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1篇
策划就是策略、谋划,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调查、分析有关材料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未来某项工作或事件事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构思、谋划,制订和选择合理可行的执行方案,从而实现预期的利益目标。这种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性设想与构思,并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方案的过程,就是策划,它的书面表达,就是策划书。
早期的策划活动,是人们为推动经济发展,为现代工商企业或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一种获利性谋划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策划活动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它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扩展,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新的意义。现在一般意义上的策划,是指人类为达到某种目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或谋划手段的过程。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2篇
譬如你是一间快消品公司的市场总监,你发现公司产品售价太贵,在市场上乏人问津。
——问题出现了。
那么,你该怎么办?
如果说价格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那么解决方案应该是降价?或者搞促销?买一赠一?全场五折?
但是等等,
价格也许只是一个表象,并非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们需要去分析为什么售价太贵,或者说,为什么消费者觉得我们太贵?
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3篇
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主要为单向传播。信息到达消费者,传播就告结束。
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则是双向传播,消费者接收信息后,愿不愿意进行参与、转发、评论、二次创作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能否取得好的效果。
因此在传播信息的设计时,就应该主动进行议题设置,打造消费者愿意参与的话题和内容。
同时,传播要保持开放的结构,设计互动方式,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负责制定传播策略的主体,可以交到专业公司的手中。比如广告公司、媒介代理公司、互动传播公司,但不管是哪一种公司,都应该有协调信息、媒体、互动三者的能力。
所以传播策略,基本上可以涵盖到广告策略、公关策略、活动策略、媒介策略、互动策略,它是一个执行层面的东西。
以上就是关于策略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识。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4篇
不管我们要帮助企业制定何种策略,面临何等复杂的商业状况,只要把握住产品、用户、竞争这三个基本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明确企业在哪个层面出了问题,就一定可以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策略。
2. 营销策略 —— 解决竞争力问题
营销策略主要面向竞争层面,以实现自身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核心是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很多人说营销,会把营销分成营和销两个层面。营做好了,销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什么是营呢?营就是为企业营造竞争力。
只有营造好了竞争力,销才可以销得好,销得长久。
如果企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那么再好的销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什么是营销?》一文中,我也谈过:
能否创造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的第一前提。
竞争,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来到地球上必须面临的第一件事。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所有物种,都是因为在某个层面上具备了竞争优势,否则就会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
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5篇
Slogan:是指针对当前会议和活动的口号.主题语言。
Brief:项目需求。一般来说,在初始阶段,企业会向活动策划公司列出自己的会议需求,策划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对初始案例进行规划,并逐步完善。
Rundown:计划活动执行期的时间安排,可以精确到分钟的会议&活动流程表。
Schel: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工作安排的结束,准确到日期,便于及时了解项目进度,不遗漏细节的日程表。
Onsite:活动现场。一般来说,策划公司会对岗位负责人和责任板块的内容和要求,出具一份完整详细的活动现场执行表。
Rehearsal:彩排,在活动进行之前,需要进行多次彩排,以保证每个环节之间的顺畅。
Report:报告。一般来说,它是指项目完成后,公司策划和实施的活动报告,以方便企业主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
策划书专业术语 第6篇
策划书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一般情况下,一个策划书的内容要和所要策划项目的构成要素(内容)保持一致,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活动背景。要概括描述举办活动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历史、现状等背景,背景的描述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描述。活动背景是举办活动的外在条件,也是举办活动的前提和最基本条件。
2.活动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要概括描述举办活动的原因、目的及意义。原因和目的是举办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意义是举办活动的外在推动力,包括举办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经济效益、媒体效应等。原因、目的、意义的描述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应根据活动的内容选择性地描述。
3.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要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及嘉宾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
4.策划目标及预期效果描述。不论什么内容的策划,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策划就失去了方向。策划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预期效果描述也必须具体化。只有这样,策划方案才有通过的可能性,也才有实施的必要性。
5.资源需要明细。要详细地列出所需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包括已有资源和需要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的资源两部分,同时要列出资源整合的具体办法。资源是完成策划目标的物质基础,资源整合才能使资源的作用最大化,也才能为完成策划目标起到物质保障作用。
6.策划的具体内容。这是策划的核心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7.经费预算。对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周密的计算,并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8.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应急措施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9.可行性分析。要对影响方案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对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客观的描述。可行性是方案得以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和实施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客观地分析,准确地描述,以供有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