出豆浆;如果你放的是米,磨出的便是米浆。

看着这些原始工具,我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真是太太太聪明了!仅仅在吃这方面,就发明了这么多省力的劳动工具。

这次活动真好!不仅让我收获了许多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还让我快乐无比!

参观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第18篇

“客家人系有料”是什么意思呢?请你跟着我一起走进中国客家博物馆寻找答案吧!

星期六上午,我们作为梅州日报小记者,兴致勃勃地来到客家博物馆参观。我们穿上了橙色的小记者马甲,胸前挂着小记者证,满脸笑容地走进了客家博物馆。

跟着解说员,我们分别参观了“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个展厅。每个展区各有特色,我们边走边看。走进“客从何来”展厅,我了解了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客家人经过了五次大迁徙才从北方来到南方,并创造了特有的客家风俗文化。客家人的吃苦耐劳是闻名于世的,五华石雕、大埔陶瓷都非常有名,广州的“五羊”石雕就是出自五华。

在“客家风情”展厅,我看到了最具客家特色的农耕工具:犁耙、镰刀、禾镐、禾篮、谷板;我还看见了扬稻谷的风车,磨米浆、豆浆的石磨,酿酒用的饭甑、酒瓮。现在知道“客家人系有料”的意思了吗?就是客家人真能干!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文秀区”里的.“客家私塾场景”,先生捻着胡子,侧耳倾听学生的朗诵,这情景让我想起我们坐在教室里书声琅琅的场景。看,客家人向来崇文重教,从小就勤奋好学。我 还 发现那里的玻璃柜台上摆放着二胡、古筝、笛子等乐器,客家人还真是多才多艺啊!

参观结束后,我们小记者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进行了互动环节,我第一个举手发言,还获得了一个奖品呢!我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采风活动让我收获了客家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客家人系有料,我也要做一个有料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