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计划记录表(优选3篇)

时间:2025-03-23 20:33:37 作者:admin

培训计划记录表 第1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如果逆境中没有满足需要——青少年在逆境中失去了什么?——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

七、增强心理韧性三“I”法(强化内因)

I am:发现我的内在价值——培养乐观感(Optimism)

I have:我的外在的资源——培养归属感(Belongingness)

I can:我的潜在的能力——培养效能感(Competence)

八、建立校园抗逆文化(改善外因)

南洋中学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家校互动、家长参与

九、有效的应对挫折模式(有待探讨)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2010年5月6日

徐汇区教育学院

组织者

张建国

主讲人

颜静红

心理培训活动课

记录人

颜静红

课题: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创建班集体特色?

一、什么是文化?PPT2PPT3(图12

——文化归根结底来说是一套特定的思维方式,看问题做事的方式。所谓有文化的人就是指那些习得了这种特定思维方式的人。

二、学校文化(PPT567

点评:可以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决不是学校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

——能够让不同的人都“这么想”、“这么看”、“这么做”的一套特定的方式。

三、班级文化

举例:用的PPT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是我们学校的文化。

头脑风暴:在你的班级里,哪些东西是可以让整个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往一处想、一处看、一处做的呢?

四、班级文化的内容:

班级的物质文化:空间构造、环境布置、教学设施、日常用品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石;

班级的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潜在规则等,是班级文化的保障;

班级的行为文化:班级成员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文化品格,是班级文化的外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情感态度等,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五、案例分享:

案例一:温馨教室

案例二

活动一:生存选择

(准备:笔、每人一份选择表、每组一份统计表)

案例三

案例四

活动二:角色评判

(准备:笔、每人一分填表评价)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2010年5月27日

徐汇区教育学院

组织者

张建国

主讲人

心理培训活动课

记录人

课题: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一、简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二、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l讨论:在设计过程中,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考虑哪些方面

l讨论: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活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

l讨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哪些?形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程序

(一)、开始

l问题解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需要分小组。学生要求自己自由组合,希望和平时要好的同学在一起。班主任怎么处理。

(二)期间

l问题解决:活动中出现矛盾和分歧,班主任如何协调处理?

(三)结束

五、评价

六、总结

七、推荐书目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培训计划记录表 第2篇

1、判断他人心思的技巧2、目光3、体势4、表情

八、总结语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2010年4月27日

徐教院303室

组织者

张建国

主讲人

曹钊俊

记录人

曹钊俊

培训计划记录表 第3篇

1.分组:按胸牌的颜色

2.我是哪颗糖?

3.你我来造型(薄)

下半场

(三)团队的组建(30分钟)

图画接力赛。目的:感受合作、竞争、评价。

(四)班集体建立案例分析(20分钟)

小结: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使我们从相互了解到组建班级、再到团队的配合形成一定的团队风格、以及凝聚力。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再对这些内容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院303

组织者

张建国

主讲人

讲座活动

记录人

班集体建设中成员良好行为的养成

【活动目标与要求】

1、理解班集体建设中成员良好行为的养成与班规的关系

2、了解班集体中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行为

3、掌握一些行为塑造和行为改变的方法

【活动设计】

1、各小组制定小组公约:如何参与好本次培训活动?

2、游戏:我说你做

3、头脑风暴:班集体中需要培养哪些良好行为?

4、出谋划策:良好行为培养有哪些方法?

【案例分享】

案例一:从班规谈班主任工作

案例二:班级精细化管理

【理论知识】

行为塑造改变的方法技巧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

2010年3月25日

徐汇区教育学院

组织者

张建国

主讲人

心理培训活动课

记录人

课题: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团体心理训练

一、热身活动:“松鼠”搬家

目的:引出“家”的感受对学生的重要性。

二、心理实验:“布妈妈的启示”

目的:在关心学生的学业的同时,对学生的其他的情感的的各种需求。

三、心理知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学生的心理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团体凝聚力的内涵及评价团体凝聚力的指标

四、心理游戏体验

目的:增强团队配合,树立团队观念,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成员间的感情,消除彼此心障,提高相互间的默契程度与信任度,在班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游戏1:“寻人行动”

游戏2:“火线营救”

五、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案例1:新接手一个班级,从班长那了解到,班内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班级学生对班集体活动不够积极,恰逢本学期的体育节运动会,你会如何借此契机来改善班级现状,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案例2:我是一名高一的新班主任,想要在一两个月中创建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该怎么做呢?

2、各组学员小组讨论、分享。

六、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方法

附活动方案、讲义或提纲,本表不够可附页

徐汇区教师培训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