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励志语录简短一句话 通用69句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人无喜色休开店,事不遂心莫怨天。——《增广贤文》
3.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4. 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冯梦龙《醒世恒言》
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7.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8.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 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冯梦龙《警世通言》
11.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1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3.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贾谊《楚辞》
1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5.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16.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1.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2.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蒲松龄《聊斋志异》
23.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曾国藩》
24.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5.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6.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纳兰容若》
2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0. 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蒲松龄《聊斋志异》
31.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2.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3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6.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37. 人情鬼域,所在皆然。南北冲衢,其害尤烈。——蒲松龄《聊斋志异》
38.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9. 青云有路,翻为苦楚之人;白骨无坟,变作失乡之鬼。——冯梦龙《警世通言》
40.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1.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2.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
43.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4.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5. 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纳兰容若《纳兰词》
46.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7.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8.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曹雪芹》
49. 小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0.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51.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52.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3.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5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5.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5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7.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58.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9.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1.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6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4. 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65.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6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67.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68.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69.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
文化励志语录简短一句话 通用83句
1.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3.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6. 不骄才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7.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露。——《增广贤文》
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1.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3. 天旱误甲子,人穷误口齿。——《增广贤文》
14.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容若《纳兰词》
15.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1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8.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1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0.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不韦《吕氏春秋》
23.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5. 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蒲松龄《聊斋志异》
26.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子思《中庸》
27.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
28.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9.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30.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31.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3. 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34.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王实甫》
35.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3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3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8.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3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2.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44.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5.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
46.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47.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9.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50. 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51.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2.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3.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吴承恩》
5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5.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56.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57.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58.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子思《中庸》
59.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6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2.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3.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6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5.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66.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7.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8.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69.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70.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7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2.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冯梦龙《醒世恒言》
73.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7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7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7.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78.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9.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80.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81.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82. 多从一家师,多懂一家艺。
8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贾谊《楚辞》
文化励志语录简短一句话 通用99句
1.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 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5. 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6. 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8.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9.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11.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2.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3.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4.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5.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6.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贾谊《楚辞》
17.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
18.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3.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2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司马光《资治通鉴》
27.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8.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9.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金缨《格言联壁》
30.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贾谊《楚辞》
3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2.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
33.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4. 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聊斋志异》
35.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36.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37. 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
38.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9.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40.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4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3.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4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5. 幽僻处少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王实甫》
4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47.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48.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49.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
50.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51. 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罗贯中》
52.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纳兰词》
53.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55.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56.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57.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58.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59.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增广贤文》
60. 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61.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62.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贾谊《楚辞》
63.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4.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65.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66. 单筷难挟菜,独翅难飞天。
6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68.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9.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2. 理不短,嘴不软。
7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74.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75.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76.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77.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7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9.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80.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81. 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司马光《资治通鉴》
82.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83.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84.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85.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86.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87.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88.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89.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90.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91. 小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9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93.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4. 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95.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吕不韦《吕氏春秋》
96.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97.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9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文化励志语录简短一句话 通用60句
1.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4.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司马迁《史记》
5.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金缨《格言联壁》
6.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7.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9.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0.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1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2.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13.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4.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15. 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16.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7.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
18.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0.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21.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2.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3.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2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6.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7.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1. 细工出巧匠,细泥浇好瓦。
32.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纳兰容若《纳兰词》
3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4. 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5.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6. 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醒世恒言》
3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大学》
39.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4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1.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4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3.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吕氏春秋》
44.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4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4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中庸》
47.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8. 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49. 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0.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5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3. 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5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5.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59.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0.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文化励志语录简短一句话 通用12句
1. 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2.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5.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8.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9.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白居易》
10.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1.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2. 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