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进修计划(必备3篇)

时间:2025-05-03 12:06:03 作者:admin

麻醉科进修计划 第1篇

精确麻醉,是通过对病人脑电信号的监控实施的,并配以测算病人的睡眠深度、肌肉松弛程度和镇痛的效果等,比起以往仅靠血压、心率、呼吸等监控的麻醉方法,精确麻醉既可以给外科医生创造更为稳定的病人条件,也能提供患者更舒适的手术体验。

这不仅保证了手术中患者的安全,也改善了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还可以有效减少用于手术后并发症处理的费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麻醉深度维持于稳定水平,使得“精确麻醉”成为可能。

麻醉科进修计划 第2篇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麻醉各亚专业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

1.所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6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30个月的麻醉学所包括的所有亚专科的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如下:

(1)第1年:基本培训

1~6月:参加非麻醉科室轮转,在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小儿内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

7~12月:参加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麻醉和骨科麻醉)。

第1年结束后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方能参加后续的培训。

(2)第2年和第3年:参加麻醉各亚专业科室的轮转。

表1麻醉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科室轮转时间安排表

轮转亚专业时间

非麻醉轮转(2~3个科室)6个月

基本麻醉技能培训(主要为普通外科和骨科麻醉)5个月

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2个月

口腔外科麻醉1个月

神经外科麻醉2个月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3个月

妇产科麻醉2个月

小儿外科麻醉3个月

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1个月

麻醉恢复室1个月

疼痛治疗(可以是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3个月

ICU6个月

休假1个月

总计36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麻醉科医师培养内容主要为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普通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普通外科体检方法和普通外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

熟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急性腹膜炎、梗阻性胆管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手术治疗和术后合并症。

了解: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胃肠外科疾病5

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6

肝胆胰外科疾病5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3张

全病历书写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5份

腹腔穿刺5例

参加普通外科手术15台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熟悉普通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普通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二)神经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抢救;颅脑外伤的判断及处理原则,颅内占位的病变的神经症状和神经系统查体。

熟悉:闭合性原发脑损伤和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处理原则,颅脑损伤和外科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了解:颅脑损伤和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和脑血管造影、CT和MIR影像学特点。神经外科介入治疗。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颅脑损伤10例

颅内肿瘤10例

颅内血管病变4例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3张

全病历书写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5份

腰穿标本采集及脑脊液压力测定5人次

参加手术15例

脑部CT(阅读分析)10例

脑部MRI(阅读分析)10例

脑血管造影检查(阅读分析)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熟悉神经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外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三)神经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神经系统的查体和神经损伤定位,颅内高压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和经颅多普勒的操作及报告分析。

了解: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脑血管病10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疾病5例

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5例

脊髓与周围神经疾病5例

昏迷5例

颅内高压10例

脑疝2例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3张

全病历书写5份

神经系统查体30例

腰椎刺穿5例

脑血管造影(协助)5例

脑电图操作与分析(报告)10例

脑血流图操作与分析(报告)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神经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神经内

科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神经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四)胸心外科

1.轮转目的

掌握:肺、食管、心脏外科解剖学和胸腔生理学;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以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阅读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CT片、内窥镜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常见胸外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熟悉: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措施和围术期处理原则,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心胸外科特殊检查方法,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术后合并症。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普通胸外科疾病10

心血管外科疾病10

(2)基本技能(手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3张

全病历书写5份

术前检查工作和手术预核书5份

胸腔穿刺5例

胸腔闭式引流5例

常规及复杂胸心血管外科手术10例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1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10例

内窥镜检查(阅读分析)10例

超声心动图(阅读分析)10例

心血管造影(阅读分析)10例

肺功能检查(阅读分析)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胸心血

管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五)心血管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高血压危象的处理。冠心病的诊断和急性心梗的诊断、治疗的选择;风心病的诊断、治疗的选择,以及急、慢性心衰的诊断与处理;室上速和室速的急诊处理;缓慢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和置入起搏器的指征;掌握先心病的处理方法。正确阅读和解释心电图。

熟悉: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影像学特征;全导联心电图的操作和阅读分析。

了解: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了解射频消融术;了解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指征。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高血压病10

风心病10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4张

全病历书写5份

参加抢救5人次

全导联心电图(独立操作)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心血管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该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

心血管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心血管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六)呼吸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呼吸衰竭和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胸部X线片、胸膜CT片的阅读、肺功能检查、纤支镜检查、动脉采血法、胸膜腔穿刺术、气胸箱的使用、吸入给药方法、机械通气、氧气治疗。

熟悉: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鉴别诊断。

了解: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活检,肺活检。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10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部真菌及免疫功能底下者的肺部感染)20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积液3

呼吸衰竭5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4张

全病历书写5份

吸入给药5次

氧气治疗10例

胸腔刺穿3例

气胸箱操作3例

参加抢救5人次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3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30例

肺功能检查10例

疑难病案或死亡病案讨论5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呼吸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呼吸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呼吸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七)小儿内科

1.轮转目的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小儿体格检查方法和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小儿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了解:小儿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小儿内科特殊检查。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10

小儿心脏病10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10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管理病床4张

全病历书写5份

胸部X线片(阅读分析)10例

胸部CT片(阅读分析)10例

参加抢救5人次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

熟悉小儿内科专业医学词汇并能熟练阅读呼吸专业英语书籍;能指导小儿内科专业实习生进行工作;了解小儿内科专业的临床科研方法。

(八)麻醉科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麻醉学科领域包括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疼痛学、急救复苏和药物成瘾与戒断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临床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相关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麻醉前病史搜集和病情评估;掌握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和麻醉合并症的预防原则;掌握麻醉与监测相关技术的操作及流程;掌握术中生命功能的调控;掌握病情变化的迅速正确判断与处理;掌握常见麻醉合并症和术中危急症的正确处理;掌握术后疼痛治疗及其方案;掌握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原则和癌性疼痛的治疗原则;掌握危重病人的生命功能的监护、重要器官功能的判断和维护;掌握急救复苏的技术、流程和组织抢救。

熟悉:熟悉麻醉机及监护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危重和疑难病人和手术的麻醉风险与预防及术中管理;熟悉慢性疼痛的病因学和鉴别诊断;熟悉ICU病人的营养支持;熟悉脑死亡的判断。

了解:了解麻醉学、危重医学和疼痛学领域国内外理论新进展、前沿监测与治疗技术;了解药物戒断和全麻诱导阿片受体拮抗剂戒毒的方法。

2.基本标准

(1)基本麻醉方法

操作技术名称例数(≥)

全身麻醉250

椎管内麻醉含硬膜外麻醉

(其中:鞍麻、骶管麻醉、腰硬联合)120

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30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40

(2)麻醉学亚专业轮转

操作技术名称时间(月)例次(≥)

普通外科麻醉5200

眼耳鼻喉科麻醉280

神经外科麻醉260

胸心血管麻醉360

妇产科麻醉260

口腔外科麻醉130

小儿麻醉3120

门诊和/或手术室外麻醉150

院内急救10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612

疼痛门诊和/或病房340

麻醉恢复室(PACU)140

休假1

(3)特殊麻醉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例数(≥)

动脉穿刺30

中心静脉穿刺30

纤维支气管镜5

喉罩5

双腔支气管插管10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管插管2

经鼻明视气管插管2

控制性降压2

(4)ICU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

呼吸机管理30人天

快速气管切开造口2例

胸腔刺穿2例

腹腔刺穿2例

腰椎刺穿2例

外科换药10例

(5)临床工作日

具体内容时间

24小时麻醉科急诊值班60天

住院医师值班组长20天

临床总工作日717天

计算方法:每年非临床日:104天周末+5天教学+7天休假+1天法定假日=126天

每年应完成临床工作日:365-126=239天

3年应完成临床工作日:239×3=717天

(6)病例讨论和理论学习

具体内容时间3年参加的总要求

病例讨论会2小时>90个病例

杂志俱乐部2小时>18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

小课小时>9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科研讨论会2小时>10次科研讨论

一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二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三年级课2小时>30个大课

3.较高标准

(1)教学能力培养

①所有住院医师每年至少应有1周时间担任培训基地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负责协助任教教师搞好该周的教学工作(包括病例讨论、杂志俱乐部、科研讨论会、住院医师理论课和小课)。

②助教职责:提前1周与任教教师讨论学术周的计划和方案,准备杂志俱乐部读书报告2篇,所选文献应为具有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而设计又较佳的文献,鼓励用英文讲解文献。主动征求任教教师的要求医|学教育网整理。如果发现第二周的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因某种原因而不能实现,应立即向主管老师汇报并提前做好安排,以确保每项活动正常进行。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讨论要点,并在讨论会后将方案整理存档。

内容要求

病例讨论助教2次

杂志俱乐部助教2次

科研讨论会助教2次

急救与复苏教学2小时

晨课助教2次

助教工作日21天

(2)科研能力培养

住院医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基地的科研讨论会,3年间必须向专科杂志投搞,至少包括临床病例报道1篇和综述1篇。

(3)专业医学教育

受训者应积极参加各级学(协)会的医学教育活动。3年累积获本专业医学教育学分≥30分。

四、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系列教材

《现代麻醉学》(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ICU手册》和《疼痛诊疗手册

麻醉科进修计划 第3篇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我已在麻醉科一年多的时间,期间自己努力了也进步了不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给了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

  一、还做不到独当一面

  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努力建设一家技术精品化、服务个性化、工作程序化、环境温馨化、医院品牌化的现代化医院,医院始终坚持“爱心奉献”宗旨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能在这样的一家医院学习进步,感到很荣幸。

  科室里每个前辈老师都能够谆谆教导我手把手的教会我自己对于麻醉领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经验毕竟是有些书本上所欠缺的这让我倍感弥足珍惜。这里我真的很感激__医生,不仅能当面指正我缺点与不足,而且对于麻醉专业知识她能够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让我懂得很多,学会很多,而且也避免了许多。在其他同事的身上,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工作的那份责任,身上也学到很多。

  科主任的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麻醉这一行业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所以做事要慎而重之”这句话让我时刻谨记,想这能让我今后从事这已行业的路走的更远更长。遇到解决不了会及时上报领导前辈,不逞强逞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同事负责。觉得做人起码要有一份责任心,更何况是从事医务这一行业。

  三、麻醉医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麻醉医生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岗位我马虎不得,胆大心细,这才是干麻醉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这恰是做事的基本准绳。

  在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喜欢上了麻醉这份工作,医院上班的日子里。想在这里慢慢成长成材,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医院里的职工,一年的学习与工作,让我成长了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了自己的明天,明天作出一番成绩。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自从事麻醉医生岗位以来,自己在完成临床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多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和科主任、护士长一道勤奋扎实工作,各方面取得满意成绩。以下为我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始终注重麻醉学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麻醉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站在知识最前沿。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临床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始终注重把标准化的麻醉技术与个体化病人有机结合,使个体化病人的麻醉艺术化。

  近年来,主要围绕麻醉科业务范围即临床麻醉、危重症处理、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开展工作。譬如:配合临床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及提高高龄病人监测治疗水平,让高龄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开展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神经阻滞,以提高麻醉满意率;引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使全麻病人术毕及时苏醒;还和胃镜室合作开展静脉麻醉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普及推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利于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的治疗;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术和危急气道管理技术,以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等等。

  二、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麻醉科是医院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我与科主任团结一致,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麻醉科工作有章程,技术有规范。自己深知所处的位置,能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当好科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能积极对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职。积极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主持麻醉科手术室例会,传达院中层干部会议精神。

  主持科室定期业务学习,亲自制订学习内容、时间,按时授课,以提高大家医疗安全意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分析病情,让全科医生得到提高。通过强化科室医护质量管理,近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重大差错及纠纷发生,科室多次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这一年,在xx年终麻醉质控检查中,受到上级质控检查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麻醉学科普工作,让社会公众加深对麻醉学科的了解。定期对麻醉科的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我院外科开展复杂疑难手术情况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年来,为院报撰写稿件xx多篇,普及提高了麻醉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起到宣传科室、宣传医院的作用。

  三、以后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和科主任一道,继续落实麻醉学科科学发展观,按市二级重点学科的要求定位我院麻醉学科的建设。继续引进开展新技术,拓展麻醉科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和临床外科搭建最佳手术平台;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临床麻醉满意率;发挥麻醉科专业优势,普及提高我院急救危重病人监测治疗水平;适当时机规范推出我院镇痛分娩技术,以解除正常分娩产妇分娩痛苦等等。

  总之,总结这一年的工作,可以说:自己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建设当中,为麻醉学科手术室和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20xx年我科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这个中心,在院领导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院领导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