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老师的语录 推荐118句
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我做课件,是认真的,从一窍不通到大胆尝试,从匆忙应对到精益求精(虽然仍然是菜鸟水平)。讲某个作家时,我会介绍他们的生平故事,并以图片方式介绍他们的作品选集或全集。让我们来个约定,凡是播放作家的作品选集、全集图片的时候,全体鼓掌,向这些为我们奉献了精神食粮的作家们致敬。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
3. “鲁郭茅巴老曹”座次的排定,是历史的选择,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性。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另外排个座次,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如果听完《现当代文学》,你把鲁迅写成“鲁讯”,把茅盾写成“矛盾”“毛盾”,把《骆驼祥子》写成《骆驼样子》,拜托你不要说你的文学课是蒋老师教的。如果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蒋老师一定毫不客气判你不及格。
4. 丙文中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 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5. 个体功能
6. 首先,请看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⑴诵读,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⑵理解各章语录的含义,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其中倡导的“为学之道”“修身之理”。
7.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不要顾及我年长,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没人理解你们,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咋办?“子路急忙说:”较大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我来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孔子微笑。”冉求,你怎样?“答:”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于精神文明,要等能人来教化。“公西赤,你怎样?”答:“我不敢说能干好,但愿意学习。祭祀的事,外交的事,我愿穿着礼服,做个助理。”曾点,你怎样?“曾皙弹琴正接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放下琴,站起来说:”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说说有什么关系?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夫子感叹说:”我欣赏曾点的情趣。“其他三人走后,曾皙问:”他们三人的话怎样?“孔子说:”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您为何笑仲由呢?”治国要讲礼让,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冉求谈的是治国吗?”怎么见得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不是治国呢?“公西赤谈的是治国吗?”祭祀和外交,不是国家大事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当助理,谁能当总理?“
8. 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方案,请你补充完整下边的设计。
9. 细读文本
10. 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
11. 学习方法:
12.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3. 文章创作背景:
14.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孔子和《论语》)
15. 略读文1
16.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17. 作者介绍;
18. 抓住通假字加以解释,导入此知识点。
19. 诽谤 只,仅仅 叹气的样子 更加 步一步有次序地 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遇到,面对 往、去 微笑的样子
20.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21. 在《论语》中,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修身,这是“为学之道”“修身之法”。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文士诗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意义。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说说哪一则论语对你有启发?
22. 找出《论语》“学而”“为政”两章中有关孝的句子摘录下来,读读这些句子,有没有你所熟悉的内容?你还有哪些发现,记录下来。
23. 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节奏,读出文言文的古风古韵。
24. 不要以分数论高低,“88分”与“90分”,其实没有差别。你得分稍低,可能缘于老师的遵守规定(学校规定优秀率不能太高),也可能缘于我的审美疲劳(前面几人写老舍,偏偏你又写老舍)。但“60分”与“90分”还是有差别的,大家应该心知肚明,“60分”,那是老师心慈手软,你答非所问,你照搬照抄,你病句错别字太多,老师不忍心让你挂科而已。
25. 难堪:①难以忍受。②难为情。
26. 文学鉴赏的基本法则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正如某外国人当中国新郎面夸赞中国新娘漂亮,新郎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就偏要说出眼睛、鼻子、嘴巴。文学鉴赏,是艺术的审美,就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把“妙不可言”的东西挖掘出来。我相信“文以载道”“文如其人”,但也尊重个别例外。
27. 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
28.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29. 文中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30. 因材施教
31. “你是吃饭长大的,是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中长大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2. 古今异义
3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34.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5. 学生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36.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教学过程
37. 一词多义
38. 作者简介
39. 课内阅读
40. 教学策略
41. 词语积累
42. 作品简介
43. 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
44. 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45.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46.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47. 体悟探究:
48.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49. 学生齐读课文。
5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 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52. 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
53.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强调读音和节奏。教师巡回指导,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等,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54. 从第三节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
55.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
56. 教学目标
57. 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58.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59. 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60. 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61. 作者在两次“窃读”中分别遭遇到了什么?把两次“窃读”的经历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
62. 指名翻译《论语》前六章。
63.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64. 课前音画: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三千人齐诵《论语》视频片段。
65.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66. 这里面有关于学习方法的,有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有修身养性的,请你说说哪些是学习方法和态度?哪些是修身养性?
67. 课文相关内容
68. 掌握和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69. “我”为什么说自己的学习是“不求甚解”?
70. 我讲课当然要以教材为本,但教材面面俱到,难免枯燥乏味;我讲课则是融合了我几十年的读书心得,正如王蒙73岁那年在岳阳楼开讲,有人问:您为这堂课准备了多久,王蒙说:我为此准备了73年。教材上有的我未必讲,你们可以翻书;教材上没有的我可能大讲特讲,不厌其烦。这才是我自以为最重要的。要说真经,这才是真经。
7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2. 2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73. 重点段落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74. 作者介绍
7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6.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quot;
77.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78. 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79. 与“则其善者而从之”中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8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1. 下列句子停顿无误的一项是(A)
82. 孔子为什么会比较同意曾点的看法呢?(略)。
83. 译文 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84. 学生自读(将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85. 孔子的学校教什么?
86. 文本探究这十二章语录在内容上、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87. 同桌合作翻译。
88.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89. 根据要求写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和内容
90. 阅读课文, 4人小组讨论,结合课下注释找出哪几章是与学习有关的?同时指导学生试着翻译相关句子。
91.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
92. 请试着解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字。
93. 关于“语录体”
94. 惯技:经常使用的手段,含贬义。文中带有调侃的意味。
95. 关键词语“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96. 生自由练读。
9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8. 文体知识:
99. 经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对是如何评价他的呢?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来了解这些问题。通过学习,也可以让同学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10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1. 也许你觉得自己又不当什么作家诗人,文学没有什么用。但我要强调,文学是有用的,芸芸众生,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小的李白”。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韩少功说,写诗作文也许是亏本买卖,但“文学是一门心灵之学”。希望大家暂忘功利,日读日进,在经风见雨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如果你们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无论教哪个科目,一定要亲近文学,多读多写。懂文学的老师与不懂文学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差别还是很大的。
102. 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0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从这句话你可以看出什么?
104. “当仁,不让于师”,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现在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105.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06. 第八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
107.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108.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09. 课前准备
110.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111. 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112. 羞惭:感到羞耻和惭愧。
113. 倜傥:洒脱,不拘束。
114. 学习态度:
115. 译文 颜渊死,孔子痛哭。身边的人说:“您不要过于悲痛了!”孔子说:“过于悲痛了吗?不为他悲痛为谁悲痛?”
116. 教育方法
117.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1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关于老师的语录 推荐120句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2. 怎样理解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
3. 请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
4.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5.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7.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8. 社会功能
9. 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10.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1.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 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怎样看待这两种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13.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14. 配古典音乐读。
15.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6. 特殊句式或用法。
17. 找出第一节中的两个比喻,说明这两个比喻的作用。
18. 创造奇迹的两个人──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你认为她们的成功具备哪些因素呢?
19. 读出味道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 不学礼,无以立。
22. 试背全文。
23.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4. 杏坛问答。
25. 以国家事业为重,通商是为了兴国,如姜子牙、管仲以及最早提倡“实业救国”的大清状元张謇。
26.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7. “迎接南方春天”有什么深刻含义?
28. 丙文中孔子“恶而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9.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30.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1. 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32.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聘请我教《文学鉴赏》《文学写作》《现当代文学》,这是无比英明的决定。我是湖南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所以我既能教“创作”,又能教“鉴赏”。我的大学时代,虽然学的是物理专业,但读得最多的书却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如果我那时没有读这么多书,我断然不敢站上这讲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我必须坦白,蒋老师不是万能的,也有好多作家不熟悉,好多作品没读过,我不会不懂装懂,我要么“藏拙”,要么“补课”。
33.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4.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5. 温故知新
36. 有着非凡商业智慧,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商业才俊如卜式。
37. 词类活用
38. 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3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0. 用上一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理解前六章论语的意思。
41.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2.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43. 孔子的教学方式
44. 问题巩固
45.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46.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47.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48.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49. 探究研讨
50. 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51.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52. 文体知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53.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学习老师的朗读方法。教师提问:朗读文言文应注意什么?
54. 文章背景链接
55.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
56. 启发诱导
57. 提出疑问,一起来探讨交流。
58. 从本文中你感受到“我”是怎样一个学生?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的。
59.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60. 译文 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老天讨厌我吧!老天讨厌我吧!
61. 教学重难点
62. 阅读理解
6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4. 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65. 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66. 生回答,师相机点评。
6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8. 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三千人齐诵《论语》片段。
69. 逐句分析,逐字落实。
70.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②,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v^子曰:“绘事后素。^v^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④!始可与言《诗》已矣。
7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2. 6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谓冉有曰②:“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3. 孔子为什么会比较同意曾点的看法呢?
74.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75. 四平八稳:①非常平稳;②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③形容做事只求稳妥,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7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77. 特殊句式
78. 重点句子翻译。
79. 结课在大声读背中下课。
80. 走进文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悟?
81. 掌握如下通假字。
82. 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同学们可以从文章中找出一些体现这些品质的语句,加以仔细体会)
83. 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章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84.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起做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85. 师配乐范读,并对学生提出要求。
86. 读准字音 论语(lún) 说(yuè) 愠(yùn) 三省(xXXXXXng) 曾(zXXXXXng)子 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 罔(wXXXXXng) 殆(dài) 一箪食(dXXXXXn) 曲肱(gXXXXXng) 笃志(dXXXXX)
87. 生代表范读,生互评。
88. 《论语》
89. 学生结合注释练读:边读边记、边记边读、边理解边朗读、边朗读边释疑,教师巡视指导释疑。
90. 有教无类。
91. 教学过程
92.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93. 师生如父子
94. 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95.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6. 教育目的
97. 教学重点难点
98.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仲尼,日月也。
99. 课堂小结:
100.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101. 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102. 蒋老师长得不好看,但蒋老师的课一定好听。上课时,你们可以看手机,但不要弄出声响;可以睡觉,但不要打鼾。这是最低的要求,也许与学校的规定不大相符,大家不要广而告之,免得学校解聘我。这些年因为疫情等原因,我不得不严格一点,缺课,必须跟班主任至少跟学委打个招呼。我要求班委建立学习群,对我的讲课提出意见建议,分享我个人的作品和名家名作,也让我及时掌握各位同学的到课情况。
103. 莎莉文老师应该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从学识字开始写起?
104.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5. 文中说,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106.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107. 浏览相关资料(ppt幻灯片)并讲解
108. 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题。
109. 使动用法 判断句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110. 背诵上一课时学习的《论语》前六章。
111. 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能肩负历史使命的,如支持孔子事业的子贡,赞助秦修长城的巴清。
112.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113. 作者介绍:
114. 学生谈感受。
115.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①!揖让而升②,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16. 精读课文,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
117. 背诵第一至第十二则。
118. 译文 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119. 教育内容
120. 从第四节中找出能够体现孔子品质的语句。
孔子关于老师的语录 推荐77句
1. 综合运用
2. 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3. 译文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4.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论语》是就其中的一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文化经典,一起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7. 由此知识点导入“举一反三”,继而引入《论语》在学习方面的内容。
8.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9.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1. 通假字
12. 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13. 梳理文章内容类别,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14. 从本文找出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 注意如下特殊句式或用法。
19.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
20. 教育目的及内容
21. 知识链接:
22.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23. 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24. 支撑:①抵住,使不倒下。②支持住局面,使不崩溃;勉强地维持。
25. 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26. 译文 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用得上宰牛的刀?”子游对他说:“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学道就会爱护别人,小人学道就会服从指挥。'”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刚才我是在开玩笑。
27.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8. “知”通“智” “道”通“导” “矢”通“誓” “以”通“已” “希”通“稀” “莫”通“暮”
29. 学思行结合
30. 在活动准备阶段,老师给你们小组分配了两个课题,请完成:
31. 我对读书的主张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既然识得字,何妨乱翻书”。对于你们的教材,我建议先把书读薄(看目录,了解概况),再把书读厚(深化重点,专题突破),又把书读薄(回到目录,提纲挈领)。我要提醒你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好读书而不好读书,好读书而不好读书”,趁“好读书”的年纪,饿狼扑食地读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2. 文章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想向常人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而且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与怀念,写下了此文。
33. 译文 颜渊死,孔子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34.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35. 指名读,正音。
36.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7. 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38. 循循善诱、莞尔一笑、杀鸡焉用牛刀
39. 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40.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41. 4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②,宁戚。”
4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3. 贪懒:图省力,图安逸。
44. 背景资料,明确学习重点(屏幕显示)
45. 用这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理解前六章论语的意思。
46. 基础积累
47. 很多人弄不清楚“文学与文章”“文学与写作”“文学与宣传”的区别,没关系,记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即可,用这把尺子一量,用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大家的尺子一量,高低深浅立马可见。手机时代,全民写作,敲个回车键,文字就变成诗歌了。但容我不客气地说,很多人是在制造垃圾。我们要保持对文字、文学的敬畏。
48. 孔子与《论语》:
49.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50. 成语归纳
51. 5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诸夏之亡也②。”
52. 本文的中心思想
53. 文学常识填空
54. 好老师是“学”出来的
55.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56. 词语解释
57. 除了孔子以外,很多同学还知道老子、庄子、墨子等古代先哲。那么“子”是他们的名字吗?结合你们的预习情况,哪位同学知道“子”的含义是什么?
5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9. 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0. 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选择其中一两条,结合当今实际情况,谈一谈对其教育思想的理解。字数不少于500字。
61. 拗:弯曲,弯转。
62. 从第三节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
63. “知新”的含义是什么?
64. 教育作用
65.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66.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集成团。
67. 同学们,在声势浩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三千人齐诵《论语》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预设:引导学生可从诵的内容以及诵的形式给人带来的震撼说。
68. 因材施教。
69. 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70. 课时安排
71. 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72. “我”窃读的经历其实是充满酸、甜、苦等各种滋味的,请找出相应的句子。
73. 放到语言环境当中,灵活运用:
74. 修身做人:
75. 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76. 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人生的那些启示呢?
77. 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