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金典语录 合集32句
1. 真正的佛学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
2. 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舞文弄墨。
3.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4. 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5. 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壹个是空间观念,壹个是时间观念。
6. 其实风没有正邪啊!想昨晚《庄子》所讲的多一根指头一样,正邪很难分的,我们生命中不必要存在的,都叫做邪,这个观念先弄清楚。
7. 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8. 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9. 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10. 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壹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1. 直到天门最高处,只能容身不能容物。
12. 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13.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14. 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15. 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16. 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17. 真要学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个短时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还以功利心来求佛法,希望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这我就不懂了,我学佛一辈子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我也不求帮助,要这样的才可以学佛。没有这个认识,不但学佛,学任何宗教我都反对。
18. 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9. 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0. 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21. 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2. 壹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23. 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24.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壹个有所得的心,求得壹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壹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25. 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26.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7. 人生俗病最难治,俗气从来无药医。纵使出尘仙佛侣,空花空果觅东西。
28. 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29. 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30.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31.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32. 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南怀瑾金典语录 合集91句
1.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2. 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3. 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4. 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5.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6. 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7. 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
8. 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9. 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10. 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11. 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12.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3.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壹个新的危机。
14.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5.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16. 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17. 什么叫做事业呢?孔子《易经系传》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壹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18.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9. 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20. 自从一读愣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21. 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22.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3. 壹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壹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24.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5.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26. 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27. 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28. 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29.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30. 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31.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32. 能够成为壹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33.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34. 你说完没有?换我说了。
35. 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36. 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7.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38. 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39. 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40. 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41. 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42. 壹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43.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44.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45. 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46. 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
47.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48.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49. 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50. 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51. 泠泠天风吹袂单,惺忪手把斗牛寒。五千年事三千界,尽作南华一梦看。
52. 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53. 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54. 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55.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56. 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57. ldquo;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们宇宙的物理,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不过,有一点缺陷的话,反而永远不会坏。
58. 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59.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60. 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61. 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62.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63.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64.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65. 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66.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67. 如果从学术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起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
68.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69. 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70. 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71. 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72. 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壹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73. 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74.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75.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76. 飘零故国三千里,潋滟心光色界天。一笑疑云疑雨散,菩提已熟许多年。
77. 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78. 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79. 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80. 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81. 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82.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83. ldquo;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84. 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85. 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86.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87. 顺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无穷压力之中时,才会在苦痛之中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滋味,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珍惜。
88. 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89. 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90. 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91.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