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销售计划 第1篇
上半年,跑步是李宁流水增速最快的品类
上半年,从品类维度看,跑步、篮球和健身三大核心专业品类的流水占比达到了66%,创下了五年同期的新高。从产品分布来看,在运动用品行业,运动鞋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是验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运动用品赛道品牌公司的重要壁垒。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持续夯实的专业产品矩阵,同时拓展新场景、新人群及新市场,李宁鞋类产品的营收占比达到了,凸显了专业运动的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李宁跑步品类的流水增长达到了25%,引领了李宁品牌下的_多品类_增速。以_李宁䨻_等科技为核心打造的三大核心跑鞋IP——超轻、赤兔、飞电系列跑鞋,在半年内销售超过了500万双。其中,专业跑鞋赤兔7PRO的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销售超过190万双,同比大幅提升。2024年上半年,李宁专业跑鞋产品助力精英选手累计实现了30次夺冠、56次登台,创造了多项国家纪录及个人最佳成绩,将中国品牌跑鞋的马拉松成绩提升至203时代(2小时3分钟)。
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分析认为,跑步品类在过去两三年得到快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整个跑步市场的消费人群基数相对较大,消费群体广泛,需求旺盛;其次,得益于李宁不断完善的专业跑鞋产品矩阵;再者,公司针对产品矩阵,有效地进行了商品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布局。
李宁表示,集团将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遇,率先切入体育消费的新赛道,挖掘女性、户外和青少年市场的巨大潜力,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推出符合目标群体需求的产品,力求在这些新领域取得突破。
李宁赞助的中国中学生女子篮球队在2024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夺得冠军
在零售行业备受关注的库存问题上,李宁公司交出了一份稳健的答卷。尽管今年上半年外部市场环境存在变化,线下销售面临一定挑战,但李宁集团整体的库存管理仍然保持了过去几年的健康状态。
于此同时,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也坦言:“库存本身是动态的,当前的良好状态并不代表未来也能保持。因此,我们会根据未来市场销售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要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预判,并对3个月和6个月后的库存进行有效调整。简单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库存问题出现之前,就解决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
在稳健的基调之下,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宁品牌销售点数量为7677家,较2023年12月31日只净增加了9家。优化渠道布局,通过关闭低效店铺并加强优质店铺的改造与拓展,巩固在高层级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成为了李宁渠道稳健拓展的核心思路。
李宁销售计划 第2篇
奥运会的影响力不仅覆盖了专业运动领域,也波及到了每一个消费者。在体育大年的背景下,李宁集团借势推出了_以我为名_的主题活动,鼓励每个人都能成为运动的主角。
李宁在体育大年发起“以我为名”品牌活动
李宁集团通过传递品牌主张和精神,分享国家金牌队运动员、多品类顶级运动员及运动KOL的故事,全面展现了李宁的科技实力。主题系列产品的推出和终端主题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夯实了李宁品牌的专业形象,实现了从品牌主张到产品体验的全链路,深度连接了品牌与每一个消费者。
为了营造沉浸式的赛事体验,2024年上半年,李宁集团已有4,238家门店引入了_以我为名_主题活动和核心运动资源的关键视觉陈列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和品牌认知。
以我为名品牌活动
根据秒针营销数据,在奥运相关的品牌微博声量TOP20中,李宁位列榜首。此外,李宁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标签,展示了集团在长期科技创新积累下形成的科技研发及运动科学研究两大产品研发创新支柱,并展示了集团的六大创新科技——_碳核芯_、_最速曲线系统_、_超级弜_、_GCU_、_超级䨻_、_极限䨻丝_,同时也首次发布了三大创新成果:_绝影3_跑鞋、顶级竞速跑鞋_龙雀_、防暴雨双透纳米科技。
7月,李宁的百度指数环比大幅上升。根据7月30日数字品牌榜《巴黎奥运品牌营销榜》的首期榜单,李宁位列第八位。清博智能发布的《巴黎奥运品牌传播指数》从品牌影响力指数、品牌提及量、品牌出圈指数三大维度进行计算,是综合所有传播数据所进行的综合传播影响力评估,李宁排名第六。
7月,全球品牌研究院GYBrand发布的2024年全球运动品牌价值10强排行榜中,李宁首次跻身TOP10,这一成就标志着李宁在全球运动品牌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李宁还上榜了2024年凯度BrandZ可持续发展品牌50强,位列第15名,居同行业首位。
对于如何利用奥运会掀起的运动风潮继续吸引消费者,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从商业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依赖单次的体育盛事或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会在短期内带动业务的巨大变化。_对于赛事和运动资源的投入,我们并不期望短期内实现大幅的业务增长。立足长远,这些投入将带来更多消费者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以及对李宁专业品牌认知的建设,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_
不论是求稳还是求进,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过去10年中,李宁单品牌研发投入累计超过30亿元。2024年上半年,李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增速超过了营收增速。
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李宁这些研发成果不仅体现在运动装备的性能提升上,还反映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满足上。李宁坚持精耕细作、不急不躁,这种_求稳再求进_的发展策略,将使李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李宁销售计划 第3篇
这些年,李宁集团一直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核心战略,但2023年起李宁股价长期低迷,与市值高峰的二千多亿比相去甚远。能够看出,2023年全年,李宁的主题变成了“稳健”,一直处在调整期。
以去年公布的截止9月30日的第三财季数据为例,李宁的整体零售流水按年只取得中单位数增长,其中同店销售同比下降中单位数。渠道方面,李宁零售(直营)渠道录得超20%增长,但批发渠道只是低单位数增长,增速都明显低于二季度,线上(电子商务)业务下降更明显。
综合全年来看,李宁的调整重点在于“降速”,其中渠道与库存的优化尤为关键。
从财报能够看出,在渠道管理方面,李宁集团尝试优化渠道结构和提升渠道效率,处理低效店铺,希望能够改善整体店铺结构。同时,集团还试图扩大优质购物中心和奥莱渠道的业务版图。年内,集团在超级奥莱渠道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全国范围内,集团也在提升门店布局的合理性,借此优化渠道成本。
财报数据显示,从渠道分布来看,直营收入增长29%,线下折扣同比有所改善,全年批发流水实现10%-20%低段增长。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中国李宁时尚店、LI-NING 1990店、工厂店、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668家,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65家;经销商46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较2022年12月31日净减少6家。其中,李宁直营门店数量达到1498家,同比净增68家(2022:1430家)。
从渠道分布来看,直营收入增长29%,线下折扣同比有所改善,全年批发流水实现10%-20%低段增长,整体线下业务表现稳定,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李宁的库存总额、库龄结构健康,库存周转效率也保持良好。财报显示,2023年李宁库存周转天数为63天;渠道存货总额同比下降中单位数,公司库存成本金额同比增加低单位数,符合公司库存管理预期。
“去年的市场环境非常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面临了很多挑战”。业绩会上,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对记者表示,目前的库存管理水平是在过去5年最好的水平,库销比只有个月,截止23年年底,0~6个月内库存占比80%,7~12月库存占比14%, 大于12个月库存占比6%,而且很多是常青款。“过去5年我们建立了一个以周为单位的库存管理体系,所以我们是可持续性的、体系化的库存管理。”
钱炜说道,李宁关心的是在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证企业能够稳健的发展,如何能保证我们的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健康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为了追求规模性的数字增长,为了变而变,而是为了2024年、2025年以及未来的20年还能够持续的、健康的稳定增长。
运动服饰竞争激烈,李宁想从高端与专业运动两面破局
随着2023年疫情管控的全面放开,李宁所处的运动服饰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四家港股上市的国产运动品牌中,361°最先公布了全年业绩,361度2023年全年营收创纪录为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
日前,特步公布的年报显示,集团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增长至亿元,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经营溢利增长至亿元,本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也创下历史新高,达亿元。其中,特步主品牌收入创历史新高,达亿元,而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大幅上升至亿元,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收购的索康尼成为首个实现盈利的新品牌,时尚运动分部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则快速增长。
同时,国际品牌也从中获益。以阿迪达斯为例,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23年阿迪达斯全球营收亿欧元,其中,大中华区2023年全年营收亿欧元,同比增长。
加之2024年将有世预赛、亚洲杯、欧洲杯、奥运会等多个世界顶级体育赛事举办,对于各大运动品牌而言更是寻找增长的“体育大年“,无疑会加大营销等方面的投入。
对于李宁而言,2024年的挑战不小。
而最具争议的就是发展策略。尽管安踏尚未公布业绩,但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其‘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战略颇为有效,公司规模业绩不断扩大,连续实现对NIKE中国的超越。特步也通过收购专业运动品牌,实现了自己在跑步这个垂直赛道能力与专业度的进一步提升。
疫情以来,消费市场的主要趋势是分层明显,高端市场、下沉市场与极致性价比的需求强烈。而多品牌显然可以尽可能的多覆盖消费需求与人群。
但李宁则一直奉行“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对于发展策略的差异,李宁在业绩会上表示,李宁品牌坚持走“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策略,跟公司的成长基因有关系,跟自己的运动员经历有关系。“我创建李宁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是做一个专业运动品牌,能够服务到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
在李宁本人看来,从商业角度来讲,多品牌有多品牌的公司的经营模式,采用单品牌的经营模式的企业也很多,“但我们希望去做的是一家源自中国的专业运动品牌,所以所有资源、表现、价值都希望在这个品牌上能够呈现出来。”
目前从专业运动领域看,李宁的篮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专业运动品类贡献巨大。品类流水占比达到64%,其中跑步、健身品类表现突出,流水分别增长40%及25%。从鞋、服、配件的收入占比看,李宁旗下科技含量更高的鞋业务收入占比为49%,高于服装业务;此外,李宁YOUNG童装板块流水大幅增长30%-40%。
此外,李宁的渠道调整也突出了其对高端市场的渗透增加。
财报显示,经过3年时间,李宁已完成高层级市场渠道拓展卡位布局目标,核心商业体进驻率提升至接近90%。同时,李宁还加速店铺形象升级,截止2023年底,共新开、升级九代店超230家。
“在过去三年,截止到2023年年底,我们完成了高层级市场的渠道布局”。钱炜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如果不能在高层级市场做好的生意的话,那是不具备竞争力的。“虽然很难,但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在高层级市场去建立能够做生意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李宁已经在去年完成了2021年就制定的三年渠道布局计划。
“但是并不代表着在高层级市场只要开了店就是结束了,开业只是开始,更为核心的就是在高层级市场如何做生意”。据钱炜透露,今年李宁在渠道布局完成之后,更关注高层级市场的提效,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推动单店业绩流水的增长,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今年我们整体还是稳健务实地发展业务。”