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 推荐37句
1.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2.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4.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5.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8.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9.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10.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13.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对于只生活在井底的蛙不必对它讲大海的广阔,意思同第7句:对于讲不通的人就不要讲了。)
14.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5.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6.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17.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8.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9.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20.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1.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2.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23.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2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2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6.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27.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
28.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2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1.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32. 夏虫不可以语冰者(对于只在春夏两季活着的虫子不必讲冬天的事,意思是对于讲不通的人就不要讲了。)
33.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5.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36.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37.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